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1424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到沒有辣椒的世界后、咸魚小結巴他又浪又慫[穿書]、在年代文里吃瓜、六零之囤貨強手、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重回1979、貴妃嬌寵日常、末世兄妹流放種田、八零后重生日常、世人為我塑金身[快穿]
還沒等二王子想明白是怎么回事,他率領的大軍便被蕭遙埋伏的軍隊給打了個落花流水,除了少部分潰逃的,其他的全部被殲滅。 二王子拍馬疾跑,只恨胯下的駿馬只有四條腿,跑得不夠快。 蕭遙對殺海原國的普通士兵沒多少執念,而是遇到抵抗便殺了,可是對海甫哲的兄弟,卻是殺意十足的,因此特地拍馬追上去殺二王子。 她騎的是在北戎那片肥沃的草原上特地馴的駿馬,異常神駿,不一會兒就追上海原國二王子了,再用上輕功,直接將二王子踹下馬,繼而上前就是一刀。 鮮血飛濺,海原國二王子的人頭瞬間滾滾落地。 海布多接到二王子戰敗,全軍覆沒的消息,什么宏圖大志都沒了,只有深入骨髓的恐懼。 有那么一剎那,他覺得下一刻,蕭遙便會打到海原國的都城,像滅了北戎那樣滅掉海原國! 海布多被嚇破了膽,沒有稱王稱霸攻打大興朝的心思,馬上召集群臣商議割城求和,并且讓潛伏在大興朝京師的細作砸黃金游說大興朝的高官,讓他們同意議和。 大興朝皇帝和百官得知蕭遙不僅攻下朱石城,還將海原國二王子帶領的大軍全部殲滅,都驚呆了。 更讓他們吃驚的還在后頭! 海原國主動割城求和! 海原國求和的條件是——割讓三座城池,永世向大興朝俯首稱臣,每年向大興朝納三十萬兩白銀以及送2萬張皮草! 皇帝和百官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入朝以來,國力并不強盛,北邊和南邊以及沿海一帶經常被sao擾,北邊由于有將軍府的人駐守,壓力不算大,可因為沒有駿馬追不上所以無法殲滅北戎軍,每年只能守,可憋屈了。 有時除了應對北戎,還得擔心海原國,簡直沒有一天舒心日子,他們以為,自己當朝大概就這樣了。 結果,蕭遙滅了北戎國! 他們覺得,自己在朝期間國力能扭轉成這樣,絕對是祖上冒青煙了。 沒想到,蕭遙又給了他們一個驚雷。 接連攻下海原國兩座城,殲滅海原國超過一半的軍隊,讓海原國嚇破了膽,屈辱割城求和! 他們就是做夢,都沒想過大興朝能這樣高光??! 朝廷百官得知海原國求和的條件,很快分成了兩派。 主戰派認為,海原國付出那么大的代價求和,顯然是知道打不過,既然這樣,不如讓蕭遙繼續打,看能不能滅掉海原國。 主和派則認為,連年以來,各地皆有災情,許多老百姓受災,流離失所,朝中若有錢,不如留下賑災,或者免賦稅,讓百姓過好日子,而不是將錢都投入到戰爭中。 主和派還有一些所謂的君子,認為海原國一貫與大興朝交好,從未冒犯過大興朝,大興朝卻主動進攻海原國,未免失于仁義,傳到后世,怕是要被取笑。 又有那些收了海原國錢的官員大義凜然地勸,說蕭將軍如今能連下海原國兩座城,是因為海原國倉促應戰,若海原國準備好了,并以舉國之力抵抗,蕭遙未必再有建樹,倒不如收下三座城池以及每年三十萬兩白銀充盈國庫。 這話頗有道理,一些官員被勸服了,站到了議和派那邊。 