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青黛 第24節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之娘娘萬福/清穿之皇后千千歲、萬人迷女配被男主盯上了[快穿]、太子暗戀太子妃、我被忽悠考科舉、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我捧紅了頂級流量[穿書]、主角HE后我連夜跑路[快穿]、穿成農家子靠植物系統飛升首輔、我媽才是穿越主角、咸魚的她每次都能達成BE(快穿)
她這話倒也沒有夸大。漏登和容賭,這些問題說大不大,但若較真,也并非全然只是小事。尤其若因漏登而容留犯案的人,性質便完全不一樣了。 方才大堂里的人見金吾衛來了,不用她趕,全都散去,匆匆各自回房。她被那個拿刀鞘頂的顯然對她極是不滿的武官教訓了一頓,警告若有下次,嚴懲不貸。 明白不是大事,心放下后,好奇心自然上來,此刻便打聽了起來。 絮雨望向裴蕭元,他已走了出去,停在旅館門外,和一個應是他下屬的蓄著短須的人說話,像在吩咐什么,對方頻頻點頭。他一面說,一面扭頭又往她的所在看了幾眼,面上若有不耐之色。 他已被她得罪狠了,強行要她跟他走,也是出于對阿公和裴冀的交待。她怕叫他久等,惹來更多厭煩,也不敢再多耽擱,忙道:“這些時日多謝關照,我先去了!” 她向高大娘匆匆作揖致謝,隨即轉身快步出了旅店。 “劉司階送你。我另有事,便不同行。往后你自己當心?!?/br> 她一出來,他便開口如此說了一句,語氣如常,隨即看向劉勃。 “司丞放心,屬下會照管好葉小郎君!”劉勃立刻道。 他點了點頭,自顧上馬而去,多半分的停留也無,身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劉勃親自從衛士手中牽來一匹馬。 裴中郎方才言此人是他故人之后,隨后吩咐一番。 為了尋人,從起初西市一帶的小范圍查找擴到東市,連夜去往西山,再全城搜索,直到今夜,終于找到了人。整個過程如何,沒有人比他更清楚。 雖然中郎沒說別的,但若不是至親至重之人,怎可能如此關切,事事親力親為,花費如此大的精力。 于劉司階而言,唯一的費解,便是怎的見到人后,并無原本以為的相見歡、共執手的場面。 不過,這也不是自己當關注的。 “葉小郎君請上馬?!彼曊f道。 絮雨踩著馬鐙翻上馬背,離開了這間曾庇容她安寢的旅店。想到來時那一夜的狼狽,不禁轉頭又望一眼,意外發現高大娘跟了出來,站在大門之外,還望著這邊。 她在馬背上回身,隔空向這婦人遙遙再作一揖,以示謝意。 夜街空闊無人。 劉勃在金吾衛多年,本身也出自武官世家,到城北后,遇到的那些巡街武候自都認識,一路無阻,將絮雨帶到永興坊金吾衛下的一處傳舍。 此地距陸吾司中郎府不遠,與皇宮也近,因是金吾衛專屬的傳舍,平日住的人不多。裴蕭元抵京之初,便曾在此落過腳。 絮雨等待之時,看見劉勃和舍丞低聲不知道說了幾句什么,很快舍丞畢恭畢敬來迎,將她領到位于傳舍后的一處僻靜所在。 她的住處位于二樓,與鄰隔絕不通,有復廊連接獨梯,可直接自一扇小偏門出入,很是方便。屋內陳設得當,布置潔美,小火爐上用來煨茶水的瓶也由銀制,擦得明光錚亮,若能照人。 “不打擾葉小郎君休息。若無別的吩咐,我先去了。有事只管吩咐此間舍丞,或來附近衙署尋我,都是一樣?!?/br> 劉勃告辭離去,舍丞也躬身退下。 絮雨向著沉沉夜色獨在復廊憑欄立了片刻,轉身走了進去。 