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物質、精神雙重建設
晶核的獎勵數據也要保密,不得對外人透露,若是讓有心人摸透其中的彎彎繞繞,怕是又會出來搞事哦。 有精神系異能就是方便,那測試效果杠杠的,可比從前的測謊儀好多了,尤其是在高級精神系異能者面前,普通異能者內心的想法更是一覽無遺,這些人就是想透露消息也不敢。 至于能不能抓住其中的漏洞,那就要看他們的本事了,要是能抓住,只能說他們能耐,她們也不能如何。 具體情況當然只有隋葉幾人才知道。 不過,隨著時間不斷過去,隨著眾人異能的提升,該知道還是會知道的,畢竟異能的提升速度與晶核是掛鉤的嘛。 但就算猜到又能如何?這是隋葉的私人獎勵,獎勵標準當然由她說了算,其他人有資格逼逼? 至少明面上不能。 想搞事的當然會暗自組織起人搞事,不想搞事的,那就只能按照這個標準做事,慢慢改變,讓自己更符合標準,得到更多獎勵。 后者,自然是她們最想看到的。 接下來,基地將不斷有大動作,各種政策法律法規也會出來,必然會招致不滿的聲音,甚至招來抗議,所以隋葉必須要留在基地里起到震懾作用,不能長時間外出。 貿易路線已經打通,人手也就騰出來了,基地可以把大量的精力投在搜救幸存者上,擴大基地的人口規模。 至于基地內部,有大量的基礎設施需要建設,短時間內,整個基地都會非常忙碌,所有能干活的人都要參與進來。 基地不會養任何閑人,只要還能動,就必須要工作,哪怕是老弱病殘,最多也只是酌情放寬要求,給他們安排適合的任務,不能閑著啥都不干。 如今的基地可謂是想盡了辦法要當基建狂魔,各種基礎建設,該有都得有,讓百姓們有干不盡的活兒。 只有百姓們都埋頭干活,專心地過自己的日子,才不會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鬧事嘛。 并且,強制百姓們工作還能杜絕部分人想要依靠他人生存的想法。 經歷過之前的苦日子,大部分百姓參與工作的積極性極高。 畢竟有工作才有積分,積分代表著錢、代表著財富,更代表著食物,是他們生存的資本。 現在可不是沒錢也餓不死的和平年代,不會有人給你發生活保障金,發各種補貼什么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全都要靠自己賺取積分。 在食物越來越稀缺的情況下,物資自然是囤得越多越好,生存才更有保障。 通過與其他基地的聯絡,某些一直呆在城青基地,還不算過得有多苦的人也終于體會到這個世界的食物有多稀缺了。 基地還要把大量糧食交換出去,留下來的并不多。 那種食物的緊缺感,也迫使他們拼命工作,賺取更多積分。 當然也有人抗議過,希望基地能留下更多食物,減少交易量,就算不能像末世前一樣胡吃海喝,但至少能吃個飽飯吧? 可惜基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同時以武力威懾,讓他們斷絕了這個想法。 基地只保證他們有飯吃,不會餓到,想吃飽?多干活多掙錢吧。 所以,百姓們的固定工資除去日常開銷,基本就剩不下幾個積分了。 為了吃飽飯,為了手頭稍微有點盈余,為了以防萬一,為了以后的好日子,為了各種,即使再懶散的人,在完成固定工作之后,還會繼續領取更多任務賺錢。 每天賣力干活,精力都投在為生活奔波上了,自然也沒有太多的閑心關心什么基地大事。 這樣的氛圍,更適合基地出臺各種政策,遇到的反對聲與阻礙也能極大地減少。 很多人覺得基地這是壓榨他們老百姓,但那又如何?你要去了外面,想被壓榨都壓榨不了呢。 能讓百姓們老實工作,不亂搞事,基地更是不吝嗇,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基礎建設上,各種建設搞得風風火火的,甚至給不少人造成了現在還處在繁榮安定的和平年代的錯覺。 人人都在充滿斗志地建設著自己的家園。 再看看基地公布的各種建設規劃,儼然是要打造一個安全且繁華的堡壘吶。 而且,因為基地實力的強大,將周圍的威脅全都清理了干凈,除了軍人,大部分普通人都遠離喪尸的威脅。 只看著眼前的繁華,要是不提,不少人都要忘記此時外面大片的土地都在被喪尸包圍著呢。 當然,基地是不會讓百姓們白白享受這份安逸的,他們要讓百姓們時刻謹記,現在的人類處在一個什么樣的人間煉獄之中,外面是如何的兇險,眾人的安逸生活是基地給的,是每日出生入死的軍人們給的。 軍隊每天從外面拍攝回來的畫面,都會輪流在某些公眾聚集區的大屏幕上播放,讓他們看到外面的兇險,看到軍人們與喪尸的搏斗。 那密密麻麻的喪尸,那些幸存者們無助、絕望、麻木的眼神,他們缺衣少食、他們面黃肌瘦,他們為了一塊面包一瓶水拼命爭搶,每天都要小心謹慎地活著。 生活在這么幸福的環境中,百姓們自然要擁護基地、忠誠于基地,擁護基地頒布的政策與法律法規。 不僅如此,基地還設置了獎懲制度,如果有人的行為威脅到基地的安全,將會被驅逐出去,他們將不再有這么安逸的生活,就要和外面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幸存者們一樣... 舔棗加大棒,恩威并施,讓百姓們服從管理。 