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倒轉乾坤易.二十三
書迷正在閱讀:18歲愛上另一個Alpha(GL 雙A)、黑暗之中、七世、也許有一天、離朔、窗子以內(校園 1v1)、伺惑她(NPH)、在古早瑪麗蘇文中求生(穿書女尊NP)、一枝合歡、【咒回】自遠方的夏天而來
在高如松想來,眼前的既然是傳位詔書,起首無非是抒發一下蕭琰為君的感慨、再自吹自擂一下往年的功績,接著自承沉痾難癒、年壽不永,而皇三子生有宿慧、母親高氏崇華又賢良淑德,堪為國母,故決定傳位于皇三子蕭宜云云……怎料定睛瞧去,上頭的字字句句,竟無一不是在細數他歷年來所行的種種違法亂紀之事! 「詔書」上意料外的內容讓瞧著的高如松先是一懵,隨即意識到了什么,慌亂之下便待暴起上前直取帝王,不想身旁兩個捧著「詔書」的宮人卻已快了一步──只見菡萏與芙蕖順勢踏步換位、將那由上好錦緞製成的「詔書」直接往高如松頸部一勒,讓高如松屁股甚至還沒來得及離地,便已被這兩名兼具潛龍衛身分的宮女配合無間地勒斷了咽喉。 諸般變化只在一瞬之間。 蕭宸參與進這件事時,本還以為誅殺高如松的場景必然是刀兵大盛、血濺五步的大場面,卻不想只聽父皇跟對方唇槍舌劍了幾句,緊接著便迎來了高如松咽喉被制的「呃呃」聲、綢緞被收緊的布料摩擦聲,和最后昭示著一切告終的斷骨脆響……真真稱得上「兵不血刃」的解決方式讓蕭宸連高如松的遺體被人抬走時都還沒能反應過來;卻是直到菡萏等人將場面收拾妥當,他才有些難以置信地抬起了頭: 「……結束了么?就這樣?」 「不然宸兒覺得還要怎么著?」 瞧愛子一臉難以置信的呆樣,蕭琰邊讓宮人服侍著擦去臉上的偽裝邊抬手揉了揉孩童發絲,儘管臉色依舊一派「命不久矣」的模樣,整個人的神氣卻已為之一變、眼底更已帶上了絲絲笑意: 「籌畫了那么多年、又用上了那么多心思跟布置,若還非得弄出什么驚險場面才能將他制伏,那你也太小瞧父皇了?!?/br> 「……也是?!?/br> 「其實高如松真正能倚仗的,也不過就是他手下的兵而已。從他在野心和愚蠢的驅使下同意入宮開始,這結局便已是注定了的……差別,也就是他何時能生出警覺而已?!?/br> 說到這里,回想起高如松剛才死到臨頭猶不自知的猖狂表現,蕭琰冷笑了下: 「沒了鎮北軍,他也不過如此爾爾……宸兒日后也要以此為鑑,莫要因一時得意而忘記了什么才是自己的根本?!?/br> 「知道了?!?/br> 思及高如松曾經的猖狂,和方才那樣……輕描淡寫的死法,蕭宸雖談不上不解氣,但如臨大敵地準備了這么久的事如此輕易便落了幕,心底卻多少還是有那么些……期待落空的感覺。 察覺了他的心思,蕭琰有些好氣又好笑,卻終究沒有出言斥責,只是讓芙蕖加快動作拭去他臉上的易容,并吩咐藕花和芰荷幫愛子打點一下儀容……待到父子倆的模樣都已恢復到了能夠見人的程度,蕭琰才在曹允等人的隨行下抱著愛子出了寢殿,來到了殿前那一處寬闊平整的廣場。 蕭宸平時被拘在紫宸殿中,偶爾出外透透氣的時候,范圍也就是在這處廣場上而已??勺屗牣惖氖?,明明在殿里時根本沒聽著什么動靜,如今廣場上卻已是人影重重……就著月色一看,赫然是一整個小隊的禁軍正帶著幾個俘虜披盔戴甲地候在殿前,靜候帝王出言發落。 