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清風亂翻書(副cp)
書迷正在閱讀:門徒(師生)、日落月亮河、母后饒命(高h,偽母子)、攢錢給老公買帕拉梅拉、她選的才是男主(np 女主白富美 男強女強)、快穿之大佬的小變態、囚歡(1v1)、這個男人太狠了(快穿,NPH)、惡毒女配又被強取豪奪了、柏林之春【二戰德國】
窗外忽然掃來一陣微風,輕柔地拂開了書桌上的一本字帖。 漪嫻起先只注意到這本字帖上的墨色尚新,知道是皇后這些日子常常拿出來翻看的。 不過她并沒有主動去隨意觸碰這里任何一件既浯皇后的擺設,這是自然的禮數。 然當那本字帖被風吹開時,她下意識地回頭瞥了一眼。 這一頁恰好被翻到了《楚辭》中屈原《招魂》的那一篇。 皇后臨摹的是清絕大氣的行草。 其上赫然一行字是:“蘭膏明燭,華容備些。二八侍宿,射遞代些。九侯淑女,多迅眾些?!?/br> 漪嫻的目光落到這個“淑”字上時,便再也移不開了。 圣懿帝姬的生母,當今的皇太后,閨名中含有“淑”字。是而歷朝歷代按照子女避父母諱的規矩,若是寫字寫到含有父母名諱之字,就得故意缺上幾筆寫成錯字,讀到口中也要換一個相似的錯誤讀音避開。 例如漪嫻的生母名中帶“儷”,所以她從不寫“儷”字,只作“麗”字寫,讀也讀作“里”。 圣懿帝姬當年初初啟蒙讀書時候,是和她一起受教于潘太師的。 潘太師特意教帝姬將“淑”字的最后一撇去掉即可。因為他翻閱本朝實錄,發現太祖皇帝的生母名中也帶“淑”字,于是太祖皇帝當年就是這么做的,所以帝姬應該效仿尊崇。 可是年幼的圣懿帝姬和潘太師據理力爭,覺得這樣會使一整個字缺了那支撐之處,沒了字形便少了美觀大方之感。 所以她堅持要將“淑”字的三點去掉一點,寫作“冫叔”,且能使得兩點頗有氣勢,即便是錯字,也能使得一個字完整有形,氣勢橫生。 漪嫻很熟悉帝姬寫“淑”字。 她眸中一片震驚,緊緊盯著這個字的時候,就像看到了多年前的圣懿帝姬。哪怕換成了草書,她也分明認得這是圣懿的字跡。 而更讓她感到不解困惑的是,“蘭膏明燭”中的蘭字,既浯皇后在臨摹時一字未動,并無避諱。 可是皇后的母親,荊公夫人白氏的名中就帶蘭字??! 既浯皇后難道不知道么? 她為何不避? 漪嫻知道,當今皇后在出生后并未由荊公夫婦二人撫養,由于她命格貴重,一出生后就被荊公夫婦二人送去了佛寺中長大。 直到十六歲后方才接回。 所以既浯皇后可能對自己的生身父母的確沒有太多的感情,可是亦不至于使得她不避父母之名諱罷? 適才席間漪嫻所見,即便白夫人對這個貴至中宮的女兒說話間多帶著一絲小心的謹慎,但既浯皇后對白夫人的并未有明顯的隔閡之感。 某種可怕的猜想在她潛意識中陡然浮現。 但這個可能實在是太可怕太可怕了。 甚至于她都不敢在自己的心中去細想,只是慌亂地伸手將那本字帖闔上。 她的心臟怦怦直跳,幾乎就要躍出胸膛一般。 就在這時,換了身更加輕便家常服飾的皇后施施然走了進來。 漪嫻猝不及防地回眸對上了皇后帶著溫柔笑意的雙目。她的指尖發顫,瑟瑟地收回了衣袖中去,險些還打翻了茶盞。 皇后的面上仍是那般的溫和優雅,讓人忍不住沉淪在她的淡淡微笑中,猶如高高在上的神女普愛之于世人。 漪嫻起身向皇后行禮,皇后含笑虛扶了她一把,請她起身。 “本宮聽聞陸姑娘昔年善寫飛白書,恰這里有幾本飛白大家的真跡傳世,就贈于你帶回去看罷?!?/br> 她再度拜謝皇后的恩賜。 皇后一邊說著一邊坐下,等她說完這句話后,目光終于落在了桌上的那本詩帖。 