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章、天地不仁
書迷正在閱讀:松下家今天的飯(GB)、南鄉子(H)、澆灌幼弟、非典型戀愛、rou食愛好 (BL短篇合集)、雄性大奶館、酒容器、周周、不乖、極盡之夜
與蓮愿想的有所不同,他以為意識不清再度陷入情欲中的云瀾君其實清醒得很,雖然下身兩個滴滴答答不斷流出yin液的rouxue癢得快發瘋、收縮著亟欲吞吃些尺寸碩大的東西來暫時緩解從未真正滿足過的性癮,但確實是清醒的。 yin畜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被轉送給現在這個新主人,但它能感受到這個新主人和先前所有的主人們都不同,似乎格外溫柔,這讓它急切地想要展現出最好最乖順的一面,只希望新主人不要太快厭棄自己,把它轉送給下一個主人。 回憶方才自己差勁的表現,yin畜的臉色白了白,它不但完全沉迷欲望只顧填滿sao逼和saoxue,甚至還讓主人親自清理它的身體、占了主人休息的地方。 它內心無比絕望,面上卻仍是一副溫馴的模樣,用盡所有刻入骨髓的yin亂技巧小心翼翼討好著主人,yin畜還抱有一絲微小的希望,新主人并沒有因為自己的不守規矩而厭煩,打算把它轉送走。 或者根本不用轉送,直接將自己這個不合格的yin畜銷毀了。 想到可能會發生的事,yin畜渾身像是浸入冰水般刺骨寒涼,它不敢再繼續胡思亂想,專心伺候著主人。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無論它再怎麼努力,連打開太久的下頜都已經酸澀得有些動不了了,口中的物什依然毫無反應,彷佛印證了先前所想皆為真實,主人真的已經對它失去興趣了。 蓮愿也發現云瀾君恢復了些許意識,不過見男人似乎執著於親自喚醒他下身的反應,便暫時沒有將紫流花拿出來,耐心等著男人結束這次的口侍。 然而他等來的是落向地面的晶瑩淚滴。 本維持著淡然神情的佛子先是一怔,立刻伸手扶著云瀾君的下顎將自己那物退了出來,輕輕抬起男人慌亂想要躲避的面容,那雙眼尾泛著紅的茶色眸子再也無法隱藏,被淚水洗得透徹明亮的眼底暴露了所有情緒,又是一滴墜不住的淚沿著臉頰滑落,正巧灼了僧人的掌心。 他蜷起指尖,彷佛要留住手心莫名guntang的溫度,轉而凝視男人被水光盈潤的眼眸,看見壓抑在心底最深處的種種情緒。 主人要拋棄我了。 遺忘所有前塵往事變為yin畜的云瀾君心底滿滿都是凌亂交雜的聲音,然而這些紛雜的痛苦卻未曾顯露分毫,只在以為要被徹底厭棄時才驟然潰堤。 蓮愿默了默,從前的云瀾君也是如此,無論發生什麼都壓在心底不肯表露半分,在外人看來他已是無情道大成、更是大乘期以下第一人,那些閉死關修煉盼望有朝一日成功飛升的大乘期修士根本不會出現在人前,如此說來也算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了。 可到後來兩人成為相知相惜的至交之後,蓮愿才了解男人內心的彷徨無助。他不明白自己摒棄所有情感修煉無情道是否為正確的選擇,一個連怎麼真心微笑都忘卻的人,真的能夠守護這天下嗎? 先要有情,而後忘情,以成大道。 在踏入元嬰期這個真正的仙途門檻之後,每個修者都會尋找屬於自己的道。有人以劍入道,更有人以情入道,唯有對道的領悟逐漸加深,才能再繼續突破修為境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道也會對以後的修煉和戰斗有事半功倍之效。 然而很少有人會選擇修煉無情道——作為修真界公認數一數二難以貫徹的道,縱觀整個修真界的歷史,也就比歷任佛子靠發愿立誓飛升佛國多上那麼一點,十數人而已。 這十數人無一不是人生經歷過巨大變故、心境徹底扭轉者,在心灰意冷之下入了這無情道,一步步修煉至大成,卻也無法再感受這世間的悲歡離合,比起普通的修真者更加冷心冷情,漠然旁觀所有。 事實上無情道一點也不難修煉,甚至可以說是十分簡單,先要有情而後忘情,普通人可以說天生就符合了有情的標準,除了無法修煉修真功法的無靈根要入無情道之外,任何修者都能夠輕易進入。 忘情雖然難以做到,但總有些人經歷過常理無法想像的傷害,自然而然也就舍棄了不必要的感情。 然而有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困在了這個階段,無法理解無情道真正的含義——所謂的忘情成就大道,并不是簡單地舍棄自己的情感,即是如此,與一截枯木有什麼區別,又談何飛升成仙? 