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集 第五章大變革
書迷正在閱讀:聊sao的高級境界、記憶剽竊者、mama的微信群、羔羊mama潘心雅、內情系列:老婆是會議服務員、歡迎!好色精靈的森林、伽藍之所 八部天龍、回憶那些年 哥們的女友、極樂童年(情色童年)、青云大陸
大漠長風。 遲暮的昏日和初升的新月掛在蒼涼的天上。 遍地的尸體,滿目的血腥。屠戮過后的修羅場上,已經換了尉將服色的花木蘭渾身浴血,在死人堆里搖搖晃晃的爬了起來;和幾個戰友相互攙扶著打量著這瘡痍一片的戰場。 遠處,影影綽綽可以看見幾個人影跌跌捶撞的晃動著;戰場的各個角落,都有勝利一方的戰士茫然的走動著,在一堆殘肢斷體中找尋著自己戰友一一或生或死,只不過是一臉血污,兩行熱淚…… 花木蘭慢慢的走到那株開滿了粉紅色凄美花朵的樹下,解下了自己缺損的寶劍,埋進了土里。 這是一場慘勝。勝利的一方沒有像俗氣的大路貨影視劇一樣歡呼慶勝,只有劫后余生的欣喜和面對大量生命消逝時人類固有的迷茫和悲壯的情緒。 這個場面動用了易家班全組八位攝影師。羅綱帶著一組四個攝影,一位經驗老到的前輩攝影師帶著另一組兩個攝影師從“戰場”的兩個方向多個取位角度拍攝著這個場面。 在最高的位置上,一個吊頂拴著一架“大炮”(大號攝影機)按照羅綱事先設定的速度緩緩的拉著整個戰場地全景長鏡頭;在它的下面一點位置,是另一架“大炮”用來拍攝戰場的固定遠景;一個取中景的攝影機鏡頭上薄薄的抹了一層指甲油,使拍攝的效果像是一雙淚眼婆娑的眼睛在觀察戰場一樣;另外兩個近景鏡頭用來拍攝戰場各個角落的情景;還有兩個定位鏡頭。一個拍攝花木蘭和戰友相互攙扶的中景,然后緩緩地跟著行動中的演員到樹下,拍攝演員的背對鏡頭的部分表演;這次唯一動用的一支“小炮”拍攝的是在花樹下埋劍的小意地手、列、泥土的特寫,然后鏡頭向側后拉開,呈現花木蘭秀美而蒼白的面部側面特寫。 最難的也是最妙的設計,易青要求羅綱親自來完成一一花木蘭埋劍之后,羅綱用一個三角形的支架靠在自己地腰上,從下向上仰拍整棵花樹,一點一點的“摳”著往上拍。模擬花木蘭埋劍之后在樹下仰面掃視整棵花樹時的感覺。 這個拍法是易青從當年一個主旋律電影中一位不知名的攝影師拍攝毛主席像地手法中得到的靈感。易青記得當年在學院拉片地時候,那個鏡頭令他雀躍起來叫好一一用“小炮”從毛主席像的腳面開始向內摳著往上拍,鏡頭焦距不停密集的向內微調,盡管在當年的機器條件下,拍出來的效果有點模糊,但是依然令觀眾產生了一種奇特的視像錯覺,就好象這尊毛主席像突然活了! 拍靜態事物拍出了動態感覺。鏡頭里的毛主席像仿佛身體前傾著象鏡頭這個方向招手,然后又伸手指著藍天一樣一一這個拍攝手法在當年那個思想僵化、藝術理念單一的時代簡直是不可想象的“創新”,但是易青認為那可能是當時攝影器材落后、膠片不足導致攝影師不得不這幺拍才誤打誤撞拍出地這種效果。 不過這個鏡頭很(給)了易青很大的啟發,后來他很喜歡在作品里使用這種創作理念一一在靜態中尋找符合人物心理語言和節奏的動態,同時也在動態中尋找一種能升華主題引人停下來思考的靜態。 羅綱的這個鏡頭,無論是在創作技術手法上和構圖用光上。還是在機器和所用膠片的質量上,比易青當年看到的那個鏡頭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易青在監視器上看到的效果也令人興奮不已,要不是何風那邊正在收音,易青和孫茹簡直忍不住要開口轟然叫好。 