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古方取暖
第六章 古方取暖 整個十月,蘇霓在公司里忙著輔助上新系統,回到空間中就料理剩余的農務,動物過冬的飼料已經準備好,菜園中的蔬菜也曬的曬腌的腌,南瓜馬鈴薯之類也都儲存了起來,只留下少少一小片菜畦還保留著綠色,與周圍大片的褐色土地相比顯得格外蕭條冷落。 蘇霓站在菜田邊望著這即將因為冰雪凋殘而空無一物的地方,不知為什么突然就想起那一句“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凈!”一時間她就想起了從前看過的那些感懷人世變幻莫測,眼前的熱鬧富庶轉瞬間都變做塵埃,真有一點繁華散盡、世事無常的感慨,仿佛沒有任何美好的事物是能夠持久的,一切終究要歸于破滅。 不過她轉瞬間就接連“呸呸呸”了幾聲,自言自語道:“想什么呢?又不是被抄家了,房產田地和珠寶首飾都在呢,誰也不能沒收這里的東西,頂多是冬天御寒不是很方便?!?/br> 進入十一月之后,空間中更冷了起來,如果不是為了安全,蘇霓真想在外面住了,這個時候廣州的天氣正好,微微有點涼,但是蓋了毛毯便很好睡覺,熱了整整半年,氣溫從十月中旬才開始變化到適合人生活的溫度,不需要再開空調,可是蘇霓卻仍然留在空間里,只有這里能夠讓她安心睡覺。因此當空間中陰雨連綿氣溫驟降,甚至夜里最冷的時候只有十度左右,這時蘇霓做了一件事,就是在房子里尋找古代的御寒設備。 寬大的拔步床的床邊和床下都有一些小柜子和抽屜,整張床仿佛就是一個小房間,這樣的格局一直讓蘇霓感到很有一種新鮮趣味,這個周日的時候蘇霓就借著外面的光線蹲在那里左翻右找,希望能找到一點有用的東西,之前她也曾經翻騰過這些東西,但是當時只是泛泛一看,印象里記憶的都是些首飾、針線、荷包、扇子之類,也有些自己認不得的東西,但是這一周來蘇霓找了些古代生活用品的資料來看,如今再看這些東西就覺得有些物品眼熟了起來,比如這個小柜子里的這件藍色底子銀灰色綿密曲折花紋的金屬圓壺。 蘇霓拎著提梁將這個扁扁的圓壺提了起來,擰開上方的金屬蓋,連轉了幾圈才擰下來,她心中第一個念頭就是:看來密封性很好,不用擔心漏水。 沒錯,這就是古代冬季取暖的一個重要用品——湯婆子,類似現代的暖水袋,只不過古代沒有橡膠之類,因此只能用金屬比如銅或者錫來制作這樣的暖水壺,每天晚上將開水注入到金屬壺里面,擰嚴蓋子,將發熱的金屬扁壺放進被子里,就能夠讓床上溫暖起來。如果沒有這個東西,在取暖設施比較簡陋的冬季,古人脫了衣服就鉆進冷冰冰的被窩,那種考驗也真的是很嚴峻??! 蘇霓將湯婆子拿在眼前仔細看著,越看越是喜愛,想到自己之前還以為這是一個燒水的壺,她就感到有點慚愧,不過好在現在認清了。 其實她覺得與現代的電熱金屬盤和電熱水袋相比,自己還是更喜歡這種古樸的東西,電熱取暖器不是不好,她還是很喜歡放在地上的電油汀的,看起來就好象過去東北家鄉的暖氣片,格外有一種堅固可靠的感覺,熱力也仿佛更足一些,只是金屬盤或者電熱水袋塞進被窩里,總感覺睡覺的時候有點施展不開,無法徹底放松,生怕一個翻身壓到了這取暖的電器,金屬電熱盤會被壓斷電阻絲順壞掉,電熱水袋也會擔心將里面的過飽和醋酸鈉溶液壓爆,導致液體流得自己滿床都是,簡直是水漫金山,寒冷的冬天,自己一張床就不用睡了,那可真的是人間慘劇。 但是這樣一個金屬壺就不同了,它非常堅固,絕不用擔心會被壓扁壓破,夜晚躺在被窩里,這個圓滾滾暖洋洋的東西可以被自己摟在懷里,墊在腳下,即使被壓在屁股下面也沒關系,只要小心別硌到腰就好了,腰椎傷不起??! 蘇霓提著湯婆子就來到外面,她將金屬壺放在一邊,打開手機就開始查了起來,她在搜索欄輸入“湯婆子”三個字,下一秒就出現了一串詞條,電商網絡上居然真的還有湯婆子賣,這些現代暖水壺的表面大部分都是極其光滑,金色或銀色的表層亮得如同鏡子一樣,絕對可以照得見人,不是空間中湯婆子那種渾厚古樸的感覺。