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1404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到沒有辣椒的世界后、咸魚小結巴他又浪又慫[穿書]、在年代文里吃瓜、六零之囤貨強手、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重回1979、貴妃嬌寵日常、末世兄妹流放種田、八零后重生日常、世人為我塑金身[快穿]
他剛走近,便聽到那官員道:“丞相大人,大事不妙??!” 王丞相問道:“細細說來?!?/br> 官員道:“今日早朝時,皇上收到蕭將軍發來的急報,急報中說,蕭將軍已收復遠城,讓皇上盡快派管理遠城的官員北上重建?!?/br> 王丞相的聲音帶上了驚詫:“此事當真?” 王大老爺聽得心中一沉,顧不得別的,馬上走了進去。 剛走到門口,便聽到那官員道:“此事千真萬確!皇上在朝堂上一邊督促戶部即刻準備好糧草和軍餉,又開始物色管理遠城的官員。且皇上對蕭將軍極其有信心,還打算連永城的官員也提前選好,一旦蕭將軍收復永城,便馬上派官?!?/br> 王大老爺的心頓時沉到了谷底,再無原先出門看美貌賣唱小娘子的喜悅,他難以置信地道:“怎么可能?是不是蕭遙為了往自己臉上貼金,特地虛報?” 那官員搖搖頭,道:“這種事如何能造假?” 王丞相冷冷地看了一眼王大老爺,這才問來稟告的官員:“可曾說過,蕭將軍是如何收復遠城的?遠城的壯丁俘虜,損傷如何?” 官員道:“只有寥寥幾個受傷,其他盡數安全?!?/br> 王丞相和王大老爺頓時面沉似水。 沒有傷及俘虜,又打了勝仗,他們便是想拿捏蕭遙也無從拿捏。 許尚書從女婿周侍郎那里知道蕭遙成功收復遠城一事,瞬間失去了一貫的冷靜。 過了許久,他才咬著牙道:“倒算她有幾分造化?!鳖D了頓又問,“皇上可曾賞賜將軍府?” 皇帝如今將蕭遙當成了最為得用的重臣,肯定會想方設法賞賜將軍府的,以蕭遙如今的戰功,說不得,皇帝會給將軍府升爵,讓將軍府重新變回國公府! 周侍郎露出異色:“皇上倒沒怎么提賞賜?!焙芸炷樕蛔?,道:“或許是等蕭將軍收復永城后,給將軍府升爵?!?/br> 許尚書也是這么個想法的,臉色陰沉陰沉的。 周侍郎見他臉色難看,便寬慰道:“瑾兒此次也跟著一同收復遠城,想必立下許多功勞。他是讀書人出身,又有實在的功勞,將來我們再使力,他在仕途上定能走得更遠?!?/br> 許尚書沒說話。 許瑾有功名,又背靠他這個祖父,即使沒有去北邊掙下的功勞,他也能推他走得更遠。 所以,還不如讓他跟蕭遙都沒有北邊這功勞呢。 許尚書以為,聽到蕭遙收復遠城的消息,自己的心情就夠糟糕的了。 不想次日早朝結束,更糟糕的消息還在后頭。 他難以置信地看向周侍郎,站了起來:“你說的可是真的?皇上當真封將軍府為國公府了?” 周侍郎臉色難看地點了點頭:“千真萬確?!?,是無人提及的,可勤國公那老東西出列,認為蕭遙收復遠城,需要好好賞賜,免得寒了功臣的心,于是皇上便下旨將將軍府升為國公府?!?/br> 許尚書臉色鐵青:“皇上到底在想什么?”收復遠城便升爵,若蕭遙再收復永城呢? 賞賜什么? 太過了,實在太過了! 許尚書的喉嚨癢癢的,再次想起從前將皇帝噴了個狗血淋頭的事跡。 他多希望,此刻也能像從前那樣,進宮噴皇帝一頓??! 可是,他現在連見皇帝的機會都沒有。 許尚書壓下心中的惱怒,問道:“朝臣沒有反對么?” 周侍郎苦笑:“自是極力反對的,可是我們都不是大人你,哪里敢明著反對皇上?”說到這里咬牙切齒,“禮部尚書和勤國公那些老東西又開始扯兩度南逃,那些老東西!” 