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夫后,她把侯府小反派養成大佬 第110節
書迷正在閱讀:是反派女配,但三歲、假千金繼承殯儀館后、被手下卷成皇帝、首輔追妻手札、我有三千深情、虐文男女主互穿了[娛樂圈]、重生19歲:七零媳婦有點辣!、曹cao是我爹[三國]、我兄弟成了我老婆、藏明
畢竟是親兒子,事情過去那么多年了,當年的憤怒也早就煙消云散了。只是,失望是真的。 焦康盛應了一聲,然后跟著皇帝往御書房走。進了御書房皇帝坐下,焦康盛連忙上茶,皇帝接過來喝了一口道:“當年出那事兒的時候,他多大?” 焦康盛想了想,“應該是四五歲的年紀?!?/br> 皇帝嗯了一聲,焦康盛看了他一眼,小心地說:“七皇子看著是個純善的?!?/br> 想起七皇子對那老太監的維護,皇帝嗯了一聲,“算是有點可取之處。去安排吧?!?/br> 焦康盛應了一聲,出去安排給七皇子的院子添置東西。這邊,破敗的院子里,七皇子站在那里動也不動。自從皇帝走后,他就這樣站著。 “殿下,皇上沒有懷疑,不是挺好的?”老太監知道他心里難受,輕聲在旁邊勸。 “我想…他至少跟我說句話?!钡菦]有。 李景熠心口如塞了一堆石頭,又堵又疼。 老太監見他這樣,心疼得眼淚都出來了,抹了下眼淚他道:“殿下,皇家無親情?!?/br> “我知道?!崩罹办诳粗鹤油膺叺奶煺f:“永寧侯夫人說,不必為了不在乎你的人心傷,不值得?!?/br> “是啊,侯夫人說得對?!崩咸O連忙道:“以后那些人就會知道,您是多么的優秀?!?/br> 李景熠邁步走到石桌邊,給自己倒了杯水,道:“我就是我自己,沒有必要為了那些不在乎我的人,證明什么?!?/br> 這也是永寧侯夫人跟他說的。 老太監見他臉上沒有了之前的傷心,笑著說:“我家殿下都是對的?!?/br> 李景熠聽了他的話,忍不住笑。 這時,門口傳來響動,老太監去開門,就見外邊站了一排宮女太監,手里都拿著東西。為首的一個太監道:“這是皇上讓給七皇子送過來的?!?/br> 老太監聽后一副驚喜又慌亂的樣子,連忙讓他們進來。而李景熠見到他們,臉上又換上了呆呆的表情,一直到那些太監宮女離開。 “從今天開始,不要跟永寧侯府的人聯系了?!逼呋首有÷暩咸O道。 老太監連忙點頭,“老奴知道?!?/br> 此刻他們主仆內心期待又忐忑,期待未來不一樣的人生,忐忑期望的事情成空。 第222章 看上了西北的軍權? 皇帝去了七皇子的住處,并給他改善了環境的事情,唐書儀當天晚上就知道了。太妃就是從宮里出來的,在皇宮自然也有人,同一時間,她也得到了消息。 第二天,她就遞牌子進宮,跟皇帝商量過繼的事情。進了宮,她沒有先去御書房見皇上,而是先去了自己之前在宮里的住處??粗粔m不染的宮殿,太妃唇角掛了冷笑,這位皇帝啊,真真是喜歡做面子上的事情。 按說她出了宮,她原來的住所就應該給皇帝的妃子住,但皇帝卻留了下來,而且讓人每日打掃。任誰都得說,皇帝與逍遙王兄弟情深??! 在宮殿里待了一會兒,她就起身去御書房。路上,經過一個池塘,她見一個十一二歲的男孩兒,在湖邊呆呆地站著。她走過去站在男孩兒身邊,問:“你看什么呢?” 男孩兒扭頭看了他一眼,又回頭道:“里面有魚?!?/br> 太妃看著池塘里的魚,臉上帶了笑,“喜歡嗎?” 男孩兒點頭,“喜歡?!?/br> 太妃問:“為什么?” 男孩兒抬頭看著她答:“快活?!?