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九上臨塵之策,奠基華夏(四)
“如果陛下決意要在關中征調五十萬青壯力入海南,那么關中的老秦人只余百萬人,僅占關中總人口的兩成以上,不過百萬人而已,而且多數都是老弱婦孺?!?/br> 嬴政召見李斯時也沒避開扶蘇,此刻扶蘇并不意外關中秦人人口之少,然而嬴政卻非常難以接受,驚訝無比,“怎會如此?” 李斯拿起大筆在竹簡上一筆一筆計算著,“以秦昭王后期領土計算,老秦人總共千萬上下;其中隴西、河西、巴蜀、關外幾郡人口,大約占秦人六成,有五百萬上下;關中腹地人口,大約占秦人四成,有三百萬余?!?/br> 扶蘇倚著幾案,右手食指輕緩的點擊在案幾上心內核對,是不錯的,關中腹地這一半人口,加上整個隴西數十萬人口,是真正的嬴秦部族,也就是老秦人了。 這些老秦人才是秦國的根本,可惜啊,如今也快被嬴政造沒了。 嬴政臉色逐漸沉下來,比方才王翦請求把秦軍主力駐扎在海南的時候更可怕。 李斯接著說下去,“自滅六國大戰開始,秦國主力大軍連同咸陽及各要塞守軍,再加皇室與各種官署護衛軍士等,總數是將近百萬。這一百萬之中,真正的老秦人至少占去七成上下。如此,以全部秦人總數計,大體是十人一兵;而若以秦國成軍人口基數計,則已經是兩男一兵了,到頂了?!?/br> 成軍人口指的是男子中的適齡男子總數,傳統規律,成軍人口的三分之一可以征為兵,三分之二承擔國營民生。 像秦國這樣,征發成軍人口的一半是很少見的,而后來的大小戰役里,更是把老秦人的大半青壯力送上了絞rou機。 戰爭中軍隊損失是要快速彌補的,加上后續的征發,大概是一百三十萬左右,投入過半,可謂傾國力而戰。 “平定六國之后,又征發三十余萬民力進入南海,其中八成是秦人男女;再加幾次征發老秦人赴北河守邊,又有幾次與山東人口互換遷徙??傮w說,關中遷出的老秦人計一百余萬,入軍帶前后傷亡八十余萬,總計兩百余萬……目下之關中老秦人,除了在軍男子,八成都散布到邊陲去了……” “所以……”李斯長久不語,扶蘇下意識接了兩個字。 李斯艱澀道:“所以……關中無人可征了?!?/br> 主帳內長久的沉默,氣氛壓抑至極,嬴政的面色首次變得黑沉無比,一言的掀開營帳走了出去,把長公子和丞相都留在了后面。 李斯沉默的收納筆卷,扶蘇久久的沉默后,突然問李斯盤桓心頭良久的疑問:“關中秦人數量銳減,不足供父皇的大業驅遣分散,丞相心知肚明,可為何沒有稟報出來?” 李斯沉默得時間更長,“殿下認為,六國之民可用么?” “大秦子民,確是還不完全包含六國之民?!?/br> “殿下也清楚老秦人遷出關中,后續遷進來的六國之民并不誠意臣服,常有摩擦生事,如果大肆調用,反而會成為禍亂的聚集地,所以除了盡量多的征調秦人,沒有其余的選擇?!?/br> “可如果放緩新政的進度,一切就不會是這樣?!?/br> “新政一旦開始,就不是你我能掌控的,華夏文明,千秋鼎盛,乃陛下畢生的追求?!?/br> 說完這一句李斯就不說話了,扶蘇也不說話了。 嬴政急于推行新政,龍行虎步,一個個新政頒布出去,急于見到效果,而且他也不能緩慢,一旦放緩了政策修整,必將迎來更大的反彈。 這根本就是一個死局,統一六國容易,如何在北有匈奴,內有強敵的情況下修整國土,守住基業才是最艱難的事情。 扶蘇走出營帳,蒙毅匆匆而他來,對扶蘇說:“陛下不許人跟,發生了什么?” “蒙毅叔叔把披風給我吧,父皇朝哪邊去了?我去尋他?!?/br> “西海岸邊?!?/br> “不必派人跟隨,父皇他只是受到了點打擊?!?/br> 絕不只是一點打擊,而是極大的震動,駭得嬴政手足無措,難以鎮定。 關中老秦人人數如此之少意味著什么?意味天下一旦有變,他連十萬軍力都無法征齊,秦軍的主力一在南海,二在九原,根本動不得。 一旦天下動亂,六國趁勢作亂,大秦將危矣。 李斯為何不早稟報?嬴政也生出這個疑問,但很快他就將懷疑拋之腦后,李斯和他政見一直都很吻合,況且導致如今結果的不是李斯,不是任何人,而是他自己。 關中的老秦人不正是被他的一道道政令四分五裂,分散到各個地方的么?他自詡天下共主,華夏開天辟地的第一個皇帝,功邁三皇,德兼五帝,卻不覺留下了巨大的禍端。 嬴政生出了膽寒之意,透骨的森寒一絲絲爬上了腦髓,僵住了他。 紅襯黑面的披風被輕輕覆蓋到肩上,扶蘇站在巖石上沒有看嬴政,眺望著極遠的海域,看不到盡頭的海平線一點點納入了夕陽的余輝。 兩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長,交疊在一起。 海風吹來淡淡的腥氣,兩人都沒說話。 扶蘇率先打破了沉默,輕緩的語調悠悠響起,未見沉重之意,“父皇若實在擔心,可以把海南的大軍調回去,海南咱們可以遲些收復?!?/br> 嬴政回身時肩上的披風掉落在地,扶蘇站得比他高,眼也不眨的垂眸和他對視,淡淡地補充道:“海南不急在一時,但內亂在即,父皇應該分得出輕重緩急?!?/br> “海南不急么?”