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213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到沒有辣椒的世界后、咸魚小結巴他又浪又慫[穿書]、在年代文里吃瓜、六零之囤貨強手、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重回1979、貴妃嬌寵日常、末世兄妹流放種田、八零后重生日常、世人為我塑金身[快穿]
蕭遙搖頭:“徐將軍身體如何,且等太醫來了再說?!?/br> 杜太醫很快被帶進來幫徐將軍檢查身體。 徐將軍知道,一旦讓太醫檢查,自己便再無半點北上的可能,當下忙揚聲道:“老夫雖然已經年邁,但身體還算硬朗,實在不必檢查?!?/br> 蕭遙道:“徐將軍,在未知你的身體情況之前,哀家不會讓你北上的。你若想北上,必須接受太醫的檢查?!?/br> 心里則做了決定,但凡徐將軍的身體好一點,她都想辦法讓他上戰場,屆時她再托姬長夜悄悄派人護送就是。 徐將軍想著太后畢竟是婦孺,不知道如今形勢危急,便看向安國公,讓安國公支持他出戰。 安國公咳了咳:“老夫也曾為將,很理解徐將軍的心情。然徐將軍身患舊疾,若強行北上,既傷了己身,又于事無補,何必呢?” 蕭遙點頭,看向徐將軍:“哀家答應徐將軍,只要徐將軍的身體尚能支持,便派徐將軍北上?!?/br> 徐將軍聽了兩人的話,知道只能接受檢查,當下沉著臉,讓杜太醫堅持。 徐太醫越是檢查,臉色越是難看,待檢查完了,退下來說道:“回稟娘娘,徐將軍雙腿暗疾很是嚴重,若再受寒或是過度疲憊,極有可能再也站不起來。此外,徐將軍年輕時受過不少傷,又不曾好好調養,故身體十分虛弱?!?/br> 蕭遙一聽這話,便決定,無論如何都不讓徐將軍北上——徐將軍的身體已經查到這種地步,讓徐將軍北上,不僅鼓舞不了士氣,還有可能害得徐將軍再也無法行走。 徐將軍顯然無法接受這個情況,厲聲喝退杜太醫后,一再勸說蕭遙讓他上戰場。 蕭遙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第二日大朝會,方丞相他們三個再次吵成了一團,都想推自己的人領兵。 蕭遙想著北邊的情況,心里極其厭惡在如此時刻還爭權奪利的老家伙。 當日朝會結束,還是沒吵出人選。 蕭遙的目光卻冷了下來,她忽然意識到,憑大熙朝如今的國力以及各種天災**,是沒有時間等自己溫水煮青蛙徐徐圖之的。 想到這里,她當日便開始謀劃起來。 次日又吵了半日,誰也不服誰,仍然吵不出結果。 朝會結束后,蕭遙再次留下安國公和承恩公,一同在御書房密謀。 安國公和承恩公聽到蕭遙的提議,都變了臉色。 蕭遙看向兩人:“兩位大人以為如何?” “這……”承恩公說道:“只怕很難成事,需要徐徐圖之?!?/br> 安國公則用復雜的目光打量了蕭遙片刻,旋即點頭:“依老臣看來,可以拼一把?!?/br> 對蕭遙有此野心,他初聽時有些吃驚,但是想起先帝未曾稱帝時,很多事也是當時還是太子妃的蕭遙周旋的,蕭遙有智謀有謀略,行事有果敢,這次會做這樣的選擇,并不奇怪。 蕭遙點頭,看向承恩公:“承恩公不必過于擔憂,哀家相信,錢尚書對哀家的提議很是心動?!?/br> 安國公目中異彩連連:“娘娘已經和錢尚書商量過了?” 蕭遙搖頭:“并無。哀家打算,先與兩位大人達成共識再找錢尚書,說服錢尚書?!痹谒磥?,要說服錢尚書并不難,畢竟錢尚書是絕對不喜歡方丞相和王尚書跟他爭權奪利的。 干掉方丞相和王尚書,絕對符合錢尚書的心意。 只是這么一來,未來她興許會受到比較大的掣肘,還有可能給幾個王爺勾結權臣的機會。 