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糙漢的嬌嬌媳 第375節
黃文忠知道父母什么樣的,尤其是他媽,真回家過年了,只有他媳婦兒受委屈的份。 所以還是在這邊過年吧。 他不希望媳婦兒受委屈。 如今既然已經成家了,不管怎么說,肯定是以自己的小家為重的。 張巧翠還是有些糾結,“孩兒爹,這會不會不太好,咱們在京市,大過年的也不回去陪爹娘他們一起過?!?/br> 黃文忠知道張巧翠人善良,所以哪怕是回去過年可能受委屈她也忍著。 黃文忠安慰道,“沒啥不好的,咱們成家了,有自己的小家,有自己的生活。 以前不也是沒回去過年的么?現在不用回去!你不用想那么多,有啥事我來處理?!?/br> 見自己男人都這么說了,張巧翠也就沒了意見。 她點頭應了一聲,“嗯,孩兒爹,既然咱們不回去過年,你作為兒子的,肯定得和父母表示表示的。 這樣吧,咱們的年貨多,給爹娘他們送一些過去,也當是咱們的心意了?!?/br> 黃文忠這才點了點頭,“行,那就送些東西給他們過年去?!?/br> 張巧翠見男人答應了,開始收拾起來。 新鮮的rou給婆家拿了五斤,臘rou拿了一吊,紅糖一包,再加了一壺油。 這些東西作為兒子媳婦孝順公婆的,已經不算差的。 兩人收拾好了,就帶著孩子一起過去婆家了。 黃母見黃文忠和張巧翠回來,還當他們兩個人是回來過年的。 看他們帶了這么多東西回來,黃母還挺高興的。 沒想到他們送了東西就準備走,沒有留下來過年的意思。 黃母自然有些不高興了,“文忠,你們兩口子什么意思?過年也不回家過了嗎?” 黃文忠回道,“嗯,不回來過了,我們一家人在外面單獨過就行了,省得我們兩口子回來,打擾你們的清靜?!?/br> 黃母知道兒子心里憋著氣呢。 她養了這么大的兒子,娶了媳婦兒忘了娘。 她不就是有時候說道他媳婦兒幾句么?至于這樣記在心上? 現在過年也不回來過,街坊鄰居看到了還得笑話她。 黃母做長輩的,又拉不下臉說給兒子兒媳婦道歉,只不高興的說了句,“有個差不多就搬回來住吧,一家人,至于這么記仇么? 你們兩口子一直在外租房子住不是回事。不說一個月多花租房的冤枉錢,那么多租戶擠在一起,亂糟糟的,對孩子也不好。 今年你們回來過年,順便搬回家來?!?/br> 黃母覺得自己這樣說,已經算做出來了讓步了,兒子要是再不領情,那可就真夠不知好歹的。 她都這么說了,還想讓她怎么樣呢? 黃文忠卻道,“娘,這個你不用cao心,年后我和文翠就自己買房子住了?!?/br> 黃母驚訝的看著他們,“買房子???你們上哪兒弄那么多錢買房子去?京市的房子價格你們不是不知道,你們買得起么?” 黃母覺得,黃文忠就是故意不想回家,才會編出來了這些話。 可是這話也得有人相信吧? 編也不編得像樣一點的借口。 他們兩口子來京市才多久??? 這么快就能攢夠買房的錢,癡人說夢差不多。 當然,黃母覺得不可能,主要還是根據京市的平均水平來的。 一個月就按照幾十塊錢的工資來算,買個房子至少得一兩千塊錢吧,他們兩口子,去哪里弄到這么多錢買房子? “媽,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們是要買房子,自己出去住,過日子的。 所以我們兩口子的事情,你就不用來摻和了。 當初我們最困難的時候你沒幫一把,現在不用多說這些?!?/br> 說完,黃文忠也不在這邊多留,拉著張巧翠和孩子就走了。 黃母被氣得不輕。 不過這會兒明白了,到底是之前她做的事情和兒子離了心。 張巧翠看著自己丈夫高大偉岸的身影,心里頓時暖暖的。 她知道,丈夫在呵護著她。 