而蕭宸便無需看清那些俘虜的衣著相貌,也能猜得出他們的身分。 見愛子只是瞪大了眼,神情間卻沒有一絲怯色,蕭琰也不知是該高興于他的處變不驚、還是擔心于愛子根本沒搞清楚狀況……但他既然帶了蕭宸出來,自然不會因為這一點感慨便放棄了原先的打算。故落了句「好好看著」在宸兒耳畔后,他先是一個手勢讓人將幾個俘虜推至前方,隨即揮手為號、就這么讓負責的禁衛直接當著愛子的面在紫宸殿前斬了幾人。 沉沉夜色中,看著幾個俘虜鮮血四濺、人頭落地,嗅聞著瞬間隨之蔓延開來的nongnong血腥氣息,蕭宸微微有些恍惚,不知怎地憶起的,卻是前生他在極端痛苦中終于等來的那一箭。 可兩者之間,自是沒有任何相似性的。所以他很快便回過了神,而在深深看了眼地上的幾具遺骸后,用怎么聽怎么稚嫩的童音問道: 「高如松留在宮外的親衛也是如此么?」 「不錯?!?/br> 見宸兒神色沉著依然,并沒有給方才的景象嚇到,蕭琰雖依舊緊密關注著愛子的反應,卻也不忘點頭說明道: 「能跟著他回京的,基本上都是沒有可能反正的人,留下來只會徒增禍患而已?!?/br> 「宸兒明白?!?/br> 蕭宸也就只是一問而已,并沒有什么悲天憫人、不忍對方就此送命的想法。所以點點頭表示了解后,他便將頭枕到了父皇肩上,語氣一轉、問: 「如此,父皇能跟宸兒回去安歇了么?」 明明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句問話;可襯上背景里的那幾具尸首、和空氣中猶自蔓延著的血腥氣息,這樣的「平?!?,便讓問話的孩童顯出了一種不合時宜的天真和殘酷來。 就好像……眼前多少有些殘忍的一幕,在他看來,也僅僅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如果沒有聽到孩童先前問及高如松親衛的那句,在場的人多半也只會將蕭宸的「平?!巩敵闪恕改暧谉o知」,認為這位二殿下不過是沒弄懂眼前究竟發生了些什么,才會有這樣鎮靜淡然的表現??墒掑芳葧柤澳切?,顯然是對之間的始末十分清楚的,又怎會不明白剛才的血腥景象究竟意味著什么? 也就是說,他的平靜并非出于無知,而是真的……不曾因眼前的一切受到任何衝擊。 若說場上的軍士們本還因他給帝王抱在懷中的模樣生出幾分小覷,那么想通這一節后,那丁點小覷立時便轉為了類似于「虎父無犬子」的深深讚嘆。 ──而場上眾人的神色變化,自也一絲不漏地為殿前高臺上的帝王盡數收入了眼底。 蕭琰的心情不由有些復雜。 每每看著愛子這樣極有靈性的出色表現,對照起平日跟在自己身畔的黏人──雖然被黏的人對此甘之如飴──模樣,他總不免會想:自己的寵溺和縱容,是否反倒阻礙了宸兒的成長? 他總是想著替懷里視若珍寶的愛兒遮風擋雨,卻忽略了根苗的資質再好,若不經風雨錘鍊,最終也只會長成一朵美麗卻禁不起摧折的嬌花而已。 可他寄予厚望的麟兒,又如何能是這樣的一朵嬌花? 思及此,蕭琰心下暗嘆,卻終究還是逼著自已狠下決斷,將心底某個懸宕多時的設想拍板定了案。 「宸兒真累了就罷;若是不累,不妨同父皇再看上一齣戲?」 沒有流露出胸口因方才的決斷頃刻蔓延開來的難捨,帝王神色語氣俱如平時地同愛子拋出了邀請: 「高如松雖已伏誅,可當年真正設謀害你的人,如今還好好地待在承華殿里吶……」 「如此,宸兒愿同往一觀?!?