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子靠植物系統飛升首輔 第24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媽才是穿越主角、咸魚的她每次都能達成BE(快穿)、重生后我不要做選擇題、穿成合歡宗女修后揣了反派的崽、蠱溺(獸人NP)、咸魚少爺被迫成為影帝助理后爆紅了[娛樂圈]、致你、我的戀人十七歲、星際宅急送、跟系統反目成仇以后(NP)
顧璋膽大包天的跑去和薛將軍商量。 薛將軍:“……” 即使再沉重穩重之人,聽到喜愛的后輩,竟然光明正大地跑來跟自己說,要給手下的軍隊下毒,也難免大驚失色。 “……所以就是這樣,我把這個叫做演習,我可以先用沙盤模擬幾場,先召集守城將士們來聽聽看?!鳖欒罢裾裼性~,一臉正經地恐嚇:“薛將軍,會用毒的人你指望他能老老實實只在兵器上抹一抹毒藥嗎?我們這叫防患于未然!” 薛將軍一臉沉思。 顧璋最后再下一劑猛藥:“不說匈奴了,我都有好幾種法子?!?/br> 還能有什么法子,說了這么久,自然是給武安大營下毒的法子! 薛將軍臉色巨變:“此話當真?” 誰的話他都可能要端詳,但顧璋說的話,薛將軍幾乎是下意識就信了,這小子腦子聰明,什么法子想不出來? 顧璋順順利利拿到了官方蓋章的通行證,能先開一場關于演習的講座。 講座都有了,那實戰演習還遠嗎? 顧璋雄心壯志,打算先一步走匈奴的路,讓匈奴無路可走! 他對薛將軍說的官方題目是——“防備匈奴詭毒” 實際里暗搓搓備課,則是——“若我是匈奴單于,如何花式毒死武安軍?!?/br> 然后他就開始往薛見雷那里,十分勤快地跑了起來,畢竟要了解一些關于城防的具體情況才好,不然那就是紙上談兵,讓人笑掉大牙了。 具體布置肯定不會全部告知,但顧璋也只是要求:“匈奴探子能知道到什么程度,我只需知道這些就好?!?/br> 薛見雷盡管覺得顧璋笑容熱情得有些讓人發毛,但有薛將軍的吩咐,還是認認真真給顧璋講了起來。 秋收一過,又無匈奴來犯,顧璋倒是沒什么其它重要的事,也就一門心思準備起這事來。 還沒往薛見雷那跑幾次,圣旨就到了! 顧璋總結了關鍵信息: 他升官了,四品,有點嚇人。 皇上給他派了100精兵保護他,也有點嚇人。 他爹封了安平侯,有名氣有地位有俸祿,唯獨沒什么實權。她娘也一樣,順著府君繼續往上升了一級,他媳婦也有誥命了,反正就是一股腦的頭銜往頭上放,大大寫著“地位很高,莫來惹我?!?/br> 最后就是各種御賜的好東西,布料啊、古玩啊、字畫啊……看起來都是明盛帝從私庫里拿出來的。 也不知是不是從皇子時期起,就存下來的底子。 還有些雜七雜八的,顧璋聽完摸摸下巴:“怎么還是感覺皇上有點窮?” 他仔細想想,皇帝好像真有點……窮,也不知是不是真命里不帶財。 為了避免大的震蕩,新賬法的推行給了些時間,讓官員補齊,而且不是每個人都有魄力和能力,把陳年舊賬全都查一遍,查清楚。 故而新賬法的推行,主要是從當年開始,其實也相當于默認往年貪得不多的話,民不舉官不究。 從戶部開始有大動作到現在,國庫里應該剛好富裕一點。 整個國家稅收雖然多,但是開銷也是巨大的,所有官員的月俸,養衙役,捕頭,維持牢獄等必要公共設施,邊關打仗,修理河道……能存下十分之一就很不錯了。 新賬法推行過后,應當會多些。 結果還沒積攢太久,讓明盛帝享受一下兜里有錢的感覺,咣當一下,全給凌云山買單了,又瞬間窮回原來赤貧的時候。 