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夫君(重生) 第162節
太子回宮,穆家肯定會議論皇上會給什么封賞,或者他們想跟皇上要什么封賞。 敢開口就是封侯拜相,這事也就罷了。 以后他絕不許兒子和穆家過多來往,隨便賞賜點什么,打發回云州也就是了。 小阿卿還真想過這個問題。 前幾天長福和長壽兩個討論搬到京城后的日子,他擔心爹爹沒了營生,穆家要過苦日子,還跑去街頭賣藝。 當然因此惹了李員外,這街頭賣藝只做了一次就收攤了。 如今被皇上問起,他心里琢磨了一下,回道:“聽說我們云州縣的縣老爺一年的俸祿才一百多兩,我爹能做個知縣也就頂天了,我琢磨著一百兩可能不夠花,不過這京城人都有錢,我帶弟弟去街頭賣藝,怎么也能養活一家人,皇上您不用擔心俸祿太低的事,我有辦法?!?/br> 阿卿這段沒來由的話,把皇上說得捧腹大笑。 “你?街頭賣藝?” 小阿卿認認真真的點了點頭:“是啊,我從小學武呢,都是我爹爹和姑父教的,不過我娘不讓我學武,我都是偷偷地學,前幾天在云州街頭賣藝,一中午賺了三百多兩呢?!?/br> 皇上沒想到這么個小娃娃能賺那么多銀子。 “沒吹牛?” 阿卿自然沒吹牛,他把當時的情形描述了一遍。 皇上第一次聽說這么好笑的事,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對了,你娘為什么不愿意你學武?又能賺銀子,還能養家?!?/br> 提到這事,小阿卿滿身的精神都xiele下去。 “我娘想讓我好好讀書,以后中個秀才?!?/br> “就這么簡單?”皇上好奇道。 小阿卿老實地點了點頭,“嗯?!?/br> 皇上知道穆宗辰給太子請先生的事,算起來那先生還是他暗中安排的。 只是很意外,穆宗辰竟然愿意一年出一萬兩銀子。 以前他以為是穆宗辰盼著兒子出人頭地,如今倒是不這么想了。 這阿卿明顯不怎么喜歡讀書。 “為什么不喜歡讀書?” 阿卿毫不猶豫地說道:“我喜歡練武,以后要像我爹爹一樣去當兵,還要當大將軍,不光要守護大周朝的疆土和子民,還要為大周開疆擴土,將我們大周朝的旗幟插到匈奴的王庭去?!?/br> 小阿卿這番豪言壯語,可謂是驚到了皇上。 他忍不住嘖嘖兩聲,道:“你這志氣可不小?!?/br> 小阿卿的志氣大著呢,他要憑著一身本事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封妻蔭子,光耀門楣。 聊到這里,皇上對小阿卿的疑慮全消,甚至開始喜歡上了這個小娃娃。 他示意身旁的太監帶過幾個侍衛試試阿卿的武功。 看看這孩子到底是嘴上功夫,還是有點真本事。 第103章 ◎穆家進宮◎ 大太監按照皇上的指示, 找了兩個侍衛試試阿卿的武功。 當然了兩個侍衛沒一起上,先走到阿卿身邊的是個小年輕。 他有意要在皇上面前表現,又看阿卿年紀小, 沒把他放在眼里,先耍了個把式然后才朝小阿卿打過去。 小阿卿沒什么和人交手的經驗, 心里藏了小心。 很容易躲過一招之后也就明白了對方是個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他回手一拳一腿, 正好踹在對方的心口窩上。 那侍衛都沒來得及反應就甩出去好幾步遠。 小阿卿收了招式,客客氣氣地行禮道:“承讓了?!?/br> 對方注意到皇上臉色不善, 小心翼翼地爬起來退到了一旁。 有了第一個侍衛的經驗,第二個侍衛就小心多了。 阿卿雖然是個孩子, 可他剛才使出來的明顯是真功夫。 還是由名師教出來的真功夫。 小阿卿膽大心細, 剛才雖然贏了一場,可還是保留了幾分小心。 兩個人交手四五個回合, 竟然沒能分出勝負。 被一個小孩子打敗可是奇恥大辱, 第二侍衛心態不好, 急出一腦袋汗, 他不想引起皇上的不快, 使了自己壓箱底的功夫, 打算一招制勝。 