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
書迷正在閱讀:凌辱優等生、到底誰才是金主(美強/雙性)、【快穿】扳彎直男的道路、初渡、sex跟打卡上班有什么不一樣?、看過的小說、從未見過的日子、收藏里已完結但沒有時間看的、夜夜笙歌(雙性)、素昧平生
第三章 在意識到自己還在地球但無法回去的沈歆悲傷了很久,很多人看在眼中急在心里,還是容玉邀請沈歆去游山玩水散散心,真正解開沈歆的心結。 出城的道路上坐在馬車里的沈歆看到路邊的百姓無不拿著農具去城外耕種,唏噓道:“農夫勤于稼穡,卻總是餓肚子啊?!?/br> 即便是身份尊貴?如太子,沈歆也感受到古代落后的生產力。 慶國以小農經濟為立國基礎?,百分之九十九的百姓職業是農夫,一輩子都在土地上掙飯吃,可辛辛苦苦耕種一年到頭來也勉強溫飽,沒有余錢可用,家里最值錢的可能就是身上滿是補丁的舊衣。遇上干旱水災,靠天吃飯的農夫就沒活路了。 容玉?神色也復雜:“慶國一直也缺糧,國庫經常是空的,每年各地方都上報不少凍死餓死的百姓,中原還算好,江南多水患,瘟疫肆虐,那邊的諸侯王們總是向朝廷訴苦求救,可朝廷也無能為力啊……” “天子和我父親想過很多辦法,不在農忙時征發徭役,農夫種的糧食只收全部的十分之一,這是了不得的仁政啊,在此之前都是十分之五,豐年節儉糧食用來在災年救災。同時減去從立國以來就有的人口稅,很多嬰兒不會因為交不起幾個錢的人口稅而被父母溺死……”? 沈歆越聽越是不忍:“還有戰爭啊,戰亂時,農夫無法安穩生活,被迫放棄土地逃難,他們沒有糧食,沒有錢,只能賣身為奴甚至被餓死?!?/br> ?慶國不但和世仇宛國打架,還要和自家的諸侯王們打,這要說起慶國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封邦建國,權利中心的北地和中原沒什么諸侯,但江南卻有大大小小五個諸侯國。 和中國的封建制差不多,中國真正的封建制是秦朝之前,鼎盛時是周朝,周武王打下江山,將土地、臣民授予親戚、功臣等,稱為“授民授疆土”,封他們為諸侯,由諸侯管理當地的事務。受封的諸侯必須接受周王的領導,治理諸侯國,保衛周王。諸侯必須定期到周室朝覲、納貢和服役。 分封制的好處在于政權和族權結合起來,依據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確定權位和財產的繼承權,建立起嚴格的等級從屬關系。 壞處在于諸侯國日益強大,導致中央統治的削弱,從而逐漸失去對諸侯國的控制。 慶國現在的云氏皇族其實也是以小宗代大宗,取代了打下江山的云氏嫡系大宗。 諸侯們多有不服,時不時鬧一鬧,想取而代之,都是小宗,憑啥你能成為共主? ?云琮那支的云氏小宗祖先一直疲于平亂,近過一百多年征伐,才將北地中原的諸侯除國,將其領土歸為國有。 南方的諸侯國實在太遠,中央的手伸不過去才善罷甘休,一直到上次慶宛兩國交戰,江南的諸侯國隔岸觀火,云琮才起了削藩的心思。 ?年輕的沈歆和容玉就給云琮很大的驚喜,他們提出削藩的妙計,容玉中心思想是“分而化之”,沈歆沒別的有優點,就是書讀得多,直接抄襲上大名鼎鼎的“推恩令”。 兩個人的計策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把諸侯的土地由長子一人繼承的制度改為其長子次子三子共同繼承,子孫依次分享封土,地盡為止。 ?這個政策乃光明正大的陽謀,諸侯王明知道是陷阱也不得不跳,不從的話一是抗旨,二是諸侯王的兒子們就不樂意了,一樣都是兒子,天子都說人人有份,憑什么老爹不同意?! 于是中央和諸侯國的矛盾轉為諸侯國內部的矛盾,并且沒有什么破解的方法,除非像云琮一樣只有一個妻子無姬妾嬪妃,膝下只有一子一女。 ?但云琮是萬中無一的奇葩,讓妻妾成群的諸侯們只有一個孩子太強人所難了。 ?這樣的千古陽謀從沈歆和容玉嘴里說出來,云琮當時就震驚了。 反應過來的云琮指著容玉大笑對沈歆道:“這個人可以被重用!”? 他當晚就喝得醉醺醺的,對著故去妻子的畫像,如釋重負道太子會是一個合格的君主,會有賢臣輔佐他。 沈歆還挺納悶,為什么只有容玉被夸,仔細一想又釋然,畢竟推恩令是沈歆看漢史知道的,而容玉沒有看過,只能是他自己想的。 云琮也知道自己半桶水晃蕩,說不定覺得自己抄容玉的作業。 這樣一想,沈歆反而高興了!他將來是君王,一想到容玉這樣有才能的人幫助自己治國,簡直如同開掛,如同周武王有了姜子牙,齊桓公有了管仲,秦孝公有了商鞅,劉備有了諸葛亮…… 沈歆看著身邊的容玉笑吟吟道:“我們或許可以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 如果此生都回不去中國,那么他要在這里重新建設一個中國! 容玉眼睛一亮:“可以讓百姓都吃飽?沒有戰爭?!” 沈歆豪氣十足:“這本來就是應該的,我想將天下大一統!” 沈歆眼睛有了光:“到那個時候,我還要改國名,慶國既然在天下中心,那就叫……” 容玉屏住呼吸,剛想將心中的兩個字脫口而出。 下一秒沈歆就搖了搖頭,長吁短嘆起來:“還是不了,愧不敢當,還是秦漢挑一個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