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 下
書迷正在閱讀:遲見芳菲、當特警穿到黃暴世界成了偶像、無根骨男子武林升職指南、當小美人穿進恐怖游戲[無限]、雌蟲躺平的方式、傲慢貴族少爺每天被奴隸爆jian、夢境連接、賭徒、意亂情迷、寧總的朋友們(NP)
“備戰,備荒,為人民!” 賀蘭山深處隱沒的建筑群,卻無人居住,這是被遺棄的部隊后勤廠,放眼望去,墻上刷滿了充滿時代特色的標語,鮮紅油漆歷經風雨仍然毫不褪色。 3577——它的代號,有人試圖改建養殖場、農家樂……都失敗了,偌大的廠區只余一人留守。 “壓迫的國家、空洞的法律, 苛捐雜稅榨窮苦;富人無務獨逍遙。 窮人的權利只是空話,受夠了護佑下的沉淪。 平等需要新的法律,沒有無義務的權利, 平等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這是最后的斗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 激蕩的旋律回響在他耳邊,那是他的青春歲月,乾元坤澤們坐在白樺林中,討論未來、描繪理想,把熱血獻給國家建設。 佝僂的樹木很難讓他和過去的倥傯聯系起來,干瘦的貓掠過蕭條的街道,沒想到,他也那么老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cui。有道是落葉歸根。那時單位辦社會,一個工廠涵蓋了醫院、學校、澡堂、電影院、商店。時過境遷,市場化浪潮下,工廠辦福利的模式逐漸解體,無法維持,所以工廠倒閉,人去樓空、稍好些地遷回原址,從頭開始。 陽光、空氣、風、樹木、雜草、鳥、昆蟲、四季變遷……人與人、國家、自然、星球聯系無比緊密。 房屋雖多,彼此卻大不相同,閆嘉眼尖,“曈曈,那不是我們的婚房嗎?” 空地上,兩棟五層高的蘇式建筑尤為顯眼,時任廠長的閆嘉有幸分到了一套——房屋左右呈中軸對稱,平面規矩,中間高兩邊低,主樓高聳,回廊寬緩伸展,有明顯的“檐部、墻身、勒腳”三段式結構組成,是當時最時興的風格。 二樓陽臺窗戶上還貼著‘囍’字,閆嘉婚后一周就接到調令,隨后舉家搬遷。馮治、費梟后來也想盡辦法升遷,追了過來,竟再也沒回來過。 寧曈盯著樓上兩眼放光,閆嘉和費梟就會意地兜住愛人脖頸,憑空飛起破窗而入,他們是重睛族,天生就能翱翔。 屋內保留著當年的陳設,紅沙發、紅水壺、紅床鋪,墻上貼著偉人壁紙,床頭放著紅色語錄,書籍反撲,蒙塵四十年。 寧曈摳著勒進皮rou的綁腿帶,回憶冊子的內容,當年他們可是人手一本,倒背如流,“人民群眾有無限創造力。他們可以組織起來向一切可以發揮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門進軍。替自己創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業! 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 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 激情燃燒的歲月,他們背井離鄉,放棄優渥生活,來到西南的貧瘠山坳中,開啟三線建設,誓要沖破帝國主義的封鎖,建立起安全的戰略后方。 好人好馬上三線。寧曈是第一批響應號召的知青,八年時間,他們建立起了完整的軍工生產線,每個角落都凝結著無數人的汗水和智慧。 身體懸空的寧曈,在老式木柜的穿衣鏡上,看到自己的樣子——卡其棉軍裝、解放帽,右臂帶紅袖章,農田鞋,鞋面打了一個補丁。 這身裝扮還是費梟翻箱倒柜找出來的,寧曈愛玩愛跑,鞋子容易磨損,物質匱乏崇尚節儉的年代,費梟穿針引線的本事無疑給寧曈減少了許多煩惱,卻沒想到,寧曈換下不要的衣物,費梟都當寶收著。 戰爭剛剛過去,軍人地位空前,他們這一代人的理想就是做英雄,保衛國家安全,軍裝成了最時髦的服裝,卡其棉挺括耐穿、質地牢,但不經磨,重要場合寧曈才舍得穿,第二批知青就沒有那么好的衣服了,彼時國家經濟困難,衣料換成了普通棉布。 當年沒有偷工減料,衣服只有顏色款式之分,從來不必擔心起球掉色,一件衣服只有穿煩的,沒有穿壞的,不像現在,假冒偽劣的商品充斥市場,大行其道。 婚房外,是五排平房,他們掠過一戶戶青磚瓦房,來到當頭費梟的屋子,“曈曈,進去看看吧?!