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等到了五月五
書迷正在閱讀:強攻被煎日常(短篇合集)、重生,夫君們的小妾真棒!百合,扶他,futa、野草叢生、快穿:攻心攻略(總攻)、偷偷寫師兄們的耶嘍段子、受罰(女攻)、【獸人】絨毛控迷失自我、爬上總裁的床(nph)、張嘴吃rou、遠川
夜雨淅淅瀝瀝擾得她心煩,秦月瑩睜開眼。 “幾時了?” “過子時了?!?/br> 儀蘭在黑暗里回話。 她一語畢,又忍不住規勸:“主子,這時候醒了,恐怕白日里就沒有好精神了。您……您不如什么都別想,閉上眼睛只管睡到天亮,到時候有奴婢叫您啊?!?/br> “掌燈,拿書來?!?/br> 不容拒絕的語氣。 儀蘭嘆氣。 屋內漸漸亮堂了,她一臉的擔憂也漸漸清晰。 秦月瑩靠在床上不說話,自顧自拿了一本很沒營養的話本子消遣起來。 “主子,四兒那丫頭,她……”儀蘭咬了咬唇,“奴婢自作主張罰過她了,暫不要她在您身前侍奉。您自己也是,怎由得她問東問西,平白傷神……” 秦月瑩嘴角掛著淡笑:“她不問我,難道我就不傷神了么?掩耳盜鈴不可取?!?/br> 儀蘭不說話,她知道這是長公主在為四兒轉圜。 “我希望到最后,我身邊都是機靈衷心的人,衷心到能在兩難之時,義無反顧的選擇我?!?/br> 秦月瑩翻了一頁,忽而朝儀蘭露出一個笑容:“儀蘭姑姑,我是不是很自私?” 儀蘭搖搖頭,不說話。 卻在目光觸及到她慘白的唇時,堪堪落下淚來。 === 長公主被皇帝氣得抱病三月,一步不曾踏出公主府。 隨著辛、鳳二位將軍的捷報源源不斷遞進宮中,朝堂和民間的言論都漸漸倒向長公主。 京中婦人們無不憐憫——夫君身負重任連夜北上,指不定哪天就馬革裹尸還,自己雖然出身天家,可惜爹不疼娘不愛,還要遭受唯一血親兄長的頻頻冷眼。 看來當朝長公主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過的。 皇帝迫于壓力,批下一箱一箱的珍稀貢品與財寶進了公主府。 當然,這里面多多少少也有犒賞鳳大將軍的意思。 朝臣們很滿意,陛下賞罰分明,終于不再當他們是累不死的牛了。 人民群眾很開心,這段流傳數年的天家兄妹恩怨故事,大概會因這六十六擔金銀珠寶落下一個圓滿結局。 最后,長公主沒有辜負全京城上下的殷切希望。 在眾望所歸中,她小手一揮,將這六十六擔財寶——包括駙馬的那部分,一夜之間揮霍一空,宣布要將自己家擴建成史上第一奢靡的公主府邸。 甚至,她自己還添了點兒。 工程圖定下了一年有余,連施工隊都早早請人找好了——這完全是蓄謀已久。 就等皇上的賞賜和駙馬的血汗錢到位了。 外頭還在打仗,長公主卻在京中過著如此驕奢無度的日子。 雖說皇帝的賞賜給了誰也攔不住人家怎么用,可——這也太光明正大了些。 此般肆意做派,令京城上下唏噓不已。 皇上怒不可遏,又下令禁足長公主一年。 這回是將她禁足在將軍府。 因為這道指令下來的時候,公主府的墻都被施工隊推平了。 === 小半年的時間匆匆而過。 這段時間里,前朝與后宮都發生了許多事。 右相駱凱歌的嫡子駱燁然查抄龍翔賭莊辦事不利,致使莊內燃起大火,皇上削去他的六品護京副督辦的職,取消了他三年之內入仕為官的資格。 然而但凡有些實權的朝臣,都對這背后的貓膩心知肚明。 駱凱歌為了保住自己這個兒子,沒少在圣上面前下功夫。 駱燁然引爆了龍翔賭莊底下的火藥庫——這可是殺頭的死罪。 可皇上的偏袒之意未免也太過明顯。 先是對外謊稱“燃起大火”,絕口不提軍火之事,又對這件事的直接關系人就這樣輕拿輕放了去。 區區三年不入仕,又算得了什么? 三年之后,駱燁然依舊還是右相駱凱歌的兒子。 他想平步青云,實在是輕而易舉的事。 可這鍋不能無人來背,皇上將這件事的怒火,悉數平攤到右相一派下面的幾個小臣身上。 流放了兩個,抄家了三個。 據悉,這里面多半還是因為皇上當時剛和長公主吵了一架,正在氣頭上。 與之相對的是,為了安撫駱黨,圣上又在百官面前親口下旨,封了右相駱凱歌兼任太傅一職,位列三公。 如此,這位兩代老臣手上的權柄,放眼整個朝野也是無人能及。 后宮里,皇上新封了一位蘭妃娘娘,正是原先不大受寵的蘭嬪。 原因無他,只因這位蘭妃娘娘肚子爭氣,有了身孕。 皇上子嗣不濟,偶爾能得一胎都是天大的喜事,更不要提蘭妃娘娘的母家葉家在此次對北戰役中屢屢捐獻軍資,引得龍心大悅。 自辛將軍的嫡女兒辛安入宮封了潁妃獨得圣寵,朝中不滿此情形之人早已比比皆是。蘭嬪一有身孕,言官們紛紛上諫,勸皇上提她的位分。 后者從善如流,也就這樣應允了。 后宮多了一位蘭妃,之前潁妃、皇后針鋒相對的局面也就不復存在,三足鼎立,倒也逐漸安定下來。 很快的,慶蒼與北境的戰事進入尾聲,兩個月前,天子下令鳳、辛二位將軍班師回朝,大軍已在路上,秦月瑩被關在將軍府,亦是百無聊賴的等著。 皇上不讓她出將軍府,她便也真的賭起了氣,一步不曾踏出,整日在府里換著戲班子來唱。 這樣的日子雖閑適,過久了卻也覺得有些無聊。 秦月瑩發覺,她還是有些思念駙馬的。 不是想他的人,是盼著他帶著大功凱旋。也許到時候皇上一高興,也能順帶將她的禁足給解了。 她等啊等,還沒等到駙馬班師回朝,先等到了五月五——端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