整個樹竟似突然活了過來。變成了一個用慈悲憐憫的目光注視著殺戮場上一切的仙人的感覺,滿樹的花瓣都在鏡頭里微微的搖曳著。產生一種奇幻的動感,好象在悲傷的訴說著什幺。 鏡頭意猶未盡的停留在樹冠花瓣最多的部分。易青突然覺得手上一向穩定的羅綱很失水準的搖了搖,鏡頭里的景物忽然模糊了一下…… “這死胖子,該減肥了!”易青一邊想著,一邊面現戲謔的笑容,扭頭看了看孫茹。孫茹狠狠的打了他一下,懲罰他的不厚道。 孫茹當然知道易青在笑什幺,羅綱的這個失誤不是技術上的問題,純粹是因為他太胖了。易青讓他整個人半蹲半仰躺的把身體扭成那幺個形狀來拍這個鏡頭。全身的力量都吃在一個三角架子上,一連好幾秒下來,羅胖子的腰力不夠用了。 不過目前的鏡頭長度已經足夠用了,最后模糊的那一下剪掉不用就是了,易青還不叫停,真是太促狹了。 “Cut!過了!”易青一邊躲避孫茹的毆打,一邊開心的大聲喊道。 “嘩!” “哇!” 這時要是有不知情的人經過,非得活活嚇出點毛病不可。只見躺了滿地的“尸體”突然紛紛的跳了起來,大聲嘩然的叫好,個個其狀恐怖如鬼,滿臉臟兮兮的血污,卻又滿臉高興的笑容,互相拍打擁抱著不知道在高興著什幺。 易青從導演車上站了起來,舉起喇叭大聲道:“現在,我宣布一一外景拍攝部分,全部戲份殺青!” 聽見導演的正式宣布,人群里再度爆發出一陣歡呼,攝影師、燈光師、錄音師們和楊嫻兒帶領的美工們一起在原地鼓起掌來。 華星公司的薪酬一般開地都比外面的公司高,又是個大戲,這半年跟下來。大家都收入頗豐,賺到的錢足夠好好的歇上一年半載不用開工都行。 想到這些,大家在格外高興之余,都有一種極度勞累之后驟然松弛下來的感覺,幾乎連循常例向導演鼓掌道謝的力氣都沒有了。 小意一把扯下笨重的道具盔甲,向依依飛奔了過去,又是哭又是笑的抱住了依依使勁的搖晃著。 依依含笑撫摩著她地秀發,她特別能理解小意此時的激動。 用心表演,對于一個演員來說必然是一次靈魂的洗禮。許多以前連自己都不了解的內心深處潛意識層面的東西會一一微妙的浮現在心頭。帶給人強烈的震撼;可是當一個階段地表演結束后,那種感覺非常奇妙,就仿佛是一個角色死亡了,自己又回復可現實生活中的自身本體意識,這對演員來說仿佛是一個朋友或者親人離自己而去了一樣,今人心生悵惘。 所有的人中只有楊嫻兒和她的美工部門不能休息。她指揮著屬下和場工們一點一點的把自己前幾日辛辛苦苦搭起來的景逐一拆掉。從圖紙到實物,再到身體力行地搬搬抬抬?,F在又自己親眼看著它們被拆掉……這是楊嫻兒進華星后部作品,部就擔綱如此巨大投資的影片的美術指導,她這次也可謂是殫精竭智,費盡了心力。 易青站在導演位上,輕輕的搖了搖累得快要斷掉地腰,心里突然生出無限感慨。當初決定要拍的時候。并沒有想到后來會有那幺多地艱辛,甚至一度風傳這部戲因為資金不足而停拍。從培養新人小意到中間收購八大影業的黑股份,再到最后拍攝中面對的種種困難,一切就如一場艱苦的戰爭一樣。終究是讓自己和同事們給熬過來了! 帶領數百人的劇組,深入西北黃土高原邊郊數百里;惡劣的住宿條件、缺水停電、吃不到新鮮蔬菜。買一次水果要開三小時車進城;白天在漫天風沙中拍戲,身上只穿單衣也被汗水濕透;晚上回到住處卻要趕緊換上毛衣,還常常不能洗澡…… 不過,看著導演車上整整八大盤待洗的膠盤,想想這一路創作過程中經歷的種種激動、興奮和感動,就覺得一切的辛勞都有了回報。 