狈壳暗目盏乇环N上嫩綠的小蔥,屋后傳來公雞打鳴聲,荒蕪里難得的熱鬧。 與鄰舍的一地垃圾灰塵不同,房間里井然有序,茶花牌電視機、燕牌縫紉機、永久牌自行車,耳熟能詳的國貨,一樣就要三百多塊,縱使費梟是車間主任,也頂半年的收入。 寧曈是進步青年,有知識有文化,追他的人能排一個連,費梟不像閆嘉,有紅色背景,也不像馮治,歸國科學家,他有的是野蠻生長的激情和實干出來的全能,他省吃儉用攢下七尺花布,替曈曈做衣服、去山上獵野味、做雪花膏…… 甜蜜的回憶接踵而至,寧曈與閆嘉婚后兩年,費梟追到西北,終于摘下了這朵高嶺之花,得到了,便是一生的疼惜和追隨。 書房里,擺著曈曈的單人照,寧曈扎著麻花辮,與今天的發型不謀而合。曈曈的辮子在掙扎中毛亂了,費梟解開橡皮筋,重新編后,抹上蜂花護發油,他親親人兒顫動的三千鴉羽,發現寶貝的褲子驟然濕了。 馮治隔著衣料,輕輕揉里面的一團隆起,溫熱一陣一陣的,不難想,曈曈遺精了。 平房外的空曠廣場,很難想象當年作為露天電影院是怎樣的沸反盈天,電影播放員——馮治曾經的副業,他就是在這里與愛人結緣。 看電影,是他們共同的愛好,當時國門緊鎖,馮治使勁渾身解數為曈曈搜羅各國佳片,以了解外面的社會制度、風土人情。曈曈不懂外語,馮治就一句句翻譯出來,制成觀影集,他甚至拍過一部以曈曈為主角的紀錄片,紀念知青們的崢嶸歲月。 左邊是一棟辦公樓,一層做職工子女教學用,走廊偏暗,教室里還寫著‘好好學’,貼著拼音表,寧曈在這里帶了一屆又一屆學生,馮治則在二樓辦公,他總能聽到寧老師講課的聲音,聲音不大,需要斂聲屏氣才行,他每天就這樣幸福的一心二用著,到第三節課間,他先去食堂打飯,等聲音停了,他就帶著飯盒找寧老師一起吃。 “a(?。﹐(喔)e(鵝)i(衣)u(烏)ü(迂)b(玻)p(坡)m(摸)f(佛)d(得)t(特)?!睂帟幽畛隽隧嵞?、聲母,他無數次重復過的教學內容,成了深刻的肌rou記憶,即使瀕死,也能流暢朗讀。 廣場出來是菜市場,閆嘉總能搞到多余的rou票給愛人開小灶,有一次寧曈甚至買到了駱駝rou,紫蘇葉包烤駱rou,鮮美極了。 分叉口右邊的供銷社,當年是肥缺,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工作地,不過寧曈從來沒向往過,有閆嘉他們在,人兒向來是吃穿不愁的,饑荒那幾年,也頂多是選擇范圍窄了點。 再遠就是實驗室了,石頭砌的,牢固,房檐窗臺用的磚。 云杉拱衛在道路兩側,架起一弧字——自然生態 綠色健康。盡頭是職工食堂,墻上刷著‘晝夜服務’,寧曈來例假肚子總痛,費梟下了夜班,就在食堂熬碗紅糖雞蛋端過去,自己養的土雞蛋、煮的姜紅糖,別人想吃都沒份兒。 起風了,曈曈掛在食堂門框上,被風吹得輕輕晃動,對面是水泥柱路燈,專門用來吊資本家的。 影子拉得很長,曈曈愜意地享受了下夏天的風,繼續向前。自行車存放處里,一輛車沒有,盡是碎紙屑。旁邊的生產區豎著六塊黑板,對應——拼搏 超越 奉獻,當年寧曈在時,黑板報都由他帶學生完成。挨著的樓是職工之家,餐廳、舞廳、俱樂部一應俱全。 大生產的同時,文娛活動也不落下,寧曈記得禮堂里‘我為人人 人人為我’的標語,他在合唱團練歌時,就是看著這字想著這字練出了一副好歌喉。 禮堂里裝修講究,裝了毛氈,糊了燕子泥的墻壁隔音效果絕佳。 “我們走在大路上,意氣風發斗志揚; 披荊斬棘奔前方,革命氣勢不可擋; 三面紅旗迎風飄,勤懇建設好河山; 革命風暴卷全球,牛鬼蛇神一片慌; 朝著勝利的方向,誓把祖國變桃源!” 剛剛告別三年困難時期,這是人民矢志戰勝天災人禍,發憤圖強的戰歌,寧曈單手握拳,舉至頭頂,大聲唱了出來。 偉人走后,國家敞開大門擁抱西方,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蜂擁而入,消費主義、享樂主義、歷史虛無主義、崇洋媚外、奢靡之風、貪污腐化、資本外逃、洋人超國民待遇、邪教式追星……社會風氣跌入谷底,底線一降再降,全民思想道德大滑坡! 他們斗了一輩子,抗爭了一輩子,終于斗不動了,就在昨天,居然有國人四次參拜靖國神社而不得封殺! 國家能夠偉大復興,能自力更生,我們必須掌握文化、制度、道路、理論的絕對自主權,全盤西化,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