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2395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到沒有辣椒的世界后、咸魚小結巴他又浪又慫[穿書]、在年代文里吃瓜、六零之囤貨強手、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重回1979、貴妃嬌寵日常、末世兄妹流放種田、八零后重生日常、世人為我塑金身[快穿]
蕭遙見狀,任由他們看,沒有說話。 王五郎從未見過這么多財物,驟然見了,也看得移不開目光。 待回過神來之后,他收攝心神,掃了一眼手下,沉聲道:“諸位,這些財物,單憑將軍處置,各位萬不可多想。須知,我們都是普通老百姓,按理說是不可能擁有這么多財寶的,一旦拿出去,準叫人拿了去下大牢?!?/br> 其余兒郎聽了,全都漲得臉通紅,紛紛叫道:“王五郎你是什么意思?我們都聽將軍的,才不會做壞事呢?!?/br> “王五郎,我們可沒有什么齷齪念頭,你這樣說,是不是你有別的想法?” 蕭遙見大家吵起來,忙笑著勸道:“好了,都不要吵了,我相信你們?!?/br> 眾兒郎聽了,這才住了嘴,但目光還是惱怒地瞪著王五郎。 王五郎見了,撓著頭,不好意思地道歉,才將這件事揭過去。 蕭遙讓王五郎重新將箱子鎖上,然后命自己十分信任的吳一郎即刻到江邊乘船下去叫三條船上來,再分一人在前方放哨,一人在后面殿后,其他人則合力搬運箱子到王守江尸首所在的山洞里。 等了半天功夫,吳一郎才返回來,說四艘船已經等在江邊,不過不在古渡頭,而是在古渡頭上方一些。 蕭遙笑道:“你做得很好,就該在上游?!闭f完仍舊和原先一樣,一人在前面放哨,一人殿后,其他人抬著箱子,小心翼翼地走向江邊。 如今安縣內外都知道王守江要率領大軍跟李永嘉的大軍決戰,因此不管是世家還是普通老百姓都沒有外出,也因為這樣,蕭遙一行人在路上,沒見著幾個人。 偶爾遇上一兩個,都被蕭遙巧妙地打發了。 到了江邊,將八個箱子分別裝到四艘船上,再每艘船由幾個人護送,直奔春江古渡頭下方的伐木燒炭處。 伐木燒炭處仍有婦人和不甚強壯的男子在忙活,蕭遙命幾艘船裝上曬得最干的木柴和燒得最好的木炭,將箱子牢牢遮住,這才啟航向下。 這一次,船剛開出沒多遠,便遇上了一支一十多人的軍隊。 那支軍隊顯然是要搜查王守江的,見了船上來往的船只,都叫停檢查。 王五郎等變了臉色,下意識看向蕭遙。 蕭遙低聲道:“我們打了勝仗,運送木柴與木炭回去,怕什么?”說完命人停了船,對船上的甲長說道:“你們是李將軍麾下罷?我們這船裝的是前邊山上砍伐曬干的木柴和炭,為了避嫌,你們都上來檢查罷?!?/br> 那甲長一抬頭,見是蕭遙,忙叉手行禮:“原來是蕭將軍!我們的確奉命搜查王賊的行蹤,失禮了?!闭f完帶著兩個什長上船來,簡單查看一番便下船,揮揮手:“此船已經檢查過,蕭將軍請罷?!?/br> 雖然他才是甲長,蕭遙是將軍,但蕭遙麾下只得一百多人,因此他對上蕭遙,也沒有太過恭敬。 蕭遙微微抬起秀麗的下頜,點了點后面的三艘船:“那都是我的船,你也去檢查一番罷?!?/br> 甲長聽了,命手下的什長帶人上去檢查,自己則著迷地看向蕭遙那張臉,打量著蕭遙與眾不同的風度:“蕭將軍從前是行商的么?