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一座植物園后/我的植物園爆火全網 第295節
書迷正在閱讀:討好[校園1v1]、你若撒野、重回七零,炮灰假千金被糙漢嬌寵、熟夜并無別事、始亂終棄怪物以后、祂回家了[無限]、中醫高源、全員火葬場:真千金重生后殺瘋了、我是女炮灰[快穿]、穿到沒有辣椒的世界后
等到y省植物園的研究人員到來,她準備在交易界面兌換一些稀有蘭花的幼苗,與樣本一起放入實驗室。 畢竟野生的樣本極為稀少。 比如彩云兜蘭,全國攏共才幾百株,分散在不同的地區,無較大族群。 在不影響其生長的情況下采集,能取得四五株蘭花的部分樣本就不錯了。 這也是瀕危植物難以救治的原因。 野生植株太少,連采集都要小心翼翼。 萬一分株或扦插枝條的時候,降低了母本的生命力,那離滅絕又近了一步。 僅靠提供的樣本,一點點的擴張,要培育很多代才能有成果。 蘭花一般培育3-5年才會開花,開花才能授粉,授粉才有種子。 時間成本極高。 怪不得有性生殖要給組織培養讓步,后者只要有母本,便可‘克隆’成千上萬的種苗,無周期限制。 為了加快進程,在交易界面兌換是最好的方法。 即能保證物種多樣性,又能批量培育。 在植物營養液的灌溉下,一年就能有成果。 葉晗點擊第一個山頭的立體掃描圖。 總面積423.8畝,高度261.5米,預計植被覆蓋率90%,空余面積42.4畝。 山體根據引入的植物種類和數量,自動規劃了分布區域,留出盤山步道的空間。 盤山石階全長約6.6公里,從山底直達山頂,蜿蜒曲折。 途中有幾處涼亭和空地可供休息,也能盡情打卡拍照,欣賞周圍的景色。 除了這些基本設施之外,還剩下十幾畝的區域未規劃。 葉晗開始在腦海中構想。 先是一開始的入口,游客從即將開放的3號口入園,或從茶園的外側繞過,來到荒山所在區域。 剛進入是一片長約百米的竹林,中間道路寬闊,坡度平緩。 前方是山門。 三層臺階上方,石柱構成的‘天門’,巍峨霸氣,牌匾篆刻著山的名稱。 山的名稱…葉晗想了想,就叫[祈山]吧,為自己祈福的意思。 且朗朗上口。 定完又覺得有點好笑,因為山里根本沒有寺廟。 寺廟是大多數山峰的標配,有些是歷史文化遺跡,有些是為了滿足人們求神拜佛的心理。 不過,植物園內就沒必要建寺廟了,保持原生態的森林面貌即可。 但一路行走會略顯枯燥,葉晗預計打造‘奇石’、‘十丈瀑布’、‘觀景臺’、小動物出沒區’、以及‘一線天’等景點,增加趣味性。 在海拔100-150米的中途,開設書吧、咖啡廳/飲品區、面館,供游客歇息、補充體力。 頂峰為雙層楓林觀景臺,領略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到了秋季,便能在此處欣賞漫山紅遍、層林盡染的絕美景色。 下山的路線,一條連接兩個山頭之間的‘紅葉谷’,另一條是返回路線。 大致是這樣。 葉晗先確認第一個300畝的范圍,從修建盤山步道開始,一步步來。 剩下的區域與另一個山頭相連,先做規劃,再繼續下一個300畝。 在兩個山頭之間,地勢較低的山谷區域,葉晗準備建造總面積超過8000平的森林酒店。 讓需要身心放松的游客享受大自然的呼吸,竹林的冥想,薰衣草精油的舒緩,玫瑰花瓣的滋養。 從而達到最好的療愈效果。 第162章 植樹節與造林合作 葉晗對第一個山頭的規劃圖不斷加以細化, 確認好一個個景點的位置,讓w04連通腦電波進行打印。 立體模型生成,水滴狀的微縮機器人配合w04的打印效果,以看不清的速度鋪設盤山步道、修建涼亭、搭建景觀、攫取碎石合成巨大的巖壁和奇石。 微涼的月光下, 葉晗看到高8米、寬12米的牌坊式山門拔地而起。 三個入口并立, 中間的更高更寬, 巍峨高聳, 頂部的廊檐雕刻著花紋與瑞獸,[祈山]二字大氣磅礴, 力透石壁,如刀刻斧鑿般凌厲。 下方粗大的石柱精雕細琢,浮雕栩栩如生,雕刻精細,兩側的石獅子威風凜凜, 儼然一座保存完美的精美古建筑。 在此之后,層層石階逐漸沿著坡度上升,繞著山體呈s形盤桓,通過或平坦、或陡峭、或碎石堆砌的地方,在荒山之中生生開辟出一條道路來。 