小阿卿身形靈活,他跟著劉謙譽學過飛檐走壁, 又兼他身輕如燕, 對方死命朝他襲擊的時候, 他換了個身形,很快躲開了對方的攻擊范圍。 那侍衛一下沒打著, 惱羞成怒, 攥著拳頭繼續攻擊。 小阿卿接連躲避。 硬碰硬, 他還是小孩子, 肯定比不過對方,所以只有躲開才是正經。 皇上看了一會兒,發現了小阿卿是有真本事的,示意侍衛停止。 侍衛早就不想打了,人家不和他硬拼,他又不能把人綁起來打。 看到皇上的示意,趕緊老老實實地認錯。 “皇上,奴才技不如人?!?/br> 皇上倒沒追究,只讓他退下。 驚訝小阿卿的武功竟然這么高,看來穆宗辰沒少教他,確實是有讓他在武學上發展的心思。 大周朝內憂外患,確實需要一個能征善戰的大將軍。 別說,皇上還真動了心思。 皇上動心思這會,小阿卿不知道自己打贏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他稍微沉思了一會兒,決定主動認錯。 “皇上,小人初次進宮,不知輕重,還求皇上原諒?!?/br> 皇上剛才想了很多事情,他身體不好,怕是堅持不了多久。 這大周江山交給兒子,他怎么也不放心,畢竟兒子一直流落在外,這朝內朝外都沒有什么親信,如果能有幾個死忠之士,他也能放心些。 想及此,皇上笑呵呵地把小阿卿拉到了自己面前。 “好孩子,你功夫學得好,是個練武的好苗子,皇伯伯再考你幾個軍事問題?!?/br> 小阿卿雖然不喜歡讀書,可他喜歡聽那些前朝名將的故事,又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學識淵博的韓銘岳親自教授,關于軍事方便的問題,還真有些獨到的見解。 皇上念著他年紀小,也沒問太深的問題,他都對答如流。 之后又問了幾個比較深奧的問題,小阿卿有的能回答上來,有的答不上來。 皇上心里喜歡極了這個孩子,當即決定收為義子。 并且把人留在了宮里。 周嬴祿有幾份緊急奏折需要處理,還沒處理完,忽然聽人傳信他多了個干弟弟。 也不知道小阿卿是怎么和父皇聊的,兩個人之間發生了什么。 之前他提議給穆宗辰兩兄弟封侯,父皇一直猶豫,如今卻認了阿卿為義子。 他也弄不明白事情的發展方向怎么成了這樣。 不過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他已經逐漸了解了父皇的性格。 可能是曾經被人陷害,又身受重傷的緣故,性子敏感且多疑。 就連他這個親生兒子,都不被完全相信。 周嬴祿沉思了一會兒,決定趕過去反對。 皇上認了小阿卿為義子,本意是想給兒子當個臂膀。 真能成為將才,他現在多花點心血也是值得的。 不過他沒想到兒子會反對,兒子的理由很簡單,穆家有功,但絕不至此。 皇上第一次覺察到兒子在處理穆家的事情上是理智的。 但還是堅持收了小阿卿這個義子。 自從小阿卿進宮后,穆家的人就過得提心吊膽的,生怕兒子有什么注意不到,沖撞了貴人。 等到了晚上還沒見到人影,正想托人打聽,就聽宮里傳來了消息。 說是阿卿被皇上收為義子,留在宮里住了。 第一個派人傳消息的是太子。 不久皇上派了貼身太監,傳了皇上的口諭。 穆宗辰帶領全家領了圣旨,擔心阿卿,又不好說什么。 來傳圣旨的太監,不是別人,正是四五年前跟著先皇出宮的小太監。 他傳完皇上的口諭,走近穆宗辰,笑著問道:“三爺,你看看我眼熟吧?” 當年小太監是普通服侍打扮,如今身穿太監服侍,又手拿拂塵,穆宗辰一時沒看出來。 不過眉眼間依稀有些印象。 他有過目不忘的本事,如果走在大街上確實認不出來,可對方出聲提醒,他哪里還能想不起來。 “你是四年前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