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更糟糕
第二天,兩人順利在不遠的住宅區找到了一輛無人的suv,盡管駕駛座上灑了一大攤血跡,周舟還是強忍著嫌棄坐了上去。 再出發的時候,路面上的情況已經遠比第一天要糟糕得多。 對于這個二十世紀高速發展的年代來講,除非了七老八十的人實在是條件有限,否則就算沒看過末世喪尸小說,也起碼是看過幾部電影電視劇的。 況且現在網絡還沒斷,并不妨礙大家抓緊時間惡補一下知識。 再出發時,路面上可見的移動車輛和逃生人員都增加了很多。這意味著會有更多的人因為感染而轉變為喪尸,路途的道路情況也會因為人車增多而變得更為復雜。 但凡年輕一點的都不傻,即便喪尸在他們過去的現實世界中從未發生。但生存資源就這么多,一旦社會生產停擺,所有人都將面臨入不敷出的現狀。 喪尸的爆發如果一旦失控,環境惡劣帶來的生存爭奪、物資不均帶來的妒忌毀壞,法律和道德、乃至政府和軍隊,都不再會成為約束求生者的砝碼。 第一天的時候,大家或許尚且處在對喪尸的恐懼和對法律的敬畏當中,很多人都老實地聽從政府號召,選擇居家避難。 因此周舟他們第一天上路的時候,路邊被撬開的門店還是寥寥可數。但第二天時,路邊店鋪的情況就糟糕很多了。 不論是計劃逃離A市外出求生的人,還是想要求穩繼續留在家中的人,他們都需要物資。 政府和軍隊的人都在忙著消滅喪尸,根本沒有多余的人能空出來給民眾安排物資。 尤其是對于吃食講究新鮮的南方人來說,口糧素來是囤得比較少的。普通家庭一家三口,勉強靠存糧興許可以撐一個月,可假如要撐兩個月?三個月?甚至更久呢? 不少人第二天的時候還是想求穩在家保命,可是當你看到別人都在搶奪物資的時候,你搶不搶? 你現在不搶,明天可能就輪不到你了。自己家樓下的不搶,明天可能就得走更遠的地方去搶。 焦慮恐慌的情緒即便沒有網絡的滲透和挑撥,也如沸水一般激起民眾的防備之心。更何況網絡上還摻雜著各路牛鬼蛇神的言論,有的人確實是在認真分享末日囤貨或生存建議,而有的人就是單純享受社會亂成一團的刺激。 雖然周舟和嚴舟橋兩人的行進效率因此而大打折扣,不過兩人并沒有怨懟的情緒。 大家都是在逃生,誰又比誰更高貴呢?沒有人能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指責別人。 周舟并不認為這些逃生的人是面目可憎的礙事者,每個人都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只是不是每個人都能那么好運,可以如同主角一般安然無恙罷了,更多人在準備不足或思慮不足的情況下就此喪生。 看著路邊被打砸搶的各類食品店、藥品店、還有各類生活物資店鋪,難道周舟不想下去搶上一大箱囤車里嗎? 她想,她簡直想死了……想得心疼…… 可是她也知道,現在這個情況,想通過高速收費口進入到高速路段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汽車后續還能不能繼續順利通行都是問題,更何況是車里的物資? 至于空間……想想就好了……哪有那么多爽文金手指。對于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來講,考慮現實情況,想辦法活下去,就是最終目標。 趁早離開A城,避開喪尸全面失控后的巨大喪尸潮,是周舟出逃的首要計劃,在這個計劃沒有完全失效前,她會盡可能地往這個方向努力。 當然,如果實在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她也只能像其他人一樣,選擇囤物資繼續躲在城里茍著了。 其實可以看出,政府已經在有規劃地對各個片區的喪尸進行絞殺,起碼目前來說,還是有些成效的。畢竟喪尸題材的各類作品都這么多了,國家不可能沒有做過相關生化危機的應急預案,只是需要時間去一步一步做好落實罷了。 至于落實最終的成效?周舟說不好,未知的事情永遠難以猜測,唯有把控當下。 因為路況和喪尸增加的原因,臨近中午,兩人才走了昨天上午一半的路程。 兩人正準備找個隱蔽的地方準備休整片刻,不遠處突然再次響起槍聲。 其實自喪尸爆發以來,槍聲幾乎是24小時都在不間斷響起。槍聲帶來驚嚇的同時,其實也在帶來著安心,畢竟這說明軍政部門一直都在積極應對喪尸。 有了嚴舟橋無人機的提前偵查,兩人的車一直是避開著槍聲交集的地方。 再次聽到近處傳來的槍響,周舟的一點小心思不由自主地就浮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