在這種政策下,不僅是基地原來的百姓,就是那些新加入的人,對比過外面與這里的差距,對基地的歸屬感也會快速提升。 除了基地內部的建設,軍隊也在火爆招新中,競爭率是所有行業中最高的。 為了提升人們對力量的興趣,為了提高人們尚武的精神,不再甘愿做一個平庸的人,變得更為熱血。 基地安排了許許多多的比賽,還有各類挑戰賽,鼓勵百姓們參與,或是觀看。 既能鍛煉百姓們的身體素質,又能讓他們參與監督,以及在工作之余多些消遣,也算是一舉多得吧。 當然,熱血歸熱血,私斗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每個人可以在專門安排的擂臺上與人切磋互動,但只允許切磋,不能以切磋的名義傷害他人,如果被判定是故意傷人,將會受到嚴厲的懲罰。 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人類不尚武不行吶。 軍隊方面。 個人天賦有強有弱,能使用的晶核有多有少,每個異能者的實力多少都有些提升,有的快,有的慢。 在那些高等軍職上,有人剛爭取到自己滿意的位置,轉瞬就被人給挑下去,每個稍微好些的職位挑戰者都有不少。 一段時日下來,隋葉也收了不少基地真正需要的人,這些人被提供足量的晶核,異能提升的速度自然比別人快一大截。 她們會安排這些人去挑戰軍隊中更多更重要的位置,讓他們掌控更多軍權,將軍隊打造成她們想要的樣子。 而他們無疑是基地最堅實的基礎,也是未來高層的主力軍。 末世里,除了資源之外,強大的軍事力量必不可少。 在食物與晶核資源都充足的情況下,軍人自然也是多多益善,所以,軍隊的招新工作幾乎一直持續著,每天更有海量的挑戰賽。 如今基地里的網絡與電視都還沒有徹底恢復,人們末世前的消遣方式幾乎都排不上用場,觀看擂臺賽也成了人們工作結束后,閑暇時分最主要的一項娛樂活動。 基地內不是沒有網絡,但僅限于生產建設以及辦公所需,想要成為消遣工具,還早著呢。 基礎設施都還沒恢復,哪有那么多余力去弄這些非必須品? 其他方面也在快速發展著。 比如說食物、水資源。 既然食物重要,那么作為唯一能使用土壤、讓它產出糧食的人——木系異能者自然成了基地的香餑餑。 提供水資源的異能者也差不多。 食物和水,那可是人類生存最重要的東西。 隨著異能者整體實力的提升,木系異能者能加快糧食的生產,水系異能者能為人們提供更多水資源,這兩者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 雖然人口在變多,但水系異能者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相對數量不便的情況下,異能者實力的提升也會提高人類的平均用水量。 而隨著集中式洗浴房、衣物浣洗區、公共廁所等公共設施以及循環系統的建立,珍貴的水資源還能被最大程度地利用上。 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只用幾個積分就能洗干凈身體、換洗衣服,過上其他基地上層人士才能享受到的生活。 更多女人因為積分的珍貴、長發的礙事,紛紛減去長發,修起短發,花更少的積分讓自己過得更舒適。 同樣的,在末世里,生存都已經很艱難了,人們自然不會那么在意平時的梳妝打扮,更多人都是素面朝天。 每個女人也不用去攀比自己是否有昂貴的奢侈品,打扮得是否靚麗出眾,會不會被其他人比下去。 如此又能讓她們減少許多不必要的浪費。 在這方面,人們對男女的要求趨于相似,不會將他們區別對待,對他們有不同的要求。 不會出現男人穿著褲衩、拖著雙人字拖也沒人說什么,而女人僅僅因為沒有化妝、穿得樸素些、沒有穿精致得體的職業套裝、沒有穿上讓人覺得眼前一亮的高跟鞋、沒有將自己的缺陷遮掩得完美、沒有將自己打扮得符合別人的審美就被指責不尊重人。 減少不必要的消耗,她們自然就能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提升自身能力上。 當然,基地希望呈現出這樣的結果,不是不希望女人們留長發、化妝、穿高跟鞋、買昂貴的奢侈品、穿著精致、跟別人攀比,而是希望她們有不必須做這些的自由。 只有在社會對男女要求都一致的時候,才能更大程度地達到公平。 這只是一個開端,只是因為環境限制,而不得不變成這樣,想要所有人都自然而然地接受這種觀念,必然要將這種理念植入人心。 要做到這些,自然需要社會灌輸給每一個人,不是每個人都能主動自我改變的。 這也是基地將要投入精力使之逐漸完善的一部分。 設立文化教育部,目的就是給人們灌輸基地所需要的觀念文化,對人們進行思想上的改造。 王書記他們說得沒錯,陳易慧就是顏傾認為的最適合的人,所以才讓她擔任文化教育部長一職。 不過,人類過去已有的觀念不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這必然是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他們長時間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