禮部尚書是主戰派,反駁主和派的觀點,尤其是君子仁義那一派: “海原國當初表面說要與我大興朝聯手抗擊北戎,暗中卻跟北戎合作,致使兩位蕭將軍慘死,這難道不是冒犯大興朝?用的手段下作狡詐,本身便不是什么仁義之舉,我等何必仁義對他?” 又對皇帝說道,“皇上,蕭將軍驍勇善戰,既一直催要糧草輜重,顯然是有志于攻下海原國的,臣以為,該支持蕭將軍戰下去,滅掉盤踞于北邊的海原國,一統天下!” 皇帝聽到“一統天下”這個詞,瞬間熱血沸騰起來。 若當真能一統天下,那么即使他前期被權臣掣肘無所建樹,到后世也會因為一統天下而成為一代明君,因為蕭遙是他這個伯樂賞識并任用的。 知人善用的皇帝,可不就是一代明君么? 后世提起他和蕭遙,一定會贊一句君臣相得! 于是,皇帝傾向于主戰。 主和派再三力勸,認為目前的條件足夠優厚了,不如先暫時接受海原國的議和,等國力好一些,再繼續攻打海原國。 朝堂上兩派僵持不下,皇帝只得暫時停止討論此事。 晌午時分,他召見太子問太子的意見。 太子顯然有備而來:“兒臣認為,該支持蕭將軍攻打海原國?!彪S即羅列蕭遙的戰績。 做如今版圖的皇帝可比不上版圖上加上海原國的皇帝! 皇帝聽得頻頻點頭。 可是許尚書通過后宮的錢皇后勸皇帝:“如今國庫空虛,支撐不起軍費。再者,蕭將軍功勞太大了,如今聲望極高,在北邊人人知道蕭將軍,不知道皇上,若讓蕭將軍繼續大勝仗刷聲望,只怕要功高蓋主了?!?/br> 皇帝嘴上說不會,可是回去卻琢磨起來。 功高蓋主,的確有可能的,不過,萬幸蕭將軍是女子,便是功勞震天,想來也不會威脅到他的地位的。 到底戰還是和呢? 第二日,皇帝收到蕭遙派人送回來的奏疏,下定了決心,主戰! 因為蕭遙在奏疏中問他,為君者,是否有一統天下的野心? 皇帝有,而且聽到這話血液也為之沸騰,所以,他決定支持蕭遙繼續出征! 在朝堂上,皇帝表達了不接受海原國議和,一戰到底的決心。 昨日傾向議和的王丞相,聽了皇帝激昂的一番話之后,仿佛深受感染,一臉亢奮地表示:“既如此,臣也認為應該支持蕭將軍再戰!” 許尚書等主和派獨木難支,最終沒辦法左右大局。 既然決定了戰,朝廷各部便忙碌起來,將糧草輜重軍費等都籌備出來,源源不斷送去給蕭遙。 太孫滿月那天大辦,東宮熱鬧到晚上。 百官都知道,有蕭將軍這個大姐在,太子登基是板上釘釘的,就算太子無法登基,太孫也能上,所以都來交好。 太子妃蕭氏命人收拾各處送來給太孫的賀禮,見錢皇后送來的一份禮超出規格了,是太子才有資格用的,很是惴惴不安,思來想去,便想人去請太子過來商量一二。 得知太子在書房中跟幕僚說話,太子妃想了想便干脆拿了那份禮物,領著陪嫁的兩個丫鬟去了書房。 若禮物當真違了規制,那一定得小心處理,故不能讓更多人知道——甚至得謹防錢皇后今晚便發難,若沒有違規,說起來便是對錢皇后的大不敬,也不能外傳,所以太子妃不敢假手于人,而是親自拿著去書房找太子。 再者,到時若太子琢磨不定這份禮是否逾規,那些幕僚,想必能給出主意的。 太子妃不聰明,又吃過很多虧,所以一再要求自己要小心謹慎,此時,便小心謹慎行事了。 到了書房,卻不見太子。 太子妃生產完之后要應對府里的女人,沒有養好,身體虛弱,有些乏了,便到后頭的軟塌斜斜坐著,等太子回來。 她這般歪著,時間長了便有些困了,朦朦朧朧睡了過去。 沒一會兒,隱約聽到說話聲,太子妃便醒了過來。 她聽到外頭太子的說話聲,剛要起來,便如同挨了個焦雷,臉色瞬間變得刷白起來。 只聽太子道:“蕭將軍的確勇武……怕只怕,她攻陷海原國的城池后,查到我當初做的事?!?