/br> 這才想到后宮里還有個高貴妃未除,蕭宸雖有些摸不準父皇的打算,但想著父皇胸中自有成算,便也順勢應承了此事,就這么讓父皇抱著、在重重宮人與護衛的隨伴下一路行到了承華殿。 此時雖已是深夜,承華殿中卻依舊一片燈火通明。自殿內透出的闌珊光影映在牢牢包圍住這幢華美殿宇的禁軍重甲上,奇異地顯出了一種交錯著肅殺的別樣絢爛。 因場合特殊,蕭琰到來時,負責把守承華殿的禁衛并未分心行禮,只是由此次帶隊的將領近前見禮道: 「末將見過圣人?!?/br> 「皇三子帶出來了么?」 都說虎毒不食子,蕭琰雖對高貴妃憎惡至極,可對于承了自己一半血緣、今年又才七歲的蕭宜,卻是沒有半點殺心的──今年七歲,三年前也就四歲而已,自然不可能參與進當年下毒暗害宸兒的陰謀里。只要蕭宜此后一直如自個兒所賜的名字那般安安分分的,蕭琰也不介意多花些心思養著這個高氏的「遺禍」。 因此,今日收網之時,他除了正面應對高如松、并派人狙殺高如松留在宮外的數百親衛外,也找了理由讓人先將蕭宜從承華殿里帶出來……他夜召高如松入宮議事之事,高崇華也是清楚的。故此番深夜召三子前往紫宸殿雖有些反常,「深知內情」的高貴妃卻多半只會以為是兒子的機會來了,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果不其然,聽他問起,那名將領當即一個頷首,答道: 「三殿下已經被臣等派人護送到長安殿了?!?/br> 長安殿目前是九嬪之一的穆昭儀所住。穆昭儀膝下無子,帝王在這個時候讓人將蕭宜送到她那兒去,用意自是再明顯不過。 三子的安危既已確保,蕭琰處置起高貴妃來便也無了顧忌。當下直接讓人進殿縛出高氏、其馀人等若有不從可直接格殺;不多時,高崇華衣衫不整、鬢發凌亂的身影,便已在此起彼落的女子慘呼與哀哭中被拖至了帝王跟前。 ──當然,以曹允等人的精明,這所謂的「跟前」指的乃是足夠讓帝王看清此人、卻不至于受到任何威脅的距離。 高崇華似乎仍難以接受自己轉眼由未來的太后就此淪為階下囚的事實,即使已經受縛,一路上也始終不停罵罵咧咧地叫喊放話……只是被帶到帝王跟前后,見著蕭琰那全無一絲病容的俊美面龐,高崇華哪還不知兄長和自己定是徹底落入了帝王算計當中?原仍有些高漲的氣焰至此一消,她渾身發軟,似有些難以置信地張口問道: 「怎么會……阿兄呢?我阿兄──」 可蕭琰卻沒有理會。 他只是冷冷睨了形容狼狽的高崇華一眼,隨即將目光轉向了懷中的愛兒,溫聲問: 「宸兒高興么?遲了這么多年,父皇可終于能為你出口氣了?!?/br> 「父皇不是在為宸兒出氣,是在為我大昭根絕后患?!?/br> 雖知父皇是因想起了當年的諸般委屈忍讓所以有感而發,但迎著無數將士的目光,蕭宸總覺得這么說實在有些不妥,便一本正經地糾正了父皇的隨興之語,將今日之事拉到了「國事」的層面上。 蕭琰對他這種故作認真的小模樣向來最是喜歡,但見愛子態度認真,為人父的他自也不好拆臺。當下略一頷首,道: 「貴妃高崇華與其兄合謀,意圖發動宮變擁皇三子蕭宜登位……此等謀國之舉罪無可赦。卻不知在宸兒看來,應當如何處置?」 帝王此言,明面上像是在考較、徵詢愛子的意見,實則卻是將處置高崇華的權力交到了他手里……明白這一點,蕭宸心下有些復雜,卻終究還是在短暫沉吟后雙唇輕啟,道: 「大逆之罪,其行當誅。