她以為漪嫻適才翻看了那本帖子,不過她并不生氣,反而和煦地同她交談:“本宮這陣子在習草書,因為幼時不曾寫過,所以現在寫來難免有幾分生疏。不知陸姑娘覺得本宮寫的如何?何處還有可改進的?” 漪嫻心亂如麻,話說出口的時候幾乎都沒有經過自己大腦的思考。 “不……娘娘,娘娘……臣女并未隨意翻動娘娘的書帖。只是方才有風吹來,吹亂桌案上的東西,臣女想為娘娘整理一下紙張而已?!?/br> 婠婠發覺漪嫻似乎有些緊張。 不過這也難免,普通女眷第一次單獨面對萬人之下的中宮皇后,稍顯慌張也是可以理解的。 于是她的態度越發溫軟下來,想要借以安撫她。 “無妨。那陸姑娘不妨翻翻看罷?!?/br> 漪嫻搖了搖頭:“臣女也不曾精習過草書,有何顏面品評娘娘的筆墨?!?/br> 她和圣懿帝姬善寫行楷。 婠婠笑了笑,也不再提此事,將桌上的一碟子芙蓉糕朝她面前推了推,請她品嘗。 歲月流逝是可怕的。明明是多年的舊友,在這一刻也變得恍若初相識之人。 尤其是婠婠變成了皇后,除了晏珽宗能見到她床榻之間的失態動情,其他時候幾乎每個人可以見到的她、都是那個被精心裝飾過的神像。 她烏發盤起,鳳冠華翠,臉上的每一絲細密絨毛都撲上細膩的脂粉修飾,身著華服鳳袍,流光溢彩,卻又拒人于千里之外。 略坐了一陣后,漪嫻起身告辭。 她也是時候該出宮回家了。 正在婠婠起身小送她兩步的時候,那陣風再度不約而至。 將字帖卷到了地上,漪嫻的腳邊。 漪嫻彎腰拾起字帖遞給皇后,皇后的神色微滯。 她便垂眸,發覺字帖又被打開到了剛才的那一頁。而她的手指恰好按在了那個“淑”字的邊上。 皇后看著那個字。漪嫻也看著那個字。 皇后莞爾,合起字帖隨手放到了桌案上,未置一詞。 …… 出宮的時候,漪嫻覺得自己的腳步都有些虛浮。 她發間戴著太后親賜的金簪,回家的時候又帶來了這份隆重的賞賜,賺足了今日入宮所有女眷的羨慕目光,也讓臥病在床的平陽公主夫婦不甚欣喜,強撐著也能起身了。 這時候再也沒有人在心中敢議論半分她是和離之身了。也不會再有人用那種既憐憫又暗含幸災樂禍的語氣議論她在這場婚姻中的遭遇。 在絕對的強權面前,其他什么都是虛的。所謂世俗施加給女子的貞潔道德觀念,在權力面前也不值得一提。 漪嫻想到年少時她曾于圣懿帝姬偷偷在藏書閣中議論文官酸儒們口中的“女主專政”“宦官擅權”。 帝姬說,只要有了權力,什么“下九流”什么“身份卑賤”,都只是一句空話而已。 世人嘲笑宦官是沒根沒后不男不女的怪物,可是那些同皇帝們親近、受皇帝們信任的太監,饒是宰相有時都得對他們卑躬屈膝、皇子親王們更得將他們奉為座上賓;文官們最怕女主專政,對皇帝的母親、妻子乃至后宮妃妾嚴防死守,可是真的有呂武臨朝主政之日,也沒見他們敢做些什么,還是得乖乖地跪地俯首。 同樣。 以前有好些人或許會暗暗瞧不起她的際遇,更覺得她一個和離過的、不能生養的女人身帶晦氣??墒亲詫m中兩后頻頻對她青眼又加、恩寵優渥之后,他們反而不得不上門求漪嫻為他們辦事傳話。 頭一位就是漪嫻的祖父母。 他們一再叮囑漪嫻,應該趕緊養好了身子時常進宮陪太后說說話,加深太后對陸家的好感。 “現下璟王爺不在太后身邊,太后與當今陛下又不親近,六宮空缺,皇后暫且還無所出,又沒有孫兒孫女的承歡膝下??刹徽请y免寂寥無趣的時候?你若多陪陪太后,借著早逝了的圣懿帝姬勾起太后對你的幾分憐愛,你父親哥哥他們也不愁在官場中沒臉??!” 