顧璋給明盛帝默哀一秒,寫了封折子去“安慰”他,然后歡天喜地地開始和家人慶祝了! 升官了,當然要慶祝! 慶祝完了,酒足飯飽,坐在院子里休息聊天的時候,顧璋忽然發現,這幾天他忙著對付匈奴毒藥暗算的事,但是回家的時候,竟然也不怎么見到秋娘和顧大根。 起得比他早,回的比他晚,怎么比他這個當官的還忙? 還沒等顧璋開口問,秋娘先開口了:“小石頭,這個郡君升了一級,是不是多了些可以做的事,給娘講講?!?/br> 顧璋:! 他娘前些天的時候,還說:“咱不當這個官了,錢和權這些身外之物,哪里有命重要?” 見顧璋臉上驚訝的表情,秋娘解釋道:“娘最近在城里轉了轉,還見了你給周邊村子里主持收糧稅,發糧種?!彼D了頓,有些嘆氣,“剛赤府的百姓實在是太難了,吃不飽也穿不暖,還要面對草原時不時來犯的匈奴?!?/br> 確實很難,難到進軍營這種寧都百姓都抵觸抗拒,堅決不要的東西,是他們唯一的、最好的路,難到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余全都是不必要的開銷,衣服上也全是補丁。 婦孺小兒老少皆兵,若他們退一步,怯懦一步,就會被兇殘的敵人啃食干凈,毫不留情。 他們都不懼怕匈奴,打心眼里覺得他們只要拼盡全力,匈奴就會永遠被擋在要塞之外。 這多少也感染了些秋娘和顧大根,心中升起一絲豪氣和安心,不過更重要的是,他們真的聽到太多太多數不清的感謝,數不清的期待了。 “顧大人真是個好官?!?/br> “咱們剛赤府能迎來顧大人,這是造了八輩子福啊?!?/br> “等明年我們按照顧大人的安排來,收成可以提高兩到三倍,想想晚上睡覺都能樂醒?!?/br> “要是原來有這么多糧食,我們三兄弟說不定都能吃飽長壯,一起入軍營殺敵,這樣我就能為大哥報仇了!” “要不是有神仙水,咱們被匈奴傷了,死的人都要多多了,我爹就是用神仙水救回來的!” …… 顧大根和秋娘倆人聽得多了,看得多了,見了不知多少對他們面帶感激的剛赤府百姓,慢慢有些想法就消散了。 顧璋給講了講升了一級之后的變化,比如原來可養兵100,現在則是300,基本就是原來的條件,相應的權力變得更大了些。 秋娘聽完后,問道:“這300人,有什么限制嗎?能不能從邊關因傷要回祖籍的傷兵里選?” 顧璋略驚道:“娘你這是要……?” 顧大根忽然道:“你娘是為了我!”語氣有點微微得意。 顧璋:? 顧璋仔細問了問,這才弄清事情原委。 顧大根在城里轉悠的時候,偶然看到一群人在練習小戰陣,就是許多人配合無間,共同勇猛殺敵的那種。 與單人習武時感覺完全不同,氣勢更盛百倍,才靠近,就能聽到陣隊其中喊殺陣陣,殺氣沖天,磅礴大氣的力量在陣隊中滔滔翻滾,勢如破竹的氣勢威震四方。 然后顧大根就被吸引了。 顧大根從小就被限制在方寸田野,種田收成活下去是唯一的事,也是眼前世界能看到的全部。后來跟著顧璋一路科舉,看的東西也是繁華人煙,從沒表現出什么獨特的追求和愛好,只粘著媳婦,兩人合力一起掙錢撐起這個家,秋娘出腦子,他出一身力氣。 但天生我才,讓他有這樣一副好體格,如馬中赤兔般的結實身板,他也是有喜歡的東西的,不過是如今才發現。 秋娘道:“我觀察過了,有些傷兵不適合上戰場了,但是本事還是很強的,比如有個人缺了胳膊,但是掄起大刀來,還是赫赫生風,比寧都鏢局的武者更厲害?!?/br> “這是當然,他們都是真刀真槍上過戰場的?!鳖欒八妓髌?,又問道:“所以是想組個鏢局?” 秋娘搖頭:“鏢局只是幫人護送。我這次帶糧食來邊關,倒是發現同一物件,在每個地方都有不同價格,比如剛赤府的棉花,竟然比寧都貴數十倍?!?