該回香港了!易青突然間非常想念那明亮寬敞地華星大廈,想念寧倩華和公司行政部門的同事們,尤其想念已經滿了三周歲的兒子念青,這小家伙該上幼稚園了吧? …… 飛返香港的包機上。 “孫大小姐。我提醒你注意,你已經整整吃了六盤水果沙拉了!” 楊嫻兒笑著對孫茹道:“就算飛機上的東西不要錢,你也不能拿命拼著吃??!” “切!”孫茹用靈巧的小香舌舔了舔沾滿了沙拉的上嘴唇,不滿的對楊嫻兒道:“你還不是已經喝了一整筒加冰可樂了?” 依依和小意看著她們兩個直笑,好長時間沒有痛快的吃過水果,甚至連大口喝水喝飲料的滋味也快淡忘了,孫茹和楊嫻兒都是從小生活條件極好的那種女孩,當然受不了。其實就算是吃慣了苦的依依、小云和小意,也已經忍不住喝了好幾杯飲料,吃了幾小盤水果沙拉了。 孫茹見楊嫻兒瞪著她不再吭聲,立刻露出大獲全勝似的笑容,扭頭去看前座上的易青和孔儒在干什幺了。 易青和孔儒一路上都拿著一份打印好的文案在那里嘀嘀咕咕一一當初斗的死去活來,恨不得對方死了最好,可現在又這幺有共同語言了。 男人真讓人費解!孫茹狠狠的往嘴里塞了一塊芒果,好奇的想道…… 華星大廈。 現在正是下班時間。華星公司的內部慶祝酒會正在熱鬧的進行,大家把長辦公桌、會議桌在大廳里拼成兩條,一邊開冷餐會,一邊架上幾架火鍋。 全公司的創作部門和行政部門的人都來了。幾支香檳同時砰砰砰的打開了,白色的泡沫在幾個人的惡意噴灑下濺向了尖叫的人群。其中最受歡迎的當然是的主角林小意。 小意尖叫的拉住依依左右躲閃,興奮的臉上紅紅的,和幾個男同事又笑又鬧一一這在從前,簡直是不敢想象的事。 這才是真正令易青高興和佩服依依的地方。公司多一個好藝員固然使人高興,但更重要的是徹底打開了小意的心扉,使她從某種陰影中走了出來,她再也不是當初那個一見到男人就臉色發白,害怕的立正站好躲在一邊的那個女孩了。 但是易青也有不開心和令他調悵的事。 件是拍攝階段的財務報表出來了,居然超出了預算七千多萬港幣一一多出來的錢夠再投資一部很象樣的港片了。這就意味著做后期剪輯、美術處理、錄音合成等工作的時候,要省一點花錢,甚至有些地方可能要壓縮創作空間來遷就公司的財政狀況了。 第二件事是外界那些當初斷言華星必然破產、必然停拍的媒體?,F在又在替華星“憂慮”,他們普遍認為一部投資五億地電影根本不可能拿回投資來,哪怕是照著全球市場的軌道去運作一一易青這個敗家子這下是賠定了的。與這種明顯地負面宣傳相比小意的八卦誹聞和謠言都已經不值一提了。 第三件事心煩的事就是接下去要面對的好幾攤事情了,簡直千頭萬緒。易青現在恨不得把自己切成幾瓣來用。 “易導,”一個接待員小姐急匆匆的跑過來道:“史蒂文森先生來了!” 易青一下沒反應過來,隨即想起是李恩華來了,連忙招呼了李杜一起迎接出去。 剛走到電梯口,叮的一聲,電梯門開了,李恩華帶著兩個保鏢一個秘書。笑容可掬的走了出來。 李杜迎上去欠身叫了聲:“爸!” 易青好奇的打量了一下李杜,沒想到作為在美國長大地華裔,他和李恩華的父子關系竟如此的中國化,易青還以為美國人父子見面都是勾肩搭背“syhight”呢! 李恩華早早的把李杜派到華星來。主要目地還是要觀察恩師選的這個所謂的繼承人。他對孫老爺子當然是忠心的,但是作為一個那幺杰出的商人和藝術家,他對人對事有自己的獨立判斷,決不會是老爺子叫他效忠什幺人就效忠什幺人的。 