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失言
第二日,宋俞城果然叫二少爺宋彥景回老家去守祖宅,他們這樣的家族,有出息的送出去讀書學藝,他日能夠光耀門楣,沒出息的就放在老家,守著祖宗和家廟,總不至餓死,這樣的抉擇,分明就是把宋彥景的下輩子的出路定下了,宋彥景正值年少,心中自有一番抱負,怎會心甘情愿,但宋家終歸是宋老爺做主,由不得他,當日下午就套了車,只準宋彥景帶了四五個忠仆,東西堪堪裝了兩車便讓去了。 那逃了的小周氏沒抓到,二少爺就被趕去了老家,原二少爺院子里的,打殺的打殺,賣的賣,也沒幾人敢在開口觸宋老爺的霉頭。 只是那大少爺,宋汶景聽聞此事之后連忙從書院里趕回來,獨自在宋老爺的院子里跪了兩個時辰,懇請老老爺將二弟追回來,說是都是幼弟的錯。 宋俞城自然不肯,他已經看明白了,自己那個庶子和嫡幼子不能并存,他偏心宋源,已經將事情按下,全數怪罪到宋彥景身上,宋彥景不說恨毒了宋源,怕是連他這個父親也恨慘了,此時再讓人回來,只會多生事端。 可宋汶景卻天真地肯,還跪在地上說二弟縱然受了些委屈,只要父親將人找出來,好生安慰,定然就能恢復從前。 宋俞城惱怒大兒子如此天真,又將他罵了一頓,讓他滾回書院去讀書。 而宋汶景這個人跟他兩個兄弟不同,因為是嫡長子,自小養在祖父母跟前,連開蒙都是請的名師,學得都是些儒家正統,儼然是個君子,他思來想去,二弟哪里無處周旋,又想著不能讓小弟繼續被父親慣壞了,又求到了崔春枝這處來。 “你是說讓我去和老爺說,將源兒送到書院去?”崔春枝坐在上首發問。 宋汶景的年歲其實相較崔春枝還要大上幾歲,可他卻非常守禮,開口便叫母親:“母親也知道,家里這些是是非非都是被小弟惹出來的,如今事已成定局,兒子沒有辦法扭轉父親的心意,但是于教養小弟這件事上,卻非送他去書院不可了,送到青山書院也有兒子看顧他,省得他日日胡鬧,聽信小人讒言,再鬧得家宅不寧?!?/br> 崔春枝瞧他神色端正,言語間滿是對幼弟的疼惜,不由地感嘆,這人真不像宋俞城的種,倒像是官宦清貴家中養出來的不知人心險惡的君子,他笑了笑:“書院那樣的地方,很是清苦,你小弟才七歲,如何去得?” 宋汶景卻正色道:“母親,小弟就是該去受了清苦才會知道好歹,母親,慣子如殺子,他若是連寒窗讀書這點苦楚都守不住,以后哪有什么出息,怕是要一輩子折在這深閨的算計中?!?/br> 這話說得有些重了,也不該對崔春枝說。 慣子如殺子,這話合該去和宋俞城那老匹夫說去。 崔春枝有些惱恨,似笑非笑地看著他,也不搭話。 宋汶景也知道自己失言了,臉上滿是尷尬,忙請罪道:“母親莫怪,兒子失言了?!?/br> “無妨,你是愛惜小弟心切?!贝薮褐τX得這人好沒意思,雖然是一心為宋家著想,但是如今宋彥景的前程全都廢了,和宋源已經是不死不休的仇了,這宋汶景卻還眼巴巴地想讓人家回來,再回到從前兄友弟恭的樣子,怕是讀書讀傻了。 崔春枝下逐客令:“我也有些累了,你去吧,至于宋源去書院的事,我會和老爺好好商量的?!?/br> 話到此處,宋汶景只得告辭了。 晚間用飯的時候,崔春枝就差人去請了宋俞城來。宋俞城久不踏入崔春枝的院子,難得崔春枝差人請了一回,他還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