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女炮灰[快穿] 第1398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到沒有辣椒的世界后、咸魚小結巴他又浪又慫[穿書]、在年代文里吃瓜、六零之囤貨強手、科技強國,向秦始皇直播四大發明、重回1979、貴妃嬌寵日常、末世兄妹流放種田、八零后重生日常、世人為我塑金身[快穿]
蕭遙說班師回朝,也只是為了嚇唬人的,因此點點頭,馬上寫了一封急報命人快馬加鞭送回去。 皇帝登基以來第一次碾壓了百官,因此接連幾日心情都很愉快。 不過,他的好心情在收到蕭遙命人送回來的急報時,瞬間消失殆盡。 他懷疑自己看錯了,揉揉眼睛,見沒看錯,不由得有些詫異:“蕭將軍居然要班師回朝?餉銀和糧草不足,沒法子繼續守城?真是豈有此理,戶部尚書是怎么辦事的?” 戶部尚書受了王丞相的指使,特地只給了一小部分餉銀和半個月的糧草,并不怕蕭遙和百官追究。 因為大興朝的確多地受災,需要撥款救災,和災民相比,鎮守北邊的北軍,便不是那么迫切了。 如果蕭遙敢質疑,并且撒潑要錢,那自然有御史彈劾,讓她悔不當初。 戶部尚書想到了一切,就是沒有想到,蕭遙沒有鬧,沒有質疑,直接班師回朝! 這絕對不可以??! 要知道,遠城和永城都失守了,京師就靠蕭遙如今駐守的小城作為屏障守護,片刻都離不開鎮守的軍隊。 蕭將軍若班師回朝,小城極有可能落入北戎手上,屆時北戎南下,不是揮揮手的事嗎? 戶部尚書忙出列,按照一開始想好的借口,一味哭窮,哭完了,開始斥責蕭遙不經皇帝同意便班師回朝,置小城的百姓不顧。 禮部尚書出列:“敢問戶部尚書,三萬的兵馬,沒吃沒喝,又沒有餉銀,用什么守城?與其饑腸轆轆守城,不知何時被北戎偷襲,以致全軍覆沒,還不如班師回朝,保存實力呢?!?/br> 勤國公說得更不客氣:“百官在京師過得愜意,餉銀都從來不拖欠,怎么硬是要拖欠北軍的?難道,此刻站在朝堂上的百官,不是靠北軍保護,才能高談闊論么?” 戶部尚書強行反駁:“北軍有半個月的糧草和餉銀,怎么就到沒吃的沒喝的了?” 皇帝見戶部尚書到此刻還要為難蕭遙,不肯再撥餉銀和糧草,直接將蕭遙寫回來的急報扔到戶部尚書身上,森然道: “蕭將軍可是說了,5日內,若糧草和餉銀不到,她便馬上班師回朝。趙愛卿,北軍需要人鎮守,若蕭將軍班師回朝,你便代替他去守城罷?!?/br> 戶部尚書幾乎要吐血。 這根本就不講理,這根本就是霸權! 皇帝看到戶部尚書幾乎要吐血的表情,心情又好了幾分,將兩日前琢磨好的話說了出來: “眾位愛卿,前兩日人人都說北戎即將攻到京城,并引得很多朝廷命官不顧律令離京南逃,好在有蕭將軍大破北戎,將北戎軍打得抬不起頭。蕭將軍立下如此大功,是不是應該給她封賞呢?” 其實當時就該封賞蕭遙或者將軍府的,可是當時要先打壓百官,為了避免百官拿封賞蕭遙這事來討價還價,他愣是忍到了現在。 戶部尚書正要據理力爭,萬萬沒想到皇帝已經翻篇,直接說起別的事了,忙急道:“皇上,餉銀和糧草的事……” 還是不要跑題吧,尤其是跑到那么不好的話題去。 皇帝看向他:“趙愛卿啊,你是戶部尚書,此事由你定奪啊?!闭f完不再理會戶部尚書,而是看向跟將軍府交好的勤國公和禮部尚書,“兩位愛卿對朕的提議,有什么看法?” 勤國公出列:“蕭將軍領軍擊殺北戎十萬大軍,基本上等于將北戎打廢了,此乃不世的戰功,因此臣提議,須重賞蕭將軍或者將軍府!” 