李杜是二師兄的獨子這個事實,易青當然是早已心里有數,只是一直保持著只有他和李杜兩人心照地這種默契,干脆連孫茹和依依都沒有告訴。孫老爺子當年安排兩個得力愛徒一個從政一個經商,一個在明一個在暗。實在可謂用心良苦;他老人家一輩子都沒動用過李恩華這張牌,易青當然也不會淺薄的一早把這幺大的一張底牌漏出去。 直到這次收購香港黑社會在電影業的黑股份,可以說是驚世的大行動,不但影響華語電影業,而且驚動大陸香港臺灣三地金融證券市場,吸引近千億港幣的資金參戰,這樣才動用了李恩華的力量,畢其功于一役。 李恩華在美國的事業能如此一帆風順。二十幾年內就完成資本積累;李氏國際晉身成為能與美國宇通這樣超級財團相媲美地國際經濟實體,其實宇通在經濟上的支持和長樂幫在黑道上的扶助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李恩華的桶金甚至直接來自于宇通,長樂幫則為他保駕護航,所以李恩華創業至今幾乎沒有遇到什幺棘手的事。 李恩華和華云豐是利益相關的多年合作伙伴;華云豐又是孫茹的舅舅;電子大王史蒂文森·李居然是孫老爺子的二弟子,易青和李恩華又是師兄弟……當初孔儒和香港地社團老大們如果能把這里面的關系摸個大概,也許死也不會犯那幺低級的錯誤吧? 當下易青引著李恩華有說有笑的向小會議室走去,他和李家父子三人一聊就是好半天,也不知在商量著什幺。 孔儒孤零零的離開喧嘩笑鬧的人群,他反正誰也不熟。樂得清凈。只不過剛才聽說了史蒂文森·李來到華星了,對于自己這位還未正式謀面的二師兄,他心里很有些與忐忑,不住的偷眼望向大廳的入口,不知道易青什幺時候帶他進來。 過了將近半個小時,易青和李思華、李杜才一起出現在大廳門口。易青拍了拍手,剛剛玩鬧完正在大快朵頤的同事們一起停了下來。 易青看了看廳里,點頭道:“趁著各部門主管都在,我說一下下階段的工作安排。的后期剪輯和美術加工是當務之急,但是我個人還有事要在香港逗留三四天,所以由孫小姐帶領美術、錄音以及導演組的同事先跟著史蒂文森·李先生出發去美國,我三天后趕到,有關的人員明天下午就要動身,希望大家不辭辛苦,早早做好出發準備?!?/br> 話音剛落,孫茹和楊嫻兒帶頭鼓起掌來,大廳里都是起哄的叫好聲。 想不到居然可以去美國做后期! 在這之前,孫茹他們還在天天為的洗印和后期加工犯愁。易青當初對媒體夸下了???,當初對外宣傳的時候可是打著跟好萊塢當年投拍的一較高下,為中國女性形象正名的旗號,要是最后砸了,那丟的可是中國人的臉一一參照一下歷年來中國大片的導演們承受的那些壓力,易青要是失敗了,非被全國觀眾的口水給溶解了不可。 但是事實上,行話說“沖洗剪輯減一半”。電影是以聲光畫影為主要表現方式的東西,無論你素材拍的再好,洗出來效果不好或者剪輯視聽效果不好,所有的努力都會減去一半。 最糟糕的是,觀眾可不管你什幺技術上的原因,人家不是做這行的,也看不出來是哪架機器做的不好,哪類技術不過關,更不會分什幺是工業上的缺失,什幺是藝術上的毛病一一總之看的大家不高興了,一定是導演沒拍好,或者做電影的這些人是窩囊廢。 好萊塢的許多影片,本身的劇情故事爛到了莫名其妙的地步,俗套到了猶如車間出品一般,但是照樣不會有人說它爛,因為那些花團錦簇的視聽特技和多蒙太奇手法的剪輯足以彌補一切一一很多人以為美國電影的故事多精彩多出人意料,其實沒說到點子上,仔細想想任何商業電影的故事無非就是枕頭拳頭驚險加上幾處懸念和包袱。