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愛人
清晨六點的鬧鐘響了。 我從臥室里出來,拿著毛毯,徑直走向陽臺。此時天色微亮,云層被初升的火球染成奇異的、很難形容那是怎么樣的一種顏色,陰影和明亮交織,仿佛混亂到打破真實的幻象。我的愛人余元正靠在躺椅上,一盞小小的燈和屋外的光線照出他扭曲到細長的影子,他靜靜地看著天空,然后把視線放到腳邊,這是他蘇醒后最頻繁做的一件事情。 “不冷嗎?” 當我把毛毯搭在他腿上,余元轉過頭,以稍稍溫暖了些的目光注視我,與剛才相比,我感覺他變回了我熟悉的那個年輕人。我不知道如何描述,總之,在那場意外發生后,我覺得他像是經歷了長時間旅行、從未知的地方填充了閱歷一般,整個人都不同了。但他依然愛著我,這一點毋庸置疑,我能清楚感知到他的靈魂還散發著令我無比安心的氣息。因此我慢慢習慣他一大早爬起來的舉動,習慣給他煮據說能治療失眠的湯,習慣他對夢中所見閉口不言的頑固。 日光開始熱烈起來,連接著雙腳的黑影也隨之輪廓清晰,我像以前那樣鉆進他懷抱,于是兩道影子也糾纏在一起。余元垂下眼,雙手摟住我的腰,對我說:“今天似乎是大晴天,沒有雨,天空很漂亮?!?/br> 我用手輕輕拍了拍他的身子,現在他渾身透露出孤獨的情緒,好像獨自坐在黑暗中迎接早晨讓他陷入了不知所措中,有什么東西瓦解著他心里的防線,滲透到他的血rou、他的骨髓。我說不出為什么,但是我清楚意識到從那時醒來以后,余元就對他昏迷的日子有著深深的顧慮,不愿回憶,也不肯訴說。藏在他腦海里的東西,或許不是我應當去觸及的,但我渴望了解清楚,所以我吻了吻他的嘴唇,和先前那樣給他鼓勵和希冀的眼神。 過了一會,他好像好起來了,除了比過去憂郁的眼睛。他用臉頰蹭了蹭我的,然后看著地上,再看回我的臉,好像這是久違的值得懷念的東西。我有些茫然,緊接著,才留意到他開口了:“……我見過很多個早晨,天空好像打翻的油彩,顏料滲透、扭曲、融化……我發現那些就像彩虹,不,不對,比彩虹更絢爛,光芒從遠處的天空一直迸裂。地面卻是黑色的,我好像站在鏡子上,底下都是我的影子。我通過了一扇門到達那里,瑰麗的世界?!?/br> 盡管余元前言不搭后語,但我仍然聽出他話中幾乎微不可察的悵然,難道他留戀著這些夢境?對,我以為他遭遇車禍的那個夜晚,大腦經受撞擊,繼而產生了無法檢測的后遺癥,就是他在昏迷時所做的幻夢。我想不通,便吞下了疑惑的詢問,繼續聽他講述。 然而,他忽然換了話頭:“你還記得嗎?我去療養院探望曾祖母,她年紀很大了,差不多是家族最長壽的人??蓵r間奪走了她的清醒,大多數時候,曾祖母沉浸在想象里,她覺得自己是遙遠國度的子民……起初我和醫生一樣,覺得她只是得病糊涂了,快要走向生命的終結。所以我才時不時上門,和她聊天,但很快我意識到這一切都不對,或者不是她瘋了,是我們?!?/br> 在余元講述的過程中,我的腦海里不由自主浮現出一個老人的身影,瘦削、單薄、有著哀愁的黑色氣質。因為家族里其他成員對同性戀的厭惡和反對,我幾乎不和余元的家人往來,僅有一次去療養院的經歷,也是他為了讓我安心強行安排的。我知道他的曾祖母是個美人,畢業于圣雅女子大學,之后在母校任教,退休后還曾四處游歷,言談舉止都非常優雅。哪怕年邁了腦子不清楚,也依然保持著風度,努力在護士的攙扶下挺直腰背,向我們打招呼。 童年時,余元和這位曾祖母非常親近,從她口中聽說了各種中西方的故事,當中不乏奇幻瑰麗的傳說,我認為這對于他選擇成為一名編劇有很大的影響。正因為關系密切,當曾祖母被送進療養院,余元是少數真心且騰出時間想要陪伴她的人。最初,曾祖母狀況尚好,還能和親人有來有往地談話,之后就慢慢忘記了很多事情,幻想充斥她的大腦,令她沉浸在只屬于自己的另一個世界里。偶爾她以為自己還是十八的少女,和丈夫在散落梧桐葉的街道一見鐘情,偶爾她扮演自創的角色,要陪護們配合…… “太陽緩落入湖水, 陰暗在人們心中滋長, 正如黑影在水面上伸長。 我在房中沉思,迎接的門在腳下敞開, ‘歡迎你,漂流的旅人’, 我聽見呼喚?!?/br> 余元重復著她喋喋不休的話,這像是電影或者歌劇的臺詞,而曾祖母的確把自己看作走失了的遠方王國的人,她經常身著簡樸雅致的長裙,周圍簇擁著體貼的陪護,正微妙維持她的想象。他告訴我,這畫面實在滑稽,可曾祖母對她的身份和那個虛無縹緲的國度堅信不疑,并且固執地認為拋棄她不知所蹤的丈夫就在對面。一旦進入的門扉開啟,她就能和對方相見,從此永遠地生活在安樂之中。類似的話聽得多了,余元不知怎么開始感到脊背發麻,因為曾祖母從前痛恨丈夫的突然離開,絕不會提起對方,所以這個男人在家族歷史里只是個符號。但現在,她用孩童般純真的神情哼唱,仿佛不是一個得了病的老人,而是親眼目睹了奇異國度的經歷者,知道愛人還在等候。 我越發覺得自家愛人是昏了頭,竟然把老太太的話當做真實,但我不敢反駁,而是繼續專注地聽。余元的講述沒什么邏輯,一會是曾祖母的病情,一會又是曾祖父的故事:據說對方做過外交官,也時常參與文物保護基金會等的建設,是個風度翩翩的儒雅男子,卻在某一年莫名其妙留下書信,表示自己要“追尋隱匿的真實”,徹底消失在眾人視線里。由于往日曾祖母閉口不談那段往事,也不喜歡旁人用憐憫可惜的目光看她,因此后輩們一知半解,更不敢隨便猜測。 “……那段時間曾祖父過分地癡迷一本劇本,這是他偶然得到的,出自一位匿名劇作家,里面用盡了精致燦爛的詞匯贊美不為人知的王國,情節單一,實在談不上是好劇本??稍娓?,我猜他從中受到了一種奇怪的感染,就像患上妄想癥,把劇本中的故事理所應當視為自己的生活,哪怕那些描寫不合理得可怕?!?/br> 余元一邊說著,一邊從躺椅旁的小幾上拿下來什么,我才發現他真的整理了一份資料。雖然男朋友是編劇,但我的文學細胞很匱乏,只能磕磕絆絆地讀,盡管如此,依然有種古怪的膽戰心驚感。文字營造了曖昧的氛圍,一系列模糊的、仿佛圖畫般的景象在我思緒中翻滾,我應該知道這僅僅不過是想象,可是又覺得這些東西不可能是由幻想構建出來的,反而像某種不可言述、超乎實際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