他已經可以預感,未來一旦有什么爭吵,禮部尚書和勤國公那些老東西,會再三扯兩度南逃這件事來奚落和嘲諷他們! 許尚書聽了,想起聽到的童謠,想起那些書生的嘲諷,再也忍不住,喉嚨一陣腥甜。 從這情況來看,兩度南逃,將會成為他們這些南逃派一輩子的恥辱! 蕭遙在遠城休整幾日,得知朝廷給北軍的糧草輜重等已經云出,便領兵北上。 這一次,隊伍又壯大了,準確來說,是女兵和醫療兵的隊伍壯大了許多。 那些被□□的女子,那些不得已委身北戎利用身份救下遠城百姓的女子,大多數都提出加入軍隊,或做醫療兵,或愿辛苦訓練上戰場殺敵。 蕭遙將人都收了下來,不過不是直接收,而是讓她們回去,被家里人嫌棄驅趕,不得不與家中決裂出走,再跟她們在別處悄悄匯合。 關于這些女兵,她也是有想法的,覺得適合成為細作。 不過,她沒有規定誰該做細作,而是根據那些姑娘的意愿來定。 穆姑娘和丁姑娘很坦然:“從前入了青樓是身不由己,可是多年養尊處優,怕也適應不了艱苦的日子。這身子已然不再清白,若做細作合適,愿以此身獻國?!?/br> 蕭遙聽到這些話有些恍惚,感覺自己從前,似乎也說過類似的話。 她收攝心神,看向坐在自己跟前的穆姑娘和丁姑娘幾個,緩慢但認真地說道:“身子不清白這些,休要多說。難道男子婚前眠花宿柳,便清白么?他們既然不清白,又如何要求女子清白?” 穆姑娘和丁姑娘聽了這話,都用訝異的目光看向蕭遙,半晌才道:“我以為這般說的龐三姑娘已經夠異類,想不到蕭將軍亦是這般?!鳖D了頓又嘆了口氣, “可惜,世人多半不是這樣想的?!?/br> 蕭遙笑起來:“當你為國效力,當你有了收入,有了自己的工作,又何必懼怕世人怎么想?” 穆姑娘一正臉色,點點頭道:“將軍說得是。我們愿做細作,為國捐軀。哪怕今世不得善終,后世提起來,有一句夸贊,便死不瞑目了!” 蕭遙聽了,馬上沉聲道:“你們愿做細作,我可在此起誓,有我蕭遙活在世上,必不會讓你們不得善終!” 穆姑娘和丁姑娘等,一共六個女子,聞言眼眶泛紅,馬上站起來對蕭遙行禮:“有將軍此言,此生雖死無悔?!?/br> 于是一路北上,蕭遙像訓練林樹他們一樣暗地里訓練穆姑娘幾個,當然,艱苦程度是大大減輕的,反而從腦海里不知何時存在的記憶中,訓練了另一些相關。 即將到達永城前,蕭遙讓穆姑娘等找地方安頓好,她先率領大軍進攻永城。 永城是大興朝在西北的第一座大城,因為邊境貿易一向興盛,可是自從被北戎占領,城中概況便不知道了。 這次,蕭遙的大軍,照例在距永城南城門五十里處扎營,等待斥候打探的消息。 張大牛很快回來稟報:“永城的北戎軍得知遠城被攻破,一萬兵馬死得不明不白,一直在爭吵是否棄城逃跑,兩派吵了多日一直沒分出勝負。逃跑派隨時準備逃跑,死守派和遠城一般,將城中壯丁關押,打算在我們攻城時讓俘虜站在最前面?!?/br> 蕭遙點了點頭,道:“查明城中北戎兵的分布和布防,盡早來報?!?/br> 張大牛聽了馬上高興地問道:“先前一直再查,快查好了。將軍,若查明了,是不是仍用老辦法?不得不說那辦法就是好啊,兵不血刃,又不會傷了被俘虜的壯??!” 蕭遙笑吟吟地看向他:“真想知道?” 張大牛馬上撓了撓頭發:“是我多嘴了,我不問了,這就去繼續打探?!闭f完急匆匆地跑了。 張大牛走后,蕭遙又見了另一個斥候趙大千,趙大千探聽的,是大軍四周的情況。 據張大千探聽到的,北戎在四周都有斥候,不過或許是因為北戎勢弱,而大興朝氣勢如虹,北戎斥候只敢遠遠打探,得到的消息應該不甚準確。 蕭遙聽了,倒覺得這是個迷惑北戎軍的好機會,當下吩咐了張大千一些話,便召集軍中將領進行布置。 由于永城是收復的最后一座城,不用擔心北戎人察覺她用軍的策略然后在別的城中提前做準備,所以僅僅是第二日中午,蕭遙知道張大牛等已經探聽清楚城中的一切,便讓他傍晚開始行動。 