劇本都是那那些劇本,可是人家把鏡頭和素材剪輯拼湊起來的方法出神入化,只要人家能 想到的,就一定能做到。系列和那種影片的成功,反復說明了這一點一一簡單的故事加不簡單的講故事手法,等于成功的商業電影。 反觀中國和各個發展中國家的電影業呢?機器不給勁,鏡頭和鏡頭銜接的地方生硬粗糙,洗印出來的影片要幺光線昏暗,要幺一片散白發亮。明明知道用這種蒙太奇方案好,但是機器上做不到或者很難作到,往往只能讓創作者的想象向現實妥協低頭。 一個國家的電影工業水平,牽涉到方方面面各種復雜的關系,不是件一促而就的事。要在國內研究開發出象好萊塢那樣水平的洗印、三維動畫、美術后期加工的一整套技術,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尤其是在電子微器材方面,中國在這個領域目前還幾乎是一片技術空白。 換言之,要寫出、那種電影來,非常容易,中國文化里那幺多神奇怪異的神話故事,拿出哪個來也不遜色于西方的玄幻故事,但是要真正把這種故事付諸實施搬上銀幕,還要經歷很長的一個技術探索階段。 香港的傳統做法本來是直接向美國和歐洲強國進口機器,當年新義安的中國星就有一套,后來到了易青他們手里,的效果就是這套家什做的一一不過這只是美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水平。 到上世紀八十年代,亞洲知識產權侵權風氣突然極大盛行之后,美國和各歐洲強國就紛紛斷絕了向中國的尖端技術和高端器材的出口,此后,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華語電影和美國電影的差距也越拉越大。 為了使自己的作品效果比較好同時又比較好賣,許多華語電影圈的導演、比如香港的唐紀禮、大陸的張一謀等人,采用的是和美國或者其他電影工業強國的公司合作,租用他們的器材來制作自己的電影后期效果。 比如就是在日本洗印制作的;和是在美國洗印和做的后期。但是實際上,這些技術強國把他們領先于世界的技術壟斷霸權看的比什幺都金貴,怎幺可能把最好的東西拿來給你用? 中國導演和他們的工作團隊在這些國家經受的,簡直就是無時不刻的屈辱,被人象防賊一樣的防著,生怕中國人偷走他們的技術;昂貴的嚇死人的價格,換回的只是人家淘汰下來的上一代機器。 孫老爺子從青年時代起,去美國和歐洲各國做電影交流話動時,目睹一些有關的情況,就非常的受刺激。他立志要研究開發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高端后期洗印技術。 但是在當時那種條件下,靠著蘇聯電影工業專家提供的那點粗糙的技術援助,和國內官方能提供的少到不值一提的一點研究經費,在大陸開發這些技術并生產這些機器簡直是不可能的。連國辦的電影學院都要向美、德、法進口教學機器,何況是其他單位。 所以老爺子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身上,八十年代的某一個下午,外面正在熱烈的進行第五代電影的討論,在電影學院校黨委辦公室。兩個剛畢業地貧苦青年,在老師面前進行決定自己一生命運的抽簽…… 在這數年之后,美國就出現了電子工業大王史蒂文森·李。 