這些湯婆子上面也雕了一些圖案,多是龍鳳呈祥一類,十分喜慶,花紋看起來也比較精細流暢,一看就是機器雕刻的。 蘇霓對于現代大工業并不排斥,覺得工場里由電腦設備控制、成批制造出來的產品工藝要求統一而嚴格,另有一種工業時代的魅力,只是如今她既然已經在空間中找到一個暖水壺,暫時就不需要再買一個,不過今后事情都安排妥當后,自己真的可以在網絡上買一兩個現代湯婆子,與空間中原有的古典湯婆并列放在床上,那種對比的畫面一定很有趣。 蘇霓刷了一會兒網頁,站起來正打算重回空間,忽然她腦子一轉,將無線路由器拿在手里然后原地一移動,瞬間連人帶路由器就都消失在原地。 云夢澤的臥室中,蘇霓驚訝地看著被自己帶入空間的路由器,她將路由器放在桌子上,然后拿起手機點擊一個網頁,頓時樂得她差點跳起來,居然有網絡信號!路由器在空間內也可以使用,簡直太好了,今后她可以在空間內上網,甚至可以把那臺一體機電腦搬進來,用手機上網有時候還是有點不太方便,手機屏幕畢竟比較小一點,虛擬鍵盤目前來講還不是非常靈敏,刷網頁或者打字都不是很暢快,她還是喜歡用臺式電腦看片子或者寫東西,空間從此進入網絡時代! 蘇霓腦子里燒了一陣,忽然想到另一個問題,就是電源,難道要從外面拉一條電源排插進來,滿足空間中的供電問題?她輕輕搖了搖頭,將路由器帶進來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破綻,如果自己再從外面拉插座板,動作就太大了,而且一旦外面的供電發生問題,自己的空間中就也斷電了。自己最大的期望不就是空間中能夠盡量自給自足嗎?網絡自己是實在沒辦法,必須要依賴外界,但是像電力這樣的事情,現代技術還是可以支持自己建立一個獨立的小小發電廠的。 一想到這里,蘇霓立刻倍感緊迫地加快了另一項計劃,她先出了空間,將路由器的斷線藏在幾本書的后面,然后給湯婆子灌滿熱水,提起沉甸甸的湯婆子又拎起電紙書就回到空間,然后將湯婆子抱在懷里拉上被子把自己圍裹起來,就打開電紙書點開自己之前下載的一份資料,那份資料的名字叫做:六十天成為初級電工。這份資料之下的另一份文檔,就是。 是的,雖然高中時學過電路的基本原理,但那畢竟只是理論,想要在空間中安裝發電設備,一切都得從頭學??!一想到這個冬天的學習任務,蘇霓就感覺自己仿佛重回高三時代。 在空間中整整看了一天的書,到了晚上蘇霓感覺自己眼前扭曲轉動的都是電線,她放下電紙書,到外面公寓里做了晚飯,然后放在食盒里提回了空間,這時空間中的光線已經黯淡下來,她點亮了桌子上的燭臺,幾支蠟燭照亮了桌面范圍內的地方。桌案前方的窗戶已經關上了,明瓦窗面之外一片昏黑,這些用蚌蛤的殼磨成的半透明薄片算是古代的玻璃了,雖然沒有硅酸鹽復鹽玻璃那樣的透明度,但是古人能琢磨出這些來也頗費功夫,這樣細細雕琢便成就了建筑幽遠細膩的趣味與美感,因此蘇霓也沒有想過要換玻璃窗。 吃過了飯,蘇霓抱著湯婆子坐在書桌前又看了一會兒書,她不愿啟動電紙書的夜間模式,那樣比較耗電,不過看了一陣后她只能慨嘆,古代的照明真的是太不方便了,可以想象那些常年挑燈夜讀的人很容易就變成了近視眼,自己也省省眼睛吧,今天已經看了一天,大腦也已經飽和了,明天晚上再看。 第二天就是周一,蘇霓早上穿了一件單層外套,里面還穿了一件短袖襯衫,就這樣走出了空間,一進入公寓,她立刻就感到,真是暖和??!雖然此時剛剛七點多一點,太陽的熱力還沒有完全普照,但是比起空間中那深秋漸入初冬的氣溫已經是很溫和了。 坐在辦公室里,蘇霓就一直忙碌,到了十點鐘左右,她偶然抬頭一看左邊那一排經理身后的大玻璃窗,燦爛的陽光正從窗戶照射進來,有些金燦燦的樣子,顯得格外明亮溫暖。 蘇霓站起來脫掉外套,臉帶微笑地將它搭在椅背上,旁邊的何詩曼看著她,有些好奇地問:“阿霓,什么事情這么開心?股票漲了嗎?” 蘇霓笑著搖搖頭,說:“不是,我不買股票,不做投資的,只是現在的天氣很暖和,所以覺得挺幸福?!?