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蕊寒香冷蝶難來
書迷正在閱讀:情真情假(我勸你出戲 骨科)、我是小道士3催魂奪魄、我是小道士2小小飄啟示錄、第二次初戀、輪回交易現場、我與魔法世界─再次回歸、光影沉?。?V1h 青梅竹馬強取豪奪)、春日纏歡(偽luanlunH)、歲寒(父女)、天真有邪【骨科】【NPH】
皇上自出了京城,便沒了消息,這已經是第十一日了。前朝為此吵得不可開交,一派擔心皇上安危,主張派人去找,另一派說皇上自有安排,貿然行事可能會打亂皇上布局。這可把身負監國重任的惇親王架在火上烤,不找可能會被懷疑有不軌之心,找——可能會打亂皇上謀劃,那皇上回來還不扒了他的皮?惇親王一籌莫展,索性每日在朝堂上和稀泥,看著兩派人士爭執。 但這樣的煩惱沒多久就被更大的煩惱替代了,京中竟有人趁機鬧起來了。起初是因為米鋪抬價,百姓雖然不滿,但是價格漲幅不高,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接受了,接著不知道從哪傳出的流言,說皇上遭遇不測,要起戰亂,一時之間都開始哄搶米糧油鹽,等京兆府尹趕去的時候已經有人重傷致死了。聽說現場十分混亂,京兆府尹喊破了嗓子也沒能阻止,最后還是羽林軍趕到,才平息了這場混亂。 京中尚且如此,遑論其他州府,惇親王為此焦頭爛額。 相較于前朝,后宮中卻一反常態,嬪妃相處看起來竟比往日更加和睦。平日里去未央宮請安,大多數嬪妃恨不得轉身就走,如今卻是總要拉著皇后話起家常,連繡什么花樣都要請其他嬪妃共同商議出個主意。不到快用午飯的時辰絕不走,得虧皇后是個有耐心的。 眼看慕華淑即將臨盆,接生的穩婆和奶娘早早就備下了。這些時日寧敏幽沒少往長壽殿跑,少則一趟,多則三四趟。連太后都嫌她煩了,令她一日只許來一次。于是寧敏幽每日用過午飯就去長壽殿,待到晚膳時間再走,太后簡直對她沒了脾氣。 這期間,寧敏幽暗中讓敬嬤嬤查看慕華淑用的香料器具,皆沒發現什么異常,比慕華淑這個要當娘的都緊張。慕華淑一開始還安慰她,讓她不要多想,后來就隨她去了。 直到慕華淑臨盆,寧敏幽在長壽殿偏殿守了整整一天一夜,在慕華淑的痛呼聲中聽到嬰兒響亮的啼哭,才真正放下心來。 穩婆興高采烈地前來報喜,慕華淑生了個小皇子。太后上了年紀,熬不住,早早地便睡了,留了福嬤嬤照看。只有皇后和寧敏幽守在這,第一時間聽到了這個消息?;屎缶胍庖粧叨?,接連說了三聲“好”,命璟雯打賞穩婆。之后便扶著璟雯回宮歇息了。 寧敏幽見穩婆只說小皇子如何如何,急切地問道:“慕婕妤可還好?” “回懿婕妤的話,慕婕妤昏睡過去了?!狈€婆見寧敏幽臉色一變,急忙安慰道,“婕妤不必擔憂,女人生產就是這樣的,明日醒了便好?!?/br> 寧敏幽皺眉不悅,轉頭看向敬嬤嬤,見她也認同地點頭,也不好再追問下去,想進去看看慕華淑,也被攔下,說是產房不吉利。寧敏幽無奈,只好回去休息,明日再來。 翌日,太后一早便得知慕華淑誕下皇子,連忙要召見。孩子生得健壯,兩條小腿蹬個不停,哭聲也格外響亮,太后高興地合不攏嘴,心中幾番琢磨,便賜了小字——元熹,希望這個孩子能給前去賑災的皇上帶來好運。 一時之間,來長壽殿為慕華淑慶賀的人絡繹不絕,太后以慕華淑剛生產完,需要靜養為由,將人都攔在殿外。送過來的賀禮也是經過幾名太醫的查驗才送進去。 也真是巧了,沒過幾日,皇上出現在粟州的消息就傳來了。原來皇上并沒有直接去災區,隨皇上去的人馬分為兩撥,一隊人馬暗中潛入災區探查,另一隊隨皇上繞道先去了粟州調集賑災用的糧草。粟州素來就有“天下糧倉”之美稱,皇上出現在那也算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據說昌河水患反復的根源在于處事的官員,若是個清官,昌河百姓才能免受水患之苦,只可惜,這次上任的官員是個大貪官,不僅搜刮民脂民膏,還伙同當地鄉紳將朝廷派去整修河堤水道的銀錢都瓜分了。去年和前年都相安無事,還多虧上一任官員是個能干事的,也正因如此,這位貪到極點的蠹蟲繼續放任,直到昌河決堤,良田被淹,房屋被沖垮,那位大人還在家飲酒作樂,醉生夢死。 一番行徑惹得皇上震怒,聽說是直接就被押入大牢,等待賑災結束再行清算。時至今日,已有不少貪污腐敗的官員落馬,換上來的是一批能干事實的好官,賑災事宜很快就順利解決。百姓無不拍手稱贊,磕頭高喊“皇上英明”、“皇上萬歲”。 然而突如其來的瘟疫卻打破了歡慶祥和的局面。拜那位蠹蟲所賜,災情早期尸體全都胡亂堆放,沒有進行焚燒處理,現下疫情突發,皇上只好下令封城。為做表率,皇上暫緩回京事宜,留在粟州。 奈何前朝大臣都急得跳腳,卻也知曉,為了安撫數以萬計的百姓,皇上留守粟州才是最快最有效的辦法。眾人只能祈求皇上有上天庇佑,能夠龍體康健,不受邪毒侵擾。 宮中太醫全都被召集回來,駐守太醫院找藥方,連翰林院的學士都被拉著翻看史書典籍,期盼找到前人留下的藥方參照一二。 瘟疫來得迅猛,盡管應對及時,但周邊城池亦有殃及。又過十日,連京城周邊都出現感染瘟疫的人了。 盡管京中早早就開始用蒼術、艾葉等物薰煙,但還是鬧得人心惶惶。宮門早已封鎖,只余一扇小門運輸食材和夜香。 太醫院根據古方制了辟瘟囊,都先緊著長壽殿送去,再給其余妃嬪送去。后來皇后下令,命太醫院將辟瘟囊的方子抄寫一份張貼到皇榜上去,供城中百姓使用,又命太醫院加緊制作一批藥囊供各宮宮人取用。誰知皇后一片好心,又引得城中百姓哄搶藥材,差點造成死傷,惇親王無奈命羽林軍派人駐守于藥鋪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