不過,豬兒登基之后,她便一直暗暗謀劃,手上有了一定的人脈,再加上這次如果和錢尚書聯手,干掉方丞相和王尚書這兩個派別后安置自己的人,她也不至于一直任人宰割。 好好謀劃,前途還是很明朗的。 安國公聽畢點頭:“既如此,娘娘便選錢尚書進宮罷?!?/br> 蕭遙笑道:“哀家以為,兩位大人悄悄找錢尚書,比本宮宣錢尚書進宮更好?!?/br> 安國公和承恩公相視一眼,同時點點頭,很快出宮。 兩人先回自己家里,布置一番,在第二日下朝后,才暗暗和錢尚書見面。 蕭遙在宮中,想著北邊的形勢,心情并不好。 約莫巳時,承恩公通過宮人悄悄往宮里傳消息,說錢尚書已經有些心動了,再努力幾日,想必能得償所愿。 得知錢尚書果然有意,蕭遙加快進度行動起來,同時一邊行動一邊暗暗注意朝中的動靜——她相信,錢尚書為了一舉扳倒方丞相和王尚書,肯定也會做各種準備的,她借此可以大致知道錢尚書的勢力。 當然,這種觀察是相互的。 而且會被方丞相和王尚書察覺到,所以得萬分小心。 派誰北上領兵,足足吵了十日。 蕭遙一肚子的火氣,十日,對這些待在京城的權臣來說,不過是一眨眼的功夫,可是對北邊饑寒交迫的將士們來說,這十日抵得過一年的漫長了。 雖然馬上就要辦方丞相和王尚書,她心里頭的火氣還是不少。 到了第十一日,錢尚書下面的御史首先發難,參方丞相賣官鬻爵,貪墨前年賑災餉銀,貪墨去歲收上來的部分稅款,縱容其侄兒在放高利貸害死一戶七口之家。 因提前做了準備,證據又很足,且是突然發難,方丞相根本反應不過來,雖然他口口聲聲說自己冤枉,但這種自辯面對鐵證時,無力得很。 錢尚書作為本派別的老大,馬上出來激昂陳詞,指著方丞相的鼻子就罵。 安國公和承恩公相視一眼,都沒有說話,眼觀鼻鼻觀心,只是關注事態的發展。 王尚書見安國公和承恩公皆不曾說話,不免以為這是錢尚書個人之舉——這些日子,為了爭奪北邊兩支大軍的兵權,他們吵了十日,心中恨極了對方,恨不得弄死對方,所以有機會,將對方搞下馬,太理所當然了。 不過作為一個出身貧寒卻爬到高位的政客,他很是小心謹慎,并沒有馬上說話,而是觀察錢尚書一派是如何打壓方丞相的,又看承恩公和安國公的反應,觀察了好一會兒,確定這是錢尚書的個人行為,王尚書便出列,一起痛打落水狗。 這種經常跟他對著干的老對手,搞死一個是一個。 方丞相面對兩個死對頭的合作以及那么多證據,根本毫無還手之力,不過作為一個翻云覆雨的權臣,他卻不愿意就此認輸,而是馬上暗示下面的官員慷慨陳詞。 可惜這是蕭遙和錢尚書提前準備好的,就連禁軍以及城外的駐軍都調集了一部分進來,方丞相一脈都是文人,著實不夠看。 當日朝會,方丞相以及他一脈的許多大臣便被拿住,鋃鐺入獄。 此舉震驚了朝野,循例的吵架戲碼,徹底沒了。 當日下午,嚴審方丞相一脈,牽扯到鎮守京郊的張副將。 蕭遙馬上下諭旨,免除張副將的職務。 張副將是王尚書的人,故王尚書一看到張副將被免職,便猜測錢尚書會不會對他出手。 作為一個謹慎的人,王尚書雖然未曾正式確定錢尚書會對自己動手,但是卻也開始居安思危,不斷出手布置。 第二日,少了方丞相一脈的朝堂,失去了往日的熱鬧。 但錢尚書和王尚書為了爭奪北上的領兵人選,在確定了方丞相一脈的罪名之后,再一次開始了口水仗。 當日朝會結束,王尚書回府,眉頭深鎖。 看起來,錢尚書不會馬上對付他,可是他的依仗張副將倒了,他如今的力量,并不能讓他安心。 或許,可以和安國公合作,先高調錢尚書! 王尚書想到這里,馬上拿出紙筆,低頭給安國公和承恩公寫信。 他剛寫完,正要叫小廝進來送信之際,外頭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隨后一臉驚恐的管家出現在門口:“大人,外頭不知發生了何事,禁衛軍包圍了尚書府!” 