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農家子靠植物系統飛升首輔 第109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媽才是穿越主角、咸魚的她每次都能達成BE(快穿)、重生后我不要做選擇題、穿成合歡宗女修后揣了反派的崽、蠱溺(獸人NP)、咸魚少爺被迫成為影帝助理后爆紅了[娛樂圈]、致你、我的戀人十七歲、星際宅急送、跟系統反目成仇以后(NP)
做了決定后,他趕緊問道:“那剛剛說的三石、四石是怎么回事?” 畝產兩石能推廣,就已經很不錯了,若還能三石、四石,豈不是翻倍? 翻倍??! 這是能載入史冊的! 顧璋道:“畝產兩石的方案,我已經在永河村試驗過了,但更多的這個,還沒有先例,只是腦海中的想法?!?/br> “會有風險,一個不好還會減產,所以我建議只選一個村子的部分土地來嘗試?!?/br> 蕭裕點頭,確實步子不能跨得太大:“這個我也會斟酌?!?/br> 他道:“實不相瞞,這次我還帶了圣旨?!?/br> 顧璋:“圣旨?” 蕭裕解釋,顧璋如今正在上學,自然不能為這事情費心太多,而且按照永河村的經驗看,大多應當都是顧大根和顧老爺子在地里實cao的,所以在出發前,就提前準備好了破格賜官的圣旨。 若真的可推廣寧都經驗,就給顧大根和顧老爺子封了九品司農官,讓他們代為執行,同時給顧璋母親和長輩,封誥命,以褒獎他們教養出好兒子。 “別看官雖小,但若真的成功了,往上提就快了,說不定能升到七品呢,就和知縣一個級別了?!?/br> 顧璋:“……” 雖然聽起來好像不錯。 但是誰家薅羊毛逮著一只薅? 薅了他的點子還不夠,還要薅了他爹和爺爺去干活? 見他不是很高興,蕭裕還以為他是覺得自己沒撈到什么,耐心解釋道: “你別覺得這是個捷徑,正經科舉考上去的,才名正言順。不說別的渠道,就連進士中的三榜,賜同進士出身,往后在官場上晉升,待遇都與前兩榜完全不同,皇上這是為你日后考慮,圖這一時輕松,要后悔一輩子的?!?/br> 官場鄙視鏈?他消遣時好像也在書里看過,同進士如夫人。 顧璋嘆口氣:“真麻煩?!?/br> 燕老笑道:“以你的才智,日后考個狀元回來豈不光宗耀祖?” 顧璋瞪圓眼:“誰說我要考狀元了?” 這壓力未免也太大了! 蕭裕也瞅著他玩笑道:“你這小臉俊俏得,當個探花也不無可能?!?/br> 顧璋:“……” 顧璋不吱聲了。 顧璋不樂意皇帝的賜官圣旨,覺得好不容易把人從地里忽悠出來了,不用一滴汗摔成八瓣那樣累。 但顧家人不怎么想,知道這個事,一個個可高興壞了! 盼著等官府公告下來,好接圣旨! 翌日。 府城衙門附近,最大的公告張貼欄上,用醒目顯眼的紅色大紙,張貼了一則全新告示。 同時,還有衙門的人騎著馬,帶著鑼鼓和通報,前往四周村落,前往寧都府管轄的十幾個縣。 第53章 風光 府城衙門公告欄。 衙役才剛剛張貼好公告, 周圍就好奇地圍上來一圈人。 “好久沒見這醒目的告示了,咱寧都又有啥大事了?” “這上面說的啥,有人給念念嗎?” 平日里, 衙門張貼的告示,是只管張貼不管解釋的。 但這次罕見地,告示牌旁邊守著一身著官服的人未曾離去。 他見有人問,解釋道起來,說咱們寧都府下的縣城,有個叫永河村的村子, 把麥子種出了畝產兩石的收成! 還說,衙門要推廣這種經驗, 讓寧都府的地都有這個收成,“每個縣都有一到兩個名額, 想要參加的, 都趕緊去衙門登記?!?/br> 問話的人是府城附近一村子人, 今日陪著村長來衙門辦事,他在外面等著,湊熱鬧看公告, 才好奇地問了一句。 “畝產兩石?官爺,您沒開玩笑吧!”漢子的聲音都顫抖起來。 “咋個可能一畝產兩石呢?