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清水,背景引入)
書迷正在閱讀:輪流欺負大美人兒(雙/產/生)、修仙皮下的狗血、假裝女孩子和野王哥哥網戀、騎士團、肌rou警奴、同事是我的胯下貓SM、《遂心如意》、《楓葉荻花秋瑟瑟》(mb受,包養文)、【gb】食rou系男性果然很麻煩、太子東宮yin寵記事錄
盛夏,雨落青山中。 一個年輕人在山路上奔走,他未帶雨具,遇此急雨,只好手舉過頭頂堪堪擋著雨,一邊跑,一邊尋找避雨歇腳的地方。 天遂他愿,只見不遠處出現一座小小院落。紅墻碧瓦,在雨中愈顯雅致朦朧。 他快步走向那處院落,走近才看清,原來這是座山廟,廟前匾額上寫著“擷芳”二字。 “我從前來往過這里幾次,倒不知道還有這么一間廟?” 年輕人心里嘀咕著,伸手叩門:“叨擾!不知廟里可有師父在?” 他叩了幾下,大門吱呀一聲打開,有一青年撐傘站在門后,問:“公子有什么事?” 年輕人忙請求他讓自己暫時歇腳避雨,青年上下看他一番,點點頭:“請隨我過來吧?!?/br> 說罷,他將傘偏了偏,讓年輕人也站在傘下,二人并肩走進主殿西側的偏殿。 年輕人一邊走,一邊留意著小廟。這廟雖小,卻修得十分精致。門皆金釘朱漆,壁皆磚石間甃,鐫鏤花草繁茂之狀。主殿偏殿,莫非雕甍畫棟,峻桷層榱;殿頂覆以琉璃瓦,排如魚鱗,雨水瓢潑之下,流光溢彩。 他打量一番,自知此廟非凡,自己卻絕未聽過。如此精致秀麗寶地,實在沒有不為人知的道理。 年輕人眼珠一轉,心下多了幾分提防,面上不顯,只跟青年走進屋內。 進屋落座,青年叫人上茶。借著喝茶的工夫,年輕人才把青年好一陣打量。 眼前青年年紀不大,約莫比自己大個五六歲。容貌秀麗,身量單薄。一身皂色衣衫,更襯得他肌膚細白,眉眼清俊。 年輕人心中琢磨,若說這是廟中香客,斷不會叫客人出來迎客;可這人一頭青絲如瀑垂下,更不像是廟中修行的沙彌。 他便道:“我姓楚,師父不嫌棄,可以叫我小楚。我進門時,見匾上寫著擷芳二字,倒很眼生。不知道廟里供奉的是哪一位佛祖高人?” 青年微微笑著開口:“我們廟里不供佛祖,只供奉花神。因而種種規矩,與諸廟皆不同。你也不必像尋常在家人稱呼出家人一般稱我為師父。我姓溫,是廟中住持的俗世徒弟,平時在山下,一年里只有這幾個月來寺中修行。你若愿意,就叫我一聲溫修行?!?/br> 楚姓年輕人笑道:“供奉花神?實在未曾見過。既然今日有緣,不知道能不能教我細細游覽參觀一番?” 溫姓青年也笑:“小楚有此心,自然是好。既然如此,我看雨還有一會兒才停,不如你先去換一身干爽衣服,免得生病?!?/br> 楚姓年輕人自然滿口答應,跟著青年去內室換衣裳。 青年拿出一件自己的長袍為他換上,可惜年輕人身量尚小,很不合身。青年蹙眉,似是猶豫一會兒,最終還是取出一件絳紅色長衫遞給他:“你試試這件吧?!?/br> 楚姓年輕人穿上這件長衫,倒是合適得很。他見這件長衫用料華貴,鏤金百蝶穿花的紋樣也繡得十分精細,與青年身上穿的皂色衣服和方才拿出的長袍大有不同,知道這并不是他的衣服。 青年似是看出他的疑惑,溫聲道:“這衣服是……嗯,是我表弟的。他很少來,這件衣服就一直放在我這里?!?/br> 兩人出去,小童早已擺好一桌素齋。茶飯之余閑談,青年問道:“小楚是哪里人?看你穿衣打扮,像是個讀書人。今天可是來山里消暑?” 楚姓年輕人笑道:“什么讀書?不過是認識幾個字,迫于父兄之命,要考取功名罷了??上蚁騺碛掴g,于此道不通。我在渝州城里讀書,最近天氣燥熱,難以靜心,故來這里納涼。晚上住在山腳處,白天到山里散步乘涼?!?/br> 他答完,又問道:“溫大哥呢?為什么要來這山里修行?” 溫姓青年道:“我身體不好,小時候遇到出家人,說是要了卻塵緣才能根治頑疾??上业镏挥形乙粋€兒子,萬萬不舍得教我出家,于是只好每年來修行幾個月?!?/br> 兩人談笑之間,雨已經停了。溫姓青年便帶小楚游覽寺廟院落,并道:“花神喜靜不喜鬧,喜花果香不喜煙火氣,因此我們廟里也不供奉香火,只供奉新鮮花果?!?/br> 小楚道:“別有一番意趣,不枉‘擷芳’二字。不過廟里是只供一位花神呢,還是許多位?” 溫姓青年笑而不語,帶他走進大殿,只見殿中果然不設香火,只有數盆鮮花,供奉在不同畫像前。 小楚走到其中鮮花最多的一副畫像旁,畫像繪了一位絕世美人。 此人生得肌如白雪,唇似櫻桃,鬢若烏木,眉橫丹鳳;穿衣打扮,更是錦繡盈都,花光滿目,雍容華貴,儀態萬方;美人身邊又繪有一盆盛放牡丹,人花相襯,實在是盛而不艷,貴而脫俗。 溫姓青年的聲音從身后傳來:“看得呆了?這畫像畫的就是牡丹花神,他生得最美,牡丹也最討人喜歡。因此供奉他的,是最多的?!?/br> 小楚道聲原來如此,又問道:“我若要供奉誰,就拿他司的花,對么?” 溫姓青年道:“不錯。你若是要牡丹花,后院種有幾棵,你盡可去采?!?/br> 小楚搖搖頭,沒再在牡丹花神面前駐足,而是在殿中走了一圈,到另一側冷清些的畫像前。 這副畫像上的花神也稱得上容姿清秀,只是相對于方才的牡丹,未免太單薄可憐了些。 小楚問道:“這是梨花?” 溫姓青年有些訝異,但還是點頭道:“是??墒乾F在并非梨花開花季節,你在這里,恐怕找不到可供奉給他的梨花?!?/br> 小楚取下脖子上掛的玉墜,彎腰放在畫像前。又恭身行了幾個禮后,笑道:“我沒有梨花,只有一個梨花模樣的墜子,眼下供奉給花神。只希望他不要嫌棄這墜子沾染了我這俗人的氣息才好?!?/br> 溫姓青年走進一看,那玉墜雕成梨花模樣,通體溫潤潔白,玉質上好,雕工精細,價值非凡。這樣一塊玉墜,這年輕人卻當玩物一般,說供就供,恐怕也不是什么尋常讀書人家的子弟。 青年這樣想著,趁年輕人還在游覽寺廟,口中默念了什么,又與年輕人說些閑話。 不一會兒,雨又下得大了。 青年邀年輕人在廟中留宿一夜,年輕人欣然答應。二人共用晚飯后,便各自回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