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種田日常 第10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八零養熊貓、被穿書女配交換人生后[七零]、千山青黛、清穿之娘娘萬福/清穿之皇后千千歲、萬人迷女配被男主盯上了[快穿]、太子暗戀太子妃、我被忽悠考科舉、別問我誰是迪斯科[八零]、我捧紅了頂級流量[穿書]、主角HE后我連夜跑路[快穿]
蘇景林進步也不小,有時也能打到獵物,這讓他很高興,終于不是花架子了。 到了熏腌rou的日子,蘇葉和蘇景林葉德武把腌的rou都掛到了小窯里,每天熏上一個時辰,至于 以后小窯還能不能用,蘇葉管不了。 時間一晃而過,臘月初十,天上下起了大雪,所有人都縮在屋里,蘇葉繼續納著鞋底,現在的她可以納得又快又好,不過衣服還不能自已裁。栽的蒜苗已長得綠油油的,看得喜人。 蘇葉看著蒜苗道:“晚上割蒜苗炒臘rou”。 葉梅:“過年再吃” “割了還能長” 蘇景林:“過年剛好可以再割一次?!?/br> 蘇景楓:“娘割蒜苗” 蘇卉和蘇果微笑不語。 “拗不過你們,晚上割來炒臘rou吧” 蘇景楓歡呼:“娘真好!” 葉梅:“不給割娘就不好了是吧” 蘇景楓:“娘什么時候都好” …… 大雪下了兩天,地上的雪積了一尺厚,雪停了,天還是陰陰沉沉的,蘇葉也不等雪化了,和蘇景林葉德祥葉德武上了山,果然雪后是打獵的好時機,雪地上的動物腳印很明顯,幾個個沿著腳印打了不少的野兔和野雞。 四人一路打著獵物到了栗子林,剛好看到兩只大的野豬和三只小野豬在栗子樹下拱著地找東西吃,那最大只的起碼約有四、五百斤,小一點的約有三、四百斤,三只小的四、五十斤左右,看樣子是一家子。 他們看到了野豬,野豬也看到了他們,最大的那只野豬朝他們發出哼哼的警告。 蘇景林小聲道:“竹箭射不透野豬皮,不能用箭,葉子對付大只的,我們三個對付小一點的,三個人散開,最好把它誘入陷阱,三只小的不用管。aaaot; 話音剛落,那只最大的野豬沖過來了,蘇葉欺身而上,緊握拳頭,砰的一聲砸向野豬腦袋,砸到以后,蘇葉一個跳躍,坐在野豬背上,砰砰又出了兩拳,野豬搖晃幾下倒下了,蘇葉又揍了兩拳確定野豬斷氣了才停手。 另一邊,三人費了好大的勁才把那只小點的野豬誘到了陷阱里,那三只小野豬早跑不見了。 蘇葉把掉到陷阱里的野豬砸了幾拳斷氣了,幾個人拉了上來,做了兩個拖車,野豬雖大,但在雪地上拉著并不費力。 幾人拉到山腳下時,葉國健竟然拉著板車在等他們。 “爹,你怎么知道我們獵到大的東西?” 葉國健笑而不答。 兩只野豬賣掉了一只,這回不臘了,直接賣新鮮的整只,天冷,放到第二天再拉去賣也不怕壞掉。 另一只兩家人平分掉,一部分留著過年吃,一部分腌臘著到開春農忙時吃。 這一次葉國健自已刮豬毛分解豬rou,他看了幾次,覺得自已做都可以了,沒叫屠夫來幫忙,大腸又鹵了整整一大鍋,都吃得很痛快。 晚上,飯桌上,葉國健和蘇世偉提議:“妹夫,現在雪下得挻厚,從山上拉木頭下來會比平時容易省力,明年我們肯定會建起房子,趁這段時間有積雪,我們上山砍點木頭回來放著,到春天在荒地上挖坑放水泡木頭?!?/br> “行啊,這邊都松木居多,北坡上就有不少成材的樹木,就在北坡上砍就行了,不過如果明年建房,木頭泡的時間不夠長?!?/br> “去買處理好的木頭太貴,到時加點石灰泡,差點就差點吧,德祥18歲了,建了房子才能說親” 第二天,天還是陰沉沉的,蘇葉和蘇家葉家的男人都上山砍樹,挑好了樹木,蘇葉和葉國健就開始用斧頭砍,蘇世偉和葉德祥用鋸子鋸樹。