陸國公別有一番計較考量:“今日太后席間對你說起宋仁宗曹皇后二嫁的故事,教你不必覺得和離了便低人一等似的。我看……或許太后是別有一番深意罷?沒準兒,太后正是想讓你再入宮侍奉當今圣主呢!” 平陽公主大驚:“當真么?可是太后……” 她以為太后再不喜歡親生兒子,難道就會要一個嫁人多年又和離了、還幾乎不能生養的女人選入她兒子的后宮? 平日里寵愛漪嫻是一回事,可是干系到自己的親子,那便是另一番說法了。 陸國公若有所思:“雖不十分確定、可也有兩三分了。只等你再入宮探探太后的口氣便可知……” 漪嫻滿身疲倦地回到了自己的院子。 在她出嫁之后,崔氏接來自己娘家的一位侄女借住此處多年。直到崔氏被廢,許觀音才做了主把那姑娘攆回了崔家,重新收拾了出來給漪嫻住。 此時她正大剌剌地靠坐在漪嫻閣中那張梨花木椅上磕著瓜子,隨口吐出一塊瓜子皮,勸漪嫻道:“他們兩口子老眼昏花了的話,你也不必去聽。男人的事業還要你一個女人去掙?說出去也不怕被人笑死。他們倒是有本事,一家子為了那幾個男人掙了一輩子了,也未見我們家的男人就出將入相、抬進賢臣祠了,還好意思對你一個女兒家啰啰嗦嗦?!?/br> 漪嫻莞爾一笑,“我知道的。蒙受宮中太后皇后錯愛,讓我暫且得了這幾分臉??晌胰f萬不能仗著太后皇后幾分親近,就大言不慚去替家人跟她們求官求職罷?這既辜負了她們的愛重,又適得其反,教她們在心中惱了陸家,對父親哥哥他們反倒沒有半分好處?!?/br> 許觀音點了點頭,“正是。你現下只要好好穩住宮里對你的幾分愛重,安安穩穩在家養著身子就行了。我便是剖開心府說句實話,雖則嫁了你哥哥,可我也不貪你去為你哥哥求什么好處。這些年你過得不好,他也沒見能幫你幾分,我就更妹——” 她話中說起這幾年對漪嫻的虧欠,漪嫻正想讓她不要自責,可是就有管事的婆子過來回話了。 許觀音一面說著一面向外走去,漪嫻隱約聽到那婆子說: “世子老爺要吃燕窩,嫌棄這陣子送去的不好了,里頭盡沾著浮毛呢,說是下品,不吃。讓夫人從庫房支銀子,再買好的來?!?/br> 許觀音狠狠啐了一口:“讓他滾!有的吃就不錯了,還挑挑揀揀。告訴他,再嫌棄不好了,索性不吃了!——或是他嫌棄我這個兒媳婦苛待了公爹,只管讓他去我們許家大門口告我的狀、說我不好,問我娘家要燕窩來吃!也往官府里告我不孝!” 婆子縮了縮頭,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漪嫻在屋里嘆了口氣?!皇切奶圩约旱母赣H,而是心疼許觀音。 可想而知嫁人之后的柴米油鹽,將年少時溫文爾雅、含羞帶怯的表姐逼成了如今這副世人口中的“潑婦”模樣。所謂“十年看婆十年看媳”的,對公爹來說也是一樣的。 若不是陸世子這個公公曾經待許觀音不好,縱容崔氏屢屢苛待許觀音,如今許觀音怎么可能這般潑辣蠻橫地對他? 許觀音越潑辣,漪嫻就越心疼她曾經受過的委屈。 邱姑端上一盞燕窩給她,打斷了漪嫻的思緒。 這是當家主母許觀音特意叮囑的,每日好吃好喝供著漪嫻予取予求,不計花銷,只求能養好她的身子。 漪嫻揭開小燉盅的白瓷蓋子,里頭赫然是一盞上品燕窩,價格不菲。 陸家并不是吃不起。但是誰讓管事的主母不高興,她就讓誰吃不得。 …… 除此之外,還有好些府邸大家的女眷太太們時而遞了帖子來見漪嫻。 概因新君即位,即便他是順位承襲皇位,朝中一派安穩,沒有發生過什么大規模人心動蕩的流血事件,可是每一位君主的喜好都是不同的。 或許在文壽帝眼中頗為信任得臉的世家,在元武帝眼中就沒什么區別了。 他們便失去了往日宮中的寵信。 