莫不如就地杖殺以絕后患,再曝尸三日以儆效尤?!?/br> 事涉人命,儘管由一個九歲孩童口中聽到這樣條理清晰的處置該當是讓人驚艷的,可見蕭宸又是「杖殺」又是「曝尸」地說得輕巧,卻還是讓在場聽著的大部分人都不由生出了幾分不知該是驚嘆還是畏懼的感覺。 可蕭琰自然不在這「大部分人」的范圍里面。 他會在高如松入彀后選擇將人就地格殺、而非留著下獄慢慢審理,自然是存著徹底斷絕后患的心思。故愛子此言可說是再對他的胃口不過,當即笑著點了點頭: 「如此處置甚好──就這么辦?!?/br> 最后面的四個字,是對身旁那名正等著君王令旨的禁軍將領說的。 在場的禁衛都是令行禁止、深受帝王重用的心腹精銳之士,就算蕭琰是先徵詢了愛子意見才開的口,眾人對這個命令也不會有半點疑義。當下無視于高崇華的抵抗掙扎直接堵了嘴將人按倒在地,并取來軍杖按旨行刑。只聽得棍棒重擊上人體的悶響一聲接一聲地傳來;不多時,高崇華的痛哼聲就已漸漸微弱了下;燈火通明依舊的承華殿前,也像一個時辰前的紫宸殿那般、開始瀰漫起了刺鼻的血腥味。 而這之間的過程,蕭宸一直是看著的。 他看著高崇華掙扎抵抗、看著高崇華痛苦呻吟、看著高崇華血rou模糊、看著高榮華四肢抽搐……比起先前處置幾名高如松親衛時乾脆俐落的斬首,杖殺無疑要來得更加血腥和殘酷許多??墒掑樊吘共皇钦嬲木艢q孩童,前生落到北雁手中時又曾經歷過許多慘無人道的刑求,對這樣的場面自然很難生出什么退卻或懼怕來。 事實上,只要一想到自己前生會落到那樣的地步,罪魁禍首便是眼前的高崇華,即使蕭宸一直以為自己已經不恨了,心底卻仍不由生出了一絲解氣的感覺。 卻到高崇華徹底斷了氣,蕭琰才將處置其馀人等的任務交代了下去,自個兒帶著愛子回了紫宸殿安歇。 =====================簡體================= 在高如松想來,眼前的既然是傳位詔書,起首無非是抒發一下蕭琰為君的感慨、再自吹自擂一下往年的功績,接著自承沉痾難癒、年壽不永,而皇三子生有宿慧、母親高氏崇華又賢良淑德,堪為國母,故決定傳位于皇三子蕭宜云云……怎料定睛瞧去,上頭的字字句句,竟無一不是在細數他歷年來所行的種種違法亂紀之事! 「詔書」上意料外的內容讓瞧著的高如松先是一懵,隨即意識到了什么,慌亂之下便待暴起上前直取帝王,不想身旁兩個捧著「詔書」的宮人卻已快了一步──只見菡萏與芙蕖順勢踏步換位、將那由上好錦緞制成的「詔書」直接往高如松頸部一勒,讓高如松屁股甚至還沒來得及離地,便已被這兩名兼具潛龍衛身分的宮女配合無間地勒斷了咽喉。 諸般變化只在一瞬之間。 蕭宸參與進這件事時,本還以為誅殺高如松的場景必然是刀兵大盛、血濺五步的大場面,卻不想只聽父皇跟對方唇槍舌劍了幾句,緊接著便迎來了高如松咽喉被制的「呃呃」聲、綢緞被收緊的布料摩擦聲,和最后昭示著一切告終的斷骨脆響……真真稱得上「兵不血刃」的解決方式讓蕭宸連高如松的遺體被人抬走時都還沒能反應過來;卻是直到菡萏等人將場面收拾妥當,他才有些難以置信地抬起了頭: 「……結束了么?就這樣?」 「不然宸兒覺得還要怎么著?」 