嬴政將扶蘇拉下巖石,隨意掃了掃石頭上的灰,又拉著他坐下,悵然道:“王兒,你還是太年少,看不透,海南若沒有王翦,你覺得會變成什么樣子的?” “海南游離大陸之外,自成政治,短時間內不會有改變?!?/br> “咱們不管他,不正成了天然的庇護所么?如果六國在此起事,可真就是鞭長莫及了?!?/br> 扶蘇愣了愣,這一點他還真沒想到。 嬴政摸摸他的臉,和緩了一點語氣,道:“沿海一帶,已見六國蹤跡了,更有探子稟報他們這些人縱橫勾連,把海外的島嶼當成了容身之所,這樣的秘密基地,朕已經搗毀不下十處了,王兒可明白點了么?” “原來是這樣的?!?/br> 嬴政順手將扶蘇拉入懷里,摟著人低聲道:“所以即便如此,朕還要加派人手暗中在沿海一帶調查六國貴族?!?/br> 扶蘇道:“那我有一個人推薦?!?/br> “王離么?” “他做事沉穩有度,目下尋不到更好的人選?!?/br> “會不會有點大材小用了?” 扶蘇靠在嬴政肩頭緩緩道:“王離離開九原是奉了王賁將軍的令,是回來盡孝的,這個時候讓他回到九原,他也是甘愿的,但是和匈奴之戰不在于一時,不如先給他安排點事情做。反正左右他在海南無事,大材怎可浪費?!?/br> “你倒是會物盡其用?!辟α诵?。 又安靜了一段時間,扶蘇問:“父皇在想什么?” “父皇在想,禍引深埋,一旦引爆會有何結果,如何保全大秦,如何保全了你?!?/br> 扶蘇倏地生出一個想法,他是熟知歷史的,他知道秦國的隱患,此刻他忘卻了不可違背歷史軌跡的戒令,所想盡是將危險掐滅在襁褓中。 既然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那他提前把項羽找出來暗殺呢? 既然秦之后劉邦建立了漢朝,那他提前讓這個漢高祖消失呢? 這番一想,念頭就止不下去了,扶蘇竟微微顫抖起來,迫切的想要實現看看,哪怕要為此付出代價。 扶蘇以前以為秦國覆滅是二世暴政,可后來卻覺得不對,秦國主力一在九原,一在海南,如何能應戰? 扶蘇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失偏頗,但他現在切切實實對劉邦不恥起來,劉邦趁虛而入,秦國鎮守北域和海南,無力收回主力軍,竟然被覆滅了帝國。 何其悲哀? 劉邦在秦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來的漢朝,和清朝的建立有何不同?明朝崇禎皇帝末年,李自成攻入都城,滿人趁機南下中原,竊取江山。 然扶蘇也明白兵者詭道,講君子仁義才是可笑,一切不過成王敗寇罷了。 “冷了么?”嬴政撿起披風抖落灰塵抬手就蓋到扶蘇的身上,直接當著扶蘇的面將往后的籌備交代得一清二楚。 “朕準備留旨意,王翦之后,近百萬數的老秦人軍民駐守海南三郡,此事非同小可,為天下計,朕會授予副將等人臨危獨斷之權?!?/br> “具體呢?” “一旦內地戰亂,南海關閉要塞,不參與戰爭,只要休養生息,等待機會回歸華夏即可?!?/br> 扶蘇錯愕,“父皇,你說什么?” “王兒,老秦人北上,則華夏從此無南海?!?/br> “胡說!即便不在我大秦手里,還有……” 扶蘇兀地住口,后世之事還未發生,眼下只有一個大秦。 嬴政卻笑著安撫了他,繼續說道:“王兒是想說還有后世之君么?但王兒可知,殷商之后,如果不是老秦人部族困守隴西,長達數百年之后,華夏豈會還有西土?如今不過是故技重施罷了,征服一方土地容易,征服一方人民卻難,同化一方部族更難?!?/br> “王兒,刀兵只能攻城,不能攻心,唯有漫長的歲月才能讓天下真正的一統,才能確保華夏的族群萬世永昌?!?/br> 嬴政用的華夏族群,而非是大秦子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華夏不是一個民族的代名詞,華夏是一整個包羅萬象的文明,老秦人只是其中極小的一部分。 “老秦人和戎狄數百年的交鋒,慢慢融為一體,統合了戎狄,保存了西土。既然老秦人能為華夏留下廣袤的西土,自然也能為華夏保存廣袤的南海,這樣的華夏才是朕要送給你的?!?/br> 扶蘇顫聲道:“可父皇有沒有想過一旦秦國無軍可用,怎能抵擋六國軍隊,到時候秦國一旦覆滅……” “朕正因為想到了這一點,才讓南海閉關自治。如此即便秦國覆滅,華夏依舊不會失去海南,況且一個國家的覆滅又如何?你不也看到六國各方都聚著力量復辟么?” 嬴政展現出了他超越世俗,超越一切的眼光,“朕的王兒啊,你且看著,這天下不論如何分裂統合,不論建立起了多少個國家,實際上都永遠只有一個名字,叫做華夏!” 扶蘇知道嬴政說的是對的,他記得曾有人評論后世的中國就是偽裝成一個國家的文明,而文明本身就是包容一切的存在。 嬴政傲然道:“而朕不只是秦國的皇帝,還是華夏的共主,這一點上,才是朕和歷代君王的不同之處?!?/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