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少帥故居
書迷正在閱讀:不過是柳丁、偶然的概率、夜色尚淺(同人,雙重生H)、秘密情人(偽骨 婚戀)、黑心狐只想吃掉男主(快穿高h)、睡遍嫌疑人(nph)、瑞鶴仙(古言np)、甜心歐蕾、甜夢(電競 1v1)、在雨天,遇見有如天使般的你
小甄:“我要睡覺……” 我乾脆把被子掀了起來:“太陽曬屁股了!” 小甄:“嗯,曬吧,好溫暖……” 我:“再不起來,我可要用絕招了喲!” 她刷的一下睜開眼坐了起來:“你要干嘛?” 我:“嘿嘿,你知道我的絕招是什么?!?/br> 她一個翻身把我壓?。骸拔乙矔^招,要不要我現在就用??!” 我:“不要,你還要不要吃雙椒魚頭了?” 小甄:“哦,對喔,雙椒魚頭,我要吃!” 我:“那還不趕緊起來!” 小甄:“這就起了……啊——睡得好舒服??!小媳婦快來服侍本仙女穿衣!” 我:“來了!” 臺灣的生活很便利,超市、便利店、菜市場都很方便,我們直接去超市買好了材料便回到酒店,這家酒店也是帶有簡易廚房的,雙椒魚頭其實做起來并不太費工夫,我把魚清洗好了放在一邊,然后看小甄先來做麻油雞,以前聽說過這道菜,還真沒吃過,做法也不復雜,用麻油爆香薑片,之后放入雞塊爆炒,然后放入一些米酒,再把泡好的香菇一起燉煮,燉爛之后放鹽調味即可。 等小甄把麻油雞燉上之后我開始做雙椒魚頭,先把魚頭用刀從中間剖一下,然后平鋪放在盤子里,之后往魚身上抹一層料酒和一點點鹽,再將青紅剁椒醬各鋪在魚的左右半邊,魚身上和盤子底鋪幾塊薑,之后上鍋蒸,水開后蒸15分鐘左右,蒸好的魚身上鋪上蔥薑絲,再燒點熱油澆一下,最后淋上蒸魚豉油,這道雙椒魚頭就做好了。 在湘菜館吃這道菜一般盤子底部會鋪上麵條,我們沒有買麵條,買了臺灣的特產米粉,說是米粉,其實就是粉絲,我之前做也沒有鋪過粉絲,這次想試一下看會不會比麵條效果更好。 做好這兩道菜之后小甄又做了個蔬菜沙拉,因為酒店里沒有電鍋,我們是直接在超市主食區買好了做熟的米飯,一個多小時以后,飯菜便全部做好了,雙椒魚頭紅綠分明,色彩鮮艷,麻油雞色澤紅亮,濃香撲鼻。 小甄夾了一塊雞rou給我:“嘗嘗我的手藝!” 我咬了一口,nongnong的麻油混合著香姑的香氣,還有米酒淡淡的甜,雞rou軟糯,我忍不住喊了一聲:“簡直太好吃了!快來嘗嘗我的雙椒魚頭!” 小甄:“啊啊啊,看著好誘人!我該先吃哪邊!” 她先夾了紅色的那邊:“哇,鮮辣爽口!” 又夾了青色的那邊:“哇,這邊更清爽,原來紅剁椒醇厚一些,青剁椒清新一些,不過,都很好吃,大愛!” 我從盤子底下夾了一縷提前泡好鋪在底下的粉絲:“來,嘗下用你們家鄉的米粉鋪底味道好不好?” 小甄仰起脖子把長長的米粉接到嘴里:“唔唔唔……跟面的口感不一樣,面是筋道的,米粉是細軟又彈性的,也很好吃,像雙椒味的米粉湯!” 我:“喜歡的話我以后多做給你吃好不好?” 小甄:“好喔,小媳婦兒跟我一樣賢慧!我好有福氣!” 我:“有沒有發覺還缺點什么?” 小甄:“缺點小酒?!?/br> 我拿出二鍋頭:“當當當,酒也有!” 小甄:“哎呀不行了啦,下午要開車出去,被捉住會被罰款?!?/br> 我:“哦對,差點忘記?!?/br> 小甄:“笨茉莉,快吃,一會兒涼了?!?/br> 半小時后,吃飽喝足,我倆拍著圓滾滾的肚皮坐在沙發上休息。 小甄:“小媳婦兒,剛吃完飯有點困了怎么辦?” 我:“我也困了,真是午后犯困的好天氣??!” 小甄:“來,過來,我們休息一會兒再出發?!?/br> 我:“好,我要定個時,不然怕睡過頭?!?/br> 我把鬧鐘定到了2點,之后便鑽到她溫暖又柔軟的懷抱里,片刻工夫就睡了過去,直到鬧鈴響了才一起起來換衣服準備出發。 張學良故居在北投陽明山,算是臺北市的近郊,從我們住的酒店出發大概需要一個小時左右,順著陽明山的盤山公路往上開,兩邊山青水秀,景色很美,臺灣的冬天樹葉也不會凋零,所以山上仍是青綠一片,張學良故居在半山腰上。 本以為會是特別豪華氣派的一個景點,到了之后才發現意外的幽靜和低調,一個并不起眼小門掩映在青山樹林之間,門上寫著“禪園”二字,旁邊的一塊木制掛牌又標著:張學良少帥舊居。 進了門便是蜿蜒而下有點陡峭的木制臺階,這座小院整個也是依山而建,上下參差,并不是平地,下了這段臺階是服務處兼售票處,票價也不貴,合人民幣幾十元的樣子,繼續沿著木階往下,便看到鬱鬱蔥蔥的花木叢中掩映中的一棟小樓,就是張學良當年幽禁所在,夫婦二人原來的臥室、客房已被改造成餐廳,還有小六茶鋪、雙喜溫泉,這些都已經成為商業化旅游景點的一部分。 小院里的建筑基本是以木制為主,整體建筑風格是日式的,餐廳的外墻掛著張學良與蔣經國合影,還有不少的歷史資料和圖片,院子中間也有雕像,雕像后邊被改造成了公共洗手間,雕像前邊則種有一排頗有年頭的桂花樹,小院不大,在各個角落都種滿了綠植和花草,還有一個小小的瀑布和水潭,里邊有魚在游來游去。 本想在小六茶鋪坐一會兒喝杯茶的,但被老闆告知要提前預約才有位置,現在早已客滿,只好跟小甄在院里隨處走走,這個時候天氣有點陰了起來,一沒有太陽就覺得有些涼了,畢竟這是小甄所稱的臺灣最冷的冬季。 恰巧走到了院里的溫泉處,這個溫泉是免費向游人開放的,不過只是窄窄的幾道砌好的小渠,只可以泡腳,是沒辦法泡身體的,有三三兩兩的游人脫了鞋襪,在一旁的水龍頭旁沖乾凈腳,之后再坐在兩邊的木椅上伸到溫泉渠里去泡。 我和小甄戴著帽子和口罩,早已經武裝好,便凈了腳挽起褲腿緊挨著坐下開始泡,聽一起泡的人聊才知道,這幾道不同的溫泉渠溫度是不同的,由內到外,溫度是由低到高,我們從溫度低的開始泡,直到換到最外邊那條溫度最高的渠里,不在一會兒腳便泡紅了,暖暖的熱氣從腳底傳到了整個身體,好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