/br> 太妃聽了他的話,站在那里愣了一會兒道:“我兒子以前也喜歡站在這池塘邊看魚,但他說,池塘里的魚,沒有外邊大江大河里的魚快活?!?/br> 說完,她摸了摸男孩兒的頭又道:“今日風大,快回去吧?!?/br> 男孩兒點頭,然后看著太妃離開。 到了御書房,皇帝似乎正在等她。坐下后她道:“剛才在池塘邊上見到個孩子,我想起了承允,小時候他也喜歡站在那里看魚?!?/br> 皇帝一臉緬懷,“承允打小就喜歡那些花兒啊、草兒啊、魚兒的?!?/br> 太妃笑了下,“我今日來是想跟皇上商議,給承允過繼孩子的事情?!?/br> “朕已經通知宗室了,讓各家把適齡的孩子送過來,您看看?!被实鄣?。 太妃點頭,“這事兒也得講個你情我愿?!?/br> 皇帝:“您放心吧,各家都愿意著呢?!?/br> 那可是一個親王爵位。 太妃嗯了一聲,“這事兒也要講緣分?!?/br> 皇帝說了聲是,兩人又就過繼的細節聊了一會兒,太妃就告辭離開了。她走后,皇帝問焦康盛:“太妃剛才見了誰?” “奴才去問問?!?/br> 焦康盛說著退了出去,不一會就回來了,回稟道:“太妃在池塘邊碰到了七皇子,兩人說了一會兒話?!?/br> 皇帝皺眉,“說什么了?” 焦康盛搖頭,“離得有些遠,跟著太妃的人沒聽到?!?/br> 皇帝嗯了一聲,繼續看面前的奏折。 ……… 唐書儀今日約了謝二夫人到家里來,今日天氣有些陰沉,卻涼快得緊。唐書儀讓人把侯府園子里的涼亭收拾一下,打算跟謝二夫人在那里聊天。 早膳后沒多長時間,謝二夫人就帶著女兒來了。唐書儀笑著把她迎進屋里,心里卻是在疑惑謝家的意思。據她了解,謝家適齡的姑娘里,謝大夫人的女兒謝燕華,年齡跟蕭玉宸相當。 大家族的聯姻,若是能嫡長女與長子嫡孫結合,是最好的。但這次下帖子的是謝二夫人,且她帶來的女兒,是比蕭玉宸小了好幾歲的謝熙華。不過,這謝熙華倒是跟蕭玉銘年齡相當。 想到這里,她忽然神色一頓,謝家不會就是想跟他二兒子聯姻吧? 為什么??? 倒不是覺得二兒子不如大兒子,而是世人的觀念里,蕭玉宸可以襲爵,這條件就可以超越大多人了,一般人都會選他。 她的腦子一時九曲十八彎,但臉上卻是不顯,笑著跟謝二夫人說話,眼睛還不時地觀察謝熙華。就見小姑娘坐在那里脊背挺直,目不斜視,與蕭玉珠說話的時候,也是溫溫柔柔的,端的是一副大家閨秀模樣。 對此,她不能評判好還是不好,古代的大家閨秀都是如此。 而謝二夫人對女兒今天的表現很滿意,女兒把端莊賢淑的姿態拿捏得死死的。其實她也是多余cao心,她這閨女,打小就會裝。骨子里古靈精怪的,但在外人跟前很會裝端莊。 說了一會兒話,唐書儀就提出去園子里轉轉,謝二夫人自然欣然接受。一行人去了侯府的花園,逛了一圈后就到亭子里坐著。唐書儀覺得干說話無聊,就提議打馬吊。 下人們把東西搬過來擺上,唐書儀蕭玉珠,謝二夫人、謝熙華,四人一人坐一邊開始打牌。謝夫人邊碼牌邊道:“聽說二公子跟在向將軍身邊?” 唐書儀拿起篩子在手里搖著,嘴里說:“他天天在外邊渾玩也不是個事兒,就求到向將軍跟前,讓向將軍幫著管管?!?/br> 謝二夫人知道她這是在謙虛,上京誰不知道向天河性子別扭說話直,且對自己的手下嚴格。既然向天河收了他,就說明蕭二不像外邊傳的那樣紈绔。 “男孩子小時候都愛玩兒,大了就收性子了?!敝x二夫人笑著道。 唐書儀回:“但愿吧?!?/br> 她現在可以確定了,謝家看上的是她二兒子。但是為什么呢? 看上了西北的軍權? 可就是她都不能確定,即使給鋪好路,蕭玉銘到時候能否把西北軍權握在手里,謝家怎么就愿意下這么大賭注呢? 