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糙漢的嬌嬌媳 第582節
這樣的利潤面前,一般人是真的不敢想的。 沈漫漫算好了成本利潤,就將賬目給了李進明那邊。 這一次的投資是他們兩個人一起合作的,自然,具體的賬目她肯定得給李進明算清楚,防止后續扯皮的事情。 李進明也覺得這一次的投資不錯。 其實他這邊都沒投入什么,等于直接是跟著沈漫漫后面白分錢的。 沈漫漫將屬于李進明的那一份利潤分紅直接轉到了他家的公司賬戶中去。 另外,自己投資的利潤,還有幾個室友,朋友投資的利潤,都分配了一下。 沒個人都從這一次的投資當中,分到了不少錢。 不過這一次的投資和之前投資的大酒店不一樣,這是一次性的利潤分紅。 分到手了,可就沒有后續的。 不像之前投資的酒店,他們投資了之后,每個人都有股份在里面。 只要酒店盈利了他們就能從中間分到利潤。 不過這一次投資分到的不少,大家都覺得知足了。 看來跟著沈漫漫后面干,只會掙,不會虧。 忙完了這些房源銷售的事情之后,沈漫漫帶著這段時間忙碌的員工們舉行了一個慶功會,請大家吃喝了一頓。 然后就著這段時間大家的業績,開始發了獎金。 這二十天下來,每個人都累得不輕,可是大家的收獲也不小。 獎金拿的最多的,有三千六百塊。 最少的,也有一千八百塊。 等于說,他們二十天,就掙到了這么多錢。 在京市,有啥樣的工作,一個月能夠掙到這么多的? 忙完了這一次的商品房開發的事情,也過年了。 現在已經來了90年,開始進入就是九十世紀。 進入九十世紀之后,其實國家的經濟發展的比八十年代速度更快。 以為八十年代的時候,經濟發展只在摸索階段。 可是在九十年代,經濟建設已經相對成熟一些,加上國家的相關政策支持也會更多一些,經濟發展上面自然是更上一個層次了。 沈漫漫也很期待,自己的生意在九十年代,又會達到什么樣的一種高度。 幸好她是知道后世的發展方向的,只要抓準了發展的方向,就不會差。 “媳婦兒,房子的事情可算是忙完了,這段時間你能在家里歇歇了吧? 走,我帶你去泡泡溫泉,放松放松?!?/br> 顧辰安看著媳婦兒這段時間為著房子銷售的事情忙的人都憔悴了。 既然是現在已經忙好了,可不得拉著媳婦兒放松一下么? 掙錢重要,可是享受生活也重要。 他們當初掙錢的目的,就是為了過上更好的日子。 若是為了掙錢,影響了生活的享受,那就本末倒置了。 聽到顧辰安的提議,沈漫漫也覺得不錯。 可算是清閑下來后,他也希望能放松一下。 既然是有這個機會,那就去泡泡溫泉好了。 沈漫漫答應了之后,顧辰安就立馬開車,帶著她去了泡溫泉的地點。 這幾年發展下來,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來這邊泡溫泉了。 尤其是天氣冷的時候,泡一泡溫泉,可不要太舒服。 沈漫漫不僅能泡上溫泉,還能享受到顧辰安提供的按摩服務。 泡了溫泉,按摩享受了一番之后,沈漫漫覺得這幾日的疲憊一掃而光。 等著晚上回去,顧辰安就討好的湊過來,“媳婦兒,白天我伺候你了,晚上你是不是也得伺候我?你都冷落了我好一陣子了?!?/br> 顧辰安說的時候,語氣中還有些小委屈。 媳婦兒忙著工作,每天回來倒頭就睡,他絲毫碰她的機會都沒有。 第691章 證明自己不老 現在可算是閑下來,又放松過了,總該得讓他碰了吧? 沈漫漫終于明白了為什么顧辰安這家伙對自己這么的殷勤。 原來是打著這主意啊。 見沈漫漫不吭聲,而是盯著自己,顧辰安忙問道,“媳婦兒,你這么看著我做什么?我臉上是有什么東西嗎?” 沈漫漫搖頭,“沒什么東西,只是顧辰安,你都四十了,咋還和年輕小伙子一樣呢?” 不是說男人過了三十以后就不行了嗎? 可是顧辰安卻越來越猛了。 所以說,流傳的那些事情都是騙人的,根本就不切實際。 顧辰安:“……” 感覺自己有被嫌棄到。 他確實四十多歲了,可是他一點兒都沒發福,沒覺得自己老好不好? 單純的論體力的話,顧辰安覺得自己一點兒都不比那些小年輕差。 咋到了媳婦兒這兒,媳婦兒就嫌棄他老了? 不行,他得證明自己。 顧辰安也不管媳婦兒同意不同意,直接將媳婦兒給撲倒了。 “媳婦兒,我是四十多了,可是我就是到了六十也不見得比年輕的小伙子差?!?/br> 顧辰安為了證明自己,也比往日更加的賣力。 沈漫漫直接認慫了。 以后她肯定再也不說顧辰安年紀大這件事。 快到年底之后,沈漫漫和顧辰安繼續給廠子里工人籌備年貨。 員工們基本上都領到了豐盛的年貨,還有豐厚的年終獎。 這段時間,國有單位下崗的工人不少,看著這些拿著鐵飯碗的人一個個都丟了工作,可是他們在漫英服飾卻越來越好。 員工們的認同感也越來越多。 對比那些下崗失業的人,他們得更加的努力才行。 現在工作掙錢都不容易,更何況他們在這么好的單位上班呢? 給員工們發完了年貨,年終獎,沒過幾年就放假了。 沈漫漫和吳紅英幾人都閑了下來。 顧友亮這邊,等著公司放假就直接回了鄉下。 不過今年不是他一個人回去,還有兩個meimei一起。 這兩個meimei不是親meimei,而是后爸的閨女。 兩人都是高中畢業,復讀了兩年之后沒考上大學,知道自己不是讀書的料子,索性就沒繼續往下讀。 知道京市現在的機會多,所以今年就跟著顧友亮后面出來干活兒了。 兩人雖說不是大學生,可是在九十年代,能讀完高中的,也算是有學歷的人了。 他們來了京市,沈漫漫就給他們安排了工作。 兩個小丫頭也非常的努力,很珍惜沈漫漫給安排的工作機會。 這半年多下來,來了京市之后,也掙到了些錢。 當然,他們掙得和顧友亮掙的比起來有些差距,但是未來還是有漲工資的可能的。 現在市場這么好,到時候他們攢點兒本錢,到時候可以在京市開一個店面也不錯。 顧友亮覺得,現在老家那邊和京市完全比不了,等著自己工作幾年,多掙些錢,就帶著家里人一起來京市這邊安家。 要是一家人都在京市了,等過年了,也就不用來來去去的。 從長遠了看,肯定是留在京市更合適些。 顧友亮回去后,就將這個想法和家里人說了下。 他那兩個去京市見識過得meimei,也非常認同以后能在京市安家定居。 以前他們沒去過京市,不知道京市的好。 現在在京市待了半年之后,知道了鄉下和城里的差距,便知道留在鄉下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鄉下你除了種田,找不到更多的門路。 可是在城里的話,你做點啥可能都能掙到錢。 而且城里掙到的錢比鄉下掙到的可要輕松多了。 他們家現在這樣的條件在鄉下來說都算是富裕戶,可是家里人清楚,那些錢都是辛苦掙來的,考得都是父母賣力氣的。 就是京市現在的房價有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