瞧愛子一臉難以置信的呆樣,蕭琰邊讓宮人服侍著擦去臉上的偽裝邊抬手揉了揉孩童發絲,盡管臉色依舊一派「命不久矣」的模樣,整個人的神氣卻已為之一變、眼底更已帶上了絲絲笑意: 「籌畫了那么多年、又用上了那么多心思跟布置,若還非得弄出什么驚險場面才能將他制伏,那你也太小瞧父皇了?!?/br> 「……也是?!?/br> 「其實高如松真正能倚仗的,也不過就是他手下的兵而已。從他在野心和愚蠢的驅使下同意入宮開始,這結局便已是注定了的……差別,也就是他何時能生出警覺而已?!?/br> 說到這里,回想起高如松剛才死到臨頭猶不自知的猖狂表現,蕭琰冷笑了下: 「沒了鎮北軍,他也不過如此爾爾……宸兒日后也要以此為監,莫要因一時得意而忘記了什么才是自己的根本?!?/br> 「知道了?!?/br> 思及高如松曾經的猖狂,和方才那樣……輕描淡寫的死法,蕭宸雖談不上不解氣,但如臨大敵地準備了這么久的事如此輕易便落了幕,心底卻多少還是有那么些……期待落空的感覺。 察覺了他的心思,蕭琰有些好氣又好笑,卻終究沒有出言斥責,只是讓芙蕖加快動作拭去他臉上的易容,并吩咐藕花和芰荷幫愛子打點一下儀容……待到父子倆的模樣都已恢復到了能夠見人的程度,蕭琰才在曹允等人的隨行下抱著愛子出了寢殿,來到了殿前那一處寬闊平整的廣場。 蕭宸平時被拘在紫宸殿中,偶爾出外透透氣的時候,范圍也就是在這處廣場上而已??勺屗牣惖氖?,明明在殿里時根本沒聽著什么動靜,如今廣場上卻已是人影重重……就著月色一看,赫然是一整個小隊的禁軍正帶著幾個俘虜披盔戴甲地候在殿前,靜候帝王出言發落。 而蕭宸便無需看清那些俘虜的衣著相貌,也能猜得出他們的身分。 見愛子只是瞪大了眼,神情間卻沒有一絲怯色,蕭琰也不知是該高興于他的處變不驚、還是擔心于愛子根本沒搞清楚狀況……但他既然帶了蕭宸出來,自然不會因為這一點感慨便放棄了原先的打算。故落了句「好好看著」在宸兒耳畔后,他先是一個手勢讓人將幾個俘虜推至前方,隨即揮手為號、就這么讓負責的禁衛直接當著愛子的面在紫宸殿前斬了幾人。 沉沉夜色中,看著幾個俘虜鮮血四濺、人頭落地,嗅聞著瞬間隨之蔓延開來的nongnong血腥氣息,蕭宸微微有些恍惚,不知怎地憶起的,卻是前生他在極端痛苦中終于等來的那一箭。 可兩者之間,自是沒有任何相似性的。所以他很快便回過了神,而在深深看了眼地上的幾具遺骸后,用怎么聽怎么稚嫩的童音問道: 「高如松留在宮外的親衛也是如此么?」 「不錯?!?/br> 見宸兒神色沉著依然,并沒有給方才的景象嚇到,蕭琰雖依舊緊密關注著愛子的反應,卻也不忘點頭說明道: 「能跟著他回京的,基本上都是沒有可能反正的人,留下來只會徒增禍患而已?!?/br> 「宸兒明白?!?/br> 蕭宸也就只是一問而已,并沒有什么悲天憫人、不忍對方就此送命的想法。所以點點頭表示了解后,他便將頭枕到了父皇肩上,語氣一轉、問: 「如此,父皇能跟宸兒回去安歇了么?」 明明是再平常不過的一句問話;可襯上背景里的那幾具尸首、和空氣中猶自蔓延著的血腥氣息,這樣的「平?!?,便讓問話的孩童顯出了一種不合時宜的天真和殘酷來。 就好像……眼前多少有些殘忍的一幕,在他看來,也僅僅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 如果沒有聽到孩童先前問及高如松親衛的那句,在場的人多半也只會將蕭宸的「平?!