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
書迷正在閱讀:[穿越重生]師尊視我如天道(完結)、[近代現代]影帝是雙面小嬌夫(完結+番外)、[GL百合]網戀以實物為準(完結)、[穿越重生]穿回來后我成了大佬的心尖寵(完結+番外)、上陣父子兵、逆襲女惡魔洗腦狂jian(MC)、奶炮專用女學生(MC,淡色,翻譯文)、夕美育兒記(MC,淡色,翻譯文)、藍子當廁所(MC,淡色,翻譯文)、壓抑不住沖動的故事(MC,淡色,翻譯文)
三次,說給無量眾生聽。 中有一段記載:“念凈水咒,方生智慧,不忘經書,生聰敏,能覺悟!” 而出家戒律中也有“一缽水中八萬四千蟲”的條律,僧人們每次供奉前,都需要念誦超度這些生靈。 如此正常的佛家咒語,顯然并不是拿來害人用的。 只不過吳庸此時所念的咒術,卻只有下半首,而將整個上半首給突兀的截去了。 望著還在念念叨叨的吳庸,玄翊不禁心生警惕,面上卻朗聲笑道:“你沒事偷人家佛家的咒術做什么,而且還丟三落四的亂改一氣?!?/br> “上半首——郡亭枕上望海潮,白衣大士對我曰。南海聞得妙音住,發愿速種智慧因。南海證得清靜地,須往乘坐般若船……你怎么不念?難不成是害怕佛家的大師們聽見之后,會來找你麻煩?” 他頗為嘲諷的說道。 “哼!黃毛小兒,口氣倒是不小……” 吳庸聽到他的嘲諷,眼中的戾氣越發深重,但是口中的念詞卻沒有停止,反而加速念動,一遍又一遍,越來越快。 而隨著他的念誦,果然,奇異的事情便發生了。 只見不知從何處,突然冒出道道清泉,竟是直沖天上的銅鏡而來。 瞬間,冰涼的泉水全數濺在炙熱的鏡面上,原本被烈火灼燒至赤紅的鏡身,陡然間受到冷水的襲擊,頓時冒出滾滾白氣。 光滑的鏡面上,竟然硬生生裂開了幾條細微的縫隙。 眼看禁錮自己的銅鏡裂開,原本被攝入鏡中的火焰,也隨之從縫隙中悄悄冒出頭來。 玄翊見他想放出烈焰,眉頭一皺,干脆信手一揮,紫金小斧旋轉著呼嘯而出,直擊已經出現破碎跡象的鏡身。 只見本就已經裂開的鏡面,被鋒利的斧刃這么一擊,瞬間便崩裂開來,整只古鏡連同里面被鎖起來的烈火,竟然同時分裂開來,一起消失不見。 只有碎裂之后的殘片,迸濺到他們四周的地面上,爛了一地。 見到此種情形,吳庸頓時撫掌大笑道:“好好好,閣下當真是果斷,居然為了阻止烈焰重出,不惜打碎了整面古鏡?!?/br> 說著,他又不禁嘆息道:“只可惜這么好的一件法器,竟是被你說毀就毀了……” “那現在……”他猛地睜圓了眼睛,臉上帶著一種奇異的獰笑:“不知道閣下接下來要怎么接我這一招!”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原本道道涌出的清泉,竟是突然一變。 一股逼人的寒意忽而襲來,原本噴濺出的清水,竟是被瞬間凍成道道冰柱,尖銳鋒利的頂端,直指玄翊。 眼見冰鋒猛然向自己刺來,玄翊步伐輕靈,瞬間便轉身躲過。 銳利的冰柱繼續窮追不舍。 玄翊剛想再躲,自己的身形卻是突然一滯,只感覺一股寒氣已經趁他不注意的時候悄然攀上,將他硬生生的拽在原地。 他低頭看去,卻發現原來隨著寒潮的侵襲,地面上的水流也已經結冰,竟是瞬間將他踩在地上的足踝給凍住了,拖著他動彈不得。 眼見玄翊閃避不開,而殺人的冰柱已經近在咫尺,吳庸的臉上不由得冒出勝券在握的笑容。 他之前故意大費周折的整這么一出,就是為了破壞玄翊隨身的法器,再盡量拖住他,試圖一舉將其殺死。 只可惜,他臉上皺巴巴的笑容才舒展到一半,就突然僵住了。 只見玄翊對著迎面而來的冰柱,卻也是不再躲避,手中紫金的斧刃閃著寒芒,竟是直接迎著鋒利的冰錐揮砍上去。 “赫赫陽陽,日出東方,遇咒者死,遇咒者亡?!?/br> “吾奉北帝,立斬不祥,一切鬼怪,皆離吾榜?!?/br> “何物敢當,水不能溺,水不能侵,三界之內,惟吾獨強?!?/br> 隨著他口中誦念的,只見斧刃鋒芒所指,皆無可抵擋、所向披靡。 不過是幾道寒芒閃過,這些銳利的鋒刃便將所有冰柱全部碎成殘渣,頓時再次破解了對方所有的咒術。 吳庸目瞪口呆的看著他,一時間簡直說不出話來。 沒事就拿著把斧頭揮來砍去,你到底是道士還是狂戰士? 而玄翊,此時卻是面露遺憾:“你就只有這點那本事?” “我本以為,你能將佛家的改造成這樣,應該還是有些手段的,卻沒想到最終只改成了這種東西?” “不過也難怪,這原屬于佛家的咒術,本就不是拿來害人用的?!彼偨Y道。 接二連三被一個年輕小子隨意評論外加輕視,已經一把年紀的吳庸,頓時被氣得面色青紫一片,卻不得不忍氣吞聲。 最終,他還是沒有忍下這口氣,頓時面色一沉,橫眉倒束的大聲喝道:“你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輕人,別得意太早!” 隨著他的一聲呼和,便將一卷畫冊從自己的法器中取出來。 他從這卷畫冊中扯出一張畫紙,猛地撕下來,只見上面竟是畫了一只青面獠牙的小鬼。 玄翊看過,不禁笑了笑:“這小鬼長得膚色靛青、額生rou角、蒜鼻齙牙、腹大如鼓,但是卻又四肢孱弱,生得怪丑的!” 吳庸 低著頭,對他的的嘲諷充耳不聞,只是惡狠狠地咬著牙,起筆在畫紙上隨意描了兩筆,開口念道: “精靈精靈,不知姓名,授爾五鬼,到吾壇庭,順吾者吉,逆吾者兇,輔吾了道,匡吾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