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家人的溫暖
春去冬來,兩年過去。 柳條再次翻新,文嶼卻始終沒再等來那個對他伸出手,說:“跟我走吧?!钡男「绺?。 眼里的那片希冀之?,F已變得枯涸,他能用所有溫柔的話語去撫平才進來的弟弟meimei們的不安,鼓勵他們對未來懷抱希望,但他卻怎么也拭不去自己眉間的悲傷。 一個人的時候他變得更加的沉默,他知道周圍的人對他的評價,說他變得死氣沉沉,更不討喜了。 他知道,但他已經不再在乎他們的看法了。 --------- 讓他心底的小火苗又燃起希望的,是有天他伏案寫作業時,他那位從縣里來的溫柔恬靜的語文老師給他帶的那個好消息。 語文老師背著手,輕輕地站在他的背后,假模假樣的咳嗽一聲,吸引眼前人的注意力。 “阿嶼,老師要跟你說件事,這件事對你很重要,你認真的聽著?!?/br> 她看著眼前眨巴著眼睛望著她的孩子,燦然一笑,開口道,“阿嶼,我們縣里有對退休的老夫婦來院里看了孩子后,表示很喜歡你。他們征求你的意見,如果見了面后,你也愿意,他們就會正式辦理手續來收養你作他們的孩子?!?/br> “那對老夫婦,因為丈夫身體有病,兩人一直都沒有子嗣,如果收養了你,我想他們也會把你當做自己的孩子好好疼愛的。老師托人去了解了當地鄰居對他們的風評,據說夫婦倆都是老實良善的人……” 看著孩子的眼睛隨著她的話落下,又變得像寶石一樣亮晶晶的,她欣慰的放下了心里的那塊大石: “……..當然,這還是得看你的意愿,阿嶼?!?/br> 他有什么愿不愿意的,有人愿意收養他對于他來說就是天大的喜事了,只是,他經受的不幸讓他覺得命運不會那么青睞自己。 像是想到了一些什么,他臉色又黯了下來,按下了嘴角,說話的聲音懦懦的,很輕:“我當然….是愿意的” 她知道他在擔心什么,但看著孩子小心翼翼的拘謹樣也不禁嘆了口氣,希望新生活的開啟能讓這個孩子變得開朗吧。 如語文老師所言,那對老夫婦真的是對慈善的人,他們歷經滄桑的手,干燥枯瘦但卻依舊握有溫暖的力量。 直到被帶回了溫馨的小家,文嶼都還在不敢置信,他就被左右手牽起的溫暖帶回了家。 田奶奶“嘎吱”推開了鐵門,語氣很是歡喜地將他迎了進去,說:“小嶼,快進來看看,這就是你以后的家了?!?/br> 房子是很普通的那種二十年前的單位房,二室一廳,裝修也很簡單,白熾燈,白墻,大吊扇。 不過涼臺上安置的躺椅,幾盆茁壯著懶伸著枝椏向上攀援的花草,都很能顯示這個房子里的存在的生活氣息。 “家”是什么樣的呢,在文嶼曾構建的關于家的美好畫卷里,家似乎就是這個樣子的。簡單,不大卻足夠溫馨,飯菜的香味可以輕易的在家里的每一個角落傳遞,家人的距離在有限的空間里足夠親密。 “快把孩子帶到人房間去歇息會兒吧,都別杵著了,長途跋涉我看人家孩子都累著了?!睏顮敔斱s緊接過行李,提議道。 “你就想讓小嶼看看你布置的房間嘛,你打的小算盤我都知道咧”田奶奶聞言撇撇嘴,拉著他笑談道,“都多大年紀的人了,愛臭顯擺的毛病還一直沒變。走,小嶼,我們去看看小嶼的房間啰?!?/br> 這是他第一次擁有屬于自己的房間,直到現在那爬上窗臺的爬山虎,西曬時落在綠蘿上的斑,都依然是自己掰開了嚼碎了還時時回味的光 那一年里,他正式落了戶口,隨爺爺姓“楊”,楊嶼。比其他孩子更偏大的年齡讓兩位老人為他的入學發了愁。幸好他在福利院里也一直堅持著學習,沒有落下太多,爺爺也在家里為他鼓勁兒集中補習了二個月,在順利通過了縣里公立小學的入學考后,他終于以比同齡人大一歲多的年齡成為了小學六年級生。 接踵而來的便是小升初的壓力,系統的學習總是辛苦枯燥的,和以前在福利院里的學習強度那都是不能比的。爺爺對他的學習成績把關的比較嚴格,奶奶則是比起孩子成績更看重孩子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有時他做老師布置的習題做到晚上9點時,就會聽到奶奶在外面和爺爺吵,認為他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有個快樂的童年,“玩”比“學”意義更重要。爺爺是不敢與奶奶爭辯的,只能自己小聲地嘀咕幾句:什么婦人之仁什么沒有遠見啊之類的抱怨。 不過,楊嶼他從來沒有認為自己現在過著的是一種辛苦的生活,相反他很享受這種家人在為他著想的甜蜜,為了讓爺爺奶奶能夠更多夸夸他,在街坊鄰居茶余飯后的嘴里能夠以他為傲,他最終在小升初的考試里以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優異成績順利榮升進了縣里最好一所中學的尖子班。 爺爺奶奶為他搖旗吶喊,做了一桌他最愛吃的菜為他慶祝,還送了一雙當時男孩們都夢寐以求的白色球鞋作為他的入學禮物。他感動的眼中泛淚,這一年是他從出生到現在可謂說是感到最幸福的一年,有真心關愛著他的家人,有真誠對待他的老師同學,他像萬千家庭生活在愛里的普通孩子一樣,他感覺自己和其他人也沒什么不同。生活在愛里,畸形自卑的身體也不再成為讓他最苦惱的事情,他可以忽視這點痛苦,因為家人的愛可以包容這一切。 可惜好景不長,好人不長命這句話大概是真的吧,所以爺爺奶奶才那么早就回天上去做神的使者了。在楊嶼升上初中二年級,堪堪15歲那年,在他們縣里出了一起特大事故,一個沿街的小商鋪里天然氣泄漏引起的爆炸,導致了數十人死亡,上百人不同程度的受傷。好死不死的,楊嶼的爺爺奶奶正是死亡名單中的兩個,據說當時他們正在商鋪對面的水果攤上挑水果,薄皮的大石榴,孫子可喜歡吃了。 這起特大事故驚動了市里省里的關注,大大小小的媒體每天都把事發地附近圍的水泄不通,家里上學路上防不勝防的媒體采訪讓楊嶼最后都皺著眉頭不堪其擾的只能躲避在家里謝絕打擾了。 電視上滾動播放著相關的新聞,網絡上社會輿論也是在吵吵嚷嚷著,而真正相關的人卻什么也不想說,除了傷心就是傷心。 楊嶼木僵著一張臉,拆開了方便面里的塑料叉子,三分鐘剛泡好的紅燒牛rou面濃郁的香味彌漫了整間屋子,他調了幾下臺,停頓下來埋頭又吸了一口泡面。 泡面的熱氣和香味撲面而來,整間屋子除了電視的外放聲就只有他吮吸面的聲音。 再也沒有了,再也沒有念叨著他吃泡面不好傷身體的人了,他又是孤身一人了。 他揉著臉,在黑暗里痛哭失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