這輩子,她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嫁給了她丈夫。 有他在,自己不會受太多的委屈。 張巧翠回家了以后,就熱熱鬧鬧的開始準備起來做飯的事。 吳紅英這邊,給員工發完了福利以后,就來了沈漫漫這邊。 她和她說一聲,順便來看看她,陪她聊一聊。 這一次,也是吳紅英家在京市過得第一個年。 可惜希望過年都比較熱鬧,今年只有她,她閨女,還有父母四個人。 人少了,自然冷清了不少。 吳母比較惦記家里的情況,兒子,孫子都不在跟前,也不知道他們在家過年怎么樣。 要不是來回一趟太麻煩,他們兩個老的經不住折騰,這過年肯定得一家人在一起過才有意義的。 吳紅英和父母商量過了,等著年后就讓自己的哥哥嫂嫂,侄兒,侄女們過來京市這邊。 經過一年的發展,她的生意穩定了,京市做個體戶的也多了起來。 只要努力,京市這邊的錢其實是好掙的。 自己開個小鋪子,咋樣都比留在鄉下種地強。 別人是沒這個條件沒辦法,想來京市發展沒人帶著可不容易。 他們家就不一樣了,京市房子還多,吳紅英這邊挪一套房子出來,就可以給哥哥嫂嫂們住。 等他們來了,如果自己找不到合適的生意做,就去沈漫漫的飯店里幫忙。 她哥哥嫂嫂別的做不了,粗活還是可以干的。 哥哥能去送外賣,嫂嫂能端盤子刷碗。 不管怎么樣,兩口子好好干,拿工資,這日子肯定能過得下去。 當然,還是自己做生意更好的。 給人打工賺到的錢有限,自己開店的話,哪怕是一點小本生意也能掙不少,比給人工作有“前途”。 吳紅英父母自然是盼著家里的孩子都來京市這邊發展的,一家人在一塊多好。 第445章 一起過年了 當父母的就是這樣,盼著家里的每一個孩子都能過得好。 吳紅英現在的情況,他們是沒什么好cao心的。如今就cao心家里的幾個兒子。 要說沒來過京市就算了,現在來了京市,知道京市的條件和鄉下的條件差別有多大。 所以才希望家里的其他幾個兒子也來京市發展,都過上好日子。 另外幾個兒子來京市發展安家了,以后過年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起。 吳紅英陪著沈漫漫聊了幾句就打算回去了。 沈漫漫叫住了她,詢問道,“紅英,你家哥哥嫂嫂都不來京市過年,要不你們來我家,一起過,人多在一起熱鬧?!?/br> 聽到沈漫漫提議,吳紅英心動了。 顧家人多。 而且顧辰安手藝還好,cao持出來的年夜飯肯定好吃。 要是兩家一起過,他們家就不會太冷清。 “行,回去我和我爹娘商量一聲,他們同意的話,咱們兩家就一起過年?!?/br> “好?!?/br> 吳紅英回去和父母商量了一下。 吳父吳母覺得這個提議不錯,平時兩家的關系就好,在一起過年確實熱鬧。 于是兩家就定了一起過年的事情。 很快,就到了除夕這一天。 家里的對聯是沈漫漫寫的,知道沈漫漫是個大學生,周邊的鄰居也都想著讓沈漫漫來幫忙寫。 不過沈漫漫大著肚子,顧辰安可舍不得她站久了,只讓他寫了幾副,剩下的都是顧清山寫的。 顧清山也是大學生,名牌大學的大學生底子自然差不到哪里去。 寫完了春聯,顧家人便一起忙活著貼春聯的事。 新家大,門窗也多,雖說張貼的麻煩了點,可就是辛苦一些,顧家人都是高興的,畢竟能住上大房子比小房子好。 顧家的年夜飯比平時吃得更豐盛。 在鄉下,就算是手里有錢,可是物資缺乏的情況下,有錢都買不了。 京市這邊就不一樣了,物資比別的地方豐富更多。 想著小媳婦兒懷孕了得多補身體,顧辰安特意托人買了一些海參,燕窩,就是為了讓媳婦兒多補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