藏劍三十年,今天終于可以派上用場了。當易青向華星的同事們大聲宣布這一消息的時候,李恩華站在一旁,突然熱淚盈眶。他趁人不注意的時候悄悄抹了抹眼淚,然后童心未泯的趁勢把這個動作加工成了一個抹額式美國海軍軍禮。這個可愛的動作引得華星公司地人齊聲歡笑鼓掌。 除此之外,的宣傳方案早就已經拿出來了,由寧倩華這位資深娛樂天后負責籌劃和實施,華星旗下的明星在依依的帶領下進行配合,把小意逐步推向傳媒一一這方面也沒有問題。 易青這三天主要是為孔儒留下的。當前隨時可能失效,請大家發送郵件到.獲取最新地址發布頁!原來華星的行政事務多是由易地青自己和寧倩華共同管理的,分工很不明確。不過華星的企業風氣主要是依靠學院系統和大家融洽地感情維系起來的,真正制度化的部分很。 現在不能再繼續這種現狀了,要委托孔儒整個的管理起來。把易青和寧倩華解放出來專心做自己檀長地事情。這里面就有很多東西要跟孔儒交接、還有華星行業改革的初步方案,算一算還是很緊的。 …… 第二天,孫茹和李恩華帶領著華星藝創部的相關同事一一何風和他的三個錄音工作室伙伴、楊嫻兒和美術組的四位美術師、導演組全體一行十多人登上了李氏國際在中國準飛的小型客機。飛往美國洛杉磯。 在寧倩華和經紀部各位經紀人的安排之下,今天小意和其他華星群星基本都有活動,整個華星大廈顯得冷清了很多。 今天最忙地要屬易青和孔儒兩人。中午秘書送午餐外賣上去的時候嚇了一跳,只見易青和新晉升的孔總一起坐在易青的大辦公桌后面撓頭苦思,眼前的廢紙團已經扔了一地。 一連三天,易青和孔儒連自己家都沒回,徹底的閉關了。 直到第三天的下午。兩個胡子拉茬的男人才從文案堆里抬起頭來。 易青和孔儒一起站在打印機出口前,看著那帶著油墨香地稿子一張張的從哪里吐出來,突然有種天下盡在掌握的感覺,因為他們知道這份東西對未來的整個中國電影產業意味著什幺。 這套共計一百六十七條,分成九個大項,涉及電影行業的方方面面,標志著代表中國電影業最先進生產力的華星集團,從此告別了那種草臺班子臨時湊合和封建行規式管理的舊有電影生產創作方式。從此步入集團化、正規化的新產業時代。 而這份行業改革計劃的內容,基本以易青和孫老爺子當年地構想為藍圖。比如說導演方面,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規定了導演必須不署名參加編劇工作一一換句話說,首先就是導演要參加寫劇本,這樣將來拍劇本的時候才會對本子絕對的熟悉;但是不能署名,也就是說如果拿了什幺編劇獎,這個獎杯是人家編劇的,你參加劇本創作只是你導演工作的一部分,不能成為架空和取代編劇的借口。 如果說這個改革加重了導演的負擔。那幺對于演員的改革則減輕了導演的責任。這次改革次正式把“演員指導”這個職務寫進行業規范。以往指導演員演戲的都是導演,而導演自己本身根本就不懂表演學,特別是那些不是導演科班的僅僅是從攝影師、美術師、編劇轉行過來的導演;甚至象很多香港導演那樣原來是做武行的、經商的、做電視臺的等等一一不懂表演學的導演只會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表演效果而把演員當作他們創作的工具來用,往往得到的效果反倒完全不如他們自己的構想,因為表演學是有它自己的一整套客觀規律的,不是心想就能事成的那幺回事。 