嫡女在大家族里一樣很寶貴。因為一個嫡女的婚姻,可以維系一條家族的利益線。而一個家族里的嫡女,并不是要多少有多少的。 “上次大夫人來跟我講,我家侯爺與謝六爺年幼時關系莫逆?!碧茣鴥x道:“聽說謝六爺之前一直在外游歷,如今可在京中?” 謝二夫人丟了一張牌,說:“在,前段日子歸的家,受了些風寒,正在休養?!?/br> 唐書儀了然地點頭,“出門在外風風雨雨的,著實讓人擔心?!?/br> 謝二夫人知道蕭玉宸也在外游歷,以為她想起了自己的兒子擔心,就道:“不過,男孩子還是出去走走好,我家的幾位爺,成了年都是要出去的?!?/br> “是,”唐書儀道:“當父母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姻緣也是一樣, 總想著家世好,人品好,還要孩子自己滿意?!?/br> 謝二夫人聽出她這是在暗示自己,不過這樣正好,她也不想讓女兒稀里糊涂地被推出來聯姻。 她笑著道:“您說得對,一輩子的事兒,自然要志趣相投?!?/br> 跟聰明人講話就是輕松,沒有必要把話講得太明白,有時候甚至一個眼神,對方就能知道你的意思。唐書儀和謝二夫人相視一笑,算是達成了默契。 永寧侯府跟謝家聯姻的事情,可以,但不是馬上,要相互了解。反正,不知道謝家掌權人的真實意圖前,他們不會把自己的孩子推出去。 第223章 有些事情現在不能說 其實,對于唐書儀來說,跟不跟謝家聯姻都沒什么,但是她想知道,謝家的掌權人,到底想從永寧侯府得到什么。 從現在來看,若是兩家聯姻,永寧侯府更占便宜一些。畢竟蕭淮死了,蕭玉宸和蕭玉銘還沒有成長起來,永寧侯府有的只是一個空頭爵位和豐厚的家底罷了。 但是謝家老太爺還在,謝家的六位爺也正年富力強,加上謝家兩百多年的底蘊和關系網,現在的謝家可以說是正處鼎盛之際。 如此,謝家卻是主動過來要聯姻,說他們沒有圖,傻子都不信。且,以現在的情況來看,謝家似乎并不著急。 有所圖,且又不著急,他們似乎是在等。那么,他們在等什么呢?唐書儀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來。 不過對于這件事,唐書儀的原則是,一,蕭玉銘與謝家的姑娘情投意合,二,謝家要開誠布公地說,他們想要的是什么。 謝二夫人和謝熙華用過午膳才離開,唐書儀和蕭玉珠把她們送到門口。臨別的時候,謝熙華還約蕭玉珠去謝家玩兒,蕭玉珠點頭應了。 等那對母女走后,唐書儀問蕭玉珠,“你覺得這位謝二小姐怎么樣?” 蕭玉珠皺眉想了想,“世家里的女子都是她這樣嗎?就像……就像……” 就像什么,蕭玉珠一時說不出來。 “就像是用模子刻出來的一樣?!碧茣鴥x道。 蕭玉珠點頭,“就是,就是這樣。她舉手投足,處處都是大家閨秀的標準?!?/br> 唐書儀哈哈笑,“以后你與這位謝二小姐多接觸,或許會有新發現?!?/br> “什么發現?”蕭玉珠問。 唐書儀拍了拍她的頭,“有些事情,自己發現了才更有趣兒?!?/br> 基于前世的習慣,她很喜歡觀察人的微動作和微表情,因為這些細微的表現,往往最能顯示一個人的真性情和真實目的。而這位謝二小姐,未來有可能成為她的兒媳婦,唐書儀觀察得更仔細。 然后她就有趣的發現,這位謝二小姐的端莊,很有可能是裝出來的。不過這也無傷大雅,古代對女子的要求就是端莊賢淑,為了達到這個標準,裝一裝也沒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