正常來說, 修建6.8公里的山路大約需要半年,在召集大量人工的情況下3-4個月,但w04配合微型機器人只要5天。 同時包含了電路、給排水系統的鋪設,建造涼亭、觀景臺、瀑布流水等一系列造景。 效率驚人。 在鋪設之前, 葉晗請了大批人工利用機械設備深耕土壤, 調節土壤肥力。 待基礎設施建造完畢, 便可馬上移栽樹木。 預計將于5月初開放森林景區。 與此同時, 去年扦插的2萬余棵茶樹苗苗, 如今已經長到六七十公分高,即將從苗床移栽至茶園之中。 10年生的大茶樹在植物營養液的灌溉下,生長得極為茂盛,修剪、扦插之后也顯得太過密集,枝條都擠在了一起。 所以葉晗于去年11月份,安排工人將三分之一的大茶樹移栽至新的土地,分散種植。 加上本次一年生的茶樹苗,茶園由30畝擴大到60畝。 面積100畝的茶園,去掉苗床和牧草種植區,還剩下30畝空余。 葉晗并未引入新茶樹。 根據枝條數量的增加,今年的產茶量預計比去年增加20%-30%,足夠滿足飲品店和茶室的需要。 再進行一次扦插,到了明年,100畝的茶園便可完全覆蓋,產茶量也將翻倍。 屆時,多余的部分可放在線上官方旗艦店銷售。 如今線上渠道在專業團隊的運營下,已經十分完善,周邊產品的銷售屢創新高,長期占據好評榜和銷量榜top1的寶座。 葉晗看了看日期,再過十天,3月中下旬就是采茶季,今年的茶葉質量更好,定價肯定比去年要高。 她打算將明前特級定在2000元一斤,貢品級頭采茶6000-8000/斤,主打高端市場。 經過去年老茶客以及高端客戶的培養,完全不愁銷售。 花間集將于植樹節前后開展千人植樹的消息,在花間集公眾號、官微以及當地媒體的推動下,擴散得很快。 除了經常關注花間集的個人粉絲報名外,w市愛心團體、林業部門、志愿者、附近的幾所小學全都在報名。 截止3.9日,報名人數已超過千人。 王蕓前來匯報:“園長,總體報名人數為1407人,您看是否要取前1000名參加?” 活動的物資已備好,原以為不會超過1000人,沒想到報名的人非常多,可見花間集如今的號召力。 葉晗想了想,活動從3.12-3.15一共四天,平均每天350人。 有人報了名也不會參加,總體影響不大。 于是道:“通知全部參加吧,注意分好隊伍?!?/br> 王蕓:“好的園長?!?/br> 她回去又做了一番調整,讓助理聯系學校、事業單位等團隊隊伍,安排好接待人員。 植物節當天是周五。 市□□會主任、地方領導、以及政協組織機關的志愿者前來,對這一行為表示支持。 除此之外,附近小學的老師和學生也與花間集約好了時間。 家長與之同行,300多人浩浩蕩蕩從3號門進入。 植物的地方在山坡的低處,葉晗和王蕓接待市領導,與他們一起植樹,媒體在旁邊拍攝。 學生們則在老師和志愿者的安排下,一個班級一隊,圍成一圈聽著講解,神色興奮。 不僅是學生,很多家長也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同樣帶著幾分新奇。 莊琴等十幾名研究助理充當科普人員,為眾人講述植物在生態系統的地位、以及開荒造林的重要性。 大家聽得十分認真。 等到園藝工人講解完栽種要點,高約3米的優質樹苗分發至一個個家庭手中,比普通樹苗要粗壯許多。 家長們拿著鐵鍬挖20-30公分的樹坑,將樹苗栽種下去,一人扶著樹苗,另一人培土,一層又一層,然后共同壓實。 小朋友們則提著裝有植物營養液的小桶、吧嗒吧嗒地過來,給小樹苗澆水。 “mama、mama,你看,小樹喝水好快!” 名叫周放的小男孩蹲在樹苗旁邊,看著剛澆入便被吸收干凈的水分,睜大眼睛驚呼出聲。 “小樹是不是太渴了?”周放眼中充滿憐惜,猛地站起身:“等我再拿點水過來?!?/br> “跑慢點——”周mama想要囑咐,卻發現對方已經跑遠了。 周放和其他孩子提著小桶歡快地跑去接水,給栽種好的一棵又一棵小樹苗依次澆水,甚至覺得父母的速度太慢。 一個多小時后,家長們累得氣喘吁吁,孩子們卻精神亢奮。 他們拿著小一號的植樹工具繼續挖著,互相炫耀自己栽種了幾棵小樹。 每栽種好一棵樹,會有關于樹苗的證書送至孩子們手中,下方印著編號,與樹苗的銘牌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