是夜她躺在鋪有松軟寢具的榻上,耳畔再不聞鼠走或是隔壁磨牙囈語的雜音,然而人輾轉難眠。閉上眼,又細細回想了一下今夜那男子受她冒犯之后仍強作寬容的一張面容。 她再次確定,雖然他很快便隱下情緒,但他的確已被她觸怒。 以他的出身和經歷,不管看起來如何謙遜內斂,實則必也是個高傲之人。這一點毫無疑問。那一刻她本以為他將拂袖而去。 若非此番入宮未知變數太多,她決不愿得罪他如此之深。 不過這樣也好,她沒有做錯。離她越遠,對他便是越好。 裴公待她不薄,他更是少見的磊落君子。這是她唯一能夠給予的回報了。 她是要進那個地方的,誰也無法阻攔。 明晨到來,她已自昨夜的雜思中脫離,依舊只剩兩件事,畫學日常,以及時刻縈繞在她心頭的那位她想見卻不得其法的秋娘。 數日后,在選院旁臨時設的畫學教授結束。 宋伯康單獨留下她,和她進行了一番沒有第三人在場的對話。 宋伯康談話言辭隱晦,但絮雨聽懂了他的意思。 多年前,在圣人登基之初,因為當時某個眾所周知又諱莫如深的原因,宮廷當中早年曾與葉鐘離有過關系的畫師悉數遭到殘酷對待。畫作毀損、驅逐出京已屬萬幸,有曾與葉鐘離愛徒丁白崖密切交游過的畫師更疑因說不出丁的去向,慘遭殺戮。 如今集賢院下的畫直方山盡,便曾親歷過這段往事。 他早年學習葉畫,雖未被葉鐘離正式收為弟子,但長期充他副手。當年是他命大,逃難路上與大隊失散,故遲遲未能歸京。后來在回來的半道聽聞消息,駭得當場轉頭逃跑,躲過一劫。 幾年后,圣人仿佛怒氣漸消,不再執著追究,舊事慢慢淡去,一些從前被驅的畫師陸續歸來。方山盡是當中頗有名氣的一位,也被召回,重新入宮。 多年已過,乾德初的那段往事,便似從未發生過,再無人記得。方山盡也因畫技一路高升,做到了六品的直學士,擔任集賢院畫直,被認為是院使之下畫技最為高超的宮廷畫師之一。但他當年的心頭陰影始終未能淡去,從來不愿多出風頭。到了去年,院使因畫作不合皇帝心意被殺,他更是如同驚弓之鳥,嚇破膽,當時便大病一場,此后更是萬事倦怠,說是身體到現在還沒完全恢復。 直院當中地位最高者,如今除了方山盡,還有一位,名姚旭,此人同樣也是當世大家,尤擅人物花鳥,畫風以綺麗精細而著稱,門生眾多。 此次招考畫學生,目的為充實宮廷畫工,用在即將來到的神樞宮圖畫繪制一事上,其中的重中之重,自然是主殿壁畫的繪制。名義上,方山盡與姚旭一樣,同為主考官,但實際根本不曾參與,一應全部是姚旭主導,顯然這也表明方山盡無意參與即將到來的神樞宮圖畫主畫之事。 他自己便罷,對于他的弟子宋伯康而言,這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能參與乃至主畫神樞宮的圖畫,對于任何一個畫師而言,都將是巨大的榮耀,更不用說復現永安殿長卷的象征意義。 畫若成,升官這些反倒是次要了,畫師的名望必將大漲。就算不敢比肩當年之葉鐘離,名字被史官記入史冊,這并不是妄想。 宋伯康不甘就此退出競爭。那日在大恩寺偶見絮雨畫作,頗受震動,決意將人先攬到手下,隨后在方山盡面前再三游說,勸他爭上一爭,最后方山盡勉強同意出面,就這樣,絮雨才得了一個名額,最后一名入了畫學。 循宮中一向的慣例,哪個考官點的人,入宮后便歸其門下。絮雨就此成為方山盡的門徒。 爭到助手之后,宋伯康此前最為擔心的事,也暫時沒有發生。 雖然姚旭深受宮中太皇太后等人的賞識,在直院內地位壓人,勢力很大,一心想要做神樞宮主殿的主畫,但監工神樞宮的內侍袁值,大約也知方山盡與葉鐘離的淵源,并未如姚旭所愿的那樣,將這兩年時常告病的方山盡直接剔出主畫的位置。 