更有一些是因為曾經有意無意在文壽時期得罪過當今皇帝,現下怕他秋后算賬的。 官場里男人造下的孽,現在又要求他們的女眷四處求人辦事。 這些夫人們見了漪嫻,也不過是為了幾句話?;蚴窍蛩蚵爩m中太后皇后近來的喜好和憎惡,或是請她有意無意為他們說上幾句好話,探探宮里的口風,或是備上了珍貴的禮物,求用她的手遞進宮里給太后皇后知道。 見了幾個人之后,漪嫻也就乏了。統統稱無能為力謝絕了,然后就不再見客。 更有好些離譜的,甚至還琢磨起了再給她找個男人。 “……他是我娘家的堂弟,這人雖比你略大些,已有了三十了,前頭呢……的確是死了個正妻。不過后宅極為干凈,只有一個通房的丫鬟,還有兩個庶子,也不頂事。你若兩年三年養好了身子嫁過去,再等你生下嫡子,這個家不還是你說了算么……” 她也同樣一概婉拒,只說沒這個心思了。 荒謬。 …… 也正是在這一日下午稍遲些的時候,皇帝發了條詔令下去。 恩準現任的禁衛軍虎賁軍統帥趙老將軍告老還鄉,并且在重陽過后的九月十二日親自在城門外驛站送送他,讓他回老家養老、安享晚年。 他將原來的靈璧守將徐世守調了過來。 徐世守從皇帝這里領了圣旨,出宮之前先探望和拜別了一下自己的舅母嘉慎夫人。 華夫人很是高興,高興到熱淚止不住地流下。 她殷殷叮囑徐世守一定要恪盡職守、不負圣恩眷顧云云的場面話。 徐侯也一一應下。 末了,她便圖窮匕見了。 一邊說太后和皇后娘娘有多欣賞他、器重他,經常和皇帝面前夸贊他等等,又道, “你大約也聽說了吧,那日陛下在奉極殿先立遺詔、以備或有不測之事。陛下是極信任太后和皇后娘娘的,倘或……則國政萬事托于太后和皇后娘娘。 而且陛下也將十萬虎賁軍虎符交由皇后娘娘調動掌管。所以除了要效忠于陛下和大魏,你也一樣要效忠于太后和皇后,若遇非常之時,一定要全權聽命于皇后娘娘。這也是陛下的意思?!?/br> 徐侯稱是?!氨刂矣诨⒎突屎?,保太后和皇后萬全?!?/br> 華夫人這才笑了。 她請外甥坐下用茶。 而面前的茶桌上已擺著一杯看上去沒有動過痕跡的茶盞。 華夫人命宮女去換:“是我疏忽了。你忙了這一天,恐怕早就口干舌燥了,我竟只想著替你高興,沒想著讓人上茶。 ——這是適才皇后娘娘和陸家姑娘來我這坐了會、看了陣我這兒養的桂花?;屎竽锬锩?,千嬌萬貴都不為過的,她身邊跟著的宮人女使自備齊了茶水,輕易不碰旁人的飲食。這杯是倒給陸家姑娘用的,她也只抿了一口。 我再讓人去給你換新的來?!?/br> 徐世守敏銳地在空氣中捕捉到了一股淡雅的香氣。 讓他整個人都頓住了,連呼吸都變得小心翼翼,唯恐自己的衣袖多動了一下,她殘留下的那點香氣就會被風吹散。 愛一個人到了極致的時候,做什么都是惶恐不安的,就是心甘情愿將自己低到了塵埃中去,猶覺不夠。 宮人伶俐地將桌上的茶盞端下,換了一杯新的上來。 而徐世守的目光就情不自禁地追隨著這盞被陸漪嫻抿了一口的茶盞,直到被宮人端走不見。 華夫人將他情不自禁的小動作看在眼中,嘴角浮現起一抹算計的微笑。 她像是家常閑話般閑散地開了口: “對了,仲澄,你的年歲也不小了。難道還不考慮娶妻成家之事嗎?可有看中了誰家的姑娘,你舅母好歹還有些臉面,若是你想……舅母也可幫你在太后、皇后面前說上幾句好話,若是說合好了,讓她們給你降旨賜婚呢,可好?” 徐世守神情恍惚地收回了自己的抽離的思緒,搖了搖頭:“舅母……這些時日以來陛下政務繁忙,加之忙于裁汰各軍中老弱、選拔精銳之事,處處都走不脫人。