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手下卷成皇帝 第17節
這消息很快就隨著散朝會,傳播到各處,可沒人藏著掖著,很快從京城的內城傳到了外城。 災民聚集地,陳子龍一家人離開之后,其他的陳家人清醒之后就發現人沒了。 “不是說過幾天才走嗎?怎么一晚上不見人沒了?” 這時很多陳家人才開始后怕陳子龍一家人是真走了。 等越來越多的陳氏家族的人,也收拾東西準備離開,也驚動了其他的災民。 災民中當然有聰明人,一看情況不對,趕緊撤吧。 但是等趕到外圍之時,就發現禁軍已將此處團團圍住,這可不是保護的樣子,更像是對敵人的樣子。 ‘撤撤撤,趕緊撤!’ ‘再不走就離不開了!’ ‘往山上跑,繞遠路,繞著走…’ 為了不引起注意,聰明的災民們已經開始繞路了,有的人甚至是拿東西賄賂來路。 第20章 被調配到此處的禁軍也非常納悶,看似保護,實則關押。 不過底層的禁軍只是聽從命令的兵,不需要有任何的疑問,只需要聽從命令就可以。 禁軍聽從兵符的調動,或者是皇帝圣旨的調動,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只需要做最堅韌的一把刀。 主人指向哪里,這把名為禁軍的刀就砍向哪里。 文離帝下了口諭‘將災民圍住’,禁軍林統領也正在等著具體如何去做。 沒有一會兒,林統領就接到消息,更是令他震驚的消息。 “林統領,皇上有令將災民全部就地殺了,火燒焚尸!” 宋翰林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臨危受命,傳達圣上旨意。 “這……可有圣旨?如果是口諭,為防止亂傳口諭,本統領可是需要先去面圣!” 林統領著實有一些不信,這怎么會是皇上下的令,文離帝可是一位享有作為的明君啊。 林錦武作為掌管禁軍的統領,一直收到各方拉攏,他有一顆忠誠報國之心。 而且文離帝經常找林統領聊天,談理想,說他內心要將大宣朝治理的國泰民安,開創盛世,他想和林統領手拉手成就一段君臣佳話。 說實話,每次被‘洗腦’的林統領都覺得文離帝就是一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雖然現在文離帝受困于‘妖后’,但總有一天皇上會長大,一旦成婚,成年掌握實權,就是實現理想的那一天! 所以此時此刻聽到宋翰林傳達的圣意,林統領覺得不對,此人肯定是假傳圣旨! 宋翰林就是被推出來的替罪羊,真是呵呵一笑,真以為上面的當權者都是好人,真是笑死人了。 “您隨意,耽誤了皇上的事,這罪過了,就不知道您能不能擔起來!” 宋翰林喝杯茶,十分淡定的等待著林統領。 高丞相所找的替罪羊,是他的門生,也是他的義子,新科進士宋思雨。 其實高丞相位高權重收了很多的義子,只要給錢都可以成為他的義子。 這也是高丞相的斂財之道,畢竟門生和義子給的孝敬,又怎么談得上是賄賂呢? 高丞相都數不清自己有多少學生和一子,只知道自己越來越富有,隨便找一個沒有靠山的人,推出來當炮灰。 宋翰林十分后悔,當年怎么就迷頭轉向了呢,本以為能夠背靠大山,一路上云霄。 哪知道不僅每年都要給出價值不菲的孝敬,關鍵現在自己的名聲也沒有了,說不定還會被用來平息叛亂。 宋翰林卻不敢不服命令,畢竟早死和晚死還是有區別的。 而且他也是有家族的人,也是有孩子的人,趁機將家中血脈隱藏起來,要不然現在都得死! 林統領確定完消息之后,整個人都愣住了。 御書房,文離帝苦口婆心的勸說,論述瘟疫的危害,現在就是將危險扼殺在搖籃中。 否則到時整個京城幾十萬百姓,甚至連其他城池可能都保不了。 文離帝就講了非常多,林統領確實是被說服了,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來的,就知道好像皇上說的也挺對?! 沒辦法,林統領耳根子軟就是這樣的人。 天牢,照不進絲絲陽光,一股子霉味。 袁太尉摘了官帽,閉著眼睛坐在牢房,整個人腰板兒挺得非常直。 