就在昨日,直院接到上命,姚旭和方山盡暫時同為神樞宮主畫,即日起做好準備,通力合作,務必要在年底之前,完成神樞宮內的全部圖畫。 這其中,重中之重,是在神樞宮主殿崇天殿內復現當年永安殿內的天人京洛長卷。 宋伯康告訴絮雨,入宮之后,她無須畫任何其余的圖畫,更不用與其他畫工一樣去做為壁畫打底的抹泥搭絡壓面涂白等瑣細之事,那些自有另外之人負責。 她需做的,是充當他的助手,專注崇天宮主殿內的長卷。 但在此之前,她需熟悉神樞宮的建筑,往國家藏書院弘文館查閱當年葉鐘離舊作的圖畫資料,過些時日還要出宮實地考察,知長安方圓至少三百里內的景物。 以上全部納入胸膛,心中有畫,方能作畫。 “你放心,這些我都會帶你。入宮后你多看,少說話,務必記住我的吩咐,莫要惹禍?!?/br> 宋伯康是個性情嚴厲的人,從這些天接觸的印象看,做事一板一眼,畫也如其人,功力自然是深厚的,用筆工整有余,但氣韻不足。 他大約也知自己弱點,從一開始也沒想過要做主畫人,而是打算栽培絮雨和他一道充任方山盡的副手。 盡管絮雨入宮為畫師的目的和身邊人不同,不在于功名利祿或史冊留名,但便如同要用畫筆與阿公進行一場相隔二十年的交談,以畫師之身,參進如此一件重大的繪事當中,她又豈敢有半分的敷衍? 她鄭重應是。 宋伯康對她謙虛的態度很是滿意,更慶幸當日意外收下如此一位雖年輕卻有著不俗畫技的助手。經過這些時日在畫學中的觀察,他對此年輕弟子的畫技更是添了不少信心。此后作畫,得如此助手,定能事半功倍,和姚旭爭上一爭。 “明日便入宮廷,和你從前在外不同。你早些休息?!?/br> 對著看重的新收入門下的弟子,宋伯康的語氣不自覺也溫和了不少。 翌日,絮雨走進宮門,就此以畫師身份,正式步入宮廷。 第27章 首日,她先隨宋伯康去往集賢殿認路。那處是直院所在,接著便是神樞宮。此宮坐落在當年被焚的萬壽宮的舊址之上。從前曾過火的殘宮悉數拆除重建,惟一處未動。 那便是永安殿的殘跡。 之所以不拆,是因今上于登基的第一日,便曾來到太廟發聲,永安舊址,永不拆除,原地留存,用以警醒后人,永世乾乾,惕厲勿忘,免覆轍重蹈。 當日之聲,振聾發聵,故這殘殿予以保留,只不過多年過去了,如今周圍林木葳蕤,荒草萋萋,幾乎完全遮擋住斷垣殘壁。若非走近,平常也是看不到的。 新宮由內宦袁值監工所建。袁值本就靠著監造起的家,此番營造這座為圣人五十萬壽之賀用的宮殿,花費心思之巨,不言而喻。 此間的主宮依天宮北斗之位定址,故又名神樞宮。整座宮殿坐落在一座巨大的四方夯臺之上,僅僅是從地面走上臺基進入底層大殿,便有八十一級如意踏跺臺階,正中主殿宏偉莊嚴,巍峨若可通天,東西配殿連橫,更有飛樓高臺,壯麗無比。而其中大殿,面闊十一間,三層,達百丈之高,名崇天殿。 這里,就是將要復原昔日天人京洛長卷的主殿。 接連幾日,絮雨隨宋伯康等人在神樞宮內登階攀樓,上上下下,比量尺寸,忙碌間神思無暇,暫也顧不上別事。這日清早,她如前幾天那樣就近自皇宮側門右銀臺門入宮,來到了位于集賢殿西北配殿處的值房里。 直院下的人已悉數到齊,正等著畫直、副直等人。每個人的面上或多或少都帶著些緊張或期待之色。 此前那個在大恩寺里作畫偷懶被宋伯康痛斥過的年輕畫工看見她,靠來低聲搭訕:“你昨夜睡得如何?我一夜都睡不著,今早一聽到晨鼓便起了!” 他名叫林明遠,是宋伯康的親戚,故能夠以蔭恩之身入宮做了畫工。宋伯康重視絮雨,直接將她從畫工拔成畫師。這幾天包括林明遠在內,眾畫工不是被分配到別殿做事,就是忙著干糊墻打底之類的粗活,而她才入宮,便能夠以畫師的身份跟在宋伯康身邊,顯然接下來是要做大事的。