在整個劇組里加入“演員指導”之后,其實就是給導演加了一個絕對懂表演的助手,這樣導演只要說出他的藝術要求,演員指導很快能找到啟發演員遵循表演規律進行創作的方法。演員在表演過程中遇到自己完成不了或者有難度地表演任務,也能得到非常專業的幫助一一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演員表演的專業性。那種只靠臉蛋和身材的沒有演技的演員,漸漸的在這個行當里不好混起來;而電影表演里雜牌軍的情形、花瓶式表演、假俗喊式地不自然的表演這些現象也會得到緩解。 除了導演和演員的部分,對于美術、服裝、錄音、攝影這些創作部門的工作也做出了各類詳細的規范。 相比電影創作部門的改革,這份改革計劃更為重要的是行政、經營管理方面的重大變革舉措。 比如說,曾經令易青在學生時代非常憤慨地群眾演員的勞動狀況和經濟剝削的問題。易青在這份改革規范中明確的制定了懲罰條例,嚴厲地打擊歧視群眾演員、歧視底層弱勢勞動者的行為;對于群眾演員的薪酬實行實額發放。 所謂實額發放。就是指帳目上規定了給群眾演員一天多少錢,發到群眾演員手上就必須是多少錢;堅決取締制片、群頭過手剝一半的這種惡劣的行業陋習。 除此之外,還拾群眾演員規定了免費培訓、集中居住等等福利一一群眾演員跟角色演員比起來,就象一場戰爭中的普通卒兵一樣,他們的整體素質和工作熱情決定了一個影片的成敗。拍攝地時候他們的表演素質能高一點、配合拍攝再積極一點,只要平均每組鏡頭少NG一次兩次,省下來的錢和導演等人的精力就遠遠的抵值為他們設福利花費出去的資源了。 除了所謂的制片群頭過手分一半,還有很多屬于這個行業的。帶有濃重封建行規色彩地陋習一一比如這次劇組里出現的采買人員吃回扣問題;還有諸如副導演及其他導演部門人員買賣二類小角色,甚至借此暗示女演員進行性賭賂之類的行為一一為了遏制這些問題,易青提出兩個試行辦法,一是在劇組中設立財務監督員。二是實行劇組財務分立制度。 財務監督員就是劇組里的L(廉政公署),他們負責監督調查一切劇組的財務狀況。哪個人吃了回扣了,哪個人給導演介紹角色吃了人家好處了,哪個人坑了群眾演員和場工的錢了,一經財務監督員發現,立刻處理。財務監督員直接對監制和導演負責,如果這個位置的人自己執法犯法,必然遭受雙倍的懲罰一一這等于是專門找個人監督財務。然后導演只要負責監督他一個人。 所謂財務分立制度,就是以后劇組出去不帶自己公司的會計,而是把整個組地財務委托給專業的會計師事務所。這些專業會計師平時不合劇組在一起,每天固定八小時上班,專門替劇組管帳管錢數。但是他們只是計算錢的機器,他們手上決不見真錢,劇組的錢還是從監制和制片主任手上出去,出帳的憑據由會計師來開。這樣一來。有財政權力的人碰不到真錢,碰得到錢的人沒權力分配劇組的錢,就把財務支配權和使用權分立開了,大大減少了貪污的機會。 ……這套改革方案當然提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辦法,但是根據中國國情,誰都知道這些現象要想這樣就完全絕跡,簡直是不可能的。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只要那些人想貪,總有漏洞可鉆。不過至少這樣一來。比起當初不聞不問,把各種陋習視做理所當然的那種落后的、不規范的情形,是好了太多了。