那麥穗不得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他種了幾十年的地了, 兒子孫子都有了,還從沒見識過能畝產兩石的麥子! 難不成, 人家種的麥子和他想的不是一個麥子? “怎么不可能,衙門白紙黑字都寫出來了,自己看?!?/br> 那漢子大字不識幾個, 哪里看得懂衙門的公文? 慌里慌張地逆著人群往外擠,他要趕緊去和村長說這個事! 遠遠看到從衙門口走出來的村長, 漢子扯著嗓子喊:“村長!不得了了!你快來看!” “這世上竟還有能畝產兩石的麥子?。?!” 這一嗓子,石破天驚。 整一條巷子都能聽見,即使不懂麥子產量的人,也都從這一吼聲中感知到畝產兩石是多了不起的事情。 周圍路過的人,都好奇地圍過來。 “這公告咋說?” “你們看這句,說是要將這種方法,教給寧都的農戶?!?/br> “你們瞧,這個名字是不是有點耳熟?我好像在哪里聽說過?!?/br> 人群圍著公布的告示議論紛紛,很快就注意到顧璋的名字。 很快,就有人認了出來,他驚呼道:“這不是今年新出的小三元嗎?” 被人這么一提醒,許多人的記憶回籠。 “是不是做神仙水的那個?” “我記得!五百兩一瓶呢,可把我給羨慕壞了,要是我該多好,每年夏天賣一兩瓶,逍遙一整年!” 武港村的村長,也在那壯碩漢子奮力拉扯中,披荊斬棘擠到了公告前,看完了公告的內容,激動得手都顫抖起來。 他一拍大腿:“這讀書人的腦子就是不一樣,咱種了這么多年的地,竟沒一個小娃娃好使!” 鐵牛:“村長,真是真的?” 村長一把抓起他往外擠:“鐵牛你趕緊開路,咱趕緊去衙門,每個縣就這么兩個村子,咱可不能被別的村子搶了去!” 自清早府城官府貼出告示后。 頓時成了全府城的新鮮事,不少人見面都不問“吃了沒?” 開口就是:“聽說了嗎?居然有人能將麥種出兩石的收成!” 府城衙門在西邊。 還不到午時,最東邊的官學,就得了消息,知道了這一則讓人瞠目結舌的公告。 除了整日在地里耕作的農戶,如今恐怕也就是這群學子最為震撼。 顧璋一大清早,按照往日的習慣,提前大約一刻鐘進入書院。 按照常理來說,即使有人發揮失誤,寫了不被看好的文章,也頂多是夫子,還有相熟的同窗知道。 但經過項門在放榜時那一鬧,現在幾乎整個學院,對顧璋的文章,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不僅是今年剛入丁組的新生。 連前面已經要下場的甲組學子,還有隔壁已經中了舉人,正在備考進士的學子,都有所耳聞。 畢竟,顧璋可是敢挑戰《農之紀要》權威的勇士。 即使不認得臉也沒關系,“就那個看起來最小的那個就是,你遇到了就能一眼認出來?!?/br> 顧璋踩著散落的金燦燦的葉片往學院里走,遠遠就能聽到帶著陡然升高音調的驚呼聲。 可當他一走近,聲音就越來越小,最后變得鴉雀無聲。 依稀能聽到“看!”“噓——”“看那邊?!薄熬褪撬?!” 顧璋:“……” 前些日子感覺自己像是猴子,這會兒好像直接變成國寶了。 顧璋佯裝鎮定,面不改色穿過這條道,走到他們班的教舍門口。 這才聽到了那些突然小下去的聲音,到底是在討論什么? “那日后咱們背的《農之紀要》還能再用嗎?” “從前朝傳下來的,幾百年都沒事,應該還能再用的?” 顧璋嘴角稍稍向上揚。 原來背書的時候,他最討厭那些全文背誦,沒想到如今有一天,他也能成為影響教科書,被學子嘀咕的人。 感覺居然還不賴,怪有意思的。 若他再努把力,指不定《農之紀要》這本書,就要年年更新了。 日后會不會有小師弟,對著好多版本的農業書愁得頭禿,然后在心里悄悄吐槽,偏偏還要苦著臉繼續背。 想到這個,顧璋突然覺得心里樂得很。 顧璋走進門里,在自己的位置上放下了書袋。 “這是丁夫子批改后的答紙?!崩璐▽⑺拇鸺埛诺阶郎?。 顧璋:“多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