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出兵
出兵之事大致定了下來。 散朝之后,楚珉回到乾清殿,草擬了任命詔書,心緒起伏。 楚琰少年心性,想要上戰場建功立業,不難理解。只是……他突然站出來,去意決絕,又是怎么回事? 過了有兩刻鐘,有人通傳,定王求見。 “準?!?/br> 楚琰進殿之后,行了禮,跪在地上沒有起來。這一個月,他往宮里跑的次數明顯減少,面上沒有表現出什么,但楚珉怎么會察覺不到。只是他不愿意多想,現下看他跪在地上不起來,才覺察出了問題。 往日他們相見,日頭都落下了,看不清晰。此時仔細打量,才看出他面上的憔悴。 “臣弟是來請罪的?!背_口道。 “你何罪之有,朕怎么不知道?” “臣在殿前擅自請戰,未與皇兄商量?!?/br> “你想去我難道還會不讓你去嗎?祝深當了主帥,你留在北營暫代,以后記上功勞,不也一樣?!?/br> 許是有些心虛愧疚,楚琰少了平時那份銳氣,沉默半晌,道:“臣弟還想留在西北?!?/br> 楚珉被他這話打得猝不及防,幾乎懷疑自己聽錯了。 “留在西北?朕怎么不知道你想得這么遠?你想過我嗎?” 同床共枕,自己卻不知曉他究竟在想什么。 風從縫隙間灌進殿中,絲絲縷縷,涼得入骨。這個冬天,屬實太冷了些。 “此番西北防務漏洞顯現,此戰勝了,也只是解決表面問題,臣弟希望為皇兄分憂?!?/br> 他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也確實是這么回事。若換作從前,楚珉定會同意,甚至會主動給他這個機會。如今他們的關系,說不清也斷不了,孩子都有了,楚琰卻說要留在西北。 “你要去便去,打完仗就回來。寡人難道還找不出一個能治好西北的人嗎?”楚珉心里泛著說不出的酸楚,勉強壓抑住情緒,面上堪堪保持住了一副冷靜無波的樣子。 “我……留在京城,也做不了多少事。再靠著皇兄加官進爵,說不過去了?!?/br> 楚珉見他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有些惱,也有些委屈,自己護著他,他還不領情。 “你就這么想去?我呢,還有——”殿中有其他人,楚珉生生把沒說完的話咽了回去,胃里一陣絞緊。他想問,孩子呢?這么一走了之,就為了不站在自己身后? 半晌,才聽見跪著的人開口:“是?!?/br> 楚珉冷笑一聲,說出來的話也是一般的決絕:“定王想去便去,寡人攔著有什么意思?!?/br> “多謝皇兄成全?!?/br> 良久,皆是沉默。楚琰依舊跪著。案牘前,楚珉似是收拾好了心緒,批復著呈上來的奏折。 當日,詔書下到北營,楚琰被封為祝深身邊的都督。王軍啟程。 十六日,王軍抵達烏也城。 十八日,匈奴夜攻烏也城,不敵,撤。 二十四日,王軍火襲匈奴營帳。 是日,定王率分支部隊攻打匈奴營帳。匈奴王調動雁北軍隊抵抗。雙方膠著在打馬草原。 夜,祝深帶主力攻打昭平城,城中匈奴不敵,雁北城易幟。 而后王軍馳援打馬草原,將匈奴一舉擊退。 等捷報傳回京城,已是除夕。新帝大悅,封祝深為外姓侯,其余有功人等,厚賞。 都說新帝寵愛定王,此番卻沒有另外封賞,一筆帶過,大概是要敲打定王。 一紙詔書下到昭平,讓定王留守昭平城,監督整頓昭平、烏也的軍備,交接匈奴的賠償。其余一概未提。 定王就這樣,留在了昭平,一待就是三年。沒有人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只道是帝王無情。 西北兩城的守備軍被重新安排,都護府也換了批血,西北的商路慢慢繁榮起來。 兩城的百姓幾乎無人不知京里來的定王,白衣鐵甲的將軍,高大俊朗,只是不怎么笑,看起來冷冷的,將昭平和烏也打理得比之前的地方官都要好。 此處民風開放,有媒人上門說親,被護衛攔了幾次,也不死心,有一回剛好碰上楚琰回府,才聽他回了一句:“本王已定終身,不必再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