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宮前諸事
“行秋,為師不愿將你交出,奈何那皇帝拿我門上下二百七十六口性命......唉,都怪為師平日寵你太過,武林大會更是屢屢提及你名姓啊?!?/br> “掌門不必憂慮,弟子三歲上山,受恩二十又一載,此番定報了掌門養育之恩?!?/br> “行秋......唉,也罷,都是命數。若你能從深宮中取出一物交于為師,倒還有離宮的可能,只是......” “此乃何物,請掌門指點?!?/br> “此物藏于雕花木匣,想來皇帝也頗為珍視,必隨身放置?!?/br> “弟子明白,就此拜別,望師父日后保重身體,定有再見之日! 傅行秋朝著掌門跪下,認認真真拜三拜,雙手接過掌門所贈佩劍,起身挺直脊梁大步離去。 傅重光瞧著從小養大的孩子被迫親手送入宮內侍奉,說不悲傷是假的,高傲一世的老人難得紅了眼眶。 站在一旁許久不言語的二弟子出言安慰,“掌門切勿憂慮,師兄乃我輩武功最強一人,想來入宮也能保全自身?!?/br> 傅重光迅速收起那副依依不舍的模樣,轉身往內殿走去,“呵,無知小兒?;实塾重M會想不到這些?只盼行秋能尋得那物,好讓我......罷,我讓你送去的東西可有送到?” 二弟子尚震驚于師父變臉的迅速,忙答,“那幾本講述禮儀規矩的書與金瘡藥都送到溫師弟手上了,弟子斗膽,敢問這些物件有何用處?” “教他勿丟師門的臉?!?/br> 傅行秋,內門親傳大弟子,今二十又四。三歲被掌門親自帶回教導,改姓傅,日夜醉心修煉。十二歲與同門弟子切磋無人能敵,十六歲參與大比武,戰勝其他門派所有同輩,自此名聲大起。十七歲出席武林大會,無人可擋,此后雖不再出席武林上的盛會,掌門卻處處將他掛在嘴邊。也正因如此,新帝為折辱曾經的對手傅重光,點名道姓要讓傅行秋入宮。 話說兩頭,溫辰,年六歲遭遺棄山下,正巧被大師兄瞧見,于心不忍帶回師門。掌門見其根骨不佳,本不欲留下,奈何大師兄堅持,勉強收入外門。今已入門一十三年。新帝入宮的命令剛下,掌門盛怒,剛巧見他灑掃庭院,面貌長開,竟有天人之姿,便令他陪伴大弟子一同入宮,實為代替大弟子吸引目光。 溫辰確實收到二弟子所贈之物,心頭恨意又增,卻依舊揚起笑臉道謝。 外門自比不上內門一人一院,二弟子一走,眾外門弟子紛紛圍上來,揚手奪過二師兄帶來的東西,放肆譏笑,絲毫不擔心主人反抗。 是了,除了那位醉心修煉、不問世事的大師兄,誰人不知溫辰空有張仙人的臉,卻毫無武學天分,就算在外門弟子中也是讓人踐踏的存在。 眾弟子將溫辰推搡在地,將金瘡藥就摔碎在他眼前,溫辰伸手去夠,一弟子大笑著踩上他的手。 “各位瞧瞧,好一個喪家之犬!我看呀,這姿色入宮還不知被如何玩弄!” “誒,李師兄,便宜狗皇帝倒不如您先爽爽?” 溫辰眸中寒芒一閃,最后一次了,很快,他們必將遭到應有的懲罰。 “咳咳......宮中自有驗身之法,你們若是碰了我、屆時株連九族的,可不僅僅我一人???、我父母不知所蹤,你們父母可就在山下!” 外門弟子大多來自山下的富余家庭,捐筆錢,讓族里資質最好的孩子討個門派頭銜,也算尋一方勢力庇護。 其中李姓弟子最為突出,其父為山下某縣縣令,將多年搜刮的民脂民膏捐盡才將家中獨子送入外門。因外門與內門不同,外門弟子并非割舍凡塵,李姓弟子即使資質平平亦能作威作福。而溫辰遭父母遺棄、掌門不喜,自然成了欺辱的對象。 “呸,晦氣東西,咱們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