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阿信,你要信我。
那頓飯吃得我那叫一個痛苦。首先是我手還疼著,而且銬也沒去,左手右手一起懸著,扒個飯跟耍雜技似的。然后就是……一邊耍雜技一邊還得和太子聊天。 太子夸我說,我最后就剩我一個在那打了 還能打得那么猛,打得那么兇,真是好厲害。 我說,俺們當兵的都這樣,您過獎了。 太子夸我說,我主動留下來給魏棄之斷后,舍自己的生機而留生機給魏棄之,真是好忠心。 我說,倒也不是為了魏將軍一個人,是為了俺們全軍將士。 太子夸我說……他夸得特別文縐縐,我愣是沒聽懂他在說什么,他見我愣神,于是補充了一句,說我像荊軻一樣義勇雙全。 “哦,”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說,“在下認識的人少——荊軻是誰,哪個營的?” 后來我也拿這個問題問了魏棄之,向來心思深沉,喜怒不形于色的魏將軍聽了我的話,一副恨鐵不成鋼地樣子捶了我的肩。他說我真夠丟他的人,說他平時叫我多讀書我不聽居然連荊軻都不知道——什么哪個營的,那是個古人,有名的刺客,為一個賢名遠播的太子去刺殺一個暴君。 太子倒是很有涵養,當時沒笑我,也沒給我講講荊軻是誰,吃了幾口菜,對我突然直言說:“段承宗放蕩,魏子稷乖戾,而我看到您眼神澄明,行止端正,說話間自由一股浩然正氣。這樣的您在那樣的人手下賣命,不會覺得與自己的天性相違背嗎?您的忠義和勇武不過是讓他們得以更方便地行施他們詭詐的陰謀。像您此次這番舍生忘死之舉,最好的結果不過是讓jian佞小人繼續他們狂妄的氣焰,在圣上面前搬弄是非,指黑為白,蒙蔽陛下,謀害與他們作對的那些正直而且忠心的良臣志士。您眼見這樣的事一再發生,不會痛苦嗎?” * 我第一次發現魏棄之不是我以為的那種君子,是因為一個人的死。那是從中京來的一位前伯爵府的世子——他家老子被皇帝降罪奪了爵位,皇帝為表仁慈,只抄家沒抄斬。他來從軍,希望能靠立功讓他家東山再起。他特意來投奔魏棄之,因為魏棄之好像算起來算是他姨的弟弟同時也是他表姐的丈夫的堂兄也是他堂姑的丈夫的族弟也是他舅公的外甥還是他早死的哥哥當初開蒙讀書的同窗同學。 魏棄之和他回憶了一番他哥哥。幾個月后,魏棄之拿他當誘敵的誘餌。他帶著一隊百十號人,全送了。 戰場是死生之地,命整天懸在腰帶上,死,我見多了。 但我還沒見過這樣輕易地給敵人送自己人的人頭。 我去找魏棄之。他告訴我,這是某個大人的意思,他為自保就不能逆了對方的意思。他說中京都里端王與太子斗得昏天黑地。他問我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那兩個人里有一個會是未來的皇帝,我們這樣的小人物,得罪誰都得罪不起,不讓那百十號人送命,將來有人記恨起這事,輕則讓他魏棄之一個死,重則讓他全系將士都死。他不想為了一時的一腔義勇而葬送全營。 他說:阿信,你要信我。 * 魏棄之,耍陰的玩jian的,我知道他和忠良扯不上關系。端王,大伙給他的評價是驕橫放蕩,長得有多好私底下就有多爛。 “為他們賣命,是痛苦,”我說,“為您賣命,難道就不痛苦了嗎?天底下哪一個做兒子的會像殿下您這樣,私底下偷偷招兵買馬,在豐收的時節起兵造反,攻打自己的父親?” 我聽見唰唰的拔劍聲。 人家都說太子,儒雅敦厚,胸襟寬廣,禮賢下士。我覺得都是被他手下襯托的。他身邊的狗腿都太不儒雅敦厚,特別小肚雞腸,我就說了個大實話也要對我吹胡子瞪眼。而太子——微微一笑,按下左右,示意一下他不生氣,寬恕我的冒犯,他就看起來特別好了。 “父皇受jian人蒙蔽,信了他們的讒言,欲對我不慈,我為人子,本當以孝奉親,卻亦人臣,遂只能舍孝取忠,起干戈之事。孤之所求非為登大位,而是——除佞幸,清君側?!?/br> 我當時真想和他說:端王和他的黨羽年年都在你爹面前埋汰你,不是一天兩天了,不是一句話兩句話,你今天才知道要清君側了? 但這話就真不能說了。我只能默默地放下筷子,用眼神表示我覺得你說的都是屁話。 太子也放了筷子。 “如今形勢,您想必也清楚。端王無能無德,衛王總角小兒。孤是皇后嫡子,掌印五年,監國三年,平反冤罪之臣,庇護忠良之士。這仗打了這么些時日,端王勝少而孤勝多。許多人已經悄悄做出了他們的選擇?!?/br> 我懂,暗示我他贏定了,叫我不要給臉不要臉,得罪日后新皇帝。 太子一拱手,繼續說:“我見到您,知道您是個勇武忠義之人,是我的同道,愿放下前嫌,邀請您入我麾下?!?/br> * 其實,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 魏棄之人品不好,可他聰明。要是太子像他自己吹得那么牛逼,那么穩,魏棄之干嘛不去投太子,而要去投端王??? 所以太子肯定贏不了。 * “殿下知道為人士卒,最重要的是什么嗎?”我說,“將軍命令了什么,就去做什么,哪怕前面是刀山火海。生死之間,不容半分猶豫懷疑,猶豫懷疑了就會敗,就會死。我尊魏子稷是我的長官,我把命給了他,既然已經給了,就不會再臨陣退逃,猶豫懷疑?!?/br> 說真的啊,我真不是個忠誠的人,雖然人人都覺得我是。 我不背叛魏棄之,不僅僅只因為他一直對我很好,沒虧過我,更是因為,再怎么說,他比那些酒囊飯袋,花拳繡腿的人強。我看著他一次次帶我們贏,一次次活下來,帶更多人活下來。 當然,我那時候更愿意形容為……我信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