等蘇葉和葉國健砍倒樹后,其它人就用砍刀砍掉樹枝,天氣看著不好,好像還要下大雪,所以沒有在山上剝掉樹皮。 在木頭的大的那一邊,在上面砍出一圈,用草繩系沿圈系上,人拉的時候就不容易脫落。 中午,眾人在山上起了火堆,熱著帶去的餡餅,解決了午飯。 傍晚,蘇葉和葉國健葉德祥每人拉一根木頭回來,其它人是兩人拉一根,回到家里,熱騰騰的飯菜已經做好,葉梅居然燉了一只臘的豬腿,來炒了不少臘rou,蘇葉吃得舒爽。 拉回來的木頭先放在了葉國健的地基上面,兩家人用了五天時間把兩家建房子用的木頭都砍了回來,這五天把人都累壞了,砍完的當天晚上又下起了大雪。 休息了一天,葉國健和葉德祥把幾根木頭搬到炭窯旁的頂棚里,大家在里面把樹皮剝掉,剝完后又把木頭扛出去堆著,再搬沒剝皮的木頭進來,眾人用了兩天的時間把所有的木頭都剝完了皮。 雪一直不停地下到了小年。 第13章 過年 臘月二十三,小年,一大早雪停了,遠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蘇世偉帶著蘇景林蘇景楓把蘇老爺子和蘇老太太的養老銀子和年禮送到大伯蘇世昌家。 蘇世昌家蓋了五間青磚瓦房,左右各三間廂房,蘇世昌是個童生,在老家時是族學里的開蒙夫子。 蘇世昌和蘇吳氏生有四個孩子,老大蘇玲是個姑娘19歲,已出嫁,老二蘇景榆17歲,童生,未婚,老三蘇景柏15歲,老四蘇怡11歲。 蘇世偉帶著蘇景林蘇景楓進了堂屋,只里只有蘇爺子在吸旱煙,蘇老太太在做針線。 蘇世偉行了禮,微笑道:“爹,娘,我給你送年禮來了,大哥和大嫂侄兒侄女怎么都不在?” 蘇景林蘇景楓也行了禮:“祖父,祖母” 蘇老爺子面無表情敲了敲煙桿子,道:“來了” 蘇老太太只抬了抬眼皮。 “爹,這是養老錢”蘇世偉把錢遞給蘇老爺子。 蘇世偉手里的包裹打開,把里面的東西擺在坑上,有一瓶酒,兩封點心,三斤新鮮豬rou和三斤臘rou,五斤白米。 蘇世偉把蘇景林手里提的包裹打開:“爹娘,這是孩子娘做的衣服,你們倆一人一套?!?/br> 蘇老爺子蘇老太太面無表情。 “二哥發財了,能送這么好的年貨,弟弟我窮啊,只能送寒酸的了,爹娘你不要怪罪,我家沒有葉子那么好的孩子,都能打獵養家了”蘇老二蘇世良從外面走了進來。 “三弟說笑了,三弟要是窮也蓋不了三大間的青磚瓦房,明年我家蓋房銀子少了些,到時還望三弟周轉幾分?!?/br> “二哥,我家建了房家底全光了,二哥找大哥周轉才是,大哥做了先生,咱家最有出息最富裕的是大哥家,分家時八成的家產都是大哥拿的,咱們可都是嫡親的兄弟,我們有了困難,我相信大哥應會不吝相助的?!?/br> 蘇老太太把手里的東西扔到蘇世良身上,尖叫道:“滾” 蘇老爺子嘆氣。 蘇世偉蘇世良轉身帶著蘇景林蘇景楓走了。 “二哥,我聽到消息說景榆出了年打算到山南府城求學,錢不夠,打算讓老太太出面和我們要錢,一家十兩,今天我們來大哥一家都躲了出去?!?/br> 蘇世偉沉默了一會:“我是不會出這筆錢的” 蘇世良:“我也不會出” 兄弟兩沉默地回去了。 蘇世偉心情不是很好,回來埋頭擺弄木頭去了。 蘇景林拿出弓箭練習。 蘇葉走了過來:“箭有殺氣” 蘇景林自嘲一笑:“養氣工夫不夠,有些人的胃口總是填不滿?!?/br> “那就不填” 蘇景林放下弓箭,看向遠方,笑了笑。 下午,蘇世偉帶著蘇景林給族長和幾個德高望重的長輩送了年禮,第二天雪又下了,蘇世偉望著白茫茫的地平線面露憂愁,不知往年是不是也下那么多雪…… 很快,到了大年三十早上雪停了,蘇葉和蘇景林加上葉國健和三個表哥把院子里的雪都鏟到了外面,兩家的春聯是蘇景林寫的,掃完了雪,貼了春聯,兩家人的門口兩邊掛上了蘇世偉做的紅彤彤的燈籠,頓時有了過年的氣氛。 