北戎兵即便盡力防范,也沒料到蕭遙會用下藥這一招,而且下藥的人,早早在城中潛伏,所以如同遠城的北戎兵一般,全都中計昏迷了。 蕭遙領著大軍等在城門外,見城墻上放出自己和林樹約定的信號,便知道城中已經得手,馬上發起準備進攻的命令。 進攻的號角響起,先頭部隊以及兩側的騎兵馬上策馬出擊。 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加上這次守城的北戎兵,有一部分是投降派的,本身便沒多少士氣,一看到大興朝士兵如此勇猛,直接就投降,所以大興朝的進攻,比上次還快。 蕭遙領著大軍在城外,約莫是酉時開始進攻的,戌時三刻便成功將永城收復了! 黃副將當年便跟蕭遙的父親在此城駐守過,這次終于將城池收復,心情十分復雜,進城之后,他策馬直奔城門,不住地用手撫摸血跡斑斑的城門:“永城終于又回到大興朝手中了?!?/br> 說著說著,老淚縱橫。 蕭遙命人點著火把在城中巡查和整理,自己也領了一支小隊在城中巡查,見黃副將往城門處跑,便跟了去,聽到這話,心情十分復雜。 黃副將看向蕭遙:“當日我和你爹駐守此城時,曾說過,有我們駐守的此城,會是大興朝最為堅固的城池。只是沒想到……造化弄人??!” 蕭遙站在高大的城門下,抬頭看向高高的城墻,努力想象著原主父親和二叔在此城駐守的景象,可都想象不出來。 她放棄了想象,看了看四周,見只有自己的心腹,便走到黃副將身邊:“黃副將,我爹和二叔出事前,和你說過什么奇怪的話么?” 從前她的功勞不夠大,又要收復永城,顧不上報仇,如今終于收復永城,功勞也足夠大了,她便想查清楚,作為老將的原主爹和二叔,為什么突然會貪功冒進! 黃副將聽了這話,努力回想了片刻,最終搖了搖頭:“沒有什么奇怪的話?!?/br> 蕭遙又問:“奇怪的跡象呢?就是跟平時不一樣的表現?!?/br> 黃副將皺著眉頭想了想,說道:“倒沒有別的,只是在出事前半個月,兩位蕭將軍吵過架?!?/br> 第609章 蕭遙聽了便問:“他們吵什么?” 黃副將一邊做出努力回想的模樣一邊搖頭:“我沒聽到。不過,兩位將軍共同鎮守于此,經常會因為意見不同而起爭執,根本算不得什么。我會說出來,只是因為那一次吵得相對比較激烈而已。不過,若意見不同爭執激烈一些,也算不得什么?!?/br> 蕭遙聽了沒說話。 她從老太君口中知道,原主爹穩重,二叔則相對有些激進,所以兩人若有不同意見吵起來,那的確很正常。 想了想,蕭遙問:“除此之外,再無別的了嗎?” 黃副將搖搖頭。 蕭遙見天色已經不早了,自己腹中也饑餓,便說道:“走罷,回去用飯?!?/br> 第二日,蕭遙讓跟隨大軍一同北上的新任永城知府和縣令開始重建,并審判永城淪陷后甘愿當北戎走狗欺壓當地百姓的大興朝人。 知府和縣令都知道,這是個在本城立威的好機會,謝過蕭遙之后馬上忙碌起來。 兩人為了表示對蕭遙的尊重,都懇切地要求蕭遙一起出席審判會。 蕭遙想到永城說不定也有穆姑娘和丁姑娘那樣的女子,便沒有推辭,帶了龐三姑娘旁聽。 這次審判,除了審出一大批走狗,還真是審出一批跟穆姑娘和丁姑娘一樣的女子。 對這批在亂世如浮萍的女子,蕭遙采取了原先的辦法,給了她們選擇的機會,讓她們選擇是否留在軍中幫忙,若留在軍中幫忙,愿意做醫療兵還是上陣殺敵,亦或是做間諜,并根據其選擇,一一安排妥當。 第二日,甘當北戎走狗的大興朝人,便被當成叛國賊在菜市場門口斬首示眾。 處理了這事,全程便進入了忙碌的重建階段。 而蕭遙,作為駐守當地的將領,將手中大部分事務交給手下的將士,自己則專心培養手下的女細作。 北戎往北的強盛大國海原國,比大興朝的朝堂還早知道永城被收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