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前的歷史
一千年前,封國與姜國是風月大陸上最強大的兩個國家。 封國的經濟是整個大陸之首,它出產的陶瓷、茶葉、絲綢,是整片風月大陸最好的。封國的商行遍佈了整個大陸,幾乎掌握了其他三國的經濟命脈。 而姜國則是農業首屈一指,姜國生產的稻穀、玉米等糧食產量,是其他各國的數倍,他們的農業是整片風月大陸最發達的,其他三國的農業技術,都是由姜國教給他們的,他們水利技術也是最為發達的,可以說,若是有一天姜國斷了糧食供應,不再銷售給其他四國,那么其他四國將會鬧出前所未有的饑荒。 封國與姜國互相斗爭幾百年,每一任君主都想奪取對方的土地,好讓自己的命脈不掌握在別人手里??梢哉f,封國與姜國互相敵視卻又不得不依附對方而生存。若是這兩國相斗無疑是兩敗俱傷。 當時風月大陸上有四國,封國、姜國、乾朝、明國。四個國家的君主都知道這個風月大陸的平衡全系在封、姜兩國,若是兩國相斗,那么四國的平衡將會被打破,風月大陸的和平也將會被破壞殆盡。 雖然經濟命脈,生產命脈都掌握在別的國家手里,但乾朝、明國都無法做出什么舉措,土壤不肥沃,生產不出糧食是天災,子孫后代,爭權奪利、商業衰退是人禍。在天災人禍的雙重影響下,就算有心讓國家自主富強卻也無力施展。 可以說,乾、明二國當時是在封國與姜國的共同統治下的。而為了兩大國的爭斗,兩小國每年都必須向兩國各上繳大量的賦稅才能勉強生存在風月大陸上。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民不聊生,路有凍死骨在二國中是遍地皆是。 這樣的生活,持續了近一百五十年。 直到,那場戰役的爆發,徹底的打碎了風月大陸的和平,也使得世界的格局從此改變,那是翻天覆地的巨變。 當時的封國皇帝與姜國皇帝終于忍受不了這樣的生存模式,幾百年來,幾代帝王日日夜夜擔驚受怕,就怕哪日自己的國家被對方擊敗,無論是用經濟壓迫還是糧食逼迫。都讓上位者無法接受。 一山難容二虎,老虎頭上,不容得別人拔牙。 于是,戰爭爆發了,無數的將士馬革裹尸,無數的士兵魂斷沙場。一將功成萬骨枯,是多么悲壯,卻又是多么悲哀殘忍。 為了兩國統領者的貪欲與野心,打碎了百姓渴望和平的心愿。一個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就在君王的野心之下被打破,一位位母親牽腸掛肚的孩兒就在君王的棋場中停止了心臟的跳動,一個個妻子心心念念的丈夫就在君王的一念之差中永遠失去了擁抱妻兒的權利。 那場戰役打了三十年。從帝王年輕時打到帝王垂垂老矣。從兩個國家的富強打到共同的衰敗。 三十年后,出現了一位身披鎧甲,臉帶半邊面具的好男兒,人們都說,他貌似修羅,也有人說他露出來的半邊臉有著傾國之色,為了震懾敵人所以在另一面戴了一個兇惡無比的面具。 眾說紛紜,而無論百姓怎么討論,唯一不變的是他那救世主的姿態,就這樣拿著刀劍,鎧甲裹身,將風月大陸從血腥殺戮中解救出來,將百姓從饑餓絕望中解放。 還給風月大陸一個雖已支離破碎,但卻重新被賦予的希望。 他就是大雍王朝的創始者樂太祖,樂彌。 樂彌其實不叫樂彌,據大雍王朝正史《雍》記載中提到,樂彌是那位救世主自己給自己取得名字,而他原先叫什么名字已經無從考究,只知道似乎姓宣,又有人說姓夏侯。而野史《雍外傳》中卻很確定的說明了,樂太祖在自取姓名前,是姓宣無疑。但卻又無法說出他有此論說的根據。 總之,樂太祖在踏上征途的那一刻,他便是樂彌,無論過去的他姓甚名誰,前程往事在那一刻,民族大義,百姓安樂面前都已經微不足道。 但,事實真的是封、姜兩國為了自己的野心貪念而製造的事端嗎? 皇族秘史,向來不為外人道矣。 又有另一種說法,樂彌之所以叫樂彌,是雍太祖想贖罪,彌補這三十年來給風月大陸和百姓們的創傷,這些殺戮罪孽樂彌都一人背在身上,為了彌補上一輩人的罪惡,他決定停止先祖們的錯誤決定。 而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樂彌竟是封國皇帝與姜國皇帝的孩子! 這一大事曾經在當時兩國的宮闈中造成了巨大的轟動,但誰都不能也不敢多說什么。儘管認為這件事多么令人難以置信,甚至毛骨悚然。