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書迷正在閱讀:春和紀事、密室逃脫中我被宿敵們艸了(雙性)、【百合】朱顏、仙蛇大人放過我!、囚徒、我的校園生活、偏執攻乖軟美人雙性受、星獸的孌后、狗都不日的、雛妓
時光轉至十月初旬。 景國北邊多為平原,地形開闊,但凡到了秋冬時節,北風過境,京城的天氣偶爾就會冷得不像話。 燕夫人前些日子叫府外的裁縫鋪裁了幾件新衣,其中一套便是為世子滿月時做的準備。 碧玉這時正在燕夫人房中忙著替她整理儀裝,茹寧便借著其他丫鬟的手給琢兒穿上新買的棉襖棉鞋。 為防世子著涼,室內提前燒了暖爐,茹寧待了一會兒便覺得熱得慌,思量這里人手足夠,于是借故出門去透氣。 院內桂花落了不知凡幾,兩個掃地的丫鬟一邊說笑,一邊拿笤帚將其掃至一邊,遠看便如絨毯般密密鋪于樹下。 今日世子滿月,京城里的達官顯貴送來不少賀禮,晚上還有祝福的宴會,府里絕大多數下人都在為此忙碌著。 茹寧作為院中男丁,一早便被丫鬟們的響動吵醒,順手幫了一點忙,如今肚中餓感愈顯,便去了后廚。 廚房要比別的地方更為熱鬧,還活著的雞鴨被捆綁了腳爪,蜷縮著翅膀臥在地上。廚娘手里拎著一只剛死去不久的被拔光羽毛的山雞,就木盆中的水洗刷它的皮膚,手掌至小臂皆是濕漉漉的一片。 茹寧向這位上了年紀的老婆子打了聲招呼,拿了幾個煮熟的雞蛋,一個人默默站在角落剝著吃。期間廚娘拎著洗好的山雞路過,見著茹寧手中的雞蛋,問要不要煮碗掛面給他吃。 茹寧看著廚房里忙不開的人手,連忙謝絕了廚娘的好意,吃完手里的雞蛋,又幫著打了會兒下手。 臨去前,廚娘生怕茹寧沒吃飽,又送了兩個包子,油耗耗地裹著紙,茹寧一面吃一面回了房間。 轉眼便臨近黃昏。 李燕皎回府后,和燕夫人一道在前廳招待客人。今日的天氣尚暖,風也沒那么大,茹寧同其他丫鬟守在后院房中,只等人齊宴開,抱剛足月的世子出去在眾人面前露一個面。 再晚些時候,自前廳而來的下人在屋外敲響了門。此時世子正躺在茹寧懷中昏昏欲睡,正如他在此前度過的每一天那樣安靜。 從院子到宴客廳還有一段距離,茹寧用一條繡花的小毯子,盡量將世子裹得嚴實。 走至廳外,碧玉早等在一旁,接過世子時,茹寧還不忘幫忙掖了掖毯角。 他原以為自己使命已到,剛想往后隨其他丫鬟離開,沒成想碧玉用肩膀抵了抵他,朝他使了一個眼色。 里面的下人傳了口令,歌舞祝樂暫歇。茹寧不敢抬頭,隨碧玉走在廳中央鋪就的地毯上。他的塊頭不知要比身邊的人高出多少,偏一直壓著脖頸,就連目光不敢四處亂瞟。 廳中絕大多數人都對茹寧無甚興趣,只有幾個人將目光緊緊地放在了他身上。 李燕皎一身華服坐于主位,身旁坐著笑吟吟的燕夫人。臺下賓客不多,來頭大都不小。大宴一角跪坐著幾個優伶,或抱古箏或挽琵琶,云鬢香影,觥籌交錯。 怕剛出生的世子不適應,自茹寧入內之后,大家都壓低了聲音說話,一瞬間廳內只剩下舉箸碰杯的細碎聲響。 坐于主位的李燕皎攜夫人站了起來。京城貴族之間一直有一項關于新生兒的傳統,即滿月時須乳母作伴,由該子生父生母為其額上點紅,寓意消災辟邪、平安吉祥以及福祿長壽。 茹寧沒有抬頭,也知此時向他走來的李燕皎的姿態是如何衿貴從容。余光可見其下半身段藏藍色的一片絲綢錦繡,隨著李燕皎的緩步前行,在宴會明亮的燈光下不斷變換著光澤。 崔管事手持托盤立于一旁,其上一一擺放朱砂、毛筆等物,還有一顆用繩絡兜著的紅蛋,以及一柄做工精致的玉質如意鎖。 李燕皎拈起毛筆,于朱砂盤中一沾,夫妻倆共同執筆,將一抹紅輕輕點在了世子小巧的額上。 周圍人皆拍掌祝賀,世子聽見掌聲,不安地掙了掙手腳,一雙黑葡萄似的眼睛緩緩張開了一條縫。燕夫人將紅蛋與如意鎖一并放入襁褓中,孩子便又討得了幾句吉祥如意的話。 因世子年齡尚幼,體弱易病,做完流程事項,燕夫人便叫碧玉和茹寧一道將他抱回房去。 茹寧在廳中站了片刻,早就覺得如芒在背,手心發汗。聞言不禁松了一口氣,低聲道喏,忙低著頭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