林明遠羨慕之余,對她自然也高看了幾分,加上二人年紀也差不多,便將她引為知交,刻意親近。 此時他之所以如此激動,是為一件就要到來的事:神樞宮大功告竣,依照慣例,當有謝土酬神之禮。太子殿下今日便將領百官往神樞宮舉行儀式,以表對天地諸神庇佑此宮的謝意。直院里的人也將隨同太子祭拜,祈求諸神繼續護佑,令接下來的圖畫之事也能順利完成。 當然,直院之中,除有正式官職的畫直和副直之外,其余人是沒有資格參與祭祀的,他們只能遠遠地列在隊伍之末,五體投地,以這種敬姿來感化天地諸神祈求護佑。但即便這樣,也足夠叫人期待。 “我去年就進了,從未能有機會得遇太子金面。你運氣好,一來就能見到!” 絮雨笑了笑:“我運氣確實好?!?/br> “是??!”林明遠一臉雀躍,“平??蓻]這么好的機會!” 他之所以如此興奮,是因集賢殿位于皇宮的西南方向,本就偏靠邊位,而直院又在集賢殿最偏西的隅角,近畔便挨著宮監宮女工房,入夜空曠無人。不但如此,據說此地最早還曾做過宮中停靈的場所,所以傳言,夜半可聞鬼魂游走之聲。畫師畫工都不大愿意在夜間來此值事。平常別說太子如此尊位,便是入宮去各衙房值事的官員,也不大能夠遇到。 正說著話,門外起了腳步聲,值房里立刻安靜下去。 今日不但畫直姚旭和副直宋伯康、楊繼明同來,連先前一直以養病為由曠事許久的方山盡也到了,二人皆穿綠色銀帶六品文官的朝服。 姚旭請方山盡說話,方山盡推讓,讓了幾個回合,最后姚旭咳了聲,朝方山盡拱了拱手,旋即向著眾人發了一番話。大意是今日太子殿下引百官往神樞宮舉行謝土酬神之禮,此間諸人須懷極大的敬虔之心參與典禮,絕不能舉止失當,更不能出任何的岔子。 他再三地提點,眾人齊聲應是,在二畫直的帶領之下,轉去神樞宮。 崇天殿外早已設好祭壇,有身著明光鎧甲的昂藏金吾衛士分列執勤,他們個個雄健威武,筆直的隊列沿著臺階而下,一直延伸到神樞宮廣場的盡頭之處。 除姚旭、方山盡和二副直,直院剩下的人和其余參與過新宮營造的諸多品級低微的伎官全部列隊,早早立于距祭臺最遠的廣場角落處,等待祭禮開始。 天日漸高,大殿前的日晷指向天官所測的巳時一刻,當朝的太子殿下帶著百官準時現身,來到神樞宮外的祭壇前。 這個距離很遠,但依稀還是能夠看到太子的模樣。 他正當壯年,著赭黃色的太子朝服,在隨于后的文武官員和周圍儀衛的烘托之下,面容充滿了曜日當空般的無上威嚴之感。 在祭臺的下方,位列最前的,是十幾名身著紫袍的文武官員。他們個個都是當朝最為引人注目的高官,或是德高望重,居臺閣高位,掌詔敕奏表,或是家世厚澤,參預國家大政。宰相若柳策業,王彰;六部尚書和侍郎,如馮貞平、崔道嗣;諸衛三品的大將軍,如韓克讓、陳思達。 除去這些官員,近日京中頗出風頭的年輕一輩里的俊杰也伴著太子儀駕悉數到場。被封作中軍郎將的西平郡王世子宇文峙、狼庭王子阿史那承平,以及當中最受矚目的金吾衛陸吾司掌司裴蕭元,幾人也各按份位,行在隊伍之中。 所有人在禮官的引導下,隨太子行酬神之禮,一番焚香奠酒的冗長祭禮之后,恭誦謝土祈安疏。隨后酬神結束,太子并未立刻離去,而是領著百官,繼續巡視新宮。 此時直院之人已是無事,退到了一間最遠的偏殿之中,等待太子一行人離去。眾人仍都沉浸在片刻前的場景之中,議論紛紛。畢竟于他們而言,參與如此場面,親眼見到自太子以下的幾乎全部的朝廷高官,這樣的機會,真不是經常能夠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