怎地燒這許多炭?” 蕭遙搖了搖頭:“我家不從商,至于這些炭,則是為村里人燒的?!?/br> 甲長聽了,猜測蕭遙連寒門都算不上,興許是普通老百姓出身,臉上便露出幾許輕慢之色,說道:“這也著實太苦了些,蕭將軍若不嫌棄,莫若跟著我,我再向李將軍舉薦?!?/br> 王五郎聽了勃然大怒,厲聲說道:“你算哪根蔥,也敢跟我家將軍說這樣的話?不說我家將軍職銜比你高,便是她原本的出身,也是世家大族,你這樣的小人物,連給她做佃客部曲的資格都沒有,還敢癡心妄想,呔!” 家長聽到蕭遙居然是世家大族出身,嚇了一跳,忙施禮道:“蕭將軍莫不是蘭陵蕭氏?”心想難怪她的氣質與眾不同,原來是世家大族出身。 蕭遙似笑非笑地看向他:“我是何出身,也不必說與你聽?!?/br> 王五郎聽了,有些急,生怕會觸怒了甲長,因此屏住呼吸看向甲長——按照他原先的打算,由他喊出蕭遙乃世家大族出身,蕭遙再承認,便達到震懾甲長的目的,不想蕭遙卻不按常理出牌,不僅不說,還挑釁。 哪知甲長見了蕭遙這態度,心中更怯了,因為時下世家大族出身的,都瞧不上寒門庶族,甚至將與寒門庶族的人坐在一起說話引以為恥,如今蕭遙這態度,正是那些世家子的平常態度,由此可見,這位蕭將軍,的確出身世家大族。 難怪她身邊只有一百多手下了,一個世家子,哪里敢多帶人招搖,叫人知道她世家子的身份? 那太跌份了,絕對會被家族引以為恥辱的! 想通了這一點,甲長忙恭敬地道:“蕭將軍請放心,今日之事,我們保證絕不對外說半個字?!闭f完揮手叫手下下船,然后恭敬送蕭遙離開。 蕭遙生怕事情有變,因此沖甲長微微頷首,這才命令大家駕著小船順流而下。 終于回到王家村,蕭遙和王五郎等全都長出一口氣。 將箱子運回蕭遙所住的宅子,王五郎徹底松了口氣,好奇心上涌,他忍不住問蕭遙:“將軍,李將軍麾下的那甲長最后跟你說那些話是什么意思?” 蕭遙搖了搖頭:“不知?!币娡跷謇梢荒樓笾乜聪蜃约?,便隨口說道,“興許是信了我是世家子的身份,因此才沒敢得罪我?!?/br> “世家啊,誰敢得罪呢?!蓖跷謇赡樕下冻鱿蛲纳裆?。 蕭遙看向他:“其實,世家與普通人一樣,都是吃五谷雜糧長大的,他們除了比普通人多讀了些書,多懂了些道理,其他的與普通人是一樣的?!?/br> 王五郎看向蕭遙,不住地搖頭:“不,是不一樣的。將軍雖然與我們為伍,可是將軍比我們聰明,再觀將軍的言行舉止甚至坐姿,都能看得出將軍與我們,是截然不同的?!?/br> 蕭遙看向王五郎,沉聲道:“這是因為,我從小得到的教養好一些。若不讀書,沒有家族給予的教養,我與你們,應該是一樣的?!?/br> 蕭家自詡高門大戶,瞧不上這家瞧不上哪家,總說自家的教養是最好的,可是他們教養下的原主去到博陵崔氏跟前,便成了田舍郎,言行舉止禮儀,全都不合格。 不同的教育,造就不同的言行舉止,沒能得到教育的普通老百姓,便更沒有禮儀了。 可是,知識和禮儀,應該人人都有資格獲得,而不是像現在這般,被世家大族所壟斷。 因為村子里人比較多,臨近冬天,又沒法耕種,再思及李永嘉和王守江打了一場,不知有多少老百姓流離失所,在饑寒交迫中瀕臨死亡,因此蕭遙便帶了一些金銀,領著王五郎及十多人,往江北的城鎮而去。 城中鎮上,到處都有衣不蔽體的流民蜷縮在街上,在寒風中伸出顫抖的雙手請求貴人們施舍一點吃的。 