/br> 顧璋驚呼:“數十倍?” 秋娘瞥了他一眼,嫌棄道:“你花錢潑辣,怕是都不去記這些日用品的價格吧?” 顧璋略有心虛,摸摸鼻子尷尬笑笑。 所以,她娘這是想做倒買倒賣的倒爺,不,倒娘? 秋娘繼續道:“從寧都來剛赤府這一路,三個鏢局幫了很大的忙,我也學了不少,其實這些鏢局都不錯,但是武力我瞧著比不上邊關這些人,甚至邊關許多婦人都彪悍勇武得很,比鏢局中的尋常武者都厲害些,若能習成戰陣,那更是威力無邊?!?/br> 秋娘又說了許多,比如自己對日后發展的構想,比如邊關有些寡婦,其實活得不輕松,但是她們中性子烈的,武力是極強悍的,有的甚至單拿斧頭砍殺過數十名匈奴,雖然是這么多年加起來,但是也很可怖了。 顧大根這個年紀的人,自然是不會貿然去參軍殺敵,上有父母下有妻兒,要擔當起責任來,故而秋娘想到了這個辦法。 若那300人可用邊關有戰力的殘兵,朝廷的俸祿就能養起來,負擔不大。一旦真的能以此為基礎,發展出能有戰陣配合的強大團隊,走南闖北掙大錢也不是不可能。 這個規劃,一靠秋娘的生意頭腦,二靠顧大根能不能發展出強大的武力,三也能滿足日后他當官到處跑的情況。 要不然好不容易在一處做生意扎根了,眼看就要發展壯大,結果升官了,要走了。 可能這第三個條件,才是娘最初往這個方向考慮的原因。 顧璋聽完,心中有瞬間的悵然,但也覺得確實不錯,雖然可能有些危險,但是真的是非常契合顧家的情況了,而且若做得好,掙的錢一點不少。 顧璋道:“那我去軍營問問,若能安頓一些傷殘的兵,想來他們也是愿意的,剛好后天我要去軍營一趟,薛將軍也在,到時候我直接問問他?!?/br> 顧璋所說的后天,正是原定去軍營“講座”的日子。 轉眼就來到這天。 顧璋把薛見雷平時給北驍衛講課的那套用具借過來,直接搬到了最大的一塊校場上。 薛將軍早就通知過了,除了每個營必須派出的兵卒以外,但凡有想聽想看的,都可以自行前來,只不過沒有座位,只能在后頭、旁邊等空余位置站著圍觀。 每個營派來的,自然都是相關守備力量,正坐在下面,有些稀奇地討論,竟然有文官要教他怎么打仗! 即使這個人是顧璋,也還是有點令人驚奇啊,顧大人在幾個月前,不還來軍營里在北驍衛學習嗎? 每個營派來的中堅力量,正小聲討論著,忽然看到最前面兩排的位置,一個個被坐滿,頓時驚駭。 “見雷將軍竟然也來了?” “你看驍騎營的王將軍也來了!” “那邊那個,不是輜重營的姚總兵是誰?” …… “薛將軍竟也來了!” 薛將軍露面之后,整個校場都安靜下來,薛將軍早已是許多將士心中的戰神。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是全軍將士心中最崇拜,最尊敬的信仰。 竟還有這事?薛將軍竟然也要來聽顧大人教打仗嗎??? 簡直匪夷所思,讓人不敢相信! 顧璋卻沒有太大的反應,薛將軍又不是自視甚高端著的人,心中記掛百姓戰局,不來才怪了。 他在巨大的木板上用粗炭筆畫起來,很快一幅簡單、粗糙的巖武城大致地形圖就出來了,其中武安大營也有粗略的構造,但是比其它地方更粗糙一些。 前排將領暗暗點頭,匈奴大約也就能了解到這個水平了,而且即使對武安大營探查得更清楚,他們不定期就要換布局,除了校場這類固定的建筑,很多都是可以移動的。 校場內所有人,也都能輕而易舉地看出,這就是他們鎮守了許多年的巖武城,也是將匈奴抵擋在外的一大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