/br> 幕僚徐先生笑道:“若是從前,倒還要擔心一二,可如今太子妃為蕭將軍的親妹子,她的姨甥,更是將來的太子,蕭將軍能如何?她只怕知道了也當作不知道?!?/br> 太子的語氣有些遲疑:“當真如此么?蕭將軍睚眥必報,海甫哲殺她父兄,她便滅海甫哲的國家,若知道我——”說到這里長長地嘆息一聲, “若將軍府愿意為我所用,好似今日這般,我如何會故意不派兵增援?還為了避免被追究,不得不殺了二公子和四公子。將軍府那些人,委實太過死心眼了?!?/br> 徐先生道:“殿下既已處理干凈,若不說這事,誰會知道?不必過于憂慮。再者,就算蕭將軍睚眥必報又如何?面對有可能君臨天下的親姨甥,能無動于衷么?” 太子的聲音變得略微放松一些:“但愿如此。但盼蕭將軍也如世人一般,放不下權勢。大不了,我將來如論如何,都封太孫為太子,讓他繼位?!?/br> 徐先生笑道:“正是如此。親生父親又如何?親叔叔又如何?親哥哥又如何?比得過偌大的權勢嗎?比得過后族的誘惑嗎?通通比不過的!” 太子道:“我得先哄好太子妃……” 太子妃聽到這里渾身發抖,心中又恨又怒,她緊緊地捏住身下的褥子,咬牙聽著。 太子妃的貼心丫鬟翠柳一開始還沒聽出什么,聽到這里,意識到是什么意思之后,身體馬上抖得跟篩糠似的,幾乎要站不住。 不過她也知道,她們如今屬于偷聽,是萬不能叫人察覺的,生怕跌坐在地上發出聲音,叫人知道這里藏著人,忙抖著手想扶住身邊的物件。 這她的手剛動了動,就碰倒了一個花瓶。 砰—— 巨大的響聲,打斷了太子接下來的話。 忽然有人厲喝一聲:“誰在里頭?” 第619章 太子妃蕭氏臉色刷白,身體抖得像篩糠,丫鬟翠柳更甚,直接癱坐在地上。 太子厲聲喝道:“出來——” 翠柳面色如土地看向太子妃,太子妃也看向她,兩人看到彼此的恐懼,心中更加絕望。 外頭,太子沒有聽到應答,馬上命侍衛進來。 侍衛進來了,看到內里是太子妃蕭氏以及她的貼身丫鬟,有些吃驚:“太子妃,怎么是你?” 太子聞言心中一沉,快步走進來。 幕僚房先生忙伸手扯住他,低聲但急切地問道:“太子意欲何為?是否……” 他說著,手掌往自己的脖子一橫。 太子聽了,心念急轉,一時拿不定主意。 這等機密要事,被太子妃知道,按理是要殺掉的,可是,太子妃不是普通貴族家的姑娘,而是蕭遙的meimei啊。 如果太子妃死了,蕭遙會不會對東宮有看法? 她都不需要怎么做,支持另一個皇子就能讓他萬劫不復,因為將軍府,還有三姑娘和四姑娘呢,隨便挑一個嫁給另一個皇子,他就沒戲了。 雖然三姑娘和四姑娘跟蕭將軍不是一個爹,可到底是一個家族的,再者蕭將軍大權在握,根本不用太過在乎當皇后的是親妹子還是堂妹,因為以她的權柄,能得到一樣的結果。 房先生也知道,太子妃不好處理,因為今日是皇太孫滿月的日子,總不可能給太子妃來個急病暴斃吧? 可若今晚不讓太子妃暴斃,而是讓她病了,將軍府勢必來人探望,屆時若太子妃不小心說了什么,太子就危險了。 房先生作為幕僚,心念急轉間,對太子使了個眼色,低聲道:“懷柔為主?!?/br> 太子妃出嫁了,是太子的人,又生下皇太孫,她有什么理由偏向娘家,而不是夫家?須知她的未來,全系在太子和皇太孫身上,難道她會傻到不要未來,偏向娘家嗎? 太子當即點點頭,大踏步走了進去,看著癱軟在軟榻上,滿臉恐懼的太子妃,忙說道:“阿錦,你怎么會在這里?” 看到太子妃不是滿臉憤怒,而是滿臉恐懼,他提起來的心瞬間落回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