蕭遙生怕太惹眼,沒敢光明正大行事,而是讓王五郎等分散開去,分開接觸街上的流民,讓流民們跟他們走。 而她自己,則換回女裝,領著玉姜以及六個手下在街上采購。 如今天下大亂,很多店鋪不收從前用慣的銅錢,更愿意以物易物,但是黃金卻還是硬通貨。 蕭遙花了兩塊金元寶,換了幾大車的糧食以及臘rou臘魚,滿足地回去。 走出老遠,察覺到有人跟蹤,蕭遙便拿起一箭,對著身后一箭射過去,嘴上叫道:“這是警告,再敢跟著,我會讓殲滅過王賊的手下告訴你們,當日我們是如何誅滅王賊的!” 這一番cao作下來,身后的宵小嚇破了膽,不敢再追了。 蕭遙帶著人往南走了一炷香時間,終于見著被召集過來的幾十流民。 蕭遙命人將車上蒸好的包子饅頭拿下去分發,又對王五郎道:“我先運送糧食回去,你帶他們慢慢走。路上若經過村子,見有人活不下去,便請他們來我們這里?!?/br> 王五郎拍著胸口保證:“將軍且放心,我保準帶很多人回去?!?/br> 蕭遙笑道:“那我等著?!?/br> 想讓老百姓跟過來,根本不費什么勁,路過時只消說一句“不想餓肚子的跟我們走”,定有許多老百姓愿意跟上。 若是從前,老百姓還因為有田地以及不愿意成為佃農而死守著村子,可是李永嘉和王守江剛打過,老百姓嚇破了膽,都恨不得有個好去處。 至于他們村子里的田地,先留著,熬過這個冬天再回來耕種就是。 蕭遙并不怕這些農民跑掉,事實上,她讓王五郎叫人去王家村,并不是為了招攬人,只是希望更多人活下去而已。 至于世家大族以及當地官員會不會發現流民不見了,以蕭遙對這些人的了解,只要流民不鬧事,那些世家子是不會管他們去了哪里的,甚至,世家子們恨不得將流民趕得遠遠的,省得有礙觀瞻。 帶著糧食回到村子里沒多久,流民以及一些實在活不下去的村民,也來到了王家村。 蕭遙將之分編,老弱病殘做些輕松的活計,身體好一些的,則做些諸如開荒之類的重活,身體再好一些的,則被叫去訓練。 分派完畢,蕭遙又帶人到附近的城鎮和村落去,繼續購買糧食、布匹以及將走投無路的流民帶回來。 嚴冬即將到來,她希望大家都能活下去,活到來年春天萬物復蘇,再依靠耕種重新獲得糧食。 第1164章 蕭遙忙碌了一整個冬天和初春,在耕種的季節,王家村一帶的老百姓,足有八千人了。 蕭遙深知養這么多人是很困難的,所以要求每個人都得干活,蓋房子、修防御用壕溝和高墻,下河捕魚,砍竹子編織籮筐、給糧食去殼、疏通溝渠、給即將春耕的農田松土,總之,所有能安排得上的活,全都安排了起來。 每個人都不想挨餓,所以所有人都卯足了勁兒干活,并且一句怨言都沒有——對他們來說,有吃的有穿的并且能夠活下去,就是老天爺開眼,干點活壓根不算什么。 對蕭遙這個幫他們熬過這個冬天對未來有盼頭的將軍,所有人都心存感激。 到了春耕,由于開墾出來的農田太多,原先準備的谷種不夠,再加上新開墾的農田需要報備,所以蕭遙打扮一番,帶上玉姜和王五郎幾個進城。 城中世家庶族過得相當滋潤,整個城里一片安樂繁華。 蕭遙親自出馬,跟一個販賣糧種的商販談下一筆大生意,購下大批谷物的種子,之后又去找蔬菜種子和果樹苗,盡量多買,買好之后,讓王五郎帶人護送回王家村。 而蕭遙自己,則帶著里正王大郎去官府報備開墾農田一事。 管理這一塊的小吏名喚史長生,出身寒門庶族。 那些世家子個個尊貴無比,目下無塵,就連與國家大事有關的庶務都懶得打理,故像這種底層的職務,他們都不會管,但權利不能不拿,所以將之分配給依附過來的寒門庶族。 