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星際時代:我的仿生人要造反
星際時代:我的仿生人要造反 序 這是最好的時代, 自從三百年前核戰過后,全球傷亡過半,幸存下來的人不得不懷著沉重的心情,在滿目瘡痍的廢墟中重建家園,生物驟減,能源緊缺,正當人類的命運一片灰暗,一絲曙光降臨,天降圣哲,以一己之力推導出光動能公式、演算出量子波動理論,破譯生物遺傳密碼,解放人類大腦95%未激活的領域。 隨后在無數后來學者的努力下,生物、化學、物理推上新的高度,生產力實現不可思議的飛躍,斷代的文化被復原,哲學、社會學等人文學科因為有了物質基礎而煥發出新的生機。 兩百五十年前,第一艘光動力星際飛船在全民的矚目中落地,搭乘著千名技術人員,以極高的效率采集周邊星球的金屬資源,第二艘、第三艘飛船相繼建造完成,理論得到了實踐,核戰后的陰霾真正消散,人們將圣哲誕生之日定為新世紀的開始,人類第一次駕駛光速飛船駛離母星的這一天,即為新歷73年。 新歷94年,第一批宇宙探險隊抵達宜居星球。 新歷96年,探險隊帶著星球的動植物樣本光榮回歸,宇宙輻射影響在可控范圍,隊員的各項生理指標良好,標志著星際拓荒時代正式開啟。 新歷108年,人工誘導細胞分裂分化技術成熟完成,有關器官衰竭壞死的各種疾病都能得到治愈,人類的壽命達到了300年,只受限于大腦神經細胞不可逆的衰老。 新歷113年,資源無窮無盡,單靠簡單的機械系統,即使已全民參與星際開荒仍然進展緩慢,資源的蛋糕不停的膨脹,即使所有人放開了吃都無法吃不下,在浩瀚的宇宙的面前,人類的欲望與野心都變得十分渺小。已經無關分配的的問題,爭奪資源沒有了意義,階級自然瓦解,一切知識、技術完全開源,只求能挖掘出各個領域的天賦型人才,一切宣傳教育皆以創新為導向,即使天資普通的人,至少也得掌握星際飛船的駕駛技術成為一名合格的開荒者,以期解放出更多的生產力。 新歷124年,人造zigong技術成熟,但受限于戰后人類基因庫減少且目前只尋找到三顆宜居星球,為了規避風險,每年的新生兒仍控制在一定數量。 新歷153年,依托于光能,人工智能的算力再次突破,初代智腦被命名為“希望”。 次年,仿生人技術成熟,不同的智能等級被應用于各個生產生活的場景,智能等級高的仿生人大致可分為家政型、安保型、教育型、性愛型、工作型以及綜合型,仿生人熱潮立刻風靡整個星際,甚至出現了“仿生人,人類的靈魂伴侶”這樣的口號。 新歷203年,圣哲逝世,無私的奉獻出大腦供后人研究,通過研究天才的神經細胞,精神領域再次突破,人工智能也再次完善,中央主腦的作用延伸至各方各面。 為了紀念圣哲,這凝聚了人類兩百年成果的智腦,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唯因”。 這是最壞的時代, 天才能夠閃爍其耀眼的光芒,對于普通人卻在物質享受中陷入了無盡的迷茫,思考是痛苦的,甚至是無意義的,盲目從眾,驕奢享樂正是大數人的選擇。 無知的人快樂,通達的人釋然,更多人只在左右搖擺,時而感到清醒,時而感到昏沉,想不明白本質,內心便被憤怒、無助、痛苦等負面的情緒占據不得解脫。 新歷164年,有人要求仿生人與人類結合合法化,被聯邦政府拒絕,并宣布“每個人都能夠自由選擇伴侶,但仿生人永遠只是服務于人的機器,政府不會干預個人的選擇,但仿生人永遠不會被賦予和人類一樣的權利?!?/br> 新歷205年,一個名為“仿生人保護協會”的民間組織成立,各種仿生人被虐待的圖片視頻流出,“機器人也是人”的口號開始在人群中呼喊,聯邦政府擺出算法數據,強調仿生人的類人情緒都是由算法判定,仿生人作為人類所有物,完全由擁有者個人自由支配,但輿論仍然沒有平息,最后只能以“反社會人格”為由,對當事人進行精神疾病的鑒定,最后在教育批評后頂著壓力無罪釋放。 新歷253年,“仿生人保護協會”正式被認定為恐怖組織,期間五十年,一直通過曝光各種仿生人受虐圖來博取關注,甚至綁架真正的人類來偽造仿生人流淚哭訴的視頻,協會的會長最終被認定為“反社會人格”,以故意傷害罪、危害星際安定罪判處人道死刑。 新歷267年,“仿生人也有人格”的呼聲仍沒有停止,似乎人本能對相伴多年的機器產生了感情,政府只好聯合學者不停地強調,民眾對仿生人的感情不會得到真正的反饋,是人類賦予了他們生命以及感情,仿生人不會感到痛苦,也不會感到快樂,他們因為人類才有存在的意義,他們不會也不需要享受權利,陪伴與服從是他們天生的義務。 …… “飛船行駛已到達光速,目標星球坐標已鎖定,正在切換為自動駕駛模式?!?/br> 雙手離開cao作臺,佑源懶懶得靠在椅背上,透過玻璃,看著無盡銀河,無數恒星閃著耀眼的光芒,內心仿徨和激動之時,又一機械音想起。 “離主線<仿生人覺醒自我意識>開啟還有1年,請宿主做好準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