在年代文里吃瓜 第157節
書迷正在閱讀:六零之囤貨強手、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重回1979、貴妃嬌寵日常、末世兄妹流放種田、八零后重生日常、世人為我塑金身[快穿]、30條短視頻助星球避開天災、天災來臨時、穿梭在電視劇
正如范琴說的那樣,張朝不是個很聰明的孩子,但勝在勤奮踏實, 所以高中時期都算名列前茅, 后來考進藥廠名次也不算差。 可要說考大學, 就有些難了。 畢竟他競爭的對象是憋了十年,終于找到機會的全國考生。 這幾天夫妻倆都熬夜給他補課,尤其是數學, 這種需要靈活動腦的學科,是張朝需要重點補課的地方, 蘇衛清理科不行,文科比較強,而黎善卻更擅長理科, 文科方面也還行,但肯定比不上蘇衛清那樣有靈氣, 于是夫妻倆黎善補數學, 蘇衛清補語文, 對方講課的時候也能蹭課聽。 這樣有計劃的復習,張朝原本還有些吃力的課業,經過幾天的梳理,也變得通順輕松起來。 他每天早上起來背書,下了班就做題,一直到張逐日兩口子背著糧食送上門的時候,才驚覺時間過得真快,一眨眼的功夫,都進了十一月門了。 而此時……距離高考只剩下不到二十天。 “你這孩子,居然就這么安心的吃住下來了,怎么沒想到回家帶點兒糧食過來呢?”說著,范琴十分不好意思地拉著羅玉秀的手:“親家母,這段時間真是麻煩你們一家子了,我家這個小兒子,不怕你笑話,看著老實,實際上死倔,叫他踏實上班,他非要去參加高考?!?/br> 羅玉秀反手拉住范琴的手,都是搞婦女工作的,自然十分對味兒,立刻說道:“嗐,這有什么可麻煩的,我們家也有兩個考生呢,反正都是復習,倒不如一塊兒,也能查漏補缺啥的?!?/br> 范琴見羅玉秀一臉支持的樣子也忍不住松了口氣。 她還真怕蘇家只支持蘇衛清參加高考,對于黎善參加高考這件事有意見,現在瞧著竟然還好。 之前小夫妻倆從家里帶走張朝后,她這心里頭就不踏實,總覺得這幾個孩子就是好高騖遠瞎折騰,尤其在黎善參加高考這件事上,她擔心地夜里都睡不著覺,就怕蘇家老兩口有意見,再為了高考夫妻倆鬧矛盾,她有心去看看,又怕蘇家老兩口亂想,覺得她不信任他們。 她甚至有時候夜里怕的狠了,躺在床上抹眼淚,甚至顧不得被說封建迷信,偷偷在家求老天爺,黎善這孩子夠苦了,叫她過幾天好日子吧。 挨了幾天,挨到了十一月,借著送糧食的借口,特意請了個假上門來看看。 這會兒看見羅玉秀的態度也算是放心了。 “我今天是來給家里送點兒菜,都是前兩天我家老張回村里去拿的,那邊水土好,種的菜都爽口,最近大隊好像又在實驗什么暖房啥的,還種出了反季的青菜,我家里就我們老兩口,要不了這么多,我就給拿來了,好給家里添個菜,順便呢,我也來看看我家老小最近復習的怎么樣了?!?/br> 說著,范琴就奔著張朝的方向去了。 而被范琴塞了一個口袋的羅玉秀,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只好拎著籃子進了廚房,不得不說,范琴帶來的東西是真不少,不僅有蘿卜白菜土豆這過冬三王者,還有青菜和青豆,以及一小壇子腌醬菜,再菜旁邊,還有用牛皮紙包住宰殺好的一整只大鵝。 羅玉秀:“……” 這大鵝可不便宜啊。 好幾塊錢呢! 就算是他們家也是輕易舍不得吃的。 她趕緊拎著的大鵝追過去:“不行不行,這大鵝太貴重了,菜我收下,大鵝你帶回去吃?!?/br> “哎喲我的親家母哎,咱們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家就我和老張兩個人,實在吃不了這大鵝,正好張朝在這邊復習,你和蘇廠長也是辛苦了,正好燒一鍋鵝湯,大家伙兒都好好補補,要不了多久就要考試了,也讓他們補充了營養,好全力沖刺考試?!?/br> 羅玉秀實在沒辦法拒絕,只好將大鵝收了下來,但還是說道:“既然這樣,晚上請親家也來吃飯,我把這大鵝好好燉了,我們兩家子也好多天沒坐下來好好嘮一嘮了,老蘇老念叨著跟親家喝酒呢?!?/br> 范琴也不矯情,直接點頭:“行,等他下了班,我就讓張朝去喊他去?!?