史長生知道是要開墾土地,當場就拒絕了,因為這么一來,他撈到的油水極少,但不能以自己撈不到油水為借口的,所以他便推托說有世家要買下那一帶的土地。 蕭遙在玉姜擦干凈的位置上坐下,美眸微微睨了史長生一眼,問道: “你倒是說說,哪個世家這么傻,要買這一帶的山林?那處是山地,并非平地,耕種困難,往下則靠近小洲渚,往西北是密林,野豬猛虎比比皆是,哪個世家腦子這么不好,要干這種蠢事?你且說出來,待我去笑他一笑?!?/br> 史長生一聽,這也是世家子啊,當下不敢怠慢,態度緩和了幾分,笑道:“小娘子說得是。不知小娘子是哪家出身的?某乃本地人士,祖上為驛站小吏,承蒙周家看重,給了我們造化?!?/br> 蕭遙掀開帷帽,看向史長生:“你不必管我來自哪家,只管告訴我,開墾荒地要如何報備?!?/br> 史長生進了蕭遙一閃而逝的臉蛋,驚得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道:“貴人不肯說,也有貴人的道理。至于那處山林,目前的確無人買下。但小人在年前的流水宴中,的確聽人提起過那一片山林的。貴人若想置辦田產,莫若直接買下來?!?/br> 蕭遙在史長生說話時便一直打量著他,見他不似作偽,便道:“既如此,說一說買下山林要多少銀子,有需要怎么做罷?!?/br> 史長生見蕭遙衣飾華麗,皮膚如同凝脂一般,又白又嫩,知道肯定出身大世家,想著結個善緣,忙將價格往下壓了壓告訴蕭遙,再說明需要辦哪些憑證。 因此當日傍晚,蕭遙便買下山林,帶齊憑證回去了。 出了城,見不少老百姓拖家帶口排隊進城,只是守城門的人似乎意識到了什么,已經不給進了,罵罵咧咧地驅趕那些老百姓,讓他們在城外等著。 蕭遙掀開簾子看了看,眉頭深深地皺了起來。 不是她自夸,這一帶方圓50里,由于她努力了幾個月,基本上沒有流民了,這會兒突然三五成群地出現,怎么看怎么詭異。 遠離城門之后,蕭遙見官道上拖家帶口滿臉憔悴的老百姓不曾減少,于是叫停馬車,親自下車,拉了正從她跟前過的老婦問道:“大娘,你們可是遭了災?怎地春耕時節還拖家帶口進城的?” 老百姓靠天吃飯,就指望著田地里的莊稼,春耕時節,所有人都唯恐錯過了或是耽誤了春耕,幾本成日待在田地里,絕不會拖家帶口進城的。 被拉住的老婦一臉愁苦:“作孽啊,我們正準備春耕,那頭沈賊卻忽然領軍打了過來,搶了我們的土地。若不是我們跑得快,還要被留下做佃戶?!闭f完混濁的雙眼紅了一片,拭淚道, “聽說此處有個大善人,我們便往這里來了,若找不著那善人,我們怕是要餓死了?!?/br> 蕭遙猜到這所謂的大善人就是自己,當下便說道:“你們說的大善人,我倒是知道在何處。你們若信得過我,便跟我一起走罷?!?/br> 那老婦大喜,用夢幻一般的眼神看向蕭遙:“當真?感謝小娘子?!?/br> 蕭遙擺了擺手:“不必謝。你高聲跟其他人說,你知道那大善人在何處,讓大家跟著你們走?!睂⑺辛髅駧ё邔嵲谔哒{了,蕭遙沒打算這么高調,所以決定讓老婦出面。 老婦喊了一嗓子,許多正因為沒法子進城的流民大喜,“轟”的一下全都跑向婦人。 婦人見來人都擠得這一處無處落腳了,一時不知該怎么做,于是緊張地看向蕭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