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澱陽郡君:妾愿意嫁給徐侯。(副c
書迷正在閱讀:門徒(師生)、日落月亮河、母后饒命(高h,偽母子)、攢錢給老公買帕拉梅拉、她選的才是男主(np 女主白富美 男強女強)、快穿之大佬的小變態、囚歡(1v1)、這個男人太狠了(快穿,NPH)、惡毒女配又被強取豪奪了、柏林之春【二戰德國】
鎮西王妃有孕,都中的戚里們也都給她送去了豐厚的賀禮。尤其是平陽公主府,為了在太后面前討好,公主夫婦親自準備了一份重禮,親自遣人派了車馬送過去。 許觀音是不可能讓別人從她手里摳出一分錢的,她嚷嚷道:“王妃也是我的親表姐,我們血親厚著呢,不需要再拿金銀俗物去孝敬,表姐也待我好!哼,她知道我這些年日子過得艱難,更不會要我的禮……” 這話是故意誆平陽公主和陸國公,想訛他們自己先出錢的。 陸國公夫婦險些被這個孫媳婦給氣倒,最后也沒動闔府官中的錢,只是自己拿經年積攢下來的私房體己填補上去。 最后為了好看,禮品單子上卻少不得也署上許觀音的名。 而數十日后許觀音和陸漪嫻也收到了從河西送來的王妃回贈賞賜的東西。 王妃是以親戚的名義賜下禮物,也只賞賜給自己的親戚們。 她心思通透,知道鎮西王從前做過太子,雖說現在和元武帝和睦無爭,但是并不愿意做出主動交好京城各大族世家的事情,以免引得瑣碎的閑言碎語,再招了皇帝猜忌。 而別人給她送禮,也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他們也沒想王妃回禮。所以正好方便她廣收禮而不回贈。 許觀音一個錢不掏,東西反而收了不少。她揚了揚王妃賞賜的禮品單子,洋洋得意道:“我早說了我王妃表姐待我們姊妹都是極好的?!?,漪嫻,表姐她還給你寫了信?!?/br> 漪嫻披著青碧的披風,接過了裝著信的匣子。 許夫人坐在連廊下看著下人仔細妥帖地將各種物件搬入庫中,隨口說了句:“俏俏,表姐信中肯定也是勸你多保重身子之類的話,你務必聽勸,安心在家里好好養著,會把這幾年折騰下的虧空補起來的?!?/br> 她嗯了聲,回了自己的閣中。 …… 夜極深時,漪嫻仍然安靜地坐在書桌前不曾就寢?;椟S燭光的映襯下,她的面容極致的婉約柔和,卻又帶著一股呼之欲出的決絕和清澈的凌厲。是個有傲骨的美人。 大抵人出生的時候都是極無暇純潔的嬰孩,沒有絲毫的邪念和俗語,然而塵世里走過這一遭,十幾、幾十年的光陰下來,有的人的面相就變了,變得沾滿油污和陰穢,讓人連看一眼都覺得惡心。 可是有的人卻修煉地愈發純粹了起來,依舊潔白如紙。譬如漪嫻。 她手中捏著那張薄薄的信紙,說不出心下是什么滋味。 直到邱姑也看不下去了,生拉硬拽地將她拖回床上去歇息。 漪嫻攏了攏青絲,輕身對邱姑說:“姑姑明日早起便替我遞了帖子到宮里去吧。我想去給太后磕頭請安?!?/br> 邱姑以為漪嫻終于想開了些,愿意出去走動走動了,連忙笑著答應了下來。 翌日晨起時,一大早她就將平陽府的名帖送了宮里去。 大部分情況下,便是對待親近的女眷外戚,宮里的主子們也只是隔日再見,少有當日遞帖子當日就能見到的。 但是這日午初時分,宮里來的小黃門就傳了話,說讓陸姑娘未正的時候準備進宮。 漪嫻漫不經心地坐在銅鏡前收拾了妝發,戴上太后那日賞賜的頭面,換了身明艷些的衣裙。 入宮門后一干人等概皆須下馬而行,偶有類似于皇帝的外祖父母、伯父伯母之類的長輩進宮才會恩賜轎輦。 十月初的天已泛起了霜寒,尤其昨日才下了一場雨,所以漪嫻便帶了身披風在身上。 下馬車后,她攏了攏身上浮翠的南國錦披風,微微向引導帶路的黃門、女官們頷首致意,隨即便直往太后宮中而去。 轉入帝園邊上的一處連廊時,漪嫻忽聽得一陣兵器摩擦甲胄的低沉響聲。她轉身看去,卻見百步之外一處城門角樓上正巍然立著一個身形勇猛的武將。 云芝正親自來迎她,見漪嫻回眸,她輕笑了一聲:“那是虎賁軍統領徐侯,這幾日正奉陛下之命在軍中裁選精銳拱衛王城,每日都要行cao練之事。畢竟啊,京師王城乃是一國命脈根本,天子國母安居的臥榻,哪里是能不小心的事情?!?/br> 說完,她便渾似毫不在意一般轉回了身,好像方才只是隨便看見了一個人,隨口說了兩句話而已。 漪嫻淡淡嗯了一聲。 百步之外的人似是看見了她,他站在巍峨的宮樓之上定定地望著她。 左右四下里無人,漪嫻動作極輕地斂衽向他施了一禮,唇邊綻放出清柔的笑意,然后便側目收回了自己的視線。 