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顏穎和孫雯玲的選擇/宋竹卉的爆發
像顏家人,如顏穎,在城青度過一段時間之后,心中也逐漸放下了過去,最終還是選擇重新開始。但她還是保守的,做不到將性放在第一位,所以還是選擇一段感情,在父母的鼓勵下,又生了一個孩子。 而孫雯玲也同樣如此,在這樣的環境下,在社會鼓勵每個人可以不要有多余負擔地做最真實的自己的情況下,沒有社會給她戴上的無形的枷鎖,正視了自己的內心的她也無法做到為某個人守一輩子寡,也選擇開始一段感情。 只是,由于身份的原因,不會像顏家人自己的女兒一般得到顏父的鼓勵,但也沒有被反對,她只有一個兒子和她有血緣關系,而這個兒子以后的孩子并不屬于他們,而是屬于別人,相當于她絕后了,雖然還有顏家人在,她不會老無所依,但是他們將來的后代,和她沒有血緣關系,總歸沒有親身子女那么親厚。 并且,她屬于生育者,相比起非生育者的無能為力,她自己有生育能力,她完全有生孩子的資格。 所以,在幾經猶豫之下,她還是選擇生育,只是并沒有提前告訴顏家人,直到懷孕了之后才和盤托出。 原本她是打算,若是顏家人接受不了她的孩子,那么她就帶著自己兒子獨立出去,若是愿意,她便繼續和顏家人一起。 顏父哪里舍得自己孫子被她帶走呢,再說了,一起生活了這么家,大家也都是有感情的,讓懷孕了的兒媳婦直接帶著孩子離開,他也做不到,最終選擇繼續維持原本的生活。 只是孫雯玲的身份還是換了一下,和他們從原來的公婆和兒媳的關系,變成契女的關系,這樣,就差不多是從兒媳婦變成干女兒,對顏父來說,更容易接受,女兒生孩子,他當然接受了,但是讓兒媳婦生別人的孩子,他還是有點無法接受。 至于宋竹卉,其實早就看淡了,她從一個女人的角度看待另一個女人,無論如何都做不到對其他女人生孩子必須有排斥心理。 這就是她和顏父的差別,或許時候是女人和男人的差別。 顏父在原來的社會里,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尊重女性,為女性考慮的男人,尤其是作為一個農村人來說。 所以大女兒學習成績好,有想法,他就大力培養女兒,并沒有因為重男輕女而非要把資源都投到自己爛泥扶不上墻的兒子身上。 當然,他的兒子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個人,并沒有到爛泥的地步,只是遠沒有女兒優秀而已。 末世后,也一直在想方設法保護妻女,更沒有像溫父那樣出賣女兒,為了穩固女兒在城青的地位,硬生生讓自己繼續過那種艱難的生活。 這種人,在末世前,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好男人。 可父權社會的有些根深蒂固的觀念還是有的,比如在意傳宗接代,在意自己在家中的話語權,在意自己的地位,始終覺得自己是這個家庭中的大家長,在意許許多多。 人性本來就是很復雜的東西,你甚至不能說他對還是錯。 而宋竹卉,不知道是看透了還是怎樣,或許是年紀大了,對于許多事情看的更透徹,思想轉變的非???,也或許她本身就是如此,只是需要一個契機,需要一個點撥而已。 她每月在異能者學院那里領取的晶核就不少,再加上自己并不滿足于在異能者軍團混日子,直接加入了士兵軍團,在這里所取得的收入,還有隋葉私人提供的,晶核幾乎可以說并不怎么缺,而她本身的天賦竟然還不錯,經過十來年,竟然也升到了六級,雖然是最近才剛身上去不久,但好歹也拿到了一個副軍長的職務,成了她這個年紀女性的偶像。 六十幾歲的年紀,起步晚,能達到目前這個成就,已經是非常了不起。 末世后,人們發現人的身體潛能真的是無限的,只要你開發出來,六十幾歲,體能照樣能達到五十出頭的水平甚至更好。 在擂臺賽的場下,也出現了一支比較獨特的拉拉隊,一支幾乎都是由中老年女性組成的粉絲隊伍為她吶喊助威,當然,這其中還時不時就夾著好些個小朋友,奶聲奶氣地為她助威,還有某個老頭兒,這么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甚至有好多次出現在熱門話題上,尤其是在得知這位竟然是副基地長的母親之后,收獲的粉絲也就更多。 