巩敵闪恕改暧谉o知」,認為這位二殿下不過是沒弄懂眼前究竟發生了些什么,才會有這樣鎮靜淡然的表現??墒掑芳葧柤澳切?,顯然是對之間的始末十分清楚的,又怎會不明白剛才的血腥景象究竟意味著什么? 也就是說,他的平靜并非出于無知,而是真的……不曾因眼前的一切受到任何沖擊。 若說場上的軍士們本還因他給帝王抱在懷中的模樣生出幾分小覷,那么想通這一節后,那丁點小覷立時便轉為了類似于「虎父無犬子」的深深贊嘆。 ──而場上眾人的神色變化,自也一絲不漏地為殿前高臺上的帝王盡數收入了眼底。 蕭琰的心情不由有些復雜。 每每看著愛子這樣極有靈性的出色表現,對照起平日跟在自己身畔的黏人──雖然被黏的人對此甘之如飴──模樣,他總不免會想:自己的寵溺和縱容,是否反倒阻礙了宸兒的成長? 他總是想著替懷里視若珍寶的愛兒遮風擋雨,卻忽略了根苗的資質再好,若不經風雨錘鏈,最終也只會長成一朵美麗卻禁不起摧折的嬌花而已。 可他寄予厚望的麟兒,又如何能是這樣的一朵嬌花? 思及此,蕭琰心下暗嘆,卻終究還是逼著自已狠下決斷,將心底某個懸宕多時的設想拍板定了案。 「宸兒真累了就罷;若是不累,不妨同父皇再看上一出戲?」 沒有流露出胸口因方才的決斷頃刻蔓延開來的難舍,帝王神色語氣俱如平時地同愛子拋出了邀請: 「高如松雖已伏誅,可當年真正設謀害你的人,如今還好好地待在承華殿里吶……」 「如此,宸兒愿同往一觀?!?/br> 這才想到后宮里還有個高貴妃未除,蕭宸雖有些摸不準父皇的打算,但想著父皇胸中自有成算,便也順勢應承了此事,就這么讓父皇抱著、在重重宮人與護衛的隨伴下一路行到了承華殿。 此時雖已是深夜,承華殿中卻依舊一片燈火通明。自殿內透出的闌珊光影映在牢牢包圍住這幢華美殿宇的禁軍重甲上,奇異地顯出了一種交錯著肅殺的別樣絢爛。 因場合特殊,蕭琰到來時,負責把守承華殿的禁衛并未分心行禮,只是由此次帶隊的將領近前見禮道: 「末將見過圣人?!?/br> 「皇三子帶出來了么?」 都說虎毒不食子,蕭琰雖對高貴妃憎惡至極,可對于承了自己一半血緣、今年又才七歲的蕭宜,卻是沒有半點殺心的──今年七歲,三年前也就四歲而已,自然不可能參與進當年下毒暗害宸兒的陰謀里。只要蕭宜此后一直如自個兒所賜的名字那般安安分分的,蕭琰也不介意多花些心思養著這個高氏的「遺禍」。 因此,今日收網之時,他除了正面應對高如松、并派人狙殺高如松留在宮外的數百親衛外,也找了理由讓人先將蕭宜從承華殿里帶出來……他夜召高如松入宮議事之事,高崇華也是清楚的。故此番深夜召三子前往紫宸殿雖有些反常,「深知內情」的高貴妃卻多半只會以為是兒子的機會來了,自然沒有反對的理由。 果不其然,聽他問起,那名將領當即一個頷首,答道: 「三殿下已經被臣等派人護送到長安殿了?!?/br> 長安殿目前是九嬪之一的穆昭儀所住。穆昭儀膝下無子,帝王在這個時候讓人將蕭宜送到她那兒去,用意自是再明顯不過。 三子的安危既已確保,蕭琰處置起高貴妃來便也無了顧忌。當下直接讓人進殿縛出高氏、其余人等若有不從可直接格殺;不多時,高崇華衣衫不整、鬢發凌亂的身影,便已在此起彼落的女子慘呼與哀哭中被拖至了帝王跟前。 ──當然,以曹允等人的精明,這所謂的「跟前」指的乃是足夠讓帝王看清此人、卻不至于受到任何威脅的距離。 