/br> 何詩曼一臉疑惑地說:“這幾天天氣一直這個樣子啊,我們廣州又不是武漢合肥那邊,現在正是最好的時節,不會很冷也不會很熱,天氣很舒服,這種溫度還會持續一段時間的,一直到十二月份才會冷下來,怎么現在看你就好像剛從冰天雪地里出來的一樣?” 呂云城微笑著說:“不過現在晚上也有點涼了,需要蓋毛毯,白天倒是還很舒服?!?/br> 蘇霓心道,豈止是毛毯,自己在空間中已經把棉被拿出來了,真的是棉被,絕不是外面又輕又軟的化學纖維七孔被九孔被,那條錦緞表面的被子壓在身上有一點重量,非常有質感。這還不是最厚的那條,箱底還有一套三厘米厚的被子靜靜地躺在那里,可想而知那是天氣到了最冷的時候蓋在身上的,大概元旦春節的時候就要用到這條被子了,到時候這么一條厚棉被重重地往身上一壓,自己抱著湯婆子包裹在被子里,這御寒堡壘一定會讓自己有一種特別的安全感。 這時呂云城繼續說:“阿霓,你的錢還是存定期嗎?現在通脹跑得很快,定存利息率跑不贏通脹率,真的不考慮一下金融投資之類?” 蘇霓搖頭道:“還是算了,我總覺得中國的金融市場有很大風險,雖然我不是專家,但是我直覺感到,沒有人會對金融融資市場負責的,那些大鱷把普通人都看作是食物,所以我不敢進入。不過你這樣一說,我倒是覺得有錢可能還是要盡量花出去,否則將來如果人民幣大幅度貶值,我就虧大了,簡直就像自己的錢被人在光天化日搶了一樣?!?/br> 這時梁雪清在上面說:“雖然說錢只有用掉了才真正是自己的,但是也不能完全不留一點家底,阿霓你是還沒有結婚,家里也沒有老人,一個人自由自在,沒有太多憂慮,但是那些結了婚的人就不同了,上有老下有小,又要考慮父母的身體問題,又要給孩子積累教育經費,不是想瀟灑就能瀟灑的?!?/br> 蘇霓點點頭,道:“是的,所以我覺得當初不結婚還是挺明智的?!?/br> 這時一個男同事叫做桂俊平的走過來笑著說:“阿霓啊,一個人雖然在沒有困難的時候是挺自在的,但是如果遭遇到什么事情,就還是兩個人互相扶助比較好,天晴的時候不能忘記陰雨天的日子啊,人總歸是社會動物,要和其她人在一起的?!?/br> 蘇霓連連點頭,道:“曉得了,你說得有道理,我回頭就去找個女朋友?!?/br> 她這句話把桂俊平一下子逗笑了,轉過頭對梁雪清說:“你們的阿霓越來越有趣了,她怎么就能想到這上面去?很新潮??!阿霓,你最近看了什么,想法這么新穎有創意?” 蘇霓聳聳肩,道:“看的?!?/br> 桂俊平一時有些摸不清頭腦,晃了晃腦袋,轉過身去走開了。 中午吃過自帶的午飯,蘇霓刷干凈飯盒,剩余不多的休息時間里就坐在茶水間看手機新聞。刷了幾條消息,一條新聞進入她的眼中,題目是“3D打印技術重大突破:房屋壽命可達八十年?!?/br> 蘇霓眼皮一跳,點開新聞一看,只見里面說:3D打印已經從潮流科技成功轉為實用技術,幾個從前困擾3D打印的問題:強度、材料成本、回收利用和材料的健康性都基本解決,英國剛剛打印建造的住房,經檢測強度可抗九級地震,預期壽命達到八十年,而且不排除八十年后繼續使用的可能性。3D技術極大地解決了人工緊張的問題,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房屋質量更能保證標準化,材料粉碎后可以再次利用,該技術最大的成本在于機器。 下面還有幾張圖片,里面一部分建筑不是中規中矩的居住型房屋,而是具有藝術造型,有的像蘑菇,有的像貝殼,還有的不知是從哪里取得的靈感,看著讓蘇霓想到古老的巖層化石,看起來它們的主要作用不是居住,而是藝術品。 蘇霓第一個反應就是,科技發展了,對人工的需求更少了,聯想到自身,她仿佛看到了滾滾的失業大軍如同浪潮一樣拍擊到岸上,那些浪濤的力量是如此之大,竟將岸邊的巖石拍得粉碎。 想到這里,上午剛剛被廣州的陽光驅散的寒意悄悄地又侵襲回來,她仿佛夜里穿著絲睡裙走在竹林里,那一股寒浸浸的冷意直透骨髓,真有一種霜庭月下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