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龍夜渡手取川(下)
前情提要: 織田將帥不合,秀吉負氣離去,謙信卻悄悄殺至,究竟織田與上杉之戰,誰能獲勝呢? 本文開始: 話說柴田勝家夜渡手取川,打算趁謙信攻城之際,突施偷襲,誰曉得探馬來報,說上杉軍早已發動強襲,奪下松任城了。柴田大驚:「不妙,戰機已失,速速撤退!」 正待回頭,夜空卻劈下閃電,豪雨淅瀝落下,當大軍趕回手取川時,平靜的河水早已在暴雨肆虐下,漫成滔滔洪流。眾將望著眼前的驚濤駭浪,目瞪口呆:「這就是剛才來的手取川嗎?怎會變成這樣?」 只見夜空雷光不止,風雨呼號,煞是驚人。正不知如何是好,背后喊聲大作,原來謙信探悉敵軍動向,馬不停蹄追殺過來了。 謙信望著風雨,仰天大笑:「這場豪雨來得正是時候,織田鐵砲要盡成廢鐵了!」拔劍一指,喝令出擊。齋藤朝信、上杉景勝、長尾景虎、本莊繁長、新發田重家、鬼小島彌太郎等十多支隊伍,吶喊齊出,猶如神龍入海,在大雨中翻來搗去,打得織田軍落花流水。 柴田勝家見戰況不妙,這才想起秀吉:「猴子呢?」瀧川一益說:「那傢伙早就逃之夭夭了!」 「可惡!」 織田軍被切做數段,分割包圍。柴田勝家、佐佐成政、前田利家、不破光治、瀧川一益、安藤守就、原長賴各自分散,眼見大軍將滅,柴田揚聲呼喊:「眾位將士,你們想讓我蒙羞嗎?別辱沒了織田之名!」諸將盡力死戰,救出柴田,渡河而退。才到半途,上杉謙信衝破雨幕追來,織田軍不是被殺,就是捲落水中,滅頂而亡。五萬織田軍,幾乎要灰飛煙滅,柴田懊惱不已:「我太大意,沒臉見主公了!」 只見謙信腳跨白馬,踏水如飛,利槍橫掃,衝散敗兵,織田軍盡皆膽寒。河田長親、本莊繁長、新發田長敦三隊圍住前田利家廝打,激戰之際,忽見一名英偉男子,身穿花綠服飾,跨乘松風寶馬,躍入激流中,高聲大喊:「叔父,我也來!」掃開亂軍,救出前田利家,原來是前田慶次來了:「叔父隨柴田大人先走,我來斷后!」 慶次勇力驚人,本莊繁長、河田長親、新發田長敦合力圍攻,皆無法取勝。直江兼續在旁見了,喊道:「閣下既然有此本事,為何不為正義而戰,卻甘愿做魔王信長的爪牙?」慶次笑說:「你說的對,我不是信長手下,只是來解救叔父罷了!」 河田長親趁他說話之際,一槍刺去,反被架開,一拳打暈。柴田勝家見上杉軍追殺甚急,顧不得波浪滔天,脫去厚重盔甲,跳水逃命。利家也突圍而走,慶次見二人脫險,不再戀戰,這才衝開重圍,揚長而去。 歷經一夜激戰,雨勢這才停歇,謙信見烏云散去,月光重現,柳條輕拂水岸,美如詩畫,吟道:「涼月如眉掛柳灣,加賀春色畫中看,手取九月梨花雨,好使魚龍來上灘?!?/br> 直江續兼笑說:「才剛打完仗,尚未下馬,主公就有興緻吟詩了?!怪t信微微一笑:「與武田相比,織田不過是些烏合之眾,看來上洛之行,將是輕松愜意?!?/br> 信長得知前線敗北,也機警撤退。京都孩童還將他的窘態編成短歌,調侃一番:「謙信怒吼手取川,信長如鼠大逃竄!」謙信聞之,呵呵大笑:「不管我進軍速度再快,都追不上抱頭逃竄的信長哪!」眾將開懷同樂,擺宴慶功。 謙信勢如破竹,連奪能登、加賀兩國。面對這空前強敵,信長又將如何應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