高崇華似乎仍難以接受自己轉眼由未來的太后就此淪為階下囚的事實,即使已經受縛,一路上也始終不停罵罵咧咧地叫喊放話……只是被帶到帝王跟前后,見著蕭琰那全無一絲病容的俊美面龐,高崇華哪還不知兄長和自己定是徹底落入了帝王算計當中?原仍有些高漲的氣焰至此一消,她渾身發軟,似有些難以置信地張口問道: 「怎么會……阿兄呢?我阿兄──」 可蕭琰卻沒有理會。 他只是冷冷睨了形容狼狽的高崇華一眼,隨即將目光轉向了懷中的愛兒,溫聲問: 「宸兒高興么?遲了這么多年,父皇可終于能為你出口氣了?!?/br> 「父皇不是在為宸兒出氣,是在為我大昭根絕后患?!?/br> 雖知父皇是因想起了當年的諸般委屈忍讓所以有感而發,但迎著無數將士的目光,蕭宸總覺得這么說實在有些不妥,便一本正經地糾正了父皇的隨興之語,將今日之事拉到了「國事」的層面上。 蕭琰對他這種故作認真的小模樣向來最是喜歡,但見愛子態度認真,為人父的他自也不好拆臺。當下略一頷首,道: 「貴妃高崇華與其兄合謀,意圖發動宮變擁皇三子蕭宜登位……此等謀國之舉罪無可赦。卻不知在宸兒看來,應當如何處置?」 帝王此言,明面上像是在考較、徵詢愛子的意見,實則卻是將處置高崇華的權力交到了他手里……明白這一點,蕭宸心下有些復雜,卻終究還是在短暫沉吟后雙唇輕啟,道: 「大逆之罪,其行當誅。莫不如就地杖殺以絕后患,再曝尸三日以儆效尤?!?/br> 事涉人命,盡管由一個九歲孩童口中聽到這樣條理清晰的處置該當是讓人驚艷的,可見蕭宸又是「杖殺」又是「曝尸」地說得輕巧,卻還是讓在場聽著的大部分人都不由生出了幾分不知該是驚嘆還是畏懼的感覺。 可蕭琰自然不在這「大部分人」的范圍里面。 他會在高如松入彀后選擇將人就地格殺、而非留著下獄慢慢審理,自然是存著徹底斷絕后患的心思。故愛子此言可說是再對他的胃口不過,當即笑著點了點頭: 「如此處置甚好──就這么辦?!?/br> 最后面的四個字,是對身旁那名正等著君王令旨的禁軍將領說的。 在場的禁衛都是令行禁止、深受帝王重用的心腹精銳之士,就算蕭琰是先徵詢了愛子意見才開的口,眾人對這個命令也不會有半點疑義。當下無視于高崇華的抵抗掙扎直接堵了嘴將人按倒在地,并取來軍杖按旨行刑。只聽得棍棒重擊上人體的悶響一聲接一聲地傳來;不多時,高崇華的痛哼聲就已漸漸微弱了下;燈火通明依舊的承華殿前,也像一個時辰前的紫宸殿那般、開始彌漫起了刺鼻的血腥味。 而這之間的過程,蕭宸一直是看著的。 他看著高崇華掙扎抵抗、看著高崇華痛苦呻吟、看著高崇華血rou模糊、看著高榮華四肢抽搐……比起先前處置幾名高如松親衛時乾脆俐落的斬首,杖殺無疑要來得更加血腥和殘酷許多??墒掑樊吘共皇钦嬲木艢q孩童,前生落到北雁手中時又曾經歷過許多慘無人道的刑求,對這樣的場面自然很難生出什么退卻或懼怕來。 事實上,只要一想到自己前生會落到那樣的地步,罪魁禍首便是眼前的高崇華,即使蕭宸一直以為自己已經不恨了,心底卻仍不由生出了一絲解氣的感覺。 卻到高崇華徹底斷了氣,蕭琰才將處置其余人等的任務交代了下去,自個兒帶著愛子回了紫宸殿安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