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陵之斗
蟬予等人出發的早,到的卻晚,因為走到一半想起來,沒帶楊斐,又著急忙活的趕回楊炎府接他,好在這個時辰租不到馬車,不然可要撲個空。 待到三人都趕至王陵,天已亮,陵外到處高車駟馬,全蒙著白麻布,豎著白幡,紙錢撒了滿地,如深冬初雪。 長四下車先去跟別的車夫打聽,才知道送葬隊還未到,各個卿族大夫都在此等候。 蟬予頭一次見如此壯觀的送葬,雖亡者是他高祖,卻絲毫沒有觸動,默默吃掉手里涼糕,他只覺肚餓。楊斐比他緊張多了,放眼望去,沒有太子府的人,這讓他遍體生寒,簡直不想下馬車。 “喪禮要進行多久?”蟬予問。 “兩月有余,涼糕吃了?”楊炎幼清問。 “嗯……” “一天就一個涼糕,明天別吃這么早?!?/br> “?。??為……為什么?這怎么吃得飽……” “別問為什么,規矩,禮制,身為分家,待夠七天即可,忍忍吧?!?/br> 蟬予泄氣般一塌肩膀,隨即看向楊斐;“那你是本家,要餓多久……” “餓到喪禮結束,”楊炎幼清替他回答。 蟬予頓時覺得不那么難過了,還同情起楊斐。然而楊斐心里有事,根本沒有食欲。 蟬予又往外望了一圈兒,奇道;“這車上都是人,怎的不下來,就車夫互相攀談?” “你也瞧出來了?”楊炎幼清道。 “怎么……這里面有什么說道……?”蟬予來了興致。 “昨夜太子府遇襲的事情肯定傳開了,老尹候又殯天,列位士卿肯定對誰繼承尹候之位最關心,今日的送葬隊便會揭曉此事,到時免不了要刮起肅清之風,各位擁護的主子肯定不同,還是不要互相搭訕的好,以免日后引起禍端?!?/br> 蟬予抿抿嘴,聽了楊炎幼清的話,這才讀懂了空氣中激蕩的暗流。怪不得總覺周遭氣氛不對,連車夫都表情陰郁,是因前途未卜。 蟬予再次往外望,披麻戴孝的車馬如同敷了雪的墳包,一片連著一片,而這些人……在送葬隊伍到來后,會有多少死于派系斗爭。 蟬予慢慢放下窗簾,他隱隱有絲興奮,說不出為何,仿佛所有人里,就他是例外,無論楊家兄弟如何掙,他也不受牽制,楊鐸輸了,他有退路,楊鐸贏了,他有好處,這場波詭云譎的王位之爭,只有他身處其中,還拭目以待。 又等了大約兩三刻的時辰,遠處響起了sao動,原本昏昏欲睡的三人頓時精神,蟬予撩起簾幕沖長四道;“去看看!” 長四領命前去,還未回來,就聽見其他車夫給自己家主子報信兒,嘴里說著公子鐸。 此話一出,車中三人均是一喜,尤其是楊斐,他自認為生死難定,現今看來,他不僅不死,還能跟著高升;楊炎幼清雖嘴上說著要斷絕來往,但心中不免為楊鐸捏把汗,此時聽見他在送葬隊伍中,別人沒提,那必是萬無一失了,遂松口氣;蟬予想得他們都復雜,他對楊鐸一直懷有亦遠亦近的心情,遠不必說,自是因為沒怎么見過他,還有楊炎幼清,近則是因為,他那兩個嫡子均不是親生,只有自己…… 想到這,蟬予不禁替楊鐸唏噓,瞧他錦衣玉食的富貴榮華,卻是替別人養兒子的命。 不久,長四氣喘吁吁回來;“回公子,是送葬隊伍要來了!聽說摔喪架靈的是公子鐸!” 此言一出,楊鐸的心放進肚子里,不顧形象的躺倒在輿內,捂著臉大笑出來,甚至還想大哭。 “恭喜公子斐!”蟬予笑著向他施禮;“可放下心了?入主赤泉宮指日可待了!” 楊斐顧不得回答,只是傻笑,待到拿開手,發現臉手都很粘,是剛才太緊張沒在意,把手里的涼糕糊在了臉上。 楊炎幼清帶著他們倆下了車,周圍馬車上的人陸陸續續下來,全都穿白麻衣,戴孝帶,有的面露喜色,有的皺眉陰郁,蟬予從他們臉色上就能分辨出是誰的擁躉。 三盞茶后,浩浩蕩蕩的送葬隊伍隱約現身,打道鳴鑼聲漸近,一眼望過去,白漫漫一片無盡頭,肅穆詭異,紛飛紙錢如漫天大雪,撒的遮天蔽日。 