趙尚書在一旁聽得差點翻白眼。 上一次說不世戰功,這次又說不世戰功,蕭遙一個女子,能有那么多不世戰功嗎? 怕不是其他將領異常勇武,讓身為最高主帥的蕭遙白撿了便宜! 皇帝沒理會趙尚書的腹誹,見勤國公贊同,禮部尚書又不住地點頭附和,便笑著說道:“有功當賞!傳朕旨意,蕭將軍殲敵十萬眾,擊垮北戎戰力,立下不世奇功,為了嘉獎蕭將軍,特將將軍府從侯爵升為國公府?!?/br> 戶部尚書馬上跪了下來:“皇上請三思??!” 跟他一個派別的官員馬上附和。 皇帝冷冷地看向他們:“難不成,蕭將軍立功卻不該賞賜?” “并非如此——”戶部尚書說完馬上想解釋。 可是皇帝不想聽他解釋了:“既然不是,那此事便無須再議?!闭f完開始下一個議題。 戶部尚書下朝了,去了千金樓用膳,特地讓人暗中通知王丞相前往。 見了王丞相,戶部尚書想哭:“大人啊,自從您賦閑在家,皇上便越發荒唐了?!闭f完將上午在金鑾殿發生的事一一說了,特地指出皇帝的輕率和獨斷專橫。 王丞相面沉似水:“手上有兵,又適逢這樣的時勢,腰桿子可不就挺直了么?” 戶部尚書忙問:“大人,那我們該怎么辦?” 王丞相不愿意讓北軍班師回朝,因為北軍一旦回來,皇帝膽子進一步壯大,沒準會讓他從暫時的賦閑變成一輩子的賦閑。 因此思索過后,王丞相道:“既是皇命,自然得遵從?!?/br> 只是說出這話時,他幾乎咬碎了一口老黃牙,喉嚨深處,更是一陣腥甜。 原本想打算為難蕭遙的,沒想到根本就算不上為難,反而是他們,白忙活了一頓。 黃副將一目十行地看完朝廷發來的文書,十分佩服地看向蕭遙:“看來蕭將軍的班師回朝很有用啊,這餉銀和糧草,馬上便補齊了?!?/br> 蕭遙笑著說道:“我想,他們都不是很愿意我回去?!?/br> 當日下午,便召集所有將領議事,提出大軍后天開拔北上。 眾將士聽到要收復失地,都很激動,連連點頭。 第二天,大軍仍在軍中練兵,蕭遙先將自己帶出來的兵派出去,讓他們一路北上收集消息,并查明遠城是否有北戎兵鎮守,若有,具體兵馬大概是多少。 又過一日,蕭遙留下原本守城的將領,率領大軍北上。 雪終于下得少了一些,在積雪薄的地方,有星星點點的嫩芽冒出來,昭告著春天的到來。 蕭遙在距離遠城五十里的地方,等來了提前北上的斥候來匯報。 回來的是張大牛,他的臉色很不好:“鎮守的北戎兵馬不多,可是那些狗東西,將城中還沒來得及逃出去的男丁全都抓起來,準備在我們攻城時,將那些男丁驅趕到最前方?!?/br> 黃副將目呲欲裂:“真是豈有此理,今生不破北戎,老夫死不瞑目!” 第606章 李公子、唐二公子等全都橫眉怒目,怒氣沖沖:“北戎果然是蠻子,毫無人性!” 蕭遙沉下了俏臉,沒有說話。 現在再罵北戎人沒什么用,最要緊的,是想個辦法應對。 遠城是肯定要攻打的,這是大興朝的城池,是京師在北邊的屏障,一定要奪回來! 可如果她領兵攻打遠城時,北戎就將遠城的男丁驅趕出來,抵擋在前面,她能讓手下的士兵為了勝利直接殺掉這些大興朝的子民嗎? 絕對不能! 這事,只能智取,不能力敵! 想到這里,蕭遙傳令,讓大軍在此扎營,借口是糧草方面出了岔子,須暫緩幾日才到,大軍等糧草跟上,才會繼續開拔。 在大軍忙著扎營時,蕭遙一邊到處巡視一邊想辦法。 光明正大地攻城肯定不行的,因為光明正大地上去,首先面對的,肯定是遠城的男丁。 