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某王朝先皇寵愛妖妃縱容其任性妄為,而棄天下于不顧,百姓苦不堪言,天下民不聊生。 皇后的母家戰氏乃開國名將后代,當初嫡長女嫁入皇室本就是政治聯姻,所以皇后對皇帝并無感情,卻是野心勃勃,聯合母家以及十六王爺逼宮謀反,最后卻是她登上了皇位,做了女皇。 十六王爺被她巧妙害死,母家雖表面臣服,內部卻也逐漸分裂成幾股勢力,再不復曾經的強大。 戰家,以女皇祖父為首的保守勢力選擇效忠女王,以女皇叔父為首的勢力卻早已在暗中籌謀新的變動,而先皇一脈的舊貴族更是不甘皇權被奪,也在蠢蠢欲動著。 在這場混亂的權謀紛爭中,女皇的胞弟戰蓬風看起來只不過是戰家一名普通的紈绔閑王罷了,與其他本家中功勛顯赫的子弟相比,唯一值得一說的只不過是他是女皇的親弟罷了。 但也并非是因為他無能,其實不過是權力對他而言根本毫無吸引力罷了。 要說唯一能吸引這名王爺的東西,世人是無人不曉的,戰蓬風的王爺府最多的東西便是那珠光寶氣的玉制珊瑚樹,各色各樣,高矮不同,五光十色漂亮無比。 可世人皆知他這位羽王最愛玉制珊瑚樹,卻不知他究竟因為什么而喜歡它。 而對于宮內的人來說,羽王感興趣的似乎還有一樣,那便是先皇遺子之中的老二,如今仍然是二皇子殿下的季銘承。 話說起來,先皇遺子明明有二,且都為女皇陛下所出,可只有長子季凌軒受到女皇的愛護和照拂,對二子卻如同陌路人似的冰冷,除了必要的問候以外幾乎連見都不愿意見,宮中的人多勢利眼,雖然不至于明面上對二皇子怎么樣,但那殷勤和侍奉程度比起對于大皇子自然是差的遠了。 可羽王殿下偏生就不是個按常理出牌的人,不知從哪年起就特別愛纏著這么個完全不受寵的小外甥玩兒,即使那因為人情世故而變得無比早熟的男孩一直不冷不熱地對待他這位小舅舅,他也完全沒有玩膩了離開的意思。甚至于后來的祭拜事件中,在季銘承因堅持拒絕改換姓氏,而差點被廢除皇子之位時,那從來都玩世不恭、嬉皮笑臉的羽王殿下,竟然為此而真的生氣了,并公然頂撞女皇陛下,將二皇子的違逆都攬到了自己身上。 后來還是在戰家老祖宗的請求,和女皇跟羽王他們父親的勸說下,以二皇子被送出宮外行宮居住,還有羽王殿下被打一百鞭為代價平息了此事。而經此事沒多久,大皇子便被直接立為太子,自此再沒有人抱著僥幸心理敢將寶壓在二皇子身上,整個宮內似乎都在一夜之間完全遺忘了女皇在宮外還有這么一位皇子。 然而只有那羽王殿下,傷好之后仍然又開始往行宮跑起來了。 ----- 直到熟悉的逼宮場景出現之時,女皇戰靈淵都想象不到,面前那個站在自己面前拿劍指著自己的人會是戰蓬風。 倒不是說他們姐弟倆有多么親厚,而是她完全想不到這個私下如此驕奢yin逸的弟弟,有一天會有能力做到這個地步。 看到他身后那個熟悉的令人討厭的身影,戰靈淵問道: “是你,蠱惑了他?” “行了,別那么多廢話了!看在你是我姐的份上我不殺你,只要你答應交出國璽后,宣布退位給小承的話我們就放了你?!?/br> 女皇皺著眉頭看著他那聒噪的弟弟。 “你不想做皇帝?蓬風,要知道,太子已死,我若現在退位給你的話,比起他這消失了多年的二皇子來說要更順理成章的多一點吧!” 畢竟戰姓現在才是皇姓,憑著現在戰氏的地位以及蓬風的身份,季銘承這名字登基了叫出去就是謀反。 雖然是很明顯的挑撥離間,季銘承也清楚戰蓬風絕對聽得出,但他還是不著痕跡地瞥了他的背影一眼。 “我的好jiejie,我討厭爭權奪利又不是一天兩天了,你覺得我是為了當皇帝才做這么多費勁的事的?” 女皇白了他一眼,后又狠狠地瞪了一眼他身后,那好整以暇地注視著自己親娘跟親舅舅劍拔弩張模樣的季銘承,心里簡直想把戰蓬風這個滿腦子……的玩意兒捶死在地。 ………… 終于,女皇退位了。 而戰蓬風卻沒有食言,甚至還將她本以為早就不在人世了的那個人找到了帶到她的面前來。 當她還是戰家千金的時候,就私定終身了的那個人,雖然只是侍衛,雖然她們仍是悲劇收場,但那時候的他們為了扭轉命運已經傾盡了所有。 寵愛大兒子,只是因為,那個孩子是自己與他的親骨rou,就算后來那孩子被蠱惑地要行刺自己,自己都不愿狠下心腸殺害的親骨rou啊。 本來還有些不甘心,但是現在看到那個人,她突然覺得,占據權利巔峰多年的自己好像終于清醒過來了一樣。 ………… 季銘承登基了,國號也恢復了先皇時候的名號。 曾經的老臣們雖然得以揚眉吐氣,但只是一樣讓他們心里堵得慌,那宣讀詔書的戰蓬風竟然仗著皇帝陛下還不滿18歲,自己封成了個攝政王。 看看新皇帝的臉色,雖然倒是處變不驚的樣子,可明顯在那雙眼睛中也有意外之色,因此這些大臣們心內更加坐實了這戰蓬風的爭權之罪,只是礙于新帝登基,這戰蓬風也確有輔佐之功,因此只得之后再想辦法對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