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動搖
翌日拂曉,漁歌等人次第請安,南婉青貪睡不起,眾人只得稟告郁娘。盯著早膳的莊重掌事囑咐一句“好生仔細”,火急火燎趕來寢殿,親自挽了床帳喚人起身:“娘娘,已是卯正一刻了……” 南婉青蒙頭衾枕一動不動。 “娘娘……”郁娘試著手輕觸單薄錦被,南婉青并未動怒,她便小心翼翼揭起一角,悄聲道,“再不起必定要誤了誦經的吉時?!?/br> 南婉青眉彎苦皺,一張臉埋去松軟羽枕,不勝其煩。 郁娘又道:“今日有娘娘愛吃的小餛飩,熱湯薄皮,長久泡著可就化了?!?/br> “還有陛下送來的杏脯,打眼兒瞧著杏rou金黃,糖霜雪白,必是香甜可口的好果子,娘娘快起來嘗一嘗?!?/br> “娘娘……” 南婉青不情不愿爬起身。 昨夜對談數語,思緒萬千,她睜著一雙眼睛難以安眠,直至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睡了會兒,此刻正是困乏時候。 宮人呈上竹鹽熱水,南婉青半瞇著倦眼梳洗更衣,如提線木偶聽憑侍女裝點打扮,無精打采。供奉《天王送子圖》的香案布置江山屏風之外,每日離殿用膳必經此路,宮娥備齊香插香燭等物什,南婉青借火引燃,兩手捧著盤香跪地叁拜,而后放去香案左側。早前宇文序進奉的香火置于另一頭,素煙裊娜,蓮盞落下細細一節灰粉余燼。南婉青放了白玉香插,又叩首叁下,方且了結敬奉。 東閣接連伺候二主早膳,悉為清淡菜品,南婉青就水服下承澤丸,靜候一刻鐘方可動筷。長夜漫漫未得好睡,更兼滿腹心事,南婉青食不知味,一碗小餛飩只下了小半碗。郁娘勸著又吃了幾口芙蓉羹,南婉青也只用叁四口便吩咐“收拾罷”,郁娘亦是無法。 “辰時將近,娘娘該去佛堂了?!庇裟锏?。 南婉青才含入漱口的茶水,聽此言蹙緊了眉頭。 昭陽殿西閣改作供奉觀音金身的佛堂,明德寺法師奉太后懿旨設壇開光,寶相莊嚴,繒彩輝煌,宮娥看顧香火長明,每日一換新鮮花果。南婉青搭著郁娘的手懨懨來了神龕寶殿,地上叁只金心閃緞厚蒲團,南婉青一掀綾裙歪坐當中織金軟墊,垮著身子支不起腰。郁娘請下佛經,經行身側,探手拍了拍佝僂肩頭,南婉青勉為其難跪地正坐,只是后臀挨著小腿,上身仍未挺直。 郁娘看在眼里,早時守夜宮人回稟,夜里二人狠狠鬧了一通,當下不便苛求禮數,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也就罷了。紙頁嘩嘩翻動,郁娘取出赤金葉子簽,佛經平展送至身前。南婉青耷拉著臉接過書冊,慢吞吞念道:“爾時五百阿羅漢于佛前得受記已,歡喜踴躍,即從座起,到于佛前,頭面禮足,悔過自責……”[1] 殿內眾人跪身隨侍,垂首不語。潦草拉長的調子益趨含糊,嗡嗡如蚊蠅忽近忽遠,南婉青睡眼迷蒙,尖下巴一點一點,小雞啄米似的。郁娘眼見著搖搖擺擺的人影,傾身開口:“娘娘念了有一會兒,可要用些茶水?” 南婉青頓時挺直腰桿,昏頭昏腦答應一嘴。 郁娘命人端來清茶,南婉青抿了半口,醒神片刻,不一會兒又是晃晃悠悠念經,郁娘再問是否飲茶,如此七八回,終于捱過半個時辰。 “娘娘,時辰已……”郁娘話音未落,經書撲棱棱擲入懷中,南婉青長吐一口濁氣,如釋重負。郁娘迭聲呢喃“罪過”,戰戰兢兢貢上案桌。 “娘娘可回去歇息?”沉璧跪了半個時辰,前腳輕后腳重,一步步抖著腿前來攙扶起身。南婉青一推手歪倒蒲團,膝彎發麻,默然癱坐緩了許久。佛堂燈燭昌華,分明鋪設大紅金黃的顏色,觸目唯有儼肅森冷。霞裙月帔背面高壇神像,沾染一身秾艷火光,娥眉低斂無話,待到氣血通暢方扶著侍女站直。 “去東閣?!睂嫷铋T口一溜神佛,進出礙眼,南婉青不愿多看。 “是?!?/br> 沉璧攙著人穿過正殿與偏殿去往東閣,才打起水晶簾,漁歌正使喚小宮女拂拭清掃,一時都停了活計福身行禮。南婉青歪上錦榻蠶絲枕,一腳一只踢了珠玉繡履,滿身疲累。 “娘娘,這是陛下送來的杏子干?!睗O歌道。 和田黃玉光潤無沁色,上好石料千磋萬琢得來金杏果形,小罐子大了拳頭一圈,頂部蓋鈕匠心獨妙,乃是一片碧玉精雕的翠葉,脈絡纖微,栩栩如生。漁歌拿開玉蓋子,杏脯剖了核,燦黃如蜜,細粉糖霜星星點點,煞是誘人。 南婉青伸手取了一塊,入口淡香酸甜,不似上京杏果軟爛甜膩,想是徽州雨水豐沛,澄江流月,自有一番清新風味。 “你們下去罷?!蹦贤袂嘁Я藥卓?,悶悶遣散宮娥。 眾人應聲答是,一一告退。 半開軒窗花葉繽紛,間或一兩聲嬌脆鳥鳴。