吊唁的士卿們立于路兩旁,待到隊伍打頭的和尚走近后,大片人無聲跪倒行大禮,頓時痛號之聲四起。 隊伍打頭的是九十九個僧人,口中念經超度,其后是持杖太常,手持禮器,一群寺人均手持祭物尾隨其后,然后便是所有人的焦點——楊鐸,他任摔喪持靈之任,披麻戴孝,哀而不傷,挺胸抬頭撐一白幡,走的昂首闊步,意氣風發,兩側持刀尹兵護衛,他身后便是老尹候華麗而巨大的棺槨,如一座黃金小山,由七十二人抬架,再往后便是老尹候的妻妾與近臣,其中一部分人面色凝重,身穿鐵甲,只披戴著白麻,便是那幾個想沖進赤泉宮的將軍。 待到隊伍末尾是生殉,士卿們緩緩起立,跟在生殉后頭,進入王陵。 接下來便是一場冗長而恣意奢華的葬禮。尹候被追封為尹壽王,棺槨停放在王陵朝東登仙臺處,由九十九個僧人將臺子團團圍住,日夜誦經超度亡魂,另一處太虛壇前,太常與九十九位寺人殺牛宰羊,告慰先祖。從王陵入口到登仙臺,再到太虛壇,一路皆是風燈裹白紗,夜晚亮如白晝,吊唁者日夜哭得地動山搖,楊鐸作為主事人,長久跪立于棺槨前,以表孝心,又命諸人遵照舊制行事,數日下來,倒也分毫不差。 頭日喪葬時,有個追隨尹壽王多年的老將痛苦嚎啕,家人勸不住,竟吐血而亡,被眾人稱嘆,在后來的幾日里,陸陸續續有老臣昏厥,被寺人抬下去用嗅鹽喚醒,稍作歇息后,再回到原處繼續哀悼,這場大饑餓到七日后才算結束。 在犀朝禮制中,外家大約等同于外人,吊唁七天即可,本家與分家繼續守陵,可進食。 這七日中,蟬予饑餓難耐,每到夜晚回到楊炎府,必偷偷摸摸去廚內吃一頓冷食,楊炎幼清仿佛羽化登仙,吃的少如貓食,第二天還照常去王陵吊唁,只是在第七天時因虛弱拄了拐。 蟬予心疼不已,可楊炎幼清鐵了心不肯吃,仿佛遵守犀朝禮制大過性命。蟬予發覺除了他,其他士卿也是如此,尤其是文官,在第三天起年長者均拄拐,到第五天年輕力壯者多有攙扶,楊炎幼清能支撐這么久,已算底子上佳了。 蟬予扶著楊炎幼清,步入王陵,他手腳冰涼,胳膊微顫,蟬予知道這是餓極體現,若不是每日的涼糕被塞滿紅糖蜜棗、越來越大,怕是他早已餓昏過去。 蟬予扶他到登仙臺前跪好,楊炎幼清喘了些許,才緩過勁兒來,環視四周,少了些熟面孔,都是上了年紀的近臣,暈倒后便沒再來,怕是以后也來不了了。 “大哥哥……”楊斐跪爬過來,與蟬予擠在一處,壓低聲音道;“我找不到公子冕和公子旭……” “他們頭日里就沒來,現在自然找尋不到,”蟬予說罷,望四周瞧了瞧;“許是那夜就死……就歿了,哎,我也沒看到嫡母啊?!?/br> 蟬予自打來的第一日,除了楊鐸楊斐,就沒見到太子府的其他人,倒是分家外家的全來了,哪怕是遠如三叔公,也帶著妻兒老小一大幫子人在第三日趕到。 “嫡母不被準許來,”楊斐回道;“聽說是高禎不許的?!?/br> “那楊閔呢?”蟬予問。 “在府里養傷呢,他那夜被砍傷,說是少了一條胳膊一條腿……”楊斐說完,打了個冷顫。 “那夜潛進太子府的到底是何人?”蟬予忍不住,若是高禎的兵,他能傷害自己的后代?這聽起來更像是楊鐸的報復。 蟬予不禁抬起頭往登仙臺看,楊鐸依舊跪在那里,能看到他筆挺燦白的背影,還有垂到臀部的黑發,無知無覺石雕一般,從早跪到晚。 “聽說……是兩撥人……說是陣兵……卻也混進去了生人,”楊斐對自家發生的事含含糊糊,也是不知詳情。 蟬予忍不住埋怨;“這是你自家的事,你怎的什么都不知?” 楊斐面帶難色,剛要說什么,聽聞遠處一陣女子哭號,眾人聞聲望去,寺人們押送著十數個披麻戴孝的女子,往地宮中帶,這些女子年紀不一,大的不超過五十,小的竟有個不到二十的,都是老尹候的寵妃,正室夫人早于三十年前去世,此后老尹候再沒扶正任何妃嬪。 “這是干什么?”蟬予傻傻的問。 “人殉,”楊斐面無表情,他擔憂別的;“大哥哥……既然閔哥哥身體殘疾躺在床上……那他不會被封為太子吧……古往今來,還未聽說有缺胳膊斷腿兒的太子!” 蟬予無心聽,他緊盯著那些被推入地宮的女子,接著就是一隊面如死灰的奴仆,徐徐步入地宮,接著就是牛馬,待到人馬隊伍都進去后,地宮沉重的石門被關上,太常上前做祭祀儀式,用白蠟封住石門縫隙。 “那些押著女子進去的寺人呢?他們也是人殉?”蟬予張口結舌,本以為那些人是為虎作倀,誰想自己也是祭品。 “是啊,”楊斐對此漠不關心,仿佛見的多了習以為常,他此時再無可說話的人,揪住蟬予的袖子還想說些什么,嘴剛張開,就聽后方一陣sao動。 蟬予回頭望去,是幾個身著鐵甲的男子站了起來,還拽掉了頭上的孝帶,看那臉色悲憤戾氣,許是車騎將軍。 “公子鐸!七日已到,我等也為尹壽王盡忠!你也不必在這惺惺作態,現在該清算你與高禎的惡行!” 什么……? 蟬予聽的心臟吊了起來,車騎將軍說完,陸續又站起幾人,紛紛扯掉身上孝帶。 “大膽!你們……你們這是反了???尹壽王尸骨未寒,才七日你們就要謀反?禮制何存!倫常何在??!”剛接替老寺人的小寺人嚇白了臉,抖著手指嚷道;“你們可知你們反的是誰?還以為只是公子鐸嗎??!” “他是誰……那要看尹壽王遺詔指的是誰??!”車騎將軍說罷,側身讓路,其他人福至心靈,紛紛挪開,一陣整齊劃一的奔跑聲,一隊黑衣尹兵沖了進來,眾卿惶恐躲閃,生怕被牽連進去,蟬予緊護著楊炎幼清,躲閃到一邊。 守衛王陵的尹兵也不含糊,快速聚攏在登仙臺下拔刀,保護楊鐸,一時間,王陵內被分為黑白兩半。 接著,楊冕在他兒子楊達的攙扶下,一步一步走入眾人視野。 “公子鐸……沒想到吧,我沒死!”楊冕嘴唇蒼白,雙眼充血,看他姿勢僵硬的依靠著楊達,蟬予猜測他有傷在身,并且不輕。 原本寂靜無聲的人群頓時如蠅群一般,嗡嗡低語起來。大家都知道楊冕楊鐸是太子嫡子,而且按照立長的規矩,要繼承尹候之位,楊冕更合乎情理。 一個身著喪服的寺人雙手碰上一副卷軸,尖著嗓子,底氣十足道;“此乃尹壽王之遺詔,眾卿聽令!” 登仙臺上剛還恣意的小寺人撲騰一聲跪下,忙磕頭,臺下人也陸續跪下,唯有如石像般的楊鐸,終于有了動作,他撿起地上的拐,費力的站起,緩緩轉身面對了臺下眾卿。 “不用讀了,”他聲音渾厚有穿透性,居高臨下的俯視,輕蔑道;“我日夜守在尹壽王榻前,他什么情況我最清楚,在尹壽王殯天前一月有余,便已陷入昏迷,根本沒有下發任何手諭!楊冕……為了這個位置,你居然偽造手諭,還私兵聚結,亂法亂國!其罪當斬,統統拿下??!” “慢著??!”楊冕大吼;“以犀朝禮制立長!你何德何能站在這個位置!還誣陷我矯詔圖謀王位,大逆不道……” “大逆不道的是你??!”楊鐸眼睛一瞪,搶白道,臺下尹兵怒吼一聲,向前逼近一步。 “無人看見尹壽王寫詔書,你何來的遺詔???雖說應該立長,可若是有手諭,立幼也是一樣!”楊鐸話音剛落,就聽不遠處陣陣鐵蹄聲響,眾人再次循聲望去,是一隊薄縹箭袖鐵甲騎兵。 他們無視禮法,沖入王陵,將在場人團團圍住,楊冕盯著他們大驚失色,一邊的車騎將軍拔出配劍,警惕觀望。 蟬予順勢將楊炎幼清摟入懷中,心里卻并不懼怕,他猜到了,這些人是來幫楊鐸的。怪不得他面對楊冕面不改色心不跳,果然有后手! 鐵騎們站定,一男子單手舉著一副金色卷軸,施施然入場,他有個明顯的鷹鉤鼻,正是高禎庶子——高翰。 高翰騎在馬上,清清嗓子,氣運丹田;“犀天子手諭,眾人聽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