那個人也向她抱拳還了一禮。 漪嫻這次進千秋宮,太后是在自己的寢殿見她的。而且皇后并沒有陪在太后身邊。 有女官低聲同她說了句:“太后打發娘娘去核查今歲冬日宮里炭火的份例去了?!钡珜嶋H上她并沒有資格去詢問皇后的動向。 太后一如過去慈祥地問了她身子可好,在家閑暇時看了什么書,養了什么花兒草兒。 來來回回說了一陣子話,漪嫻見太后露出倦色,她便主動提議扶她進內殿再睡一會兒。 再入了內殿后,就只剩下她和太后、以及皇太后身邊的兩個貼身嬤嬤。 漪嫻斂了神容,垂首跪在皇太后的床前,向她叩首道: “妾自幼時被選為帝姬伴讀女使,便是太后娘娘一手提拔。妾福薄命淺,未及豆蔻便喪母失恃,幸賴太后多加垂愛,保全妾命以至今日。 妾寥寥茍延二十余載,命中榮華恩典,皆拜太后、帝姬所賜!便是舍妾命亦不足報。 今幸得太后有所謀,妾微賤之身有能報于太后者,是妾三生修得之福,太后——” 她滿面清淚,聲音哽咽了一瞬,直截了當地道, “太后,妾愿意嫁給徐侯,為太后分憂解難。徐侯若愿娶妾為妻,來日夫妻枕畔私語之間,妾定會盡心盡力勸導徐侯效忠于太后皇后。徐侯若有不臣于太后皇后之念,妾亦當如實報知。妾為臣婦,內宅之間結交朝臣女眷,當為太后皇后探聽風聞密報,拉攏人心,無敢懈怠?!?/br> “求太后成全,為妾謀嫁?!?/br> 說完,她重重叩首下去。 皇太后看到她這么上道,心下明白楊王妃的信必然有替自己好好勸明白了她。 她雖然很高興,但還是慈祥憂愁地拉著漪嫻的手扶她起身:“你這又是何苦,我哪能真要你委身旁人替我做事,你若不愿,我亦不會強求,照養疼愛你。自圣懿沒了之后,我就拿你當半個女兒似的看待了,豈能輕賤了你的婚事……” 漪嫻不肯起身,再度重重拜了下去: “妾有罪,妾私心亦有他想:顧妾今生受太后帝姬之恩榮已極,聊是難以回報。帝姬薨逝,妾無以替帝姬分憂;若太后再不允妾以區區之身報答太后恩德,妾便是寡恩忘義之輩了!他日奈何橋上輪回,妾豈不是要入畜牲之道?求太后憐憫妾,讓妾報答您,妾心中也稍安矣!” 皇太后嘆了口氣,似乎十分為難的樣子,這才答應了下來。 “好孩子,我的兒,從今以后你就是我的養女了??v使嫁了你出去,你受了委屈,我也是你夫君的半個岳母,他敢待你不好,我也不會輕恕的。等你出嫁日,不管你父親給你多少嫁妝,我都給你添上一份完備的?!?/br> 漪嫻乖順地盡數應下。 當日皇太后便第一次以太后的身份下發懿旨,正式認漪嫻為養女,為了相配太后養女的身份,太后冊她為淀陽郡君。 歷朝歷代的儀制風氣不同,有的朝代以郡君為皇帝妃封號,或有以之為王妃謚號;至于太后妃嬪們所收養的“養女”,有的朝代時人每每論之都會附上曖昧和輕賤的笑意,因為這些“養女”們和她們的養母并沒有半分的母女情誼,相反,只是妃嬪們準備著送給皇帝暖床的無名可憐侍妾。 但自魏以來尚未開過這種風氣,或有柳貴妃收養的平陽公主,純帝也是真的當女兒一般疼愛,還冊封為正兒八經的公主了,所以皇太后給漪嫻的這個養女身份享有極高的含金量。 當然了,她對漪嫻的所有寵愛,在外人看來都是想親生女兒圣懿帝姬想瘋了,所以在旁的女孩兒身上彌補缺失的母女天倫之情罷了。 鑒于皇太后做皇后的時候就敢干過合同燕王黨謀儲位、易國本的事情,文官們一向對她的一舉一動都帶著隱隱的恐懼感,生怕她哪天再出來作妖。 他們巴不得太后沉溺在對圣懿帝姬的思念、這種小兒女的情長中無暇過問旁事——最好不要仗著自己皇帝生母的身份干涉皇帝處理朝政,所以對她寵愛陸氏女之事并無異議,甚至大為贊成。 不過兩三日后,禮部的人和制詔的官員就寫好了一封完備的、溢滿贊美之詞的冊封文書送到了平陽府中。 漪嫻望著明黃色詔書上的淀陽郡君四個字,微不可察地嘆了一口氣。 一方面是對她的恩眷,另一方面也是切切實實地告訴徐世守和其他所有人,她是太后的人。 以后娶她的人,也必須是太后的人,就算他心里不是,旁人也會想當然地為他作好分類。 ………… 妾,在我國古代似乎并不是做妾的人、對自己男主人的特定謙稱。我看到一些資料,有未出嫁和出嫁的女性都有在面對上一級時自稱為“妾”的記載。簡單來說就是古代女性的一種慣用謙辭?例如唐朝也有公主對皇帝自稱為“妾李”,我猜全稱應該是“妾李氏巴拉巴拉……”。 我自己的一點個人研究哈哈哈,或許也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