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與盛世
1 他是允朝的八皇子,人人說他妖顏惑主,卻不知他本來面目。 他也想要自由,想要像meimei放的紙鳶一樣飛向那蔚藍的天空,想要想兄長的駿馬一樣踏上那浩瀚的草原,想要像父王的信鴿一樣停駐那美麗的夜宴。 允朝的男人見到八皇子無不沉淪于他的美,那張美艷絕倫的面孔像是什么魅惑人的精怪,玻璃質的灰藍色的眼睛煥發出萬般生機,腐朽的木頭枝頭能開出糜爛之花,干涸的泉眼也能生出涓涓細流。 那一眼眼波流離,水波蕩漾,看向哪個人那人就能瞬間酥軟了身子,第二天若是朝堂上哪位告病不來,那極大可能是遇到八皇子被吸走了魂,到現在還沒有緩過勁呢。 所以有傳言說明明允朝就如強弩之末,卻憑著八皇子這個在朝臣之間游走周旋的交際花穩定了統治。只要八皇子一出面,別說金銀財寶的藏處,就是偷偷蓄養的兵馬都能全部供出來。 不止如此,皇子加冠之禮即日,王公貴族之間流傳著皇帝在拍賣八皇子的初夜權這件事。誰能得到這個美人便能在床榻之間流連忘返,出門赴宴交談時在同僚面前也面上有光。畢竟這是丞相和將軍都競相爭搶的尤物,皇帝卻偏偏禁止了他們的競爭權,沒了兩個最強的競爭力,那豈不是就有可乘之機,說不定就輪到了哪個。 2 允朝原先不是這般烏煙瘴氣的樣子,那時雖然國家并不是多么國富民強,但百姓好歹都能過上安穩的日子,并且也能夠保障自己的衣食住行,雖比不得現在。 那時候—— 朝堂上群臣爭論不休,由于社會安穩沒有戰亂,社會風尚就是重文輕武。再加上以丞相為首的一行文人從來就看不慣只會舞刀弄槍的武將,不僅稱他們為莽夫,還時常夾槍帶棒的指責他們,武將的地位變的尷尬起來。 將軍也不是省油的燈,自己也是文轉武過來的,便領著自己那群手下懟過去,美名其曰禮尚往來,還在禮尚往來過程中不斷督促武將們學文論道,武將們個個都可以和文官們大戰三百回合。 經此一遭,武官的地位不降反升了。文官也不甘示弱,丞相鼓吹全民健身,時常能夠看到有官員步行上朝。 這邊筆墨紙硯賣的脫銷,外邊的貨物還沒過來就又來了大批訂單;那邊各種武師挑的花眼,草靶武器訂單不停,校場上時有官員借鑒學習。欣喜若狂的不僅是看到商機的商人,還有有著好手藝的工匠。 能文能武的人才如涌泉而出,這是不管哪一代君主都愿意看到的場面。文武昌盛,國富民強,于是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可隨之而來的,一切秩序卻也隨之轟然崩塌,人們失去本心,人間淪為地獄。 3 這是允朝的第八代皇帝,到如今也算安穩了很長時間。 盛世的來臨并不讓人意外,但同時的,有盛就有衰,盛極必衰,到時候真是應了那句“站得越高,跌得越慘”,這一任的皇帝不算是個明君,頂頂了只能夠稱得上一句平庸。還好是個盛世,若是個萬馬嘶鳴旌旗搖擺的時代,這樣“平庸”的皇帝怕是分分鐘就落了個曝尸荒野,幾代江山就這樣拱手讓人。 園子里的花還含著露水,卻也已經能夠想到蝴蝶棲息在花枝上,百花競相開放的場面,正值好年華的花兒只長出個花骨朵,含苞待放的模樣就像嬌媚的姑娘。淋過一場春雨的樹木們真是青翠欲滴,再加上嬌媚的花骨朵,惹得游園的妃子們為它們駐足。有人看到這樣美麗的景色,陷入了沉思,卻還沒待一會兒,聽到同伴的呼喚聲連忙追了上去。 開春了,八皇子的加冠禮也快到了。八皇子的生辰是在晚春,允朝里覬覦皇子的人可是不少,所以這次就打算生辰提前辦,也就是說現在離加冠禮已經只剩下一月余。 權貴們之間的流言完全不切實際,先說皇家怎么可能做出這種讓自家顏面盡失的事情,就是再昏庸再無能的皇帝也不可能做出這種損害自身利益的事情,其二就是有朝上那兩匹惡狼盯著,這般好看的美人皇子不能和親也能夠做個吉祥物,是絕對不可能讓他人坐擁漁翁之利。 皇帝雖然資質平庸得很,但是也好歹能通過將軍和丞相的輔佐做好這個皇帝,對于這個格外養眼的孩子也是疼愛非常的,也有疼愛的資本,畢竟這十幾年的皇帝可不是白做的?;实鄣奈蛔硬皇前鬃龅?,雖然納的妃子并不多,但是個個都是國色天香,自身也是十足的豐神俊朗,不然也不可能有那么多貌美女子自愿禁錮于這深院高墻之中,單是看看八皇子的樣貌就能看出,若有一方基因不好也不能生出這般好看的孩子。 皇子們都長得好看的很,前朝有好看的男子被瓜果投擲的不敢出門的逸事,如今民風比前朝開放許多,敢于光明正大的表達喜愛之情,雖然礙于皇家的威嚴不敢放肆,但每次有皇子出門都被圍的水泄不通,后來是專門建了護衛隊擋著人群,皇子們出門也都做馬車,一簾帷幕遮住什么也看不到,這才慢慢恢復正常。 皇子們不僅相貌漂亮,還一個比一個優秀,全面均衡發展幾乎沒有短處,可就像是比賽似的,若有一個人突出了,那其他人就會追上去,直到大家看上去都差不多了才停歇。這樣大臣們和百姓們是高興了,所有皇子都是如此的優秀,可是皇帝不高興了,因為大家都差不多,不知道哪個更好,就不知道哪個更適合做太子,皇帝愁的頭發都快禿了,可是大臣們還是一個勁的勸說皇帝立太子。 這樣日積月累下來,皇帝積攢的怨氣終于爆發了,在一個大臣又一次提出立太子時,皇帝讓大臣們自己推薦心目中的太子,各個大臣堅持己見,在朝堂上爭論不休,只有少數腦袋清醒的思索片刻就站在一旁吃瓜,丞相和將軍看的正歡,就差一人一搓瓜子嗑起來了。人們爭論了半天也沒爭論個結果,正是晌午,不知誰的肚子尷尬的叫了一聲,皇帝叫人給大臣們準備的膳食也就順勢傳了上來。 爭論個半天也沒有結果,卻也明白這本就是個沒有結果的事,大臣們自知就算爭論也沒有用,畢竟皇子們都太優秀了,真是沒有想到皇子們太優秀有一天也會讓人困擾。于是從那天起,再也沒有大臣提過立太子的事,皇帝的耳根子著實是安靜了下來,真是皆大歡喜,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