兩個男人怎么能生的出孩子呢! 而最后揭曉的答案卻也讓大家更覺匪夷所思。 原來封國的皇帝與姜國公主曾經是一對戀人,但因乾朝的介入,兩人心生嫌隙,從此各歸天涯路。 當時乾朝帝王送自家公主到封國和親,為了保乾朝百年和平,乾朝公主明知封國國王與姜國公主已相知相許,仍決定插足其間,在國家的存亡之下,兒女情長早已被拋在生死之外。她設了一計,讓封國國王與自己提早圓房,并讓姜國公主親眼目睹心愛之人與其他女人纏綿軟榻之上。 姜國公主憤而離去,并發誓從此不再與封國國王相見。而姜國皇帝得知此事后,大怒,并下令子孫后代不準與封國聯姻,甚至憤怒的要斷了封國的糧食供給。 最后是姜國公主不忍心因自己的兒女私情而牽連無辜百姓受累,姜國皇帝才罷手,但封國與姜國從此便結下了梁子,真正的老死不相往來。 但兩國通糧通商的政策卻沒有撤回,畢竟經濟與農業的相互依存模式無法打破。以至于老百姓的溫飽暫時穩定,皇室的丑聞也并沒有連累無辜百姓。 但此時,戰爭的起火線卻重新燃起了。 姜國公主懷了封國皇帝的孩子。這本來是姜國皇室中的秘密,儘管姜國皇帝已經千方百計的隱瞞,但還是被封國皇帝設在姜國皇宮的探子發現,再三確認后,封國皇帝決定要把懷了自己骨rou的姜國公主帶回封國。 但姜國皇帝,也就是姜國公主的親生哥哥卻不同意。兩人因為此事糾纏了七個月,最后因為姜國公主知曉此事后動了胎氣早產而暫時停止爭斗。 新的問題又產生了。姜國皇帝不讓姜國公主到封國,畢竟封國皇帝與姜國公主既無父母之命也無媒妁之言。但這孩子的的確確是封國皇帝的骨rou。送出去公主不舍,不送出去姜國理虧。這是留是送的問題傷透了姜國皇帝的腦筋。 但封國咄咄逼人,一時間孩子成了燙手山芋。 終于,姜國皇帝決定留下自己最疼愛的meimei,而將仇敵的孩子送出去,想著有自己保護,最疼愛的meimei仍然能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甚至未來可以為她再找一個不計較她過去的夫婿。 但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孩子要送出去的前夕,公主知道了這件事,她知道自己的事讓哥哥丟了臉面,也讓國家丟了臉面,最后抱著孩子服毒自盡。 當姜國皇帝知道這事時,已是半個時辰后的事情了。公主是成人,服用的毒藥劑量比較多,發現的時候早已香消玉損。而孩子還小,還不會吞咽,只是傷了喉嚨,怕是以后說不了話,這命卻是救回來了。 姜國皇帝異常悲痛,認為一切的錯誤都是封國皇帝造成的,當然乾朝也無法原諒,便下了戰書,誓以一國之力擊潰封國與乾朝兩國。但姜國本就是與封國并駕齊驅的國家,兩兩斗爭已經艱辛萬分了,再拖進乾朝,姜國的勝算便大大減小了。 但仗著幾百年來的根基,國力的強大硬是將戰爭拖了三十年。直到姜國的最后一分錢、最后一口糧食被消耗殆盡。 而那孩子,便一直由姜國皇帝撫養長大,從而知道了所有的故事。他不知道該恨誰怨誰,只看到街邊的乞丐、哭泣的婦人、絕望的妻子??吹姜q如人間地獄的京城、猶如人間地獄的姜國。 他想,上一代的恩怨,該由下一代來承受。 從此,他變成了樂彌。建了雍朝,帶領部將,用了二十年的時間讓這場驚動整個大陸的戰爭劃下句點,也讓其所建的雍朝一躍成為五國之首,與此同時,乾朝卻趁大亂之際,修生養息,從開戰到結束戰爭的五十年間搶奪了不少原先封國與姜國的領土,從而壯大自己,甚至將原本與自己等同實力的明國也併入囊中。 于是,兩百年后,由樂彌開創的大雍王朝,與他的仇敵之一乾朝成為了風月大陸近乎并駕齊驅的兩大國。 封國國主與姜國皇帝在戰役中身亡,從此兩國正式落敗,國中爭權奪利的戲碼一再上演。百姓奇怪的是,明明大雍王朝與大乾王朝都已經如此強大,為何幾百年來都不吞併封姜兩國。但卻不曾想過曾經發生過這些故事,即使野史中有所記載,但百姓們也不會當真,只把它當成茶馀飯后的談資,并不曾想那些也許是事實,只是一笑而過。 但其實,不吞併兩國也只是樂彌和乾朝太祖的愧疚之情罷了。 而這些恩恩怨怨,從此只有大雍王朝和乾朝的王室知曉。 世人只知,封國國王與姜國皇帝貪婪,而樂彌是救世主。卻不知這其中的故事,離奇曲折。不知皇室的風花雪月,不知皇室的悲歡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