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顧娘此次下山目的有二。一是為了報恩,二是為圓自己一段情。 曾經與她毗鄰的杜鵑鳥,總與她訴說塵世的種種繁華與人間情愛。 日積月累之下她對于“情”之一字以生了執念。 一日他路過一河邊,見一女子在河中快被大水沖走,他連忙施法施救。上岸,女子卻道,救她作甚? 顧娘說,“我見你身懷六甲,不為別的,你也要為自己的孩子而活著吧?” 姑娘說起此事,女子反憤憤道,“不過是一個薄情負心漢的種,長大怕也跟他爹一樣是個禍害。留之何用?” 女子將她的遭遇細細說來,顧娘聽得打濕了手絹?!皬男∏嗝分耨R,就因為上京趕考中榜,就棄了你娘倆,轉頭去迎了恩師的女兒。真的太不是人了?!?/br> “所以呀,你得知人間情愛并未有你想象中那么好?!迸诱Z重心長道。 “如今的世道,鬼神衰退。我見你靈臺光潔,修行一日千里且并無人劫。你與其沉溺于追尋世間情愛,不若回山修煉,早日修得正果,位列仙班來得實在?!?/br> 顧娘抬眼望去,那還有什么衣著樸素的豆腐坊家的女兒。只見一女子衣帶飄飄,氣度非凡,面含慈悲立于原處,顧娘便明了自己這是遇見了“仙人指路”。 “仙人指路?!笔悄切┮扬w升的仙人散落于人間的機緣,專為世人解惑,引度凡塵中人。 顧娘砰砰朝她磕了兩個響頭道,“謝上仙厚愛,可顧娘不嘗情愛,心中執念積攢唯恐頓生心魔,危害人間。這凡塵世事,顧娘還是想親自去走一遭?!?/br> “仙人”嘆道,“罷了,罷了,也何該你有此一劫”遂不見蹤跡。 顧娘見她消散,心中一松從夢中醒來。 呵,“仙人指路”竟是顧娘貪玩化為孩童模樣于樹下小憩所得。 顧娘伸伸懶腰,準備離去,卻被一及笄之年的女子帶家仆所攔。 “小朋友你是哪家的,怎獨自在這兒?” …… 如今正值踏春時節,魏國京都眾人皆知,王丞相的女兒踏青時帶回來一失蹤幼童。 “也不知哪家如此心大,孩子丟了也不去領?!?/br> “我看啦,那孩子極有可能是個私生子?!?/br> “我覺得不像,當時我也看過那孩子。他身上所穿的綢緞可不是不受寵的人能買得起的?!?/br> 私下京城婦人議論紛紛。 “不過那孩子也是幸運竟得王姑娘如此寵愛?!?/br> “他吃穿用度都是王姑娘從自己的月例里拿出來的。一點都不含糊?!?/br> “聽說隔兩個月,如果再未找到那孩子的家人。王姑娘便要求她父親將這孩子收養?!?/br> 眾人皆知,王芷珍是丞相的掌上明珠。如果王芷珍想要收養這孩子王丞相豈能不同意? “王姑娘真是個大善人啦?!?/br> 眾人紛紛頷首。 可是王府的氛圍并沒有她們想象中那般美好。 “顧良,你躲我做甚?” 王芷珍將顧良從被子中拉了出來。 “沒啊?!鳖櫫家簿褪穷櫮锼此奇偠ㄗ匀舻幕氐?。眼神卻滴溜溜的直轉。 王珍被氣笑了,捏了捏他的鼻子。 “你啊你撒個謊都不會?!?/br> 其實顧良哪里是不會撒謊。只是他世俗經驗尚淺,對王芷珍心中有愧,又視她為親密之人不覺便在言行舉止之中露了破綻。 這是怎么回事呢?原來顧良竟有意壞了王芷珍對南王家小世子的一方愛慕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