晚上,葉梅和蘇卉做了六個菜,炸丸子、燉了整個的臘豬腿、蒜苗炒蘑菇臘rou,蒸臘雞,排骨燉蘿卜,涼拌豬耳意為六六大順。 江南大年三十沒有包餃子的習俗,蘇葉還是包了一些煮上了,也不等到子夜再煮著吃。 今年的年夜飯大家吃得很盡興,蘇世偉感嘆道:“今年年夜飯是我們家有史以來最豐盛的,在老家都沒這么好,剛逃難出來時,我都以為我們家沒有人會活下來,現在我真的很高興,特別特別的高興!我們一家都好好的,一個都沒少,而且日子越來越好,希望明年我們全家齊心協力,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闭f到后面蘇世偉哽咽了,腦海里全是逃難以來一路上的艱辛。 葉梅眼里含淚道:“我們家這不是好好的嘛,都過去了” 蘇景林含淚微笑道:“對,我們家會越來越好,都會健健康康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蘇卉抹著淚。 蘇世偉收拾好情緒:“好了,今天我們要高高興興地迎著新一年的到來?!?/br> 大年初一上午,蘇世偉帶著蘇景林蘇景楓蘇果出門拜年,葉梅把買回的糖果瓜子擺在堂屋的坑上,用來接待上門拜年的人。 蘇世偉一行人先給蘇老爺子和蘇老太太拜年,蘇老太太全程拉著 臉,他們也不在意,從蘇世昌家出來去了族長家,上族長拜年的人很多,族長家的大兒子蘇世濤接待了他們,蘇世偉和蘇世濤寒暄幾句就走了,蘇世濤還要接待后來的人。 蘇世偉又帶著孩子們去了幾位族中長輩拜年就回了。 葉梅在家也接待了幾拔來拜年的人,蘇世偉一行人回家時已是中午,兩小只口袋里裝滿了糖。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蘇世偉一家在葉家吃飯。 年初三,蘇世偉宴請了蘇世良一家和小姑蘇玉一家,蘇世良響午過后帶著禮品過來了。 蘇世良和三嬸劉紅有二子一女,老大蘇景棠11歲,老二蘇貝9歲,老三蘇景樺6歲。 以前蘇景楓和蘇景樺玩得很好,看到三叔一家來了非常高興,挨著個叫了人,拉著蘇景樺嘰嘰喳喳地交流兩人最近的事,后又拉著蘇景樺顯擺自已的弓箭。 兩家人高興地相互打招乎,蘇世良幫蘇世偉刨木頭,邊刨邊說道:“二哥,你這日子過得不錯??!” “這多虧了孩子們的努力,特別是葉子,如不是她能打到獵物,我家能不能有飯吃是個問題,辛苦了這孩子?!?/br> “景林也不錯啊,變沉穩了許多,這才多長時間就長高了不少,越來越有長子風范了?!?/br> “這三個月以來都能吃飽飯了,兔rou吃了不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長得快了些,我都擔心他在逃難時老是處饑餓狀態,傷了身體長不高了,還好沒事?!?/br> “這是好事,族學怎么還沒重開的消息” “可能族里有什么考量吧” …… 那邊三嬸劉紅也和葉梅聊起了家常,劉紅打量幾個孩子,說道:“二嫂,你們家人氣色都這么好,甚至比在老家時都要好?!?/br> 葉梅道:“這段時間林兒和葉子在山上設陷阱有不少收獲,賣掉買夠了糧食,孩子爹就不怎么讓賣了,都自家吃,說孩子們正長身體,要是吃不好長不高,孩子就毀了?!?/br> “二伯就這點最好” “是啊,有時太慣著孩子了” “孩子們這么懂事,慣不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