/br> 說完就一擼袖子:“他們復習我們也不打擾他們,我跟你一塊兒去廚房整兩個菜去?!?/br> 羅玉秀哪有不答應的道理,她是搞婦女工作的,自然知道女人在廚房這片領土的勝負欲,尋思著今天得好好做菜了,可別被親家母給比下去了。 兩親家在廚房里火熱pk。 蘇維民則帶著蘇小樓在辦公室里上班,來報告的車間主任說完話視線就不由自主被蘇小樓給吸引走了,在看見蘇小樓不吵不鬧的抱著布娃娃玩了一會兒后,就自覺掏出作業本開始寫作業時,那眼睛都快脫框了。 偏偏蘇小樓還不自覺。 寫到一半的時候,又從包里掏出課本翻書看,可能有字不會寫,便翻的十分認真,那車間主任用他1.5的視力保證,那課本跟他上五年級的小兒子的課本,長得一模一樣! 一直心不在焉地討論完了事情,車間主任立刻走到茶幾邊,歪過身子朝書上看了一眼,忍不住驚詫道:“乖乖,居然真是五年級的數學書?!闭f著,又看看蘇小樓寫完的作業,這車間主任是個好爸爸,平時也沒少輔導兒子功課,一眼就看出蘇小樓寫的都是對的,頓時更驚訝了:“蘇廠長啊,你這孫女兒不得了啊?!?/br> “還行,主要孩子媽聰明,這孩子隨媽了?!碧K維民十分矜持地表示道。 “衛清也聰明呢,那文章寫的多好呀,我聽說省城的報紙都恨不得跟他簽個特約了,要不是本職工作忙,怕是都能成大作家了?!?/br> 這話說的…… 幾年前這些人還說蘇衛清是‘好竹出歹筍’,蘇維民這小兒子只會好吃懶做。 “不談這些事,兒孫自有兒孫福,我現在都不管他們的事了,就幫著帶帶孩子,不cao心?!碧K維民擺擺手,雖然心里驕傲,但面上還是一副謙虛樣。 只是這謙虛的樣子怎么看怎么透露著一股嘚瑟。 車間主任又站在旁邊看了一會兒,越看心里越驚嘆,這孩子年級小,但題做的卻都對,可能因為沒力氣,字寫的有些稚嫩,但也很工整。 想到自家小兒子那一□□爬字,頓時整個人都不好了。 捂著一顆受傷的心轉身出了辦公室,尋思著,這蘇衛清的命是真好,上有好爹,中間有個好老婆,下面還有個好閨女,唯一的可惜就是沒有兒子,這也是他唯一能勝的過的,他命好,有四個兒子呢! 哪怕有車間主任在旁邊打岔,蘇小路也能心無旁騖的寫作業。 蘇維民最佩服的就是這孩子的專注力,那可真是雷打不動,這一點就連兩個上小學的大孫子都不如她,想到前幾天二孫子蘇軍偷偷問蘇小樓數學題,蘇維民就忍不住心塞。 這正兒八經的小學四年級,居然還要問五歲小娃娃數學題,也不嫌棄丟人。 一直到蘇維民下班,蘇小樓都重復著玩一會兒,在辦公室門口蹦跶一會兒,再回來寫一會兒作業的流程,等蘇維民下班的時候,她不僅玩的很開心,連作業都布置完了。 蘇維民留了一會兒,拿著紅筆給蘇小樓批改作業。 在蘇小樓略有些擔憂的眼神中,給蘇小樓的作業本上勾了個大大的對鉤,再流暢的寫上了一百分。 蘇小樓這才松了口氣,小rou手拍拍胸口:“爺爺,小樓又考了個一百分?!?/br> “咱小樓真棒,走,爺爺帶你回家?!?/br> “也不知道奶奶今天晚上做什么好吃的?!碧K小樓想到連續喝了幾天的紅薯粥,頓時苦了一張包子臉:“小樓不想再喝紅薯粥了?!?/br> 蘇維民也不想啊。 但幾天前,蘇小樓喝到甜滋滋的紅薯粥,十分可愛地說了一聲‘奶奶真好喝’。 從此,紅薯粥就沒離開過晚飯桌上。 “但愿今天能吃點兒其他的飯?!碧K小樓人小鬼大地嘆氣。 蘇維民也跟著嘆氣。 誰不想呢? 祖孫兩個邁著沉重的步伐往家走,一進樓道口就聞到一股濃郁的rou香味,祖孫兩個如出一轍地深吸一口氣,忍不住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里看見了三個字——‘好香啊’。 “爺爺我想吃rou?!碧K小樓發出渴望地呼喚。 蘇維民內心很傷。 他也很想吃啊。 祖孫倆越往樓上走,嘴巴里的口水就愈發的泛濫,可漸漸地,羨慕之情開始消失,轉而變成了驚異,因為這rou香……好像是從自家門縫里漏出來的。 腳步不由自主地加快。 蘇小樓都被拖的一路小跑。 