仲澄在這關口,受命于上,實在是不敢忙于自己私事而耽擱于公事。所以舅母的好意,實是……” 華夫人心中冷笑,面上卻是不顯山不露水地答應了一聲。 “忙——忙也好。他們貴胄簪纓世家的男兒郎,靠著祖上的蔭庇,自然是可以不慌不忙地先成家再立業。不過你是白手起家的人,先立業再成家,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唉,你是男兒,忙得空不出手去處理終身大事倒也情有可原??汕煞讲盼遗c你說了,皇后娘娘和陸家姑娘來我這兒小坐了陣。我同皇后一道問起陸姑娘今后的打算,可想再挑個好人家嫁了——你知道那個陸姑娘罷?前些日子同太原的宗室晏載安和離了的那位姑娘?!?/br> 徐世守見華夫人說起漪嫻的事情,頓時所有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去,全神貫注地聽著華夫人說話。 “是,我知道她?!?/br> 何止是知道。 華夫人接著說,“太后私下也問起她可要再嫁之事。畢竟她是清清白白公主家的長房大孫女,縱使和離了一次,也是矜貴人兒,若是趁著年輕,想再尋個好人,也不難,是吧?” “是啊?!?/br> “太后心疼她,想在陶家宗族里尋個儒雅和和氣氣的青年男兒配她,只是她外祖楊公呢,又有意讓自家的孫子娶了這個外孫女兒回來。如今就是看她自己的意思如何挑了。若是挑了陶氏子呢,便和宮里的太后皇后又親近一層,日后恩眷少不了她的。若是嫁回自己外祖家,就是更松快些,那是半點委屈都受不了,她家外祖父母、舅父舅母的疼她如親女兒一般?!?/br> 華夫人掰著手指算起來,“換了旁人只怕不挑花了眼的,可這位陸姑娘卻說——” 她故意在此時戛然而止,不好意思地對外甥笑了笑,“哎喲瞧我,盡跟你扯這些沒用的瑣事。你平日只管軍務,哪里愛聽這些。好了,時辰也不早了,舅母也不留你多坐,你便出宮去吧?!?/br> 陸姑娘說了什么? 徐世守心癢癢的,可是他發覺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開口去問。 只得僵硬地告別了華夫人出宮。 他這一晚徹夜難安。 漪嫻她究竟說了什么? 他知道她有多矜貴,即便是和離過一次,也依然不影響她是他窮極一生都觸碰不到的存在,有的是人踩在他的頭上想要去向她示好、求娶她。 他尚且不知她的近況,可是旁人早就先發制人地跑到她面前去提及求娶之事了。 為什么他總是慢人一步?永遠追不上別人的動作? 那年皇都飄雪時節,他跟隨在還是文壽皇帝五殿下的當今皇帝身邊。 圣懿帝姬向自己的哥哥嫂嫂們央求著要偷偷出宮再見陸漪嫻一面。 鎮西王、王妃和當今陛下三人合起伙來幫帝姬打掩護。 那日帝姬出宮,他便是陛下派來帝姬身邊的隨行親衛之一,負責守衛帝姬安全。 在會仙樓那日,其實他也看見了漪嫻。 不過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他的存在。他只是一個親衛而已。也不單單是漪嫻對他毫無印象,其實他早就見過先帝、見過太后、見過璟宗王爺、王妃和圣懿帝姬??墒钦l都不認識那個時候的他。 他那時便發過誓,再不要有今時今日的境地。 ——在心愛的女人面前,連跟她說一句的資格都沒有的境地。 可是兜兜轉轉數年,好像這一切還是毫無變化。 他窮極一生,又是為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