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追隨和仰望。
吳凈微微一笑,關注的重點依舊很偏:「你想要餵我吃飯???」 「餵你大爺!你是四肢不全,還是行走的巨嬰?你--等等!現在不是跟你抬槓的時候?!雇蝗婚g,我想起吳凈有很多行程安排。急急忙忙地說:「預約今天早上八點半採訪你的何先生,已經在樓下等候了?!?/br> 「是嗎?」說起工作,吳凈的神情變得很淡然,低聲又問:「幾點了?」 「現在是八點十五?!篂榱烁艚莸貐f助吳凈的生活起居和行程推動,我總會戴著手錶,以便檢查時間。 「臺灣人真麻煩,說是八點半的訪談,八點十五來干么?給別人增加心理負擔嗎?」 我「嘖」了他一聲,「什么心理負擔?你別一涉及工作,臉色就這么難看。先去刷牙洗臉,我來幫你燙衣服?!?/br> 能者多勞,吳凈厭世歸厭世,工作還是得做。誰叫他,是所謂的「天才」? 在大人們察覺到他會畫繁瑣的幾何圖形后,便帶著他去做正規的智力測驗。測驗的結果是不出人意料,卻又頗令人驚嘆的智商兩百一。 于是他剛滿七歲就跳過國小和國中,直接進入實驗高級中學的數理資優班。待不到半年,他通過麻省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前往美國開始研修「高等數學」和「電子計算機」兩大科系。 在這段期間,除了母語中文外,他還精通了英語、法語、俄羅斯語、西班牙語和拉丁語。 十二歲,他獲得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的競賽金牌。緊接著,他取得上述科系的博士學位,并接受普林斯頓的邀請,到他們的研究體系任職。 到了十六歲,在某一本極為重要的科學期刊上,吳凈的論文展示他如何順利解決二十四和三十二維度的球體堆積問題。該年的七月,他藉此榮獲數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數學獎。 也就是在這一年,原本待在臺灣,和其他普通人一樣,按部就班、庸庸碌碌讀高中的我,臨時接受父親的請託,風塵僕僕地來到美國的東海岸,開始照顧這位讓人絲毫不省心的小少爺。 「吳凈,你刷好牙了嗎?襯衫我替你燙好了,快出來換?!?/br> 「蓉蓉?!?/br> 「你又怎么了?」我靠著浴室的門,無奈地問。 「今天你幫我擠太多牙膏了,嘴巴很涼?!?/br> 我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反駁:「最好是!我只有擠兩公分,還用尺量過?!?/br> 「牙膏的質量和密度不同,這次擠的牙膏在質地上比--」 「我數到三,你再不出來的話,等會就讓你喝蔬果汁?!挂驗閰莾羰翘觳?,是杰出學者,是功成名就的大人物,所以其他人對待他都是畢恭畢敬和無限包容。但我沒這層顧慮,該罵就罵,還管那么多干么? 「蔬果汁不好喝?!乖∈业拈T瞬間被打開了。吳凈拿著浴巾擦臉,嘀咕:「而且,蔬果汁也沒什么營養?!?/br> 「我給你喝是因為蔬果汁營養嗎?」說著,我協助他換上白色的襯衫,「是你不聽話,才要喝蔬果汁?!?/br> 吳凈微微噘嘴,「等會要訪談多久?」 「只有半小時。訪談結束,杰森會載你到t大演講,接著和t大校長共用午餐?!?/br> 「然后呢?」 「然后下午有z大的演講,再和z大的教務長共進晚餐?!拐砗盟囊骂I,我呼出一大口氣,好聲好氣地安慰:「你不要不開心,這些你都很擅長啊?!?/br> 「我不擅長跟別人一起吃飯,也不喜歡坐杰森的車?!?/br> 杰森是吳凈在麻省理工認識的學弟。比我們大十歲,卻比吳凈晚四屆才拿到博士學位。按普通人的看法,杰森已經是金字塔頂端的人,可偏偏在他的人生中出現了吳凈,只能不斷地仰望和追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