雖然顏父心里確實有些在意自己跟妻子之間的差距被逐漸拉大,但看的出來還是非常挺她的。 對于城青基地來說,一切都在順利進行著,距離她們的目標也越來越近。 而對于其他基地來說可就完全不是了。 人類的生存環境一直在持續惡化,讓向來趨利避害的人只能不斷往更安全人類更多的地方跑去。 比如某些基地,本身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至少自己還能支撐一段時日,但是由于周邊的眾基地都投奔到更強大的基地里去,導致他們周圍可能就獨此一家。 如此一來,因為周圍沒了其他人類,所有的敵人便會被他們吸引,讓他們的壓力徒然大增,再也承受不住如此大的壓力。 所以,在同一片區域周圍所剩的基地不多時,他們便不得不提前找好退路,在自己基地不能承受外界的壓力之前就要提前轉移。 以至于人類基地匯聚的越來越集中,已經看不見落單的遠離其他任何基地的基地存在,除了某些海上孤島。 再說華夏國內,正兒八經的基地已經不超過二十個,并且有互相靠攏的趨勢,人口至少都是兩百萬之上,當然,這要除去幾個被城青圍在城內的基地。不過顯然,除去W市,其他幾個小基地再用不了多久就會因為買不起糧食而不得不加入城青。 只是他們總是不到黃河心不死,就算垂死掙扎還是要多堅持幾下,把基地內的人口不斷不斷賣出,直到最后成為光桿司令,不得不加入城青。 時間又過去幾年,城青雖然一直在不斷收人,但是除去幾個整個基地投奔的人之外,其他收到的人全都是底層,看不到幾個異能者,只有那些整基地投奔來的會帶來大量的異能者。 導致城青的人口數量雖然龐大,但是異能者在人口中的占比卻是比其他基地要小上不少。 畢竟其他基地是把底層的人不斷賣出去,而異能者是不可能賣的,所以異能者在人口中的占比會不斷提高。 而城青卻總是在收大量的普通人,異能者的比例反而會稀釋掉。 但是沒關系,如今誰的晶核都沒有我們多,我們數量少,但是晶核使用的更加的集中,異能者的質量那是沒話說,比起其他基地,異能的整體等級都高,再加上因為異能者學院篩選條件的緣故,等級越高的越是堅定地擁護基地,因為和基地不是一條心的人,很難從異能學院獲取晶核,也就更難提升等級。 在幾乎絕大部分人手中,從異能學院中獲得的晶核數量才是占據大頭,那些評分超低的,在這里得不到多少晶核,僅僅使用自己做任務所得,異能的提升速度根本跟不上整體的速度,就算原來在加入基地的時候等級再高,隨著晶核的缺少,也會逐漸被不斷前進的人超越,被他們甩到身后去。 也因為這個制度,讓她們能更容易挑選出符合基地標準的人,讓他們占據高位,牢牢把控住軍隊,進而輔助政府更好地控制基地,加強基地的內部安全。 不僅僅是原本基地的人,包括那些加入基地的其他國家的人,也同樣如此,在異能學院篩選人選的時候遵循的也是這個原則。 至于那些不是整基地加入城青,而是被不斷賣過來的人,雖然可以保留原來的文化習俗,但是因為絕大部分都是底層人士,公職人員還好說,只需要普通人就行,他們之前之所以會淪為底層,不過是因為拼實力拼不過別人而已,在文化水平以及需要腦力勞動的時候,并不見得會比一般人差。 但軍職人員就不一樣了,你文化水平再高,沒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和實力都沒用,然而他們之中又選不出足夠的人,那派過去駐軍的人員就要由基地從其他人中選擇,尤其是士兵軍團,反正他們跟負責對外,不負責對內,語言文化不通也沒關系。 就是護衛軍團,因為是負責對內,需要和他們溝通交流,而短時間內,又無法讓這些人立馬就能熟練使用華語,便從其他的和他們同語種的人中挑選過來,畢竟其他整個基地帶來的人當中,基地并沒有接收他們原本全部的軍人,只挑選了部分,因為基地用不到那么多的軍隊,而且為了控制他們的軍隊數量,也不得不只選擇部分,那么剩下的人中也不乏有能力者,正好這邊兵源不足,便可以把那些人招收到這邊來,這樣即使他們重新成為軍人,服務的也不再是原來自己的群體,而是其他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