祖孫倆走到家門口,一把推開大門,就見屋子里面,張逐日正穿著圍裙,手里拿著鹽罐子,一邊往湯里撒鹽一邊給兩個女同志講解道:“這燉鵝,一定要燉到位,這個鹽,一定不能放太早,這個鵝rou瞧著爛了,咱們再放鹽,別怕不入味,之前放醬油了,有咸味兒的?!?/br> 倆女同志一臉求知的架勢,就差拿筆記錄了。 【??作者有話說】 蘇維民感動落淚,家里燉rou了,還是大鵝! 第112章 張朝 ◎他能忍受一輩子留在白馬縣的日子么?◎ 蘇維民覺得自己的地位有點岌岌可危。 且不說羅玉秀同志這會兒對他視而不見, 就連他貼心的小孫女在看見張逐日的一瞬間也撒開了手,滿臉熱情地扯著小奶音喊道:“姥爺,你是在給小樓做好吃的么?” 問道那濃郁的香味, 蘇小樓的口水泛濫, 等她跑到張逐日面前時, 嘴一張一滴口水就下來了。 蘇維民:“……” 有那么饞么? “哎喲我的小乖乖,這里燙呢,快跟姥姥去旁邊,等會兒姥爺大鵝燉好了,給你整個大鵝腿吃?!睆堉鹑张擦伺膊阶訐踉诹颂K小樓和鍋之間,生怕這孩子太激動了再趴鍋上去。 張朝小時候就摔過,鍋里面鈍了村里送上來的兔rou,聞見rou香張嘴就啃鍋延上去了, 臉頰兩邊都燙出棱了, 現在仔細看還能看出一條細線呢。 “小樓乖乖的, 等會兒咱就能吃大鵝了?!?/br> 范琴彎腰將蘇小樓給抱起來往旁邊挪了幾步,既讓蘇小樓看清楚鍋里的rou,又處于一個安全的距離, 送走了這個小祖宗,在場的人都松了一口氣, 蘇維民也到了這會兒才想起來要跟張逐日兩口子打招呼。 他連忙走上前去,由于張逐日還在掌勺,他也不好握手:“親家親家母對不住了, 早知道你們過來,我就早些回來了?!?/br> “這有什么, 也是我們不請自來了?!睆堉鹑帐炀毜挠缅佺P扒拉了一下鍋底, 防止糊鍋。 “早就想大家伙兒聚一聚了, 這不是孩子們在復習嘛?!?/br> 蘇維民這句話是真心的,三個親家里,他們老兩口跟這個三兒媳的娘家處的最好,大兒媳吳梨就別說了,她自己都不樂意回去,逢年過節更是扔下東西就走,連口水都不愿意喝,早兩年吳家人還經常上門想來要好處,結果這幾年吳梨都沒生孩子,吳家人便漸漸不上門了。 老兩口對大房添不添孩子這件事無所謂,畢竟蘇衛海已經有兩個兒子了,甭管哪個兒媳婦生的,總歸是他們的親孫子不是?但吳家人這種生怕退貨的架勢,還是叫他們有些心疼吳梨。 子女碰上不是東西的父母,也是倒霉。 二兒媳鄭婉珍一家來往的就更少了,畢竟一個省城一個縣城,再加上鄭婉珍又隨軍,輕易也不走動,只逢年過節娘家兄弟過來送個禮,除此之外,幾乎沒有交集。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跟小兒媳這個同在縣城,又疼愛閨女的親家走的親近了些。 像這樣聚在一起吃飯啥的,也不是第一次了,所以大家伙兒都自在的很。 蘇維民不會做飯,又不想被張逐日給比下去,于是走到羅玉秀身邊用胳膊肘推了推她:“你去陪親家母,我跟親家說說話?!?/br> 羅玉秀:“……” 沒看見她在學習燉大鵝? “去吧去吧,我替你學?!碧K維民推著羅玉秀的背將她推到了堂屋里,自己則是又回來了。 于是一人掌勺,一人插兜站在旁邊看著他掌勺,聊的話題是最近縣城里的情況,由于快要高考了,到處都散發著躁動的氣息,顯然,這次參加高考的人數超乎想象。 張逐日憂心忡忡:“也不知道我家張朝能不能考上,不過,我們這當父母的,也不好攔著孩子不叫考,不然以后日子過得差了,都怨你當初沒讓他去考試,其實考一考也好,考一考也就死心了?!?/br> “其實小朝的成績還是可以的,最近老三兩口子不是正給他補習么?” 比起蘇衛清現在才參加高考,當年的蘇維民卻是正兒八經上過大學的人,只是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月,他短短數年的大學時光,卻輾轉多地,堪稱路途上的大學,所以學習十分刻苦,如今再看他們那些復習資料,竟也不覺得很難,可見當初的知識他還沒有忘光。 “老三兩口子水平還是有的,張朝只要認真學,認真考,說不定就考上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