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
路也第一次見到李家邦是在他的十四歲。 路也三歲那年因為生辰合了李家那一位在豪門秘辛下早產的嫡系大少爺李家邦的八字,接受了以李家邦名義捐出的一對一資助,不但如此,連帶著路也所在的孤兒院都因此雞犬升天,得到了大筆的長期資助。 以李家邦名義不間斷捐出的善款讓整個孤兒院過上了福利機構平均水平線上的生活,然而李家邦從小身體嬌弱,平時連學校都去不了,只能在家里上一對一家教課,正是因為這樣,他本人其實并沒有踏足過孤兒院。 雖然路也被老師日復一日地教導著要對李家邦感恩,然而孩子的思維在聽到了老師關于‘沒有李少爺你不能上學,每個月一次的小餅干也不會有了,我們都只能吃白粥就咸菜知道嗎?’的勸誡后,對李家邦這個符號背后的形象卻只有敬畏與物理距離帶來的陌生感。 直到路也十四歲那年,李家邦生了大病,那位算出路也和李家邦八字相合的相師對著六神無主的李家人一頓忽悠:“少爺剛出生的時候我就算出他此后必須是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才能修成正果,正是為了擋住這些劫難,我才會讓你們去找個八字相合的幼童為大少爺擋煞,誰知jian人作祟,大少爺遭受的災難竟也愈發深重……這為今之計,還是要讓那擋煞的孩子到少爺的身邊去,要知道,擋煞的人離得遠了,法力就薄弱了,反過來也是一樣的道理?!?/br> 那相師為李家服務多年,對李家家里的事情也有所猜測,這jian人之說正是暗合了李家人的狀況,更是唬得李夫人連連落淚。李先生被李夫人哭得沒法可想,還是決定雙管齊下,一邊繼續李家邦的治療,一邊將路也帶回李家,心想就算擋煞之說虛無縹緲,帶個知根知底的小孩來陪陪沒出過家門的李家邦也是好的。于是路也就這樣由孤兒院院長帶到李家大宅,要陪李家邦解悶。 路也出發前被孤兒院的生活老師叫去叮囑了半天,大人們與平時不同的嚴陣以待與不茍言笑讓敏感的少年對即將到來的新世界愈發恐懼,幾乎是咬著牙才能讓自己不在去李家的車上害怕到顫抖起來。 雖然后來都證實了那其實是都是多余的。 路也已經不是很記得自己進入李家地界時候是怎么想的了。孤兒院離李家莊園的地界近三個小時的車程,路也坐車坐到思維麻木,害怕的心情已經殆盡,只有屁股的酸痛還在不斷積累,汽車好不容易駛進高大壯麗的黑色鐵欄大門,路也正如釋重負地想著‘終于到了!’,卻發現汽車繼續行駛在一片森林里,足足又坐了半個小時,路也才終于看到了道路前方的房屋。 路也看到的是一棟色調溫暖的三層小洋樓,結構精致但是和剛剛行車走過的以及路也沒走過但能遠目所及的森林面積相比顯得過分小巧,而在那小洋房的二層,正中央應該是主臥的陽臺上,有人正坐在陰影里的躺椅上。路也確信自己和那個陰影里的人對視了。 因自己不知從何而來的一陣心神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