就算是在昏天暗地的天牢中,行為舉止都充滿了優雅。 一代就能闖出個富人,三代才能培養出貴族。而世家則是貴族中的貴族。 負責看守天牢的獄卒,可覺得今天太不走運了。 “全都豎起耳朵來聽著,好好的看管著,可別犯渾,這可是頂尖尖兒的大人物?!?/br> “不用多看,過不了幾天人家就能出去天牢!” 牢頭敲敲打打的小聲說道,說這話的時候都帶著一股猥瑣。 說起頂尖尖的大人物都用大拇指指著天,這種人所有人都惹不起。 別看天牢說的嚇人,什么只要進來就出不去了,就算出去了也半死不活。 其實說出來都是嚇唬平民老百姓的話。 也不算是嚇唬平民老百姓,要是平民老百姓下了天牢,那真是都得死! 要是不打出點油水來,都對不起想發財的獄卒。 而有些人能碰,有些人是不能碰的,碰了那完蛋了! “牢頭,這位是誰呢?這么神秘?!?/br> “世家中的頂尖兒尖兒!” “我的老天爺~這是犯了啥事兒???不是說士族不下天牢?!?/br> “這…我哪兒知道……” 牢頭的手下獄卒們都很好奇,到底發生了什么事,牢頭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 “嘿嘿,我知道一小點內幕。我三姨家的二表哥媳婦兒的娘家的五侄女,在一品官員家里當丫鬟。 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袁公,在朝堂上,直接抗旨不尊,人家自己摘的官帽。 知道什么事嗎?天大的事兒!這位大人是個好人??!” 新來的獄卒吳鐵蛋信誓旦旦的說道,果然吸引住了牢頭和獄卒的目光。 眾人都紛紛的催促鐵蛋趕緊說,可別在這里逗悶子了,大家都已經迫不及待了。 “這話說起來就長……” 吳鐵蛋直接講了加過裝飾的情節,袁太尉不愿為難災民,抗衡大jian臣高丞相,被冤枉壓入天牢。. 獄卒們聽完這個故事之后紛紛嘆息,這好人不償命啊,禍害一千年。 “咱們主不了大事,但是在牢獄之中,咱們還是能做點事兒的?!?/br> 牢頭就這么一說,大家都明白了,不用講出來。 獄卒都是父傳子的職業,就像劊子手,屬于下九流。但是這種行業也挺好,至少旱澇保收,屬于鐵飯碗。 尤其是獄卒想要撈點偏財,可是有的是方法。讓犯人生不如死,可是他們手中的強項。 袁太尉屬于特殊情況,其實所有下到天牢的官員,都會受到優待,因為備不住什么時候就又返回朝廷了。 袁太尉被下了天牢,大少爺袁澤蘭穩定住局勢,同時派出二弟袁澤竹去探望父親。 而且大少爺袁澤蘭聯合其他世家試壓,還有一條條的流言也已經傳播出來了。 甚至有非常多的讀書人開始請愿,跪坐在皇宮外,紛紛叫釋放袁公??! 第21章 大宣自建朝以來,開國皇帝為了壓制士族的力量,也為了壓制世家大族。 特意開了太學,由各地方推舉有才之人,或有賢明之人前來學習。 太學是稷下學宮的升級版,太學中的學生,大多數都有真才實學,而且他們有著監督朝廷百官的意思。 開國皇帝特地賜予太學的學生一種特權,鳴鼓申冤,暢所欲言,直達圣聽! 也許當了官之后,這些學生就沒有那么多的能言善辯,也沒有那么多的勇氣。 但是現在還是學生,他們內心中還有勇氣,有著一腔熱血。 太學中的學生們聽著袁公被害,一入天牢這件事,憤怒了! “袁公此乃當世圣人!” “災民不應該被殺死,就算是有瘟疫的跡象,殺死所有的災民太過兇殘!” “此命令太殘暴了,殘暴不仁,不是明君之像!” “我們趕緊行動吧,再不行動就晚了!現在也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能救一個人就是一個!” 太學的學生們越說越激動,他們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越來越重。 學生能有什么壞想法? 他們只是想讓皇上收回命令,做一個當世明君。 “皇上應該下罪己詔,才能解決此事!” 于是大批的學生能言善辯,團團聚集在皇宮外,大聲的議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