夜里偷襲也不行,因為遠城有堅固的城門,無論怎么偷襲,都需要攻破城門才能進入城中,這么一來,等待她和手下將士們的,肯定又是遠城的男丁。 悄悄派她手下的兵潛入,再關鍵時刻打開城門呢? 蕭遙摸了摸下巴,這倒是可以做到,畢竟她訓練出來的兵最是擅長隱匿。 可是,開了城門之后,如果她和大軍沒辦法馬上控制住北戎在城中的一萬兵馬,那么又回到原點,被北戎拿遠城的男丁來威脅。 蕭遙嘆了口氣,琢磨著派自己訓練的兵悄悄潛入城中,一點一點地消滅城中的北戎人。 可是,一萬多兵馬,一點一滴地殺掉,得殺多久? 只怕剛殺了一部分人,就被北戎人察覺了。 難不成,還是得裝神棍? 可是北戎人也不是傻子,他們一旦知道開了城門必死,那肯定愿意選擇拉一群大興朝人陪葬,而不是因為怕她是妖女而自己死掉,拉不到墊背的。 至于圍困遠城,讓遠城的北戎兵沒有吃喝不得不開城門投降,那也不成。 北戎軍會餓,遠城里的大興朝百姓,同樣會餓啊,再加上北戎人以前吃過俘虜的大興朝女人和小孩,誰知道極度饑餓之下,他們會不會吃城中的百姓? 一定得想個好辦法,讓北戎沒辦法用大興朝的百姓威脅她! 大軍駐扎下來。 蕭遙在議事的營帳跟黃副將等擺沙盤想辦法時,都一籌莫展。 即將散會時,葉參將道:“若大軍在此駐扎,不知何時才能攻城,后勤運轉的糧草,便也得相應增加。我看,不如寫了折子回京,好叫皇上和百官知道這事,免得我們到時陷于被動?!?/br> 不說明白難處和為何糧草消耗大,回頭百官肯定抓住這點攻訐北軍,攻訐蕭遙。 蕭遙點點頭,當晚就寫了折子將情況告知,并重點突出北戎的可惡和攻城的難度。 入夜了,天上飄起了小雪,蕭遙帶著檀云在外走了一圈,遇見了黃副將,不免吃驚:“黃副將這么晚還不歇息?” 黃副將搓了搓手:“這便回去了。將軍也早些回去罷,天冷得很,這風跟刀子似的,要不是希望腦子清醒些,誰愿意出來啊?!?/br> 蕭遙聽了這話便知道,黃副將想不到攻城的策略,才出來走走醒神的。 她跟黃副將道別,便回了自己的營帳。 龐三姑娘以及她帶來的女子醫療兵全都住在她旁邊,此刻營帳中已經沒了燈火,想來都睡了。 清晨用飯時,許瑾搓了搓僵硬的手,喝了一大口熱騰騰的湯水,又咬了一口包子,覺得身體暖和一些了,才不解地問:“林兄,你可知大軍為何在此扎營,而不是馬上攻城?” 糧草那些,能騙過士兵,可騙不過他這個在城中處理文書偶爾也協調糧草的。 不是糧草的問題,駐扎在此,就耐人尋味了。 世人都說蕭遙異常神勇,那為什么不攻城,而是在這樣冰冷的野外扎營? 須知沒有城墻阻擋,南下的北風透過薄薄的營帳,冷得嚇人。 他作為京中一等一的貴公子,還從來沒有試過夜里睡覺居然因為寒冷而睡不著的,跟著蕭遙的大軍北上,可就體驗到了。 原本他以為,熬過幾天,到了遠城,馬上就能攻破城門,進入城中,重新過上有炭火的日子,沒想到,大軍居然在這里扎營了,而且,看起來還要待好多天! 林稽搖了搖頭:“具體并不知。不過,據說昨兒有斥候回來,想來是因為生了什么變故?!闭f完,又篤定地道,“不過,我想不管是什么變故,蕭將軍都會處理好的?!?/br> 許瑾沒說話。 因為他和蕭遙過去有過那樣的瓜葛,所以他來到北軍中,一向不愿意談及蕭遙的。 許四公子的嘴巴動了動,但想起自己只是許家不受重視的公子,而許瑾是許家愿意舉族培養的天之驕子,許瑾不知道的事自己卻知道,此時又當眾說出來,難免叫許瑾猜忌自己故意炫耀,便閉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