忘情,要忘卻的是私情,即以此身化為天地、理解這世間萬物運行的規則,視每一個生靈甚至是每一片飄落在泥里的葉子都為同等的存在,如此便是無情道大成。 可在旁人看來,這便是無情無心的表現。 一個無情道的修者甚至能夠眼睜睜看著朝夕相處的師門子弟被屠殺殆盡,心中卻不會有任何情感起伏。 對他們來說,這不過是天地自然運行的一種結果罷了。 但楚云瀾不但修了無情道,甚至還一路從玄陽宗首席大弟子成為掌門,最終站上正道魁首之位,打破眾人一直以來的印象。 反而因為無情道的一視同仁,沒有人會懷疑他對待玄陽宗和其他門派的公平性有所偏頗,發自內心地崇敬著這位新上任不久、才剛邁入合體期的玄陽宗掌門。 畢竟當年劍主商墨失控發瘋的時候,是云瀾君主動出來擔下他原本的職責,震懾住蠢蠢欲動想要禍亂修真界的魔域,免除一觸即發的戰火,光是這份功德就足以助他順利邁入渡劫期不為心魔所苦了。 然而沒人知道,這一切其實都是楚云瀾的師父安排好的,就連楚云瀾自己也不曉得、或者說失去了理解這件事的能力。 蓮愿從云瀾君神識深處看見被埋葬在時光中的過去,故事的主角不是死了便是瘋了,唯一存留於世、應該對這段往事有所共鳴的受害者卻早已失去愛或恨的情緒,令人無限唏噓。 當時楚云瀾的師父寧仁真人有感修真界與魔域沖突不斷,永無安寧之日,他想著必須終止這樣動蕩的局面,需要一個穩定人心的存在。 劍主商墨雖然實力強大,性格卻太過恣意狂放,難以凝聚起修真界對抗魔域的團結心,因此寧仁真人收了許多徒弟,希望能夠培養出理想中的完美人選。 最終,他找到了楚云瀾。 從拜師的那一刻,寧仁真人擬定的計畫就已經開始了,弟子們的每一步都被他設計妥當,只等待最終完美的作品誕生。 雖然楚云瀾是寧仁真人目前為止最滿意、表現最優秀的弟子,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他的感情實在太豐沛了。 看著窗外身周簇擁著一群弟子、笑容燦爛的少年,寧仁真人淡淡地收回目光。 這不應是一名合格的正道魁首的模樣,後續的計畫要提前了。 楚云瀾彼時仍是個涉世未深的少年,根本不會想到發自內心尊敬的師父為自己安排了怎樣的道路,乖巧地照著師父所說的方式訓練。 他感覺自己的修煉似乎出了些問題——托歷練的師兄帶回來的話本子,看了之後再也不會哈哈大笑了,辟谷後還是偷偷藏起來等著吃的小零食也失去興趣,整個人都不對勁。 他很害怕,卻不曉得什麼時候會連害怕都不復存在。 但師父告訴他這些都是正常的,不是什麼修煉出岔子,於是少年楚云瀾壓下心中的不安,乖乖照著師父所說的話繼續修煉。 師父不會害他的。 雖說不擇手段了些,寧仁真人還是有幾分疼惜弟子的心,他沒有血淋淋地揭開一切的真相,而是稍作引導就讓少年毅然決然主動修煉無情道,而不用強逼著他走上這條注定孤獨的道路。 至於這究竟是真正因為他的體貼還是為了取得最好的培養效果,就不得而知了。 直到很久以後,楚云瀾才知道寧仁真人在自己結丹之後就尋來了一個不幸殞落的無情道大成者的骸骨,取殘留的氣息讓他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將其煉化,日後除了修煉無情道外再無其他路可走。 而那時他早就已經將無情道練至大成,徹底沒有了常人的情感,即使知道寧仁真人曾經做過的事也毫無反應。 如果不是認識了蓮愿,他或許根本不會發現自己內心有所迷惘,尋不到未來的方向。 或許曾經那個笑起來燦若星辰的小少年依然藏在心底仍未消失掉,代替他問出了最想知道的答案—— 他依照著師父為自己制定的道路,一步一步毫無偏差走到了終點,這到底是否正確? 那時的蓮愿并沒有正面回答云瀾君的疑問,他只是稍微偏了偏頭,像是在思考該怎麼開口。 不多時,就聽見青衣僧人用溫和沉靜的嗓音說道。 「您應該曉得,修者間傳言小僧天生佛心?!?/br> 楚云瀾面色一如既往冰冷,他手上執著一個精巧玲瓏的小茶杯,輕抿了口之後才微不可查地頜首,代表自己知道這個消息。 與普遍的金木水火土靈根不同,在修真界的傳說中有幾個絕世資質,只要不出什麼大意外,無論努力與否都能夠踏上最終飛升道路,可說是非常令人妒忌了。 最廣為人知的便是天生劍骨,以及擁有者非常容易爭得魔尊之位的天生魔脈,和時常令人難以啟齒的天生爐鼎,最後便是天生佛心了。 孰料青衣僧人卻只是笑了笑,說出完全出乎楚云瀾意料的話。 「小僧確實天生就有和他人不同之處,只不過并非是擁有佛心,而是無心?!?/br> ——天生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