南婉青吃盡了手中杏脯便欲歇息,昨夜情事未覺身子倦怠,倒是深宵多思不寐,沉沉縈懷。她想著一覺睡醒再作忖量,怎料大抵過了困勁兒,又是輾轉難安。 宮娥屏退水晶簾櫳,垂手恭候,輕易不敢出聲驚擾。漁歌去時將玉杏罐子封蓋嚴實,放下蕉葉小幾,匠人技藝精細,展眼望去不見接縫,平滑如一體。 南婉青抱著玉罐子上了閣樓二層。 晴窗宛若仙人賞玩凡間的畫卷,昨日立秋,太液池兼有二色詩景,疏柳清漪,蘆荻生花而莖葉蔥蘢,尚未凋零草木。南婉青無意明麗晨光,徑直步往內室書櫥。九架藏書多半為古今話本,右手邊打頭第一架宇文序占去兩行,盡是些兵法史籍。 《李太白文集》,第二冊,卷七。 南婉青捏決算出細致方位,從容取下影本集子。她不去書案搖椅,腿一彎席地而坐,嶄新書冊松香隱約,一頁一頁翻尋,另一手掀開玉罐翠葉蓋,拿了一枚杏脯送入檀口。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 《秋浦歌》十七首。 少女年華未識文墨,她使了手段逼嫁宋閱,過門之后還因寫錯姓名鬧了笑話。才高如宋閱自然不堪發妻為目不識丁之輩,言語舉止生疏相敬,平素亦是歇在書房。不得近身,隨隨心急如焚,彼時南婉青終日應付后宅妯娌,便請隨隨傳授魂魄出竅之法,軀體安睡,神魂徹夜鉆研宋家藏書。如此大半年,詩詞曲文無一不通,她又慣會矯飾溫柔,這才引得宋閱傾倒。 昔年速讀囫圇吞棗,強記字句而已。經、史、子叁部各有難處,集部稍易,她最喜背詩,卻非文心與古人相印,只是詩歌短小最宜記誦,快時一夜叁四冊。南婉青不知李白好在何處,與人品詩論詞皆是由各家詩話詞話摘句搪塞,倒是叁十卷文集讀罷,天上謫仙人屈尊下凡,總在秋浦這一處地方轉悠。 我自入秋浦,叁年北信疏。 紅顏愁落盡,白發不能除。 ——第二十四卷,《秋浦寄內》。 似乎經由詩仙長篇著墨,杜樊川、楊誠齋先后到此賦詩,楊誠齋更有“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此等難得工巧天然近唐人之風的句子。南婉青稍作思量又接著翻下去,玉罐果脯消了一半,第九卷錄贈作叁首,為李白拜會秋浦縣令崔欽所書:[2] 門前五楊柳,井上二梧桐。 山鳥下廳事,檐花落酒中。 皇宮豢養仙鶴孔雀等珍禽瑞鳥,闊體尖喙,侍婢生怕冒犯貴人玉體,不是隔籠而望便是倚欄遠觀??v使這般仔細,養鳥人為保萬全時常剪斷飛禽長翎,抑或縫上翅羽。當年瑤臺養了兩對白鶴,楚王聽聞古人援琴鶴舞,命樂師撫曲賞玩。樂師彈奏半日而白鶴不為所動,楚王大怒,即欲問罪處決。南婉青出言求情,楚王留下樂師一命,卻喚人斬殺那四只白鶴,拔了翎羽制成仙鶴衣,再命舞姬披衣假作白鶴起舞,樂師照舊撫琴。[3] “山鳥下廳事,檐花落酒中?!苯{唇微啟,輕音如漱玉泠泠。 山鳥檐花,白云翠微,秋浦風光如許,怪道詩人千百年筆墨獨鐘。 “你瘋了?”隨隨大驚失色,“你是動了真情?” 南婉青便知方才一席話她不曾聽進多少,拿起杏脯的手又放下:“自然不是?!?/br> “不是?不是卻為宇文序生養孩兒?”隨隨氣得團團轉,只差變回狐貍身滿屋亂竄撒潑。 舊話重言,南婉青鎮定自若:“兩叁月受人掣肘,衣食住行皆身不由己,吃食不如意,更甚日日念經拜佛,我已是厭煩至極。我從未打算生兒育女,只是周旋之策,不破不立,到了合適的月份再除去,必不會誤你的事……” “不成!” 南婉青再道:“你總道修行受阻,瓶頸難破,會否以懷胎之變可動眼下僵局,助你早日得道飛升?!?/br> “你分明是替他著想!”隨隨連連跺腳,“不成,不許!” “倘若我執意如此,你當如何?也是殺了我么?”南婉青問道。 前些日子南婉青探詢投敵匈奴是否可行,隨隨斷言否決,南婉青追問若是暗渡北境,且此生不返中原,屆時她如何應對。模樣十五六的少女不假思索回答“殺了你”,童聲稚嫩天真。 隨隨啞然。 “你不能生孩子?!?/br> 蒼白指尖倏然金光大盛,一揚手如煙火流星飛襲眉心,南婉青不及躲閃,隨隨封印無子符咒,眨眼間煙消云散,不知所蹤。 —————————— 注: [1]爾時……自責:出自《妙法蓮華經》第四卷,廣勝寺金皇統九年趙城金藏本。 [2]杜樊川:即唐代詩人杜牧,自號樊川居士。 楊誠齋:即宋代詩人楊萬里,自號誠齋野客。 風月不供詩酒債,江山長管古今愁:出自宋楊萬里《宿池州齊山寺即杜牧之九日登高處》。 [3]古人援琴鶴舞:《韓非子·十過》有師曠奏清徵調十六只玄鶴飛來起舞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