王尚書臉色大變:“這怎么可能?”一邊說一邊走出書房,聽到外頭傳來嘈雜聲,臉色難看了幾分,問道:“領兵的是誰?” 管家結結巴巴地說道:“是王喜才大人?!?/br> 王尚書失聲道:“什么?竟是他?”說完忽然想起什么,身體劇烈地抖動起來,“老夫被騙了,老夫被騙了……” 昨天搞垮方丞相的,不是錢尚書一個人,而是錢尚書和安國公、承恩公聯手,所以方丞相才毫無反抗之力。 而今天,搞垮方丞相之后,他們的屠刀開始對準了他! 王喜才是安國公的人! 如今王喜才領兵,顯然是受安國公指使! 第986章 王尚書想到自己從微末爬到如今的高位,一貫謹慎,如今卻因為一時不察而面臨抄家滅族的命運,不由得氣血攻心,眼前一陣陣發黑。 然而不管他心里怎么想,又有多少遺憾,也于事無補。 禁衛軍首領杜康明領兵進入,出示皇上圣旨和太后懿旨,以王尚書曾三次貪墨賑災官銀為由,示意手下的禁軍將王尚書拿下。 王尚書一邊口稱冤枉,一邊口沫橫飛地唾罵錢尚書排除異己。 然而在他唾罵時,一小隊禁軍正好將抄出來的金銀珠寶捧出來,給杜康明過目。 杜康明看著琳瑯滿目的珠寶,看向王尚書:“王尚書口稱冤枉,可這些金銀珠寶又作何解釋?據某所知,王尚書出身貧寒之家,斷不可能積攢如此家業?!?/br> 王尚書臉色一白,但是下一刻馬上辯解道:“這……內子手頭上有些鋪子,才置下這些家財?!?/br> 杜康明冷笑:“就憑幾個布莊?王大人,休要再辯解,我們已經有證據,識相的趕緊跟我們走,不然就別怪我們不給面子了?!闭f完看了身后幾個禁軍一眼,喝道,“帶走——” 王尚書只是個文弱書生,最終還是被帶走了。 和方丞相一樣,王尚書被拿下后,和他一個派別的,參與過貪墨賑災官銀的,全都被下了大牢,革職查辦。 接連兩個站在最頂層的高官被拿下,連帶著大大小小的官員一起革職查辦打入大牢,在京城引起了巨大的震蕩,京中原本浮躁的風氣也因此而變得踏實起來。 六部空出了許多職位,蕭遙、安國公、承恩公、建安侯以及錢尚書,都快速動作起來,安插上自己的人。 蕭遙最迫切希望定下來的北軍和西北軍的暫代將領也被推了出來,正是兩支大軍的副將之一,其中錢尚書的人占了一個,蕭遙的人占了一個,保持了表面上的平衡。 但實際上,由于蕭遙暗中給了蕭三公子、徐小將軍和云逸懿旨,讓三人在戰場上都有一定的權力,所以說到底,還是蕭遙的人數占優。 錢尚書沒有將三個名小將放在眼內,所以更加關注的,是如何安插更多的人進六部。 可是這次垮臺的官員實在太多了,在安插人進入六部時,錢尚書和蕭遙一樣為難,因為手上沒人才,除了幾個特別好的,有些位置,連拿得出手的都沒有,故有些職位,便空了下來。 錢尚書召集了幾個心腹在書房商談要事。 幾個心腹甫一見面,便拱手贊揚錢尚書智計百出,大獲全勝,并紛紛祝賀:“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從此以后,朝堂中當以大人為尊?!?/br> “自方、王兩位大人倒了之后,朝堂中,在無人轄制大人,大人可大展拳腳一展抱負了!” “春闈在即,當務之急,是將春闈牢牢抓在手中,屆時人人都是大人的學生,自是聽大人的!” 錢尚書心中也很是得意,點著頭說道:“這是自然?!鳖D了頓,才又道,“不過,如今朝堂中還有安國公、承恩公和建安侯三個,并非老夫一人獨大,你們平日里說話做事,要注意一些?!?/br> 王城說道:“大人言重了。安國公、承恩公和建安侯三人,也就安國公需要忌憚,其余兩個,本身無甚本事,